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推薦】家庭家風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家風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家庭家風作文四篇

家庭家風作文 篇1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

——題記

每個人最基本的道德禮儀都跟家風分不開,家裏有純樸風氣,那麼一家人都純樸,倘若一個人愛貪小便宜,那一家人都可能沾上風氣……

我們家有許多好風氣。比如說節儉,今天中午的飯菜剩着,就留着晚上吃,不再多炒其餘的菜,米飯有時剩的少就炒着吃,任何時候花了錢都要仔細講清楚花到哪兒去了,零花錢絕不多給,絕不盛行奢侈浪費之風。

在勤懇方面,我的外婆是一個好例子。她總是勤勤懇懇地做每一件事,從不叫苦叫累,在新年時,還總是跟朋友發資訊送祝福,大年過後還把一些人叫到家裏來宴請。辛辛苦苦,她從早上開始準備,一直忙到中午客人來。家裏有客人時,外婆總是要把家人和小孩們分開,分到兩個地方。外婆待人很真誠,給客人的飯菜量總是很充足,一大盤一大盤的上,都是雞鴨魚肉一類的。

在學習方面,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外婆很信仰佛教,七十多歲的年紀還總是戴着老花鏡看佛書。媽媽在報社工作,每天晚上把檯燈讓給我,坐在電腦前修改稿子。舅媽是教師,認真態度更不用提了,備課備到很晚,還總是在晚上學習,把卷子拿回家來批,每天挑燈夜戰到很晚。嬸嬸是銀行工作人員,在考試之前更是認真,拿着資料一直背。這些愛學習的行爲都深深感染了我們。

家裏的長輩都很孝順,老人一旦有個什麼病,全家人更是一起擔心着急,不管有多晚,只要老人難受,不管家有多遠,都立刻跑到家裏去。家裏的長輩更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媽媽總是順着姥姥,只要她高興,什麼都聽她的不惹她生氣,不惹她着急。姥姥經常拿媽媽令人感動的事蹟來教育我。姥姥的兩個兒媳婦總是給老人送卡,快過年的時候,給老人買棉襖,一點一滴都感染着我們。

家風說不完也道不盡,也一成不變,隨着時間的推移,家風會不斷充實與更新。規矩需要我們傳承,纔會使中國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家庭家風作文 篇2

我太姥姥今年93歲了,我的姥姥姥爺歲數也很大了,都六十幾歲了。他們身體不好,天天要吃藥,但是他們還是每天去照顧太姥姥,而且,他們照顧太姥姥可仔細了。

姥姥做飯特別好吃,她知道太姥姥牙不好,就給她做軟的東西吃;怕太姥姥營養跟不上,每次都是想方設法調劑好伙食。姥姥做出的飯色香味俱全,太姥姥最愛吃我姥姥做的飯了。

冬天到了,天氣冷了,姥姥姥爺早就給太姥姥準備好了厚厚的衣服,把家裏的暖氣也燒的熱熱的。

不光我的姥姥姥爺特別孝敬太姥姥,姥爺的其他兄弟姐妹也一樣,把太姥姥照顧的無微不至。太姥姥每天都樂呵呵的,心情好身體就好,大家都說太姥姥一定能長命百歲。

媽媽告訴我,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以後也要向他們學習,孝敬老人,讓尊老愛幼的良好家風發揚光大!

家庭家風作文 篇3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薰陶下,才能出來拔萃。

最近隨着曬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想起在家爸爸媽媽教育我的景象。

記得我第一次踏入校園學習無窮的知識,媽媽在家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什麼困難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老師就像父母那樣把最好的都傳授給你,更要讓我記住給我講一些教育我的故事,告訴我遇事要寬宏大量,要與人和善,在校要和老師同學之間和睦相處。

