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吃席之累議論文

議論文3.18W

吃席,就是吃酒席。紅白喜事幾十、上百桌的酒宴,三、五、十來人的飯局,我們這地方都叫吃席。小時候物質匱乏,又天性好吃,每吃一次酒席都如過年一般,既是一次物質的盛會,又是一次心靈的盛宴,天天巴不得能有這樣的機會去享受美味佳餚。

吃席之累議論文

成年之後,對吃席卻生出一份厭倦和疲憊來。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好轉,不再對酒席上的菜餚充滿嚮往,另一方面卻實在是不堪應酬之累。本來像我等無官無權的人又能有多少應酬?但平時同事、親人、朋友的人情往來還是有的,偶爾也赴幾次飯局,不免生出幾分感慨來。

最明顯的當屬金錢之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僅是日常生活中人情往來的隨禮就令如我等囊中羞澀的人尷尬不已。親朋好友,同事同窗,婚喪嫁娶,每次一百兩百的,如果一個月有那麼幾次,經濟上就吃緊了。不去又不行,既駁人家面子,又失禮數,顯得不通人情。一年下來,沒個萬兒八千的,就過不了人情這道坎。這道難以繞過去的坎讓人心生怵惕而又無可奈何。

等待之累也算是吃席之累的一種。每次請柬上定好的時間是一回事,實際開宴時間又是一回事。往往是開宴時間要比原定的時間推遲一個多小時以上。尤其是吃壽酒時,更時興等待,說是能延年益壽。大多數時候,等待的.原因是客人沒到齊,而且是重要的客人,例如領導。如果領導沒有來,這席是開不得的。再如舅爺、親家,那也是坐上席的重要人物,沒來也是萬萬開不得席的。而這些人爲了顯示自己的與衆不同和身份尊貴,往往不會準時赴宴,非得“三請四催”不可。這一等,苦的可是大多數客人,肚子咕咕叫,又無事可幹。如果是熟悉的人同桌,還可以擺擺龍門陣侃侃大山;若是陌生人坐一桌,則只有大眼瞪小眼度日如年捱時間了。

最累人的還是陪領導的飯局之累。鄙人有幸因公事光臨了屈指可數的幾次飯局,深味官場飯局的“水”太深,學問太大,心理負擔太重。一個有尊嚴的人時時會感到這種飯局中難以承受的心靈之累。

這種累從入席開始。你得讓級別高的人走在前,坐首席。酒店的飯桌都是圓桌,不像農村一樣,廳堂排上席,上席排在神龕下,首席一眼就鮮鮮明明。圓桌沒人坐時是看不出尊卑的,這就得你去判斷了。一般來說,你走在最後並最後落座保證不會坐錯位置。如果不慎弄錯了,還要領導來給你“指正”,人也就丟大了。

入座之後,你的端杯舉箸也須在領導之後,看領導的眼色行事。領導愛好杯中物,你身份卑微,讓你敬酒你不夠級別,不敬酒又成了不曉事的人,兩難處境又讓人何以堪?爲了給自家領導掙個面子,當你勉勉強強或懵懵懂懂地端上了酒杯,身份和級別最低的你得先給在座的每一位領導按級別高低先乾爲敬地來上一圈,次序絕對不能錯。有不認識的領導,你還得要自己的領導介紹一番。這時尷尬就來了:介紹你時,你無官無職,領導只好說“小某”或“老某”,你會明顯地感受自己身份的卑微,生出無形的刺激。然後,又輪到領導來“敬”你的酒,一個來回又是一圈,你酒量尚可撐得住,算你行;若酒量不行,你就得傷身體了。如果座中有本單位的領導不勝酒力,你還得替他解圍喝幾杯,給關鍵領導多敬幾杯,一場酒下來,直喝得你七葷八素翻江倒海。這其間,你還得有一副好口才,記得各種新鮮時髦的葷段子,讓領導喝得盡興。

如果你是一個不喝酒的人,只是一個人在吃飯,別人觥籌交錯之際,你就不要生出冷落之感。但你的心態再平和,當你成了酒席上的局外人,成了一個悶葫蘆,成了領導心中“不曉事”“不懂禮節”的人,你的感覺還那麼良好嗎?你參加酒席的意義又在哪裏?這種既有心靈之累又有身體之累的酒席一次兩次還罷,一旦多有幾次又與坐牢何異?還不如不去。

我等遠不是見過大場面的人,若是那見過官場大場面的人,道起這酒席之累來想必感觸更深。一想到那些各種酒席場面談笑風生、縱橫捭闔的人,在生出幾分佩服之餘,又生出幾分可憐:他們的心靈之累又有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