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我的家鄉雜文隨筆

隨筆1.96W

我的家鄉雜文隨筆1

一開始,我只是搬家了,遠離了我喜歡的早餐店,但新家仍在老城區。

我的家鄉雜文隨筆

接着老城區開始改造,挪開了原先車站的位置,

鑿破了我童年時的歸路,推平了街邊售賣便宜零食的小店,

拔走了幾十年的老樹,

在時常出現於過往夢境裏的悠長巷子的遺骸上築了新的高樓。

我似乎都還想得起雨後不懷好意的鬆動的磚石,

荒草坡上的臭牡丹,

妹妹家院子裏外婆給我們洗澡的大盆,

風是黃桷蘭香。

這座城池在一條孱弱的河流邊,

泥沙俱下再拔地而起。

我現在才明白,

故鄉並不是往前走的,它永遠停留在了那裏

在一切被改變被離去之前,

永遠停在那裏了。

我的家鄉雜文隨筆2

我的家鄉青島,位於黃海之濱。

在我很小的時候,青島還只是一座小城市。和北京、上海比起來,它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它在全國的地圖上,僅僅只是一顆圓點。即使在山東,它也只是三角形拼圖當中的一小塊。

但那個時候的我,根本不覺得它小。我只知道,它是一座盛產海鮮的城市。

雖然說,海濱城市幾乎沒有不產海鮮的。但青島的海鮮似乎特別有名,不僅是在山東,更是在全國。我上學的時候,學校的食堂裏似乎從來沒斷過魚,隔三差五就會來上一頓紅燒鮁魚,或者紅燒刀魚。

同樣有名的,還有它的啤酒。在我小時候,青島啤酒的廣告在電視上全天候播放。直到今天,我還能記得一兩句青島啤酒廣告中的廣告詞。後來,我向客戶介紹自己的時候,我總是先說一句,我的家鄉在青島,隨後再跟上一句,您知道青島啤酒嗎?

只可惜,這兩樣東西都和小時候的我沒關係。由於嚴重的過敏,小時候的我總是不能吃海鮮。啤酒更是不用說了。

小時候的我,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到海邊去看海。

雖然說,我學游泳比較慢,但我似乎對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每當看到碧藍的海面,我總會感到很舒服,心情總是能夠平靜下來。

青島的海面,向來是風平浪靜的。每當天晴之時,東海路沿岸的海面總讓人看不夠。海面藍得通透,藍得澄澈,幾乎看不到一絲一毫的波浪。遊人站在海灘上,看着大片白花花的浪花反覆沖刷淺黃色的沙灘。黑的發亮的礁石隱約冒出頭來,乳白色的貝殼和暗綠色的苔蘚融爲一體。眺望遠方,目力所及之處,只見海天一色,不見海之盡頭。

每到旅遊的季節,青島的海灘總是人山人海。海水浴場更是人滿爲患。一整片沙灘上,滿滿當當的全是人,盡是一片片白花花的肉。很多人都說,夏天的青島海水浴場,簡直就是下餃子用的大鍋。

但是,我也沒有想到。很多年後,我的家鄉卻以另外一種方式,揚名全國。

一羣無辜的遊客,只是想踏踏實實地吃頓好飯,卻不幸碰上了一家黑店。

黑店使用的坑人騙術,實在是低級到不能再低級的地步。不良老闆在賬單上做個手腳,把一道菜的價格旁邊的單位改了,由“盤”改成“只”。遊客自然不甘心被宰,選擇報警解決。

然而,這件事瞬間由網絡傳遍全國。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果然不假。

一夜之間,我的家鄉變成了廣大網友嘲笑、調侃的對象。人們編出各種各樣的段子來諷刺它。許多人都笑着打哈哈:什麼是土豪?就是要吃得起青島大蝦。

我沒有去辯解什麼。一隻老鼠壞一鍋湯的道理,我懂。解釋的話永遠不如段子受歡迎,我也懂。

這座被稱作黃海明珠的城市,因爲一家不良商販的可恥行爲,蒙上了一層難以洗淨的灰塵。

時至今日,我想爲我的家鄉說幾句話。

也許我的話很無力,很蒼白,沒有幾個人願意聽。但我還是要說。

我希望大家能夠明白,青島的名片,不是天價大蝦。

舊時代的青島,有古樸的老城區,有德國殖民時代留下的德式建築羣。

現代的青島,有五四廣場,有“五月的風”雕塑,有八大關風景區。

未來的青島,有西海岸新區,有藍色硅谷。

熱愛行走的人,可以沿着海濱木棧道漫步,用自己的雙腳丈量青島東海岸的每一處風景;也可以穿行於八大關建築羣之中,欣賞一棟又一棟風格各異的園林別墅。

熱愛美食的人,可以去劈柴院品嚐最地道的青島風味小吃,也可以去臺東步行街大快朵頤。

熱愛風景的人,可以去嶗山風景區領略自然之美,更可以開車暢行濱海大道。

青島是一座古今交融的城市,也是一座貫通中西的城市。

它既有遺世獨立的太清宮,也有莊嚴肅穆的天主教堂。

它有簡單樸素的海濱木棧道,也有包羅萬象的動漫產業園。

它有全球聞名的國際啤酒節,更有世界園藝博覽會。

它的生長和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在它原本的郊區建立起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正在一點點地構建起來。

在未來的十幾年之內,它還將繼續生長,逐漸完成從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轉變。屆時,它將成長爲一顆真正的黃海明珠。

