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打造忠誠擔當乾淨的西安鐵軍戰士心得體會

《打造忠誠擔當乾淨的鐵軍戰士》是王永康書記署名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打造忠誠擔當乾淨的西安鐵軍戰士心得體會

打造忠誠擔當乾淨的西安鐵軍戰士心得體會【篇一】

只有銘記歷史才能面向未來,西安鐵軍是建設大西安的排頭兵、領頭雁。在大西安建設的關鍵階段,西安鐵軍需要在歷史情懷中匯聚前行的正能量。

成爲一個有歷史情懷的黨員幹部,一要有博大的心胸和開闊的視野。心胸和視野決定了格局。今天建設大西安,西安鐵軍應傳承漢唐氣度,樹立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站在秦嶺之巔看西安”,用超前的思維謀劃工作、推動工作。

二要有開拓的精神和爭先的勇氣。打造西安鐵軍應繼承和發揚秦人“大度”“心懷天下”“以天下爲己任”的品質,並將它進一步昇華爲敢於擔當、善打硬仗、勇往直前的鐵軍氣質。建設大西安,加快“追趕超越”就需要這樣“獅子型”的“楞娃精神”。

三是要有淵博的知識和科學的思維。西安鐵軍要廣泛吸納各類知識,學習現代城市的治理經驗,用知識和智慧提高自己,用過硬的本領武裝自己,用科學的思維研判形勢,始終保持敏銳的頭腦,主動迎接新挑戰,精準施策,順勢而爲。

四是要有踏實的作風和積極的作爲。“關中自古多豪傑”,“關學”創始人張載的名言“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說出了天下人應當有的使命情懷。今天,西安鐵軍必須要有“大作爲”、“新作爲”,需要大力營造幹事文化,培育苦幹、實幹、巧幹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幹,甩開膀子加快乾,想方設法創新干,在建設“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中積極行動、有所作爲,用心用力做好每件事,努力成就一番大事業。

白瑾:歷史情懷來源於寬闊的歷史視野。永康書記提出的“要有擔當重任、再創輝煌的歷史情懷”,反映出他對西安文化的熱愛和尊重。西安曾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今天,西安是大關中、大西北的首位城市。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賦予西安人的歷史責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永葆歷史情懷就要繼承絲路精神,創造歷史新輝煌。

首先,歷史情懷建構於西安文化自信之上。 “西安是中華文化無可爭議的中心和代表。” 永康書記高度評價西安的歷史地位,爲我們擎起了文化自信的大旗,也爲西安的發展掃除了文化陰霾。我們要以無比自豪的心情傳承中華文明,以無比自信的豪情找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找準歷史文物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的結合點,當好追趕超越的西安鐵軍。

其次,歷史情懷來源於強烈的歷史擔當。歷史情懷的鮮明特點是實踐性、人民性。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就是最大的擔當。西安正面臨多重發展機遇疊加期,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就要求我們必須以實踐的、擔當的精神,以對歷史責任要有務實態度和實幹精神,“讓大西安作爲西北的龍頭揚起來”。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創造歷史的重任只有鐵軍的鐵肩才能擔負。鐵軍就是具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情懷,能忍辱負重、不計個人得失、埋頭苦幹、奮發有爲的一支隊伍。不負黨和人民交付的歷史重託,是鐵軍最大的擔當,也是最雄渾的歷史情懷。

打造忠誠擔當乾淨的西安鐵軍戰士心得體會【篇二】

要充分認識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重要意義, 在全區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切實把大會精神落實到工作中, 體現在行動上。要解放思想, 奮勇爭先。認真領會、 準確把握"五新"戰略任務的重大內涵, 用新理念新思維新戰略謀劃發展、 推動工作、 追趕超越。要聚焦重點, 全力突破。抓緊“航空裝備等產業集羣” “富平-閻良一體化” “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等工作落實, 助力閻良加快發展。要加速奔跑, 追趕超越。每位幹部、 每個單位要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和作風作支撐, 擼起袖子加油幹,甩開膀子加快乾, 努力在各自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績。

永康書記的署名文章立意高遠、 情真意切, 深刻闡明瞭打造西安鐵軍的豐富內涵, 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全區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學習領會, 主動對標 “五種情懷” , 打造追趕超越的閻良鐵軍。要用 “鐵心” 鑄忠誠、 強堡壘, 把絕對忠誠作爲鐵軍建設的立軍之本,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 認真落實 “三項機制” , 激發幹部的幹事熱情。要用“鐵肩” 扛大局、 促趕超, 聚焦 “追趕超越” 大局, 圍繞 “五新” 的戰略任務和“聚焦 ‘三六九’ , 振興大西安” 的奮鬥目標, 學習先進、 趕超標兵。要用 “鐵腕” 開新局、 求突破, 認真填好 “五張報表” , 堅持駐區單位、 航空基地、 富閻板塊、 區屬園區四輪驅動, 爲全市萬億級產業集羣作貢獻。要用 “鐵規” 嚴約束、 樹形象。嚴格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 “一把手” 第一責任, 從嚴管好乾部、 帶好隊伍。

嚴格按照省上確定的 “四項標準” “七步程序” 等要求,紮實做好精準識別工作, 確保貧困戶精準識別率達到100%。要認真解剖麻雀, 落實區委常委包抓鎮街制度, 堅持定期駐村蹲點, 抓好示範村、 示範戶建設, 做到典型引路。要加快推進 “陽光村務” 工作, 建好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要落實好科級以上幹部 “一對一” 幫扶工作機制,統籌發揮職能部門、 羣團組織、 社會各方力量, 做到精準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