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教師國培計劃心得體會

篇一:小學語文國培計劃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教師國培計劃心得體會

“國培計劃——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是我期待之久的饕餮盛宴,是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神聖的殿堂。2013年11月1日,有幸成爲朝聖一員的我,虔誠地聚集在“國培計劃”的麾下,零距離感受大師的智慧與魅力。和我一樣幸運的多名小學教師在美麗的澤州縣高都鎮泊南小學,在幽雅的教室,靜靜地分享智慧,悄悄地傳承文明。身世職業的默契感,文化的認同感,尤其是自我發展的緊迫感使得本不相識的我們特別親切,尤爲珍視這次充電的機會。

幾天的學習,時間是如此短暫又那麼充實。短暫,是各位前輩的講座時如此精彩讓我流連忘返,充實,這短短几天幾天對我來說汲取了那麼多精華,讓我受用終生。

心中有夢,累也不苦。從教師到學員,身份的變化帶來了衆多的不適應,一路在趕場:公用場合要排隊,進教室要簽到,出校門要請假。休息時間打折授課質量不打折,德藝雙馨的他們精心準備,恨不得把一生積澱的精華濃縮進三個小時的講座裏。

我們呢,如久旱逢甘霖的樹木,最大限度地快速吸收營養,“亂花漸欲迷人眼”, 來不及記筆記和消化,新的美味又來了——面對每天六個多小時的講座,我們聽得眼花繚亂,記得手軟指麻,坐得腰痠背疼,生怕錯過了這種高強度、高密度、高質量注入的資訊。真累啊!

可是你要是問學員:假如下次有機會,你會不會再來?我們會毫不猶豫地說:願意!不奇怪,因爲大家權衡過了——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所以心甘情願。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藉口。 我們深知打造健康的肌體不能僅靠補血,更需自己有主動造血功能:勤奮學習反思,這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不孤單,因爲有大師在前方引路:折服我們的不僅僅是等身的學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大師們精益求精、勇於創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態度。這種零距離感受所激發的創造力,像火種一樣被150名學員放大擴散,後續效應和無形價值,怎一個“大”字了得?

這幸福,更源自成長的滿足。

大師們的講座有不少經典課例,看名師的課堂,或大氣磅礴或幽默風趣或激情高昂或詩意灑脫或智慧靈動或清新自然或樸實無華或巧奪天工或行雲流水或渾然天成。課堂上的搖曳多姿,精彩紛呈,其實源於各自不同的個性魅力。點點滴滴的細節傳達出他們對課程深刻醇正的解讀、對學生博大人文的關懷。名師的精彩講義如小學生如何學好語文,如何教授認字,口語交際,閱讀與作文等,無不彰顯着長期積累的重要性,教師的文化底蘊理論素養將決定着對教材挖掘的深

度,也將決定着對課堂生成資源的把握和駕馭。教師底蘊、人格、學識、能力,一貫秉承的教育追求、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成爲名師與普通教師的分野點。 所以,很多人從大師的講座裏讀出了自己的“故事”,梳理着自己的心思,想着自己的課堂。他的講座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不是眼前意義上的“學來一點招數,解決我的教學問題”,而是以理論指導和提升自己的實踐活動,是長遠意義上的“回眸我的往事,反思我的工作,審視自己的日常教學,學到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促進我的可持續發展”。

這三天,是人生中一段神奇高濃度的旅程,我們常常體驗成長的滿足。如同蛇在蛻皮,樹在拔節,我們聽到了體內的青春血液在奔流,聽到了拔節的聲音。感謝 “國培計劃”帶給我們這樣的快樂:

高效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震撼感——太完美了,他是怎麼想出來的?

富足感——滿載而歸,不虛此行。帶給我學習的“高峯體驗”。 我們的內心悄悄地發生了革命。

欣慰感——志同道合,走在自己的專業化“朝聖”路上,意外驚喜地發現了這麼多一路同行的夥伴。

陶醉感——怎麼搞的,我聽得太投入了,以至於忘記了記筆記。

內疚感——我怎麼就想不到?跟大師們相比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急促感——從現在起我就要行動,像他們一樣讀書思考實踐反思,一天都不能等。

模仿感——原來是這樣。欣賞驚訝的同時,也有一股強烈的躍躍欲試的創造衝動,我在教育生活中也要演繹這樣的精彩。

耐挫感——遇到了困難,跟那些大師比,這算什麼?不值一提。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堅定感——聚光燈散去,明白了自己與名師的差距到底在哪裏,帶着新生的憧憬與嚮往,目光更加堅定,就讓我做最好的自己。

……

精神收穫層層疊疊、思想革命驚濤駭浪,怎一個“多”字了得?

