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週記

小學四年級週記合集五篇

週記9.39K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請好好地記錄下在週記裏。但是週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週記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四年級週記合集五篇

小學四年級週記 篇1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學校也已開始了英語這門課,我當時是既新奇又陌生,但是,我的第二位英語老師卻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這位老師姓張,實爲和藹的女教師。張老師教得是第一冊的第二單元以後的內容。記得有一次,我前面的同學劉兵畫了只小狗,旁邊還註釋上三個字“小孟強”,我生氣地向老師報告,結果劉兵捱了一頓屁股,我纔不由得嚥下了這口氣。

當然,我也在英語課上搗過亂,跟同桌不知鬧起了什麼矛盾,動起了手腳。紙裏包不住火,事情敗露後,英語老師依紀處分了我們。這件事成了張老師在任僅半年的時間內是我最懊惱的一件。

後來,我下了一股狠勁兒,以彌補自己的過失,在老師眼中的印象也漸漸升級。經過一學期的艱辛努力,我終於得到老師的讚譽。

這位老師是臨時的,但她調動的我的英語積極性,使我異常感激。張老師教了我們一學期以後,在放假前的最後一節課,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她叫我們的最後一節課上,他肯定了我的成績,並公開宣佈我成爲她任教期間的最佳學生。

張老師就這樣走了 ,但我將永遠將她銘記在我的腦海深處,永遠……

小學四年級週記 篇2

我吃完飯,呆呆的坐在沙發上,便拿起一本作文書來看,我看到了一篇《難忘的事》,我看完我就想,我有什麼難忘的事呢?我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來了。

我記着有一次放學了,天空下着傾盆大雨,我沒有雨傘,我穿的衣服還很少,別的同學都拿着雨傘往家走,可我只有冒着傾盆大雨往家走,在走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打噴嚏,我好像聽到有人叫我,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們的朱老師,朱老師看見我沒有雨傘趕緊把雨傘給我,還把他的外套給我穿上了,我感激地說,老師謝謝你,你還是先走吧我沒事的,老師看我不同意,趕快催促我快走,還一邊說,快走,要不一會雨下得更大了,我問老師你怎麼辦,老師說我加班,我半信半疑地向家走了,我在路上就想,朱老師這人實在太好了,我明天買個禮物去送給他,好表達我感激之情,第二天,我拿着禮物來到了辦公室,朱老師不在,旁邊的李老師告訴我朱老師生病了,我問李老師朱老師是怎麼病的,李老師說朱老師是昨天被雨淋溼發燒了在家輸液呢,我眼眶馬上溼潤了,放學了,我拿着禮物去朱老師他們家看望他,到了他們家看見他正在睡覺,我便把禮物放到了他的牀的旁邊,我正在要走的時候朱老師醒了把我叫了回來,我和朱老師說,你爲什麼要騙我你值班不回家呀,老師笑笑說,因爲我是你的老師,我聽了實在是太高興了。

這件事我永遠也不會忘掉,我們的朱老師是偉大的。

小學四年級週記 篇3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經歷過許多的事,有喜悅的,有傷心的,但最令我難忘的卻是一句話。

記得在我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期末考試,我考得不錯,當卷子發下來時,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因爲我又考入了班上前五名。正當我爲這成績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只聽有同學說:“要看看自己 和第一名的差距。”當時我很不服。可過的一會,經過我反覆的思考,是呀,自己和班上第一名比,是還差好幾分呢,如果和全年級比,全區三年級的同學比,那不是差距就更大了嗎?看來“自己認爲 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呀!”這句話讓我決心更加努力學習。

以後,我一定還會遇到更多的事,但再多的事,我也不會遺忘那句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是它讓我學會要不斷的超越別人,也超越我自己,來取得更好的成績。

小學四年級週記 篇4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許多許多的事,經過時間的推移,我淡忘了許多。但是有一件事仍然讓我刻苦銘心。

記得我8歲時,媽媽教我玩活動板,剛開始時我上板必須要別人扶,但是儘管我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學滑板,可是我還是不敢滑,而我卻向媽媽抱怨說活動板不聽我的指揮。

媽媽對我說:“不是誰天生就會滑的,而是要學習,就像你剛出生不就不會讀書朗誦嗎?而你現在卻讀得很好”。從媽媽的話裏我知道了,幹什麼事都要認真、仔細得學,而不能不會就放棄,沒 有了信心。

於是我鬆開了媽媽的手,自己開始練習,我心裏的勇氣越來越大,而恐懼和害怕卻越來越少,我雖然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是我不會氣餒,因爲我知道失敗是成之母。

從這件事中,我感悟到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而是要堅持不懈,最終會取得勝利。

小學四年級週記 篇5

清明節是4月4日。這天,全家吃了午飯,奶奶準備好了要用的東西。我一看,準備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銀行的錢跟金銀財寶,連衣服、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到了。我就跟爸爸媽媽、奶奶、小姑媽乘上了爸爸的車出發了。在車上,奶奶告訴我:“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奶奶便向我說起了寒食節的故事

來到了我們永康的花街那兒的一座山上,那裏樹木成羣,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因爲今天早上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

我們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着,就讓爸爸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媽媽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已經來過了。”標好了以後,奶奶讓小姑媽拿出12支香給她,奶奶點燃了香,只見往上一衝,火就滅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太公、太婆,今天我們來看你們,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裏的孩子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大學的表哥,讓他一次性就考上重點線,上一所好學校。你們能答應我嗎?太公、太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儘管用吧!”說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還囑咐爸爸把帶來的鞭炮放起來,爸爸便聽了奶奶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來。放完了鞭炮,媽媽有敬起了酒來。除了爸爸,我們就燒起了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說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他們裝一下吧!”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帶丟進了火堆中。幹完了,奶奶把把一個托盤拿了回來,其餘的就放在了那兒。快要走了,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說完,我們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着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們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