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玉蝴蝶·晚雨未摧宮樹原文及賞析

古籍2.22W

原文

玉蝴蝶·晚雨未摧宮樹原文及賞析

晚雨未摧宮樹,可憐閒葉,猶抱涼蟬。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漏初長、夢魂難禁,人漸老、風月俱寒。想幽歡。土花庭甃,蟲網闌干。

無端。啼蛄攪夜,恨隨團扇,苦近秋蓮。一笛當樓,謝娘懸淚立風前。故園晚、強留詩酒,新雁遠、不致寒暄。隔蒼煙。楚香羅袖,誰伴嬋娟。

註釋:

⑴宮樹:本指宮廷之樹,此處泛指,“宮”字修飾“樹”。

⑵可憐二句:語出王安石《題葛溪驛》詩:“鳴蟬更亂行人耳,猶抱疏桐葉半黃。”

⑶短景:指夏去秋來,白晝漸短。

⑷甃:井壁。

⑸蛄:螻蛄,通稱喇喇蛄,有的地區叫土狗子,一種昆蟲,晝伏夜出,穴居土中而鳴。

⑹恨隨團扇:相傳漢政婕妤作《團扇歌》,序雲:“婕妤失寵,求供養太后於長信宮,乃作怨詩以自傷,託辭於紈扇雲。”見姜夔《霓裳中序第一》注。

⑺苦近秋蓮:蓮心苦,故用以作比。

⑻蟬娟:形容儀態美好,借指美人。

翻譯

黃昏的風雨沒有摧折宮樹,可憐的疏葉,還抱着涼秋的寒蟬。入秋後白晝的太陽漸漸變短,吟思又接通了悲秋的愁端。夜間滴漏開始變長,使我的夢魂難耐難堪。人已漸入老年,風清月白的良宵美景全都透出秋寒。回想昔日幽會歡愛,如今庭院裏的井壁上已爬滿了青苔,蜘蛛網布滿了欄杆。

無奈,啼叫的螻蛄攪亂長夜,只恨我身如隨秋拋棄的團扇,心似苦澀難言的秋蓮,想當年對樓吹笛,謝娘她垂淚佇立風前。遲遲未返故園,勉強飲酒賦詩驅愁煩,新飛的大雁已經飛遠,也不能替我傳書致送寒暄。隔着蒼茫的雲煙,羅袖飄香的'美人,有誰與你相伴?

賞析:

此詞是詞人流貶後所作。本詞上下兩片以寫景爲主,以景起興,情因景生,景隨情變。上片悲秋傷老。“晚雨”三句以“涼蟬”意象爲主體,描寫了黃昏秋雨摧傷宮樹,涼蟬猶抱疏葉的蕭瑟景象。“短景”四句由景入情,抒寫入秋後吟思與愁緒相接的悲秋詩興。“想幽歡”三句追憶往昔與情侶的幽歡密愛,以昔日之“幽歡”反襯今日悲秋之悽愁與冷瑟。下片思鄉懷人。“無端”四句以螻蛄悲啼與涼蟬抱葉遙映添情,烘托詞人淒涼孤寂之情懷,傳達出詞人寒夜裏的煩亂心緒,並以恨、苦二字暗示出自己的處境。“一笛”二句寫詞人在苦恨交加之下,懸想情侶夜不成寐,獨對空樓,吹笛舒怨,垂淚立於夜風之前的情景,並借情侶之思寫出自己對情侶的深切相思。“故園”二句對自己既不得返歸故園,又未能鴻雁傳書安慰情侶之離愁而感到愧疚和悵恨,也寫出自己“強留詩酒”,淪落自傷的心情。最後“隔蒼煙”二句將思慮投向爲“蒼煙”所阻隔的遠方故園,傾訴了對羅袖飄香的情侶孤獨無伴的關切,情味深長悽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