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

此次有幸參加在美麗xx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相約名師 聚焦課堂”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感觸頗深,尤其是北京市教科院基礎教育教研中心教研員劉延革老師一次又一次提出的“以生爲本”的理念深深震撼着我的心靈,只有立足“教學永遠是服務於孩子”這一出發點,我們才能達到理想的落腳點。在整場活動中作爲主持人的劉老師的每一次點評、追問、思考、明晰都引起了我的共鳴。最後還能現場觀摩她對《周長》一課精彩的演繹與別具的思考,倍感不虛此行。

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

正如劉老師所說,她展示《周長》一課並不是想告訴大家這一課如何上,而是想透過此課來引發老師對數學概念這一類課的思考。《周長》是老師們上公開課的熱門課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課堂:老師讓孩子指一指黑板的面、桌面、數學書封面一週的長度、描一描圖形一週的長度等操作活動,而後就開始進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教學,結果在做練習或測試時發現學生對於不規則圖形周長的計算束手無策,只會計算有公式的標準圖形的周長,或者出現周長概念與面積概念混淆的情況。試想,對於周長這一概念的本質我們是否真正地理解了呢?教學周長的計算時教不教公式?以前教材有公式,現在教材爲什麼沒公式了?在教學時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面積對周長的干擾?我想這是我們課前都該思考的幾個問題,只有把握好數學概念本質的內涵是什麼,才能遵循孩子的認知規律特點進行合理的`設計,教學活動才能得以有效開展。

“周長”在小學教材中解釋爲封閉曲線一週的長度。詞典中解釋爲:環繞有限面積的區域邊緣的長度積分,叫做周長。可見周長有兩層含義:①封閉圖形的一週; ②長度。它與長度同屬於一維空間的測量,但它又用於描述二維圖形的邊界大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更關注封閉圖形的一週,而對於長度常常忽略了。因爲面積和周長同處於一個平面內,平時在觀察圖形時首先關注的一定是面積(圖形的大小),所以學生對周長的感知會差一些,它對於孩子來說特別的抽象。課堂上讓學生指一指、描一描,學生很容易就能做到了,但他們在指的時候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形狀的大小,頭腦裏並沒有“它是一條線”的認知,而學生所指、所描的也只是圖形的一週,對於周長概念的建立還不夠完善。

對於周長的度量可分爲直邊圖形(用直尺測量——邊長累加)和曲邊圖形(以直代曲、化曲爲直)兩種情況,但在教學時老師往往太過於注重長方形、正方形的特殊性也就是簡便性方法的教學,而忽略了測量周長一般性方法的認識,這也就是很多版本教材爲什麼不直接給公式,怕的就是老師直接教給結論,而導致學生一碰到不規則圖形的周長計算就束手無策,認爲沒有學過這個圖形的周長,頭腦裏只有長方形、正方形這種基本圖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基於以上的分析與思考,劉老師向我們展示的《周長》一課主要從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周長、動手操作感悟周長本質、觀察辨析深入理解周長來展開教學,她認爲低年級孩子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是“看”,因此她讓孩子透過三次動態的“看”感知圖形的一週,爲孩子建立周長的第一層含義提供了清晰的表象;在動手操作中,劉老師着眼於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讓學生“想象一下把你的圖形的一週從一點斷開有多長,用手比劃比劃,再估一估”,把“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核心目標落實得淋漓盡致,接着透過用不同方法測量圖形的周長完善學生對周長概念的認識,掌握測量周長的一般性方法,同時滲透以直代曲、化曲爲直的數學思想;最後透過對周長的觀察辨析,有效避免了面積對周長的干擾,更是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深入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良好思維習慣。

活動雖已結束,但思考仍在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