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題李次雲窗竹翻譯賞析

古籍2.22W

《題李次雲窗竹》作者爲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古詩全文如下:

題李次雲窗竹翻譯賞析

不用裁爲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裏看。

【前言】

《題李次雲窗竹》是唐朝偉大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詠竹詩。全詩運用巧妙的對比描寫,生動形象的表達了詩人對竹潔高品質的讚譽。

翻譯

筆直的竹子,不用把它栽來做聲音優美如鳳鳴的笛子,它也不需要用來做釣魚竿,只要看到在那冬日嚴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之後,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綠;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去看,白茫茫中僅有的綠意,別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調。

【鑑賞】

《題李次雲窗竹》是一首借竹言志,別具情韻的詠竹詩。這兩句是說,冬日嚴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綠;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去看,白中見綠,別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調。足見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及對竹子品格的讚譽。

竹,在歷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向來都是某種精神品格的象徵。竹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徵君子的坦蕩磊落,正大光明;竹的節節攀升,步步小結,象徵君子的穩重踏實,嚴謹自勵;竹的青翠素淡,冰清玉潔,象徵君子的高潔脫俗,卓爾不凡;竹的經寒不凋,修直挺拔,象徵君子的高潔脫俗,剛強正直……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竹,與鬆、梅並稱爲“歲寒三友”,又與梅、蘭、菊並稱爲“四君子”,它象徵着高尚、堅韌、虛心等美好品格,在中國詩詞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歷來受到文雅之士的喜愛。

白居易這首詩,乍看之下似乎平淡無奇,但若仔細品讀就發現其中回味無窮,妙不可言。詩的開頭就是的一連串比喻描寫,這是一種比較創新的方式,前三句的比喻都是爲了最後一句做鋪墊,一個“看”字點明瞭詩的主旨,激發了詩的靈魂,讓人無限遐想。“留向紛紛雪裏看”看什麼?潔白的雪裏,唯剩下竹而已。從竹孤立於雪裏看到竹的高潔本質。一種孤立於世俗的孤傲,歷代的士人君子之所以醉心於林,流連忘返,並非僅僅爲了逃避現實社會,而是爲了尋找一種精神寄託。一種超然物外的.情操。

竹的生存環境,總是猗猗靜謐幽雅,在竹的世界裏,可以彌補人的心理缺陷和遠離凡塵的愉悅、超脫!可以獲得暫時的心理平衡。

此詩巧用對比,略形顯神,託竹寓意,象徵顯旨。全詩有三個詞非常關鍵,“不用”,“不須”,“留向”,前兩個詞所表達的情感傾向和價值觀念與後一個詞所表達的形成鮮明的對比,實際上是竹的功利實用的品格與精神品格的對比。先看鳴鳳管,據《列仙傳》記載,春秋時蕭史善吹簫,能作鳳聲引鳳凰止於其屋,故稱“簫”爲“鳴鳳管”。由竹子加工製成的簫,其聲感人肺腑,動人心魄。王褒《洞簫賦》雲:“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汜濫,幷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聲,則清靜厭瘱,順敘卑達,若孝子之事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