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故事

金金的故事

故事1.11W

故事是人類對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爲,透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着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着社會性格的形成。它故事透過對過去的事的記憶和講述,構建着一定社會的文化形態 。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金金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金金的故事

金金的故事 篇1

金金很聰明,半個月就能熟練掌握一套表演動作。金金在馬戲團裏很快就出名了,得到了很多照顧,但它一點也不驕傲,勤勤肯肯地學習新本領。金金隨着馬戲團到處去演出,它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有一天,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那天早上,馬戲團要出發去外地演出,碰巧金金的馴獸師那天生病了,沒辦法和馬戲團一同前往。大家匆忙中忘記將金金帶走,金金獨自在籠子裏好孤單,它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只能傻傻地等着。還好,有個動物學家路過,將金金送到了大草原。

金金站在大草原上,不知道該去哪裏,也不知道去哪裏找吃的。是啊,失去了飼養員和馴獸師的照顧,它一點安全感都沒有,它只能再草原上走來走去,看有沒有可以吃的東西。它不知道怎麼去捕食,更不知道怎麼去佔領屬於自己的領地。果然,沒過幾天,金金就餓得一點力氣都沒有了,走動的力氣也沒有了,往日的雄壯和威武更沒有了。一週後,金金就餓死了。

金金在動物園和馬戲團裏一直沒機會鍛鍊自己生活的技能,沒辦法成爲一隻真正的雄獅,真是“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啊!

金金的故事 篇2

早年間,濟南城南有戶窮人家,老兩口去世早,撇下一個抹子(小孩子),才九歲,除了爹孃留下的一間小趴趴屋,再啥也沒有了,只好到一個叫劉萬槐的大財主家扛小活。鄰舍家都知道,這抹子本來有個挺好聽的小名叫“來福”,大夥都說,別叫他“來福”啦,就叫他“苦娃”吧。這麼着,就真的“苦娃”、“苦娃”地叫開了頭。

這一年春天,劉萬槐跟苦娃說:“明兒帶上夠吃七天的糠菜窩窩,到大南山上去給我放牛吧!”他見苦娃不吭氣,又墊上了兩句,說:“牛肥了還好說,牛瘦了拿你小命來換!”這麼着,第二天一大早,苦娃就轟着一大羣牛往南山走去。

哪知來到南山上一看,一個個山頭都光禿禿的,先前拱出來的草芽芽,早叫牲口啃沒了。苦娃急眼了:這一大羣牛咋辦呢?它們一天吃不上青草,就會餓得東跑西竄;一連七天吃不飽,不餓癟了纔怪!到那個時候,劉財主瞧見趕回去的牛都瘦倒了架,真得用自個的小命賠了。他想,多跑跑路吧,說不定會在哪個山旮旯裏碰上塊綠草地,讓牛啃個飽。

可是他轟着這羣牛,過了三六一十八條山溝,轉了三六一十八個山坡,只見一溝比一溝幹,一坡比一坡禿。天都大晌午了,他累得直冒汗,牛也跑得直喘大氣,還是沒能找着一塊綠草地。他一屁股蹲在一塊光石板上,賭氣再也不往別處去了。

誰知就在這工夫,苦娃猛聽到山根下有人直“哼哼”。那聲音既像是餓的,又像是痛的。他的心眼兒好,心想:這荒山野嶺,人家有難,就該去幫幫。想到這,他騰地站了起來,朝那山根下跑去。到跟前一看,原來有個老媽媽,腿摔壞了,趴在一塊大石頭旁邊,不住地“哼哼”。

苦娃看她頭髮白花花的,臉上黃乾乾的',手跟松樹皮一樣,腳上的鞋爛得都快掛不住腳了。他越看心裏越揪揪,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他二話沒說,上去攙起老媽媽,一口一個“老媽媽”地叫着,問她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哪處摔壞了,疼得厲害不厲害。

老媽媽眼中淚汪汪地說:“我大老遠的來走親戚,誰知這家親戚早逃荒走遠了,我只好回家去。可是走到這塊,又渴又餓,絆了一跤,就爬不起來了。”苦娃到底是個抹子,一時沒了主意,手撓頭皮,嘴裏說:“這可咋好呢?”老媽媽這工夫說話了:“我這腿呀,用煮熟的米糠糊糊就好了。可這山溝溝,前不見村後不着店,上哪兒弄去?”苦娃一聽,喜了,蹦了一個高兒,說:“我有糠窩窩乾糧,拿來給你糊上不就行了嗎?”說完,馬上就把乾糧拿了來,笨手笨腳地給老媽媽糊在磕壞了的腳脖子上。

