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小學語文古詩大全帶翻譯

古詩1.25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古詩大全帶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古詩大全帶翻譯

《詠鵝》初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鵝,鵝,鵝,高昂着頭頸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划動着清清的水波。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美麗的外形和輕盈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春曉》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回鄉偶書》盛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我在年少時外出,到了遲暮之年纔回故鄉。我口音雖未改變,但我那雙鬢卻已經斑白。所有兒童們看見我,都沒有一個認識我的;他們笑着互相問問:這客人是從哪裏來呀?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共二首,是作者於公元744年(天寶三載)致仕還鄉時所作。詩中既抒發了久客傷老之情,又充滿久別回鄉的親切感,雖爲晚年之作,卻富於生活情趣。

《靜夜思》唐代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皎潔月光灑滿牀,恰似朦朧一片霜。仰首隻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

這首詩是李白的作品,表達的是思鄉之情。

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祥的'母親手裏把着針線。爲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臨行她忙着縫得嚴嚴實實,是擔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郊最爲膾炙人口的詩作。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透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小的時候,我不認識月亮。我以爲月亮,是白玉做的圓盤。又懷疑那是瑤池的仙鏡,飄蕩在雲霓之間。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者用浪漫主義手法,藉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現了作者在兒童時期對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認識。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暖和的春風撲面而來,好愜意!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換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透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