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文人吃趣美文摘抄

古今中外不少文人,面對佳餚美味、粗茶薄酒,抑或進餐時突發的變故,常能機智地“幽”上一“默”,妙趣橫生,讓人回味無窮。

文人吃趣美文摘抄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是好朋友,兩人論詩作聯,也常常互相取笑,從中得到極大樂趣。佛印雖是出家人,卻不避葷食。一天,他燉了四條小魚,正要吃,擡頭一看,蘇東坡進了寺門。他心想:早不來,晚不來,一吃魚他倒來了,先不給他吃。佛印急中生智,順手把敲的磬翻過來扣在魚盤上推到一邊。蘇東坡一進廟門就聞到香噴噴的魚味,心想: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簾進門一看,佛印吃着米飯,桌上只有一碟蔬菜。佛印也很大方:“學士駕到,與貧僧一起吃粗飯吧。”蘇東坡只好坐下來吃飯。他邊吃邊琢磨,這魚放在什麼地方呢?發現不遠處有一個倒放的磬,他心裏明白了,可怎麼把磬裏的魚拿出來吃呢?忽然,他心生一計,對佛印說:“前幾天,你讓我給一位善人寫對子,我一直沒寫出來。後來想,索性用一副現成的對聯算了。”佛印問:“哪一副?”蘇東坡告訴他,就是常見的.春聯“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說到這兒,蘇東坡裝作忘記的樣子問道:“下邊是什麼來着?”佛印說:“慶有餘。”蘇東坡趕忙接過話:“什麼?‘磬有魚’,那爲什麼不拿出來吃呀?”說完,一欠身,把不遠處的磬翻了過來:“果然有魚,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飯了。”佛印也笑了:“這個學士,真夠機靈的。”

散文家鄭逸梅生於1895年,生肖屬羊。有一次,他與幾位朋友一起去清真飯館吃麪條,朋友點了美味的羊肉供大家品嚐。大夥兒吃得津津有味,並稱贊羊肉的鮮美。鄭逸梅卻只吃麪條,不吃羊肉。朋友忙問其故,鄭逸梅虔誠地說:“羊秉性溫順善良,我生肖屬羊,怎忍心食之?”朋友大笑之餘,內心不免感動。

作家聶紺弩十分幽默。抗日戰爭時期,他居住桂林,與友人會飲於餐館。服務員端來白斬雞,卻是骨多於肉。聶紺弩問道:“這是兩隻雞嗎?”服務員回答:“不,只有一隻。”聶紺弩正色道:“一隻雞,哪有這麼多骨頭?”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應一位富翁之邀去參加晚宴。主人爲了炫耀自己富有,每上一道食物,便說一遍它的價錢。當葡萄送上來時,主人又照例對客人們炫耀道:“這一粒就要一塊美金哪!”這時,馬克·吐溫站起來大聲說:“這東西太可口了,你能不能再給我六塊美金?”

法國幽默作家特里斯坦·貝爾納有一天去飯館吃飯,對侍應生的服務態度很不滿意。付賬時,他對飯館的經理說:“請擁抱我。”“什麼?”經理感到納悶。“請擁抱我。”貝爾納顯得很認真。“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先生。”“永別吧,以後您再也別想見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