說來真怪,老媽媽立馬就好了,轉眼能站起來活動着走路了。可是剛走了兩步,像是一陣頭暈,又趴下了。

苦娃忙上去扶她,問:“老媽媽,你又怎麼了?”老媽媽的頭上冒着大汗珠子,有氣無力地說:“我餓得直髮昏,有啥墊墊飢就好了。”苦娃一想,說:“這好辦,你如不嫌,就啃兩個糠窩窩吧。”老媽媽說:“我吃了,你咋辦?”苦娃說:“從山上找點野菜、野果也能當飯吃。”老媽媽就不客氣地說:“那好,我就吃你幾個窩窩吧。”誰知老媽媽一吃起來沒個飽,一頓就把苦娃的糠菜窩窩吃了個乾淨。苦娃不光沒說啥,還怕老媽媽沒吃飽哩。老媽媽抹抹嘴,把掉在地上的窩窩渣都拈起來,塞進嘴裏吃了,完後舔嘴咂舌地說:“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還就數今兒吃得飽。”說到這裏,她笑嘻嘻地摸着苦娃的光頭說:“看得出來,你這個抹子心腸好。好心應該得好報。我一個老媽媽,沒有啥好玩意兒給你,就給你這隻小老虎吧。”說完,從懷裏真的掏出只小老虎來,只見它像小貓那麼大,渾身金刺瓦亮的,小嘴一張一合的,兩隻眼珠兒直轉,看着挺好玩的。

老媽媽說:“這隻小虎看上去不大起眼,可有不少能耐。你想要什麼,它就能給你弄個什麼來。你用它的工夫,先說‘金虎金虎不怕苦,你能給俺帶來福’,再說你想要個什麼,它就能跑到一個地方,把你想要的東西帶了來。不過,不能貪心,可別要起來沒個頭。記住,記住!”苦娃不轉眼地瞅着小金虎,專心聽着老媽媽的囑咐,直點頭。誰知老媽媽說完了,連影兒也不見了,只撇下小金虎趴在苦娃的心口前。

打這兒起,苦娃有了金虎,餓了,金虎能給他弄來好飯好菜,好湯好水;冷了,金虎能給他弄來好襖好褲,好鞋好襪;沒青草,金虎張嘴朝山坡噴口唾沫,眼瞅着長出了一片綠汪汪的青草。那些牛,你爭我搶地啃呀、嚼呀,吃得有滋有味的。剛過去兩天,就都長了膘,壯了腰,油光水滑的。這麼着,就到了第七天了。苦娃揣着小金虎,轟着哞哞直叫喚的牛羣,回到了劉萬槐的高門樓裏。

劉財主知道滿山滿坡不見青草,卻見那羣牛比剛上山時肥了壯了,叫人看了更喜歡。劉財主一對大眼珠子轉開了,怎麼也解不開這個悶兒。最後他兩眼一轉,想出了個壞點子:再叫苦娃上趟山,自個跟在他後頭,從頭到尾看個究竟。他找人把苦娃叫到跟前,對他說:“小抹子,你這回把牛放得不孬,你再帶上七天干糧,去給我放趟羊吧。”苦娃不知老財主的壞心眼,心裏巴不得再到山上玩幾天,就痛痛快快地答應了。他想:“反正有小金虎幫忙,別說放羊,幹什麼我也不愁!”

誰知他前腳轟着羊羣走着,財主劉萬槐後腳悄沒聲地跟着。苦娃叫金虎幫忙幹這幹那,一來二去都叫老財主看在眼裏,老財主知道小金虎是個寶貝,就心也癢、手也癢,恨不能一把搶過來,歸自個兒所有。

也該苦娃有事,天還沒到中午,他倒餓了。他叫金虎弄了一碗肉和一個白饃饃,吃得飽飽的,又叫金虎張嘴噴出一坡綠草,叫那羣羊你爭我搶地啃着。他自個找個朝陽的石窩兒,往那兒一躺就睡了過去。他在迷糊當中一翻身,小金虎就從他懷裏溜到了石窩兒裏。

老財主看得真真的,趕到眼前像蛤蟆一樣往前一撲,一把把金虎攥在手裏,揣進繡花綢子棉袍裏,連滾帶爬地下了山。

劉萬槐跑回家,喘了幾口氣,他怕金虎不靈了,就試了起來。他先叫金虎給他弄金銀,金虎真給他弄了一堆直晃眼的金銀,堆在半道上;他後叫金虎給他弄綢緞,金虎真的給他弄了一堆直閃光的綢緞,也堆在半道上。哪知老財主貪心太大,又一氣要開了玲瓏珠寶,山珍海味。這些好東西越堆越多,簡直成了一座小山。這時猛聽得“轟隆隆”一聲響,這堆東西一下子沉到地裏頭去了。老財主也跟着跌了進去,一命見了閻王。從沉下去的地處,“嗖”地冒出一道金光,這是金虎飛走了。

再說苦娃睡得正香甜,忽見金虎飛到他身旁,對他開口說話了:“苦娃,我來再見你一面就要回去啦。我原是天上看守禦花園的金虎大仙,因爲打了一個盹兒,叫太白金星看見了,報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氣得要把我關進天牢。是南海觀音菩薩心地善良,說是要帶我到人間,她安排我和你一塊去做好事,誰知財主劉萬槐偷偷地把我從你身邊搶走了。他貪心太大,我累死也滿足不了他的心意,他如今埋在地下憋死了。除了一個惡人,也算功勞一件,我這就去找觀音菩薩交差去啦。”

苦娃揉揉眼,醒了過來。一摸懷裏,金虎真的不見了,喲,原來那老媽媽是觀音菩薩,那隻小虎是金虎大仙吶!

幾天以後,下了一場大雨。老財主沉下去的地方,積了一大灣水。這灣水不光清亮,還一個勁地往外淌,成了一眼清泉。大夥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金虎泉”。老早以前,“金虎泉”就成了濟南的七十二名泉之一。

標籤: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