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古詩閱讀中的人物形象鑑賞

古詩1.12W

古詩形象的鑑賞往往從如上三方面設定考查題。

古詩閱讀中的人物形象鑑賞

一、人物形象

(一)詩人塑造的人物形象

我們來看2012年湖北卷詩歌鑑賞如下試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送鄒明府遊靈武

賈 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平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這類題的答題規範是:形象特徵+身份

據此,此題的參考答案如下:

作者塑造了至清至廉的鄒姓縣官形象。他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遊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風。正是透過這些細節的刻畫,展現了鄒姓縣官至清至廉的形象。

詩人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注意人物刻畫技巧與方法。如《送鄒明府遊靈武》就特別注意細節描寫。還要注意人物的形象特點的概括。

研究人物的刻畫有助於人物特徵的把握。

(二)抒情主人公形象

我們來看2012年安徽卷詩歌鑑賞如下試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的題。

最愛東山晴後雪①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只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裏涌銀山。

[注]①本詩爲《雪後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中的一 首。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4分)

這類題的答題規範仍然是:

形象特徵+身份

據此,此題的參考答案可如下:

詩人是一個心境悠閒、陶醉於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雅士。他只顧尋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夕陽中凝望東山。從這些動作與心理的描寫中,我們可以見出詩人對東山雪景的喜愛之情。

我們再來看2012年江蘇卷詩歌鑑賞如下試題: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麼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刻畫了一位孤獨寂寞又自哀自憐的主人公形象。

對於詩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結合塑造形象的方法及意象意境的品味,本詞中主要是對詩歌形象進行了動作描寫,可以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無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無從傳遞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飄落,水風全然不知也不覺更無憐,卻依然催落一地華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卻無人憐的哀怨。

由此題我們概括一下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題解題要領:

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一要注意刻畫的手段和整體氛圍,如《最愛東山晴後雪》,就要關注動作與心理的描寫,從中看詩人的性格,從詩歌的氛圍上品讀詩人的心境和情懷;二要注意透過想象,把詩歌留下的空白補充完整,使之成爲完整的形象、情節或意境,從而認知這些或隱或顯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如《最愛東山晴後雪》,若要把握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要融入聯想和想象,把詩歌還原爲生活鏡頭與場景,從而全面理解詩人的形象。

二、自然景物形象

詩中的自然景物形象浸透着詩人的主觀情思,詩人藉助這樣的景象來表現自我。

我們來看2012年湖南卷詩歌鑑賞如下試題: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8分)

度破訥沙①(其二/李益

破訥沙頭雁正飛,?鵜泉②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注]①破訥沙,沙漠名。②?鵜泉:泉水名.

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6分)

這類題的答題規範如下: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忌空洞,要具體。

據此,此題的參考答案可如下:

全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罷歸來的圖景。前兩句寫大漠遼遠、大雁高飛,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徵人的鄉思;後兩句寫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既表現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豐富的意象,透過喜憂、暖冷、聲色等的比照映襯,營造出雄健、壯美的意境,抒寫了徵人慷慨悲壯的情懷。

由此題我們概括自然景物形象題解題要領:

做自然景物形象題,要注意的是,自然景物形象在寫景詩和抒情詩中都是藉以表現主觀感情的,詩中的景物形象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爲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爲一。讀這類詩,要善於由景及情,由各類景象觸摸詩人的內在的情感脈動。具體到上面一題,要從意象出發,點明詩句運用了什麼意象,指出這些意象構成的意境,以及如此營造意境到達的抒情目的。

又如2012年山東卷詩歌鑑賞如下試題:

吳鬆 道中二首(其二)

曉路雨蕭蕭, 江鄉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 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 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 霜月系楓橋。

注:吳鬆:即吳淞,江名。

(1) 開頭兩句描寫了怎麼樣的景色? 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分)

【答案】詩歌開頭兩句寫了詩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趕路的情形。天剛破曉,船又啓航。頭天傍晚下了一場大雨,這一天清早依舊秋雨霏霏,兼以風聲蕭蕭,江南水鄉滿天飄舞着樹葉。營造了冷清蕭條的氛圍,爲後文抒發羈旅思鄉做了鋪墊。

此題先先總括回答景色,然後根據詩意分開描述。重點要寫清楚人物、時間、地點,然後解釋詩歌。框架還是三部分:意境特點+景象描述+感情

(2) 請結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這一意象,既是寫舟,又代指寫人;既寫了孤寂的意象,又寫了孤寂的情感。照應了詩歌題目、上文,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

此題先解釋、體會孤舟在句中的含義,再展開聯想描述景象。最後說表達效果和作用(點出孤舟的修辭作用,細說結構作用:點出孤舟對題目,開頭,上下文的作用。還要說內容上的作用:點出孤舟烘托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框架依然是三部分:意境特點+景象描述+感情

還如2012年山東卷詩歌鑑賞如下試題: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爲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爲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縱使。

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並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4分)

【答案】楊柳指代初春季節,暗寓男女離別;飛絮代指暮春季節,暗寓青春流逝。這首詞抒發了作者傷春傷別之愁,久別懷人之情。

三、客觀事物形象

客觀事物形象指的是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它和自然景物形象有所不同,往往是借物喻人。

我們來看2012年天津卷詩歌鑑賞如下試題:

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①, 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爲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①糗糧:乾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 頷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

(2) 尾聯化用了陶淵明那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3分)

這類題的答題規範如下:

1、概括客觀事物形象的特徵;

2、分析詩人借客觀事物形象表達什麼樣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懷。

按如上答題規範,參考答案如下:

野菊生長於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自減其香,不爲外部環境而改變內心的高潔。

尾聯化用了採菊東籬下,表達了作者索性自然,超然脫俗的志趣。

由此題我們概括客觀事物形象解題要領:

客觀事物形象題的解答,要注意由物及人,從物人一體的角度來把握,不僅要知道客觀事物形象的特點,還要知道客觀事物形象所包蘊的(與人有關的)精神品質。

客觀事物形象題的解答,有如下兩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一要熟知一些常見物象的象徵義。

如善鳥香草喻的是忠貞,惡禽臭物比的是讒佞。青松示高潔,竹表氣節,琴代隱士、知音等。

二要知人論世,尤要關注詩人的精神與品質。

我們除了要了解詩人的生平經歷、所處時代的特徵,還要注意瞭解詩人的政治、文學主張,詩歌的創作背景。從精神上貼近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