某些跳樑小醜,永遠不能代表所有人。

真正的青島人民,是熱情的,是好客的,更是善良的。

青島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一座擁有廣闊未來和美好明天的美麗城市。

青島歡迎你們。

我的家鄉雜文隨筆3

古冶,我的家鄉,一個不大的地方,且有着幾千年的歷史和農耕文明。

據資料記載:商代屬於孤竹國,春秋爲山戎地。戰國時屬燕國,三國時屬於曹魏遼西海陽縣。唐朝屬於河北道平州,宋朝時爲契丹、灤州轄地。解放後爲灤縣第七區,1955年成立東礦區,1995年更名爲古冶區至今。

古冶區,唐山東部的一個行政區,北高南低,北部是燕山山脈的'支脈,以長山、萬山較爲有名;南部是平原,以農耕爲主。煤炭、鋼鐵、水泥、石礦等爲主導產業。旅遊景點不多,有多寶佛塔(金代建)、北寺公園、北山公園等。著名人物亦不多見,古有鮮卑仲吉,今古冶區卑家店村人,元朝時曾任灤州節度使,掌管灤州(今灤縣),後升任蒙古汗國兵馬都元帥,其人體恤民情,受人愛戴。近代有著名中醫嶽美中(小嶽各莊人),數學家張廣厚(林西人)、抗日英雄節振國(趙各莊人)等。

境內有兩條河流經,一條名曰:石榴河,發源於境內水峪的丘陵,平時水量一般,夏季水量很大,幾十年前,發洪水淹過幾個村莊,河中魚蝦蚌蟹豐富,蘆葦蒲草叢生;河邊野草青青,好不繁榮。水閘的南側有一條橫溝,約有一二十米寬,兩三米深,是灌溉的水渠,夏季是大人和孩童遊戲的樂園;中午和傍晚成了洗澡和游泳的天地,非常熱鬧。聽老人講,起先叫響水河,夜裏躺在炕上,就能聽到河水嘩啦啦的響聲。不知是哪個年月,南蠻子憋寶,憋走兩隻金鴿。從此,夜裏就聽不到河水的響聲。後因開灤煤礦的建成,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注入,再沒人敢下河游泳,至於爲什麼改名“石榴河”就不得而知了。另一條河名曰:沙河,發源於遷安,經灤縣、古冶、豐南、流入陡河,匯入大海。

小時候,大人常帶我去沙河玩耍,不是雨季,河水清清的、淺淺的,清澈透底,甘甜可口,人們常常直接飲用;河底的細沙泛白,踩上去軟軟的,好不愜意。河中魚蝦遊弋,蒲草蘆葦叢生,鳥兒常在蒲草上搭窩絮巢,繁衍後代,不時就有鳥兒飛向藍天,嘰喳聲不斷,猶如音樂天堂;河兩側的淺沼生有蓮藕、菱角、地慄等水生鮮果;河中甲魚、螃蟹、河蚌、嘎魚、黑魚、鮎魚、鯽魚、鯉魚、草魚等品種衆多,河邊野草青青,野花綻放,每到春季,人們到河邊採薺菜、苦菜、蒲公英等食用,好一幅美的畫卷,盡收眼底。夏季洪水肆虐,水勢磅礴,氣勢如虹,大有淹滅一切之勢。現在的河水仍是淺淺的,卻不再清澈透底,渾水奔流不息,苲草衆多,蘆葦蒲草依舊叢生,水卻不能再喝了,兒時記憶的景象,已消失的毫無影蹤。

古冶小鎮,自古就有,古代有“千斤冶”的稱號,集市五天一集;做買的、做買的,生意興隆,商鋪衆多,最有名的商鋪是“雙道城”,解放後改爲古冶百貨商店。舊時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隆重舉辦一次古冶鐵匠會廟會,南來北往的商客,打把式賣藝的藝人,雲集古冶,東西三裏多長的道旁擺滿各式各樣的商品,各地的土特產,時令蔬果,河魚海鮮,衣服布匹,應有盡有;以各式鐵器最多,鍬鎬鋤耙、耠子犁鏵、刀具最爲有名,生意紅火,叫賣聲震天;皮影、落子、樂亭大鼓、京東大鼓、京韻大鼓、評書相聲、雜耍洋片,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彩旗高掛,熱鬧非凡;提籠架鳥的、趕集上店的,閒遊的,好熱鬧的人流,人山人海,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堵塞交通,成爲當時灤州乃至唐山周邊最熱鬧的鐵器廟會,促進了當時古冶冶鐵行業的發展,古冶由此聞名。

後來清政府修建了林西、趙各莊等煤礦的緣故,在距離古冶街裏東南約二三裏的地方,修建了古冶火車站,運送煤炭,解放後,客運、貨運繁忙,開灤煤礦和古冶火車站名噪一時,很多外地人、外國人來古冶參觀考察。直到上世紀,古冶街裏還挺繁榮興旺,後由於客運改線北遷走豐潤,古冶火車站客運站破敗了,廢棄了,只留下候車室和北側一片小廣場,空空的人影稀疏。

古冶區因林西、趙各莊、唐家莊,呂家坨、範各莊五座開灤煤礦的先後建成而興,大量外來人口的涌入,當了礦工,接來家屬,興建了幾座生活區,發展起了商業;現在林西商業街最繁華,超市商場林立,現代氣息濃厚,促進了古冶的發展,其他幾處商業街較林西次之,最近幾年開發了古冶金山小區,構成了今天這座重工業城鎮的繁榮。

古冶區這座小城也曾遭受過1976唐山大地震的苦難和失去親人的悲痛,讓那一個時刻永遠定格在人們的心中,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那短短的23秒,成了唐山人永遠揮之不去的痛;震後餘震不斷,沒有嚇破唐山人的膽,古冶人的魂,人們擦乾眼淚,用雙手扒開廢墟,重建家園,一座新城浴火重生,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我的家鄉。

就在河北,就在唐山,就在古冶,歡迎您來走一走,看一看,我的家鄉,我熱愛的地方。

標籤:家鄉 雜文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