當然還有我的爺爺總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部隊的生活特別艱苦“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你要從小學會吃苦,否則長大後不會有什麼大的本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在有就是最讓我感動的是爸爸媽媽,奶奶身體不好經常吃藥,媽媽不管怎麼累,也不忘了每天晚上給奶奶洗腳。記得有一次,媽媽的`手背開水燙傷了,起了大泡。但還是堅持不忘給奶奶洗腳。當時我看見了,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我跑過去抱着媽媽說:“媽媽等我長大了,也要向你對爺爺奶奶那樣,孝順您。”而爸爸每天下班都要陪爺爺聊聊天,下下棋。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從小我就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不管到哪,我都會有樂於助人,舉止文明的好習慣,爸爸還時不時給我講一些關於勤儉節約道德文明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父母就是我們學習得好榜樣,我非常喜歡他們的一言一行。因爲那正是我們家的家風。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良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民族文化正能量得已傳遞,我們每個人要爲社會樹立榜樣。一起努力凝聚更多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堅守高尚文明道德情操。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要互相幫助,舉止文明,團結向上的好孩子好學生,勤儉節約,中國風尚。

家庭家風作文 篇4

我們每一個人,從脫離母體呱呱落地,降臨人世,作爲一個社會成員,首先進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個小孩子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家長,其中特別是父母,是小孩子不可任意選擇的首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開端。嬰幼兒的頭腦象一張白紙,很容易塗上各種顏色。在小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長和家庭生活對他們實施着各種各樣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極爲深刻的烙印,很難消失。家長實施的各種教育,他們終生不忘,成爲他們一生成長的基石。

最初的言語是從父母那裏學會的,最初的感情是受父母感染的,小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着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父母手拉手教小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導下進入社會生活,瞭解社會的。小孩子小時候,是形成習慣的最佳時間,良好習慣的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長中起着打基礎的作用。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說早期形成的習慣象是與生俱來的一樣穩固。

在兒童階段,小孩子們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興趣廣泛,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善於模仿,有很強的感受能力,有驚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兒童時期,小孩子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父母的照料,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對家長有極大的依賴性,他們的活動能力和活動範圍有限,主要是在家庭,在父母身邊同家長朝夕相處,家長的影響和教育幾乎天天都在強化。由於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血統關係,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建立了十分真摯深厚的感情,家長在小孩子心目中很有威信,小孩子十分信賴家長。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自然成爲小孩子們效仿的榜樣。家長的教育成爲小孩子生活的準則,家長對周圍人和事的評價標準,成爲小孩子道德評價的標準,甚至父母的作風、習慣、氣質、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等,都深深地影響着小孩子。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對於每一個人的德、智、體的發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甚至可以說是起着型塑的作用。有人說:“小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小孩子是家長的翻版”,這種說法,都說明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對子女身心的發展水平有決定作用,馬克思說過:“法官的行業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是宗教,家長的行業是教育子女。”革命導師的教導十分深刻。作爲法官,必須執行法律,否則就是失職;作爲傳教士,必須以傳播宗教爲本分,否則就是不虔誠;同樣,作爲家長,必須以教育子女爲天職,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家長。做父母的,必須象法官傳教士那樣忠於職守。

小孩子們在入學之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裏渡過的。入學以後,每天仍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裏,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學校的時間,再加上雙休日、寒暑假,小孩子接觸家長的時間、機會要比接觸教師多得多。因此,儘管小孩子在入學後學校教育起着主導作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經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小孩子在入學之前所受到的家庭教育起着打基礎的作用。但學齡前家庭教育並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過程,而是家庭教育全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應當承認,小孩子入學以後,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知識的增加,社會經驗的日漸豐富,他們遇事有了一定的獨立見解,

不象小時候那樣聽話了。但家庭教育還在繼續發揮作用。以到小孩子們長大成人,走上社會,獨立生活,仍然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着家庭教育的影響。

小孩子到了初中,就進入了青春發育期。他們獨立活動能力增強,社會活動範圍擴大,要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這一時期,正是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小孩子在思想和學習上開始分化。同時,這一時期,也正是小孩子和家長重新調整關係的時期。調整好了,家長就可以繼續保持教育的主動權;如果調整不好,把關係搞僵了,就要喪失教育的主動權。因此,小孩子進入學校以後,家庭教育不但不能放鬆,反而更應當抓緊。

標籤:四篇 家風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