有人說思念有三重境界:在眼裏在心裏在夢裏。套用此話:此時在東留善固, 大師的講座“在我的眼”裏;學成返家的途中,心滿意足戀戀不捨的我們還嘰嘰喳喳意猶未盡,可見它就“在心裏”。曲終人散,想想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再來當面聆聽,只好“在夢裏”細細品味那經典的一幕一幕。

三天的旅程,短暫而美麗,風光如畫的東留善固,幽靜敞亮的教室,孜孜不倦的諸位名師,還有各位如飢似渴的同仁,陪伴我們一路辛苦,一路幸福;一路收穫,一路感恩:“國培項目”——如果沒有遇見你,我的專業化進程不會這麼快!

篇二:小學語文國培感言

透過學習培訓,使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新課程標準的真諦。聆聽專家的講座,觀摩名家的教學,與教師同行在網絡切磋,感受頗多,受益匪淺,看到了我國教育發展的新希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充電”的好機會,激勵着我們全體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帶着收穫,帶着感悟,以積極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去,以學生爲本,爲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而努力。承蒙 “國培計劃” 的恩澤滋潤,我有幸參加小學語文教學的培訓。時光匆匆,短暫的培訓結束了,專家們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闡述簡要而精闢,讓我飽享了高品質的“文化大餐”。這次培訓讓我得到了心智的啓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接觸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到名師專家們的教研精髓,領略了教育教學的內涵與境界。

古人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澗,不知地之厚也”,不見各路教研“神仙”,不知其博大精深也。各位語文學科專家從識字寫字、朗讀指導、閱讀教學、古詩詞教學、作文教學專題、口語交際教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等若干熱點問題對我們進行指導和點撥,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讓我的教學技藝有了增長,讓我在專業成長上有新的動力。專家的引領,讓我深深的感受到:

好的語文教師是一座橋。這座橋就是爲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汲取知識養分而鋪設的一條通道。教材是磚,要用來引玉,而不是作爲單純的任務來完成。我們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理解教材,運用好教材。

好的語文教師是一把鑰匙。教材的知識是有限的,課堂教學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識是無限的,隨着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學生光學會教材上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日後自身發展的需要,這在語文教學上就是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拓展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就要求我們不能整天圍着課本轉,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讓學生從課堂學習中走向課外學習,進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好的語文老師是開路先鋒。作爲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應有廣闊的知識,深厚的底蘊,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

這次培訓中,由於本期教學任務重,時間緊迫,所以在培訓學習中做得不太好,這是值得反思的。雖不知前行的路上有多少坎坷,我會帶着這些及時補充的能量在教學這條並不平坦的道路上邊行邊歌。

篇三:小學語文國培感言.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幾個月的國培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回顧學習歷程,收穫頗多:我在“國培”裏找到了榜樣和力量,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和專業素養上都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和提升,現將我自己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定位自己,堅定教育信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所以要充分發揮“國培計劃”的示範引領、“雪中送炭”和促進改革的作用。透過培訓一批“種子”教師,使我們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師培訓方面發揮骨幹示範作用。

二、反思實踐,提升專業素養

全國知名教育專家對我們進行了培訓,緊密聯繫最新的教育理論和教研動態,結合精彩案例,對目前教學實際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困惑和誤區進行梳理、分析、點撥。培訓我們對教材的重新解構與分析,使我對教材及如何使用教材去教學有了正確的認識,使在教學實踐中思路更加清晰,頭腦裏有了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所學習的課程,使原有凌亂、不規範、沒有理論支撐、不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育教學思想和實踐得到了一次全面的系統升級更新,大腦被激活了。如何從實踐中進行科研,如何用科研去應用實踐等,曾經的這些問題,曾經讓我深深困惑,有許多問題至今仍然沒有解決,透過這次學習,我會帶着這些問題學習、溝通、交流與反思。在學習的過程中,透過與專家的交流、同行的商討與相互學習,透過轉變、拓寬、更新、豐富,圍繞課程改革,準確把握新課程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實效,爭取成爲一名有理論水平、有學科知識、有思想善反思勤實踐的教育教學引路人和學科帶頭人的科研型教育者。

