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學設計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活動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教學設計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教學設計活動心得體會1

透過觀摩我覺得課堂教學中的各環節應有一定的遞進性和層次性,讓學生儘可能的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做到學以致用。爲實施好課堂教學,我從日常教學中經常接觸的教學設計出發,探討語文教材的教學環節設計。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論的方法設計教學問題的過程,它包括分析教學問題、設計解決方法及方案、評價和修改教學設計直至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幾個方面。

教學設計要求從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出發,綜合考慮教師、學生、教材、媒體、評價等諸多方面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作用,強調運用“整體———局部———整體”的思維方式,立足整體、統籌全局、使各教學要素相輔相成,提高和確保教學系統整體的效應。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是指微觀教學設計,包括單元教學設計、課時教學設計和微觀教學設計。其中課時教學設計是以某堂課的教學爲設計對象,而此處的微觀教學設計則指以某個教學環節爲設計對象。

教學設計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1)學習需求分析:從教材的角度出發,課程教學目標是什麼?教學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教學內容分析:課時教學目標是什麼?進行學習任務分析,要完成學習任務需要的必備、輔助的知識技能,要教哪些內容。

(3)教學對象分析:瞭解學生學習心理、認知水平、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學習起點水平與學習特點。

(4)確定教學目標:根據課時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制定明確、詳細的教學目標。

(5)教學策略設計:主要解決“如何教、如何學”,要同時考慮目標、內容學生、時間、教學條件等要素,從爭取整體教學效益的角度正確選擇教學策略。如程度教學策略、發現式教學策略、認知教學策略、掌握學習策略、和諧教學策略等。

(6)教學媒體設計:根據學習目標、教學策略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適時使用恰當的教學媒體,在運用媒體上,主張恰如其分,和諧、統一,不要爲使用媒體而用媒體,避免與整體教學過程的脫節。

(7)教學過程反饋、調控設計: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動態活動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預計學生將作出的反應,設計好另外的教學方法、問題和練習,一旦出現非常情況,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教學要求、教學策略和方法。

(8)教學評價設計:主要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檢測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的評價,總結性評價是指在知識教學完成後的總體評價。

在總複習中,要時刻注意“資訊反饋”。正如控制論創始人維納說:“有效行爲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資訊,看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透過反饋資訊來了解已設計的教學內容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個階段複習教學中,除了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資訊外,還特別重視每次測驗和考試的資訊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價試卷,並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

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師做好統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複習計劃,對不足之處立即查漏補缺。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訂的教學目標更吻合,尤其要對後進生加強輔導、關心、鼓勵,及時表揚他們,哪怕是一點滴的進步,充分肯定他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大面積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教學設計活動心得體會2

教學設計模組,分爲四個模組,分別是由這3個人進行講座的:《備學生》唐飛(重慶市江北區實驗小學校長助理);《備技術》尚曉青(西安文理學院老師);《備教案》和《備資源》康世剛(重慶市研究所所長,聽了這三個人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感觸很深。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教師一輩子都在備課。”其實,備好一節課需花一輩子的努力!是啊,備課—————伴隨我們一生,我們只要心中有愛,不斷積澱,不斷創新,我們的課才能常備常新,享受教學帶給我們的無窮樂趣。所以,我覺得要備好一節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的確,有效備課,優化備課環節對我們教師顯得尤爲重要。

備課的五步:

1、備好課標。《課程標準》是老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老師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的研讀《課程標準》。

2、備好教材。教材是無數專家用心血與經驗編寫而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載體。吃透教材是上好課的一個關鍵因素。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更加完善並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3、備好學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老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過程。總之,運籌帷幄,不打無準備之仗。

4、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老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老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

5、備好教學方案。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問題,設計活動板塊、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臺。爲學生提供廣闊思考的空間,設想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使教學過程成爲多向交流互動、充滿活力的過程。

總之,聽了唐飛、尚曉青、康世剛這三位老師的的講座,對我以後的教學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助。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從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反思,讓自己有一個更大的提升。

我想透過我的反思,可以發現新問題,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與解決辦法,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克服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活動心得體會3

透過這次的學習,對教學設計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堂上又透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結合自己的單元教學設計嘗試了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爲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學評價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認識到:教學評價要以教學目標爲依據,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它規定了學習者應達到的終點能力水平。教學評價需要採用一些有效的技術手段。通常,透過測量來收集資料,但是測量不等於評價,測量是指以各種各樣的測驗或