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民族傳統作文八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族傳統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族傳統作文八篇

民族傳統作文 篇1

人間四月天。茅山廟會,是傳統民俗與春天的一場約會:4月13——農曆三月十八日,具有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鎮今天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空氣中到處都瀰漫着節慶的氣息,威風鑼鼓,激揚茅山福地;龍騰獅舞,躍動古鎮春風。來自周邊城鎮的老百姓們彙集一堂爭相觀望茅山廟會的盛況,頗有“平民狂歡節”之感。

追溯茅山廟會,約始於清乾隆年間,已有二百餘年,今年是茅山有組織規劃的第二十二屆廟會,廟會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賈,交流物資,供應春耕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興經濟,搞活市場的作用,另有文藝青年,發揮特長,化裝表演,比賽娛樂,豐富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點,“哐哐哐”的鑼聲聲解開了廟會的帷幕,威風凜凜的舞龍隊率先登場,在空中飛舞翻騰的舞龍引得衆人高聲歡呼。這些舞龍隊由各個鄉鎮組成,一般一個鄉出兩條龍,多則四條,舞龍由專門的船運送,到達茅山後被安置在當地的廟中,待到廟會正點,以旌旗、鑼鼓、號角爲前導,將舞龍從廟中請出來。龍身大多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爲引導。舞動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穿過東嶽廟,東嶽廟會源於東嶽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創始人,每一條舞龍都在東嶽大帝像前三叩頭以示祈福,最終到達景德禪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點的掃街。香客們跟隨龍隊進廟拜佛,寺廟裏摩肩接踵,人煙鼎沸,漫天的煙霧讓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剎之稱的景德禪寺更是香菸繚繞,梵鳴悠長,大雄寶殿也在今日舉行上樑儀式。寺內臥佛殿、藏經樓、方丈室上樑和山門殿已經重修完畢,對外開放,臥佛殿最爲熱鬧,造價大約一億的臥佛由緬甸進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約6噸,他靜靜地接受來往香客的膜拜,聆聽他們的心聲,潛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着藏青的法袍在臥佛殿外等待,滿眼的虔誠和期待,滿身的坦然和靈氣。

來自興化的淮劇團在景德禪寺裏搭臺表演,老百姓們爲了看得清楚,早早地就用條凳占上了地方,茅山號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節奏穿過天空,站在老遠就能聽見,柔軟纏綿的舞蹈,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同臺演繹,給臺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臺充滿歡聲笑語的視覺盛宴。

下午一點,舞龍匯合,組成一條百米龍隊,環繞茅山鎮遊行掃街。舞龍的用意,概括起來不外乎幾條:一爲祈雨祈福,二爲娛神娛己,三爲彰顯力量,四爲興旺人丁。龍隊前面有一人敲亂棒鑼,以示緊急,繼由馬皮清路。馬皮是當地人請來的巫師,在社祭前進行掃街,以驅除妖魔和邪氣,馬皮帶領龍隊穿過大街小巷的每一戶人家,衆人夾道歡迎,十多面顏色異同的彩旗,迎風招展,以助陣威,家家戶戶,秉燭焚香,燃放煙花鞭炮,以保來年平安吉祥。

放眼望去,是茅山濃厚的鄉土風情讓人陶醉,古鎮老百姓在納新同時不忘傳承文化,刮面,扎香,自制的農具深受羣衆喜愛。在沿襲傳統的同時也吸取新經驗,謀求新發展,文化溝通的背後是經濟的融合。所謂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來的茅山人民,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自發恢復茅山廟會,其目的是挖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古蹟,開發旅遊經濟,弘揚民族宗教文化,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擴大市場,振興茅山。

一座茅山,一方風水,拉動一方經濟,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我們堅信福祉茅山!好運茅山!

民族傳統作文 篇2

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對他人,對自己,對集體,要有責任感,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還是每個人將誠信最起碼的標準。

一個人只要講誠信,別人纔會讚賞他,尊重他,親近他。只有困難的時候纔會幫助他,否則,人們將不會信任他。

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就是套上四匹馬匹的車,也難追上。所以我們邀說話算數。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八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爲之跑了三個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有回來,於是攝影師們紛紛議論,都認爲這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裏,這個少年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四瓶啤酒,爾後,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六瓶,返回時摔壞了三瓶,他哭着拿着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旅遊,這就證明了講誠信的重要性。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講誠信,這樣我們的生活纔會更美。

民族傳統作文 篇3

親愛的媽媽:

媽媽,您一定驚訝於我會寫信給您,但我的“內心記事本”已被寫得滿滿,只好向您傾訴。

您知道嗎?您是我小時候最“恨”的人,因爲您“狠心”地把我丟到爺爺奶奶家,自己到其他地方工作。那時的我,整日整夜哭着要媽媽。對了,您還記得嗎?您的每一次寶貴的回家時間,我便使出各種手段把您“拘留”,但您總是識破我那自以爲“周全”的計劃,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我也總是在您離開後大哭大鬧。

回想小時候,您一定爲我的不諒解而感到苦惱。但是,我現在已經長大了,明白了您的苦心。我已不再是整天哭鬧的嬰兒,也不再是在“母親節”那天還令您生氣的小孩。現在的我,已成爲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雖然臉上仍帶着幾分稚氣,但內心卻懂得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媽媽,請不要笑話我,也不用爲您的女兒長大了而感到驕傲,因爲這是一箇中國人必須學會的。既然您賦予我寶貴的生命,既然您付出了全部心血“望女成鳳”,那我就會盡我所能報答您!

媽媽,請相信我,相信我會重新幫您染黑那幾縷白髮,相信我會賺錢買最好的保養品幫您撫平臉上的皺紋,相信長大的`我不會再惹您生氣,相信我無論到哪都帶着您,相信我讓您每天都做世上最幸福的母親……媽媽,您的相信、您的寄託在我身上的希望,將會是一匹健碩的千里馬,帶着我不斷前進,總有一天,您會看到我滿載成功而歸!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媽媽,謝謝您,謝謝您對我的關心和教育,希望再經歷一個輪迴後我還從您肚子裏蹦出來!

此致

敬禮!

民族傳統作文 篇4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爲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爲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爲重的人生觀。 同學們,作爲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志士爲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爲後人做出了榜樣,無數爲國捐軀的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的愛國精神,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求榮的夜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刻要以祖國的利益爲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求我們要立志奮發,一個人、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奮發圖強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

曾記得先行者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諸葛亮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鮮明地展現出中華民族一傳統美德――愛國。哺育我們成長地營養元素,就像探索宇宙這奇妙的空間,永遠摸索不到它的盡頭

曾記得越王勾踐夫婦在吳國,對夫差恭恭敬敬,相傳他在吳3年,爲吳王夫差駕車養馬,夫人打掃宮室,住在潮溼的囚室,受盡屈辱。伍子胥多次建議吳王夫差將勾踐殺掉,靠着伯嚭的保護,才免於被殺,終於得到赦免歸國。 勾踐歸國後,決心報仇,於是"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又"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最終打敗吳國,成爲霸主。越王鮮明的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良好美德 立志發奮。爲我們在茫茫大海中指明方向,就像燈塔一般堅定執着。

曾經有人說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早過時了,沒什麼用。我覺得這觀點是錯誤的。

因爲現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離,變得淡薄、冷漠,這些奠基在利益上的人際關係,缺乏彼此的互諒關懷,完全沒有溫情可言;而家庭不和、子女忤逆而引發的倫常悲劇,差不多每天也可在報紙上讀到,在新聞報導中看到——兒女一朝飛黃騰達後,便把父母置之不理,任由父母餐風露宿的事已屢見不鮮;人們的浮誇作風,自以爲是、吊兒郎當的處世態度隨處可見,這的確是現今社會的一大哀歌。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些社會弊病只會越來越多,越積越深,終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固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

作爲炎黃子孫,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中國這條巨龍騰飛在世界的天空,我們會讓全世界仰望!

民族傳統作文 篇5

“吃餃子啦!”聽,這是什麼聲音?原來到冬至,家家戶戶要包餃子了。你想知道餃子的知識嗎?就聽我說:“餃子像耳朵,吃了它耳朵不會凍着。餃子不但能吃,包的時候,而且可以包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我來說說我和媽媽冬至包餃子的經歷吧!

有一次,我和媽媽包餃子,媽媽準備了一個硬幣說:“寶貝,我們把這個硬幣包到餃子裏面,看誰能先吃到硬幣,好嗎?”“好,吃到硬幣是不是最有福氣?”“嗯。”媽媽點點頭。我把餃子包出各種各樣的形狀。餃子熟了,我想一定能吃到。我一吃,“啊!什麼東西?”我奇怪地說,連忙拿出來一看,原來我吃到了硬幣。我問媽媽:“媽媽,我吃到了硬幣,該怎麼辦?”媽媽想了一會說:“你有福氣,媽媽請你吃麥當勞。”“耶!”我大聲喊。突然,我涼涼的耳朵,居然“熱”了起來。既又吃到了餃子,還讓耳朵“熱”了起來,真是一舉兩得。冬至吃餃子代表了人們美好的祝願。

傳統文化中剪紙是一項少不了的,只要有一點剪紙技術,有剪刀和紙,什麼都能剪出來。我試了試,真的什麼都能剪出來,比如:長方形、正方形、兔子、房子……

茶也是傳統文化之一,中國最有名的茶是龍井茶,鐵觀音……

春聯也是春節家家戶戶必貼的,聽說“福”倒着貼是表示福來了。

生活中處處都有傳統文化,真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我愛這些傳統文化,更愛我們的國家。

我介紹了這麼多傳統文化知識,你也用一段通順的話來說說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吧!

民族傳統作文 篇6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輝煌歷史的國家,做爲中華兒女,我們應該把這屬於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這正是我們代代相傳的傳統使命。

古往今來,一個又一個歷史故事教給我們一個又一箇中華美德:從孔融讓梨到一字千金。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的妻子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他吃,後來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道:“我不過是跟孩子鬧着玩的,你別當真。”可曾子說: “和孩子是不是說着玩,小孩不懂事,凡事跟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給殺了。事後他告訴妻子:“許諾過的話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誠信。”

古人孔子的弟子子路小時候家裏窮,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座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來一小袋米,看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個孝順的好孩子。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百事孝爲先”。

民族傳統作文 篇7

那日讀書,讀到人燕同居,喃語繞樑,不免想起被取締了的院落平舍,一陣心悸。燕子已無樑可依,無檐可入,隨之一起消亡的,是千年的傳統文化。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然而,多少古人篤行的傳統,今天卻杳無了。

在音樂未誕生前,蟲鳴文化是古人生活的重要構件。可以想象,十月蟋蟀入牀底,秋風蕭颯,曠野清朗,只聽得沉沉蟲鳴,何其歡樂!但伴着汽車喇叭和人間爭吵,蟲鳴文化只留下絕唱和輓歌。

消逝的文化又何止蟲鳴?我們身處一個極其悲哀的時代,先輩留給現代人的人文資源,精神功課,在一代代傳承中被修篡,甚至摧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青年才俊王勃的不羈心境,如今的少年,誰又能在旱地拔蔥般豎起的建築後尋找出地平線上的落霞?

更爲甚者,是傳統佳節。前幾日正是重陽,古人稱之“登高”。登高眺遠,抒懷酬志,放牧視野,文人們爭相潑/墨,百姓們邀友約醉。王勃,陳子昂,李白,崔顥,從滕王閣吟到幽州臺,從天姥山念及黃鶴樓,傳統的登高節,真是個懷遠的好主題!恍然醒之,我們如今,何處適於登高遊目?百米高塔?直聳雲霄的觀光梯?——充斥着冰冷的金屬味,散發着人人浮躁的氣息……

我們睥睨天下,肆意規劃任何慾望的海拔;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爲何出發。那些值得我們虔誠的傳統,只剩下一個遙遠的背影。

一個民族傲然屹立的底氣,是需要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底蘊的,但現代人太過冒犯,實在不仁不義。古老的傳統文化,天然的邏輯,被破壞;那個天光明澈、風物燦爛的世界,漸行漸遠……無數傳統文化消逝了,消逝中,似乎只剩下強大的人類!

我們要回首駐留,向消逝的傳統致敬,並盈淚挽留。

我們已損失慘重,就請喚醒我們的感官心靈,贖回我們的傳統,重建我們的原配世界。

衷心致敬於消逝的傳統文化!

民族傳統作文 篇8

中華文化,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稱呼。它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我們的祖先發明創造的文字,孔子、孟子的經典學說,造紙術、指南針的偉大發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輝映萬世。

時不我待,星辰換了又換,綠葉變了又變,歷史長了又長,中華文化,在不斷延伸、不斷更新着。它邁着輕盈的步伐,向前衝刺。

說它熟悉,是因爲衆所周知,中華文化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遠的不說,就說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各類禮儀風俗、傳統節日,會有哪個中國人不知道?春節,我們闔家團圓,圍在一起拜年、聊天;中秋節,大家一起吃月餅;端午節,一起吃糉子、賽龍舟。每逢新年,都要貼對聯、換新衣,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你聽,那歡聲笑語,那喜慶的鞭炮聲,難道不是中華文化的結晶呀?

但是,說它陌生,是因爲現在,不少人已經開始淡忘了我們的中華文化。隨着西方的許多傳統節日,比如聖誕節、情人節、復活節在中國的逐步拓展,人們開始逐漸接受這原本不屬於我們的節日、習俗。他們開始模仿西方國家,學着買聖誕樹,學着找人要糖果,還一邊說“不給糖,就搗亂”,但我想說:“你們忘了自己是中國人嗎?爲什麼忘了要慶祝本該屬於自己的七夕節,反而要去熱衷於那些本不屬於我們的洋節呢?”中華文化,就像個弱不禁風的小姑娘,一次次被人遺忘,一次次地被我們冷落。

聽爺爺說,他們以前過春節,在三十晚總會守歲,大家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看春晚。可是現在,許多人的年夜飯卻在飯店裏解決,到了本該看春晚時,卻抱着一部手機興致勃勃地玩到深夜;以前的中秋節,大家會在院子裏擺上各類食品,賞月過中秋。可是現在又有多少人會像這樣,在一起賞月過中秋?至於重陽節、教師節就更不必說了,還會有多少人記得向長輩、老師們問好?時間,你這個小偷,偷走了本該屬於我們的中華文化。

中國在五千年的風雨中屹立至今,而中華文化,則是她智慧的結晶,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精神家園。我們不能遺忘這本來屬於我們的東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寧可玉碎,不能瓦全”讚頌了中華文化的堅韌,“君子以儉德避難”、“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讚頌了中華文化的節儉。中華文化就是這樣,好好地傳承她,便爲我們的共同精神家園打好了牢固的地基。

所以,請從現在做起,當你在和家人歡度春節時,請放下你的手機;當你在馬路邊發現一團廢紙時,請彎腰把它撿起;當你在飯桌上發現有沒吃完的飯菜時,請自覺把它打包帶走……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不要讓她再流浪,把她記在心裏,讓她與我們同行。

被時間遺忘的,我們鄭重地拾起;那些忽略傳承的,歷史終將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