三、努力做一名具有專業素養負責任的人民教師

此次“國培”對教師素養的提升影響深遠,“國培”帶給我們的知識、思想和精神將會是持久的陪伴和影響,“國培”會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輻射全國教師;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一名優秀教育者的差距所在,我將以此爲起點,讓“差距”成爲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潛下心來採他山之玉,靜下心來納百家之長,在教中學,在教中研,以生爲本,在教和研中追求質量和水平,創造出自己在農村教育事業的一片新天地,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努力成爲一名更加受黨和國家、人民信任、放心,學生尊重和喜歡的人民教師。

又見秋天,使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瞭解了新課程理念,專家們深入淺出的講析、詮釋讓我學習後對新課標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使我領悟到了新時期英語教學的精神實質,爲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今後在工作中還要對這次的收穫進行不斷的領悟與吸收。

篇四:小學語文國培心得體會

帶着一顆渴望而又真誠的心來學加國培小學語文培訓。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我聆聽的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而又精彩的`講座,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業務知識。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決定細品所學,總結所得,把此次培訓的所學、所得用於現實教學中。

一、國培學習,受益無窮

透過國培的學習,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啓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飽享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讓我走出了總以爲農村孩子沒什麼可寫之處的誤區,明白了習作要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應當把作文教學融入到孩子們的生活中,把他們特有的遊戲生活、身邊的校園、家庭和社會生活等變成習作的豐富源泉。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生活,用筆去記錄生活,使他們從中品嚐到生活和作文的樂趣。只有追求兒童的需求,營造兒童學習的興趣,體驗到作文的成功,才能鑄就小學生作文的輝煌。

二、學習中交流互動,從中進步

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討中,我們都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體會。每一個話題都會引發班級成員的熱議,每天都有不小的收穫。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見,使我有了更寬闊的視野,掌握更高的教學技能。因此研討交流充實了我,讓我獲得了進步。我將把自己學到的、感悟到的應用於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使教學效果更上新臺階。

三、享受教育,收穫快樂

透過這次國培學習,我懂得了只有不斷地爲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動中研究,這將是我今後所追求的目標。

走進國培,聆聽專家的講座,汲取名師的精華,這樣的培訓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我覺得培訓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我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國培”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煥發出無限生機。學習、思考背後,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是壓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今後我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地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四、教給方法,培養能力

兒童步入小學就意味着閱讀成爲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實現這一跨越必將對它們**後的閱讀,包括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等產生深刻的影響。根據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階段目標,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着重落實以下幾方面的目標: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注重落實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第一,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第二,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切實過好認讀關,體會文中的感情和語氣。第三,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瞭解課文中的意思,並達到樂於與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第四,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要順利達到以下目標,我覺得作爲教師的我們一貫採取以下策略。

1、 加強認讀,逐步提高

入學前學生的認識的字都很少,入學一段時間後,他們就逐漸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生字,從而爲閱讀奠定了一點基礎。但由於低年級學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所以,即使課文中沒有生字,好多學生也會一字一頓地讀,或者回讀,難形成連貫的語流。因此教師應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作爲教學重點。課堂上要捨得花時間,讓學

生一遍一遍地讀,可以採用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對於較難讀的句子,教師可示範甚至領讀。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習的經驗,切實過好認讀關,從一字一字地讀到以詞或以詞組爲單位進行閱讀。

2.感受其中的樂趣,啓發學生與文字的對話

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加工處理課文的符號資訊,與課文和作者對話交流,受到課文豐富內涵的影響。於是學生體會到閱讀可以跨越時空,將世界各地的風光盡收眼底,將古今中外的人物一一道來,其樂無窮。漸漸地,這種閱讀的樂趣轉化成需要,而需要又是人進行實踐活動的原動力,是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源泉。因此?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爲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然而文字畢竟是抽象,對初學兒童來說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藉助課文插圖、實物、音響手段等,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猜想、帶着嚮往進入閱讀,啓發學生與文字對話。

3.自主閱讀,感受語言

學生主體性發展的過程是在教育影響下與客體環境積極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建構的,而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又使體驗、感悟這種心智活動成爲可能。因爲閱讀是一種個體行爲,學生是閱讀主體,是閱讀行爲的發行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終決定着閱讀的目的、任務、方式和效果,所以學生在興趣的激發下理應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位置。 總之,這次培訓我收穫的不單單是專家們講解的內容,更是一種理念,一股動力。我會抓住這次機遇,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努力實踐,在教學崗位上積極進取,銳意創新,力爭成爲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