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師說的原文及註釋

古籍2.54W

《師說》 (唐)韓愈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註釋】

[1]學者:求學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軻的哲學、政治等原理、原則。可以參看本書上面所選韓愈《原道》。

[3]受:通“授”.

[4]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可 以參看本書下面所選韓愈《進學解》中所述作者治學內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語本《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認爲自己並非這樣。韓愈則進一步明確沒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爲惑也:那些成爲疑難的問題。其,那,指示代詞。

[7]聞道:語本《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爲懂得。師:這裏作動詞用,學習、從師的.意思。

[8]從而師之:跟隨(他),拜他爲老師。師之,既以之爲師。

[9]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庸,豈,表示 反問的語氣。

[10]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知識、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11]師道:從師學習的風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衆人:普通人。

[14]恥學於師:以向老師學習爲恥。

[1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聰明人更加聰明,愚蠢的人更加愚蠢。

[16]惑矣:(真)糊塗啊!

[17]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啓蒙)老師。

標籤:原文 師說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