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實用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800字四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800字 篇1

舊曆五月五日爲端午節,老北京人習慣俗稱爲五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推算,五月爲"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時爲"陽辰",亦稱"端陽"。

實用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800字四篇

端陽節始於年齡戰國時代,起源於江南,由來有多種說法,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說法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爲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爲"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抗日戰爭時又定五月五日爲"詩人節"。

端午節時,在南方講究舉行"龍船競渡",在北京明清兩代則講究"熙遊避災"。初五日上午,羣進天壇"避毒",天壇是祈年聖地、各勝,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遊樂;過午,有的到魚池或高粱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飲醵熙遊"。

端午應節食品是糉子,一般是小棗糉子,蘸白糖吃。時令鮮品是櫻桃、桑椹。糕點展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人們以這些時鮮和應節糕點用來上供或互相送禮。

北京人俗謂"善正月,惡五月"。因五月天氣溫熱,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師符和鍾馗像來鎮宅、驅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記》雲:"(端午)前數日,肆間用黃紙蓋朱印,或繪天師、鍾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購而粘門上,以逐祟惡。"從五月初一起,各家還將菖蒲、中小學生作文大全網艾草插在門的兩旁,一曰"蒲劍",一曰"艾虎",也爲辟邪驅瘟。爲辟邪,京城端午時,人們還紛紛買蒲鞋穿上過節。

端午節還有"扔災"一說。節前,手巧的婦女以五彩綾羅製成小虎、葫蘆、櫻桃、桑椹、瓜豆、蔥、蒜外形,用綵線串起來,五月初一那天繫於小兒的釵頭或背上、胸前;小姑娘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糉子",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通稱"葫蘆"、"續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後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揭下來,一起仍到門外,叫"扔災"。

節日期間,人們還要飲黃酒,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一"王"字,有的還用雄黃塗小孩的耳鼻孔,說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鑽到耳鼻孔中往。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800字 篇2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爲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爲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糉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糉子才成爲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爲“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爲“角黍”的糉子,因爲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爲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吃糉子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糉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糉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主要有兩種糉子,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到晉代,端午食糉子成爲全國性風俗,“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這是西晉周處所作《風土記》一書中的明確記載。當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稱“益智糉”。到了唐代,糉子已經成爲端午節的必備食品。唐人姚合“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糉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食糉之普遍。宋代時,出現了用“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糉子”。元代的糉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突破了菰葉的季節侷限。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核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糉子”則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 .

如今的糉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等等

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面板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古詩云:“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牆角、牀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 ,必須慎用。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800字 篇3

端午節佩戴香囊是華夏民族的古老習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簡稱。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

端午節佩戴香荷包源於公元前278年,楚國民以“簡棕”(即竹簡貯米)投入汨羅江祭奠屈原,使魚不損傷其遺體;又據《初學記》中記載:漢光武年間,長沙人歐回,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屈原官名)對他妻子託夢說:“你們祭祀的東西,被江中蛟龍偷走了,以後可以用艾葉包住,五色線捆好,蛟龍最害怕這兩樣東西”。於是其妻就用竹簡制糉,並纏上五色絲線投入江中。後來世代相傳,發展爲端午節食品及五色絲線纏糉子的民風民俗。到後來,人們又用五色彩線纏、繡各種各樣的香荷包,這種古俗愈演愈烈,據古樂府《孔雀東南飛》中描寫:“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又如:《紅樓夢》書中寫道:“(寶玉)因忙把衣解了,從裏面衣襟上將所繫的荷包解了下來。”這裏的香囊、荷包雖然沒有明確指出是端午節所佩戴之物,但其古俗含義辟邪、薰香、定情物不免也夾雜在其中。元代雜劇就提到這種香荷包,讓馳聘疆場的武士佩戴在身邊,是用來裝針線的,大的像錢包,小的似手袋。

我國古俗佩戴香荷包歷史悠久,它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據《禮記·內則》記載:“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鹹盥漱、櫛縱拂髦、忽角衿纓,皆佩容臭。”這裏所說的“衿纓”是編結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這段文字記載說明周代年輕人在父母與舅姑處時,隨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禮儀,也說出了那時的香荷包尚無裝飾意義。

在我省許多城鄉,尤其是西峽,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並舉辦許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耐人尋味的民俗活動。特別是這天,大人小孩都佩戴各色絲綢,精工製作成的顏色各異、形狀不同的香囊戴於身上、腰間,娃娃們都要帶上布制的肚兜,人們認爲這些布制吉祥物都有靈氣,都具有保護子孫平安成長的特性,因此,在端午節這天佩戴香囊,受到人們喜愛和歡迎,

香荷包都是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着丁香、山艾、細辛、甘鬆、白芷等中藥粉,再用綵綢扎繡而成。它們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再穿上銀珠光片之類,看上去珠光寶氣,誘人喜愛。有些巧手把許多小香包串起來,組合成很有趣的“八仙過海”、“魚兒鑽蓮”、“老鼠啃葡萄”、“獅子滾繡球”、“猴娃啃桃”、“虎踏五毒”、“驅五毒簸箕”、“艾虎”。在端午節早晨,大人要把這些香荷包給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香荷包裏的香味和小動物可以祛病除惡,祈福降壽。隨着歷史的演變,祛病求福的觀念漸漸淡化,而這製作精湛的藝術品的風俗卻儲存了下來,成爲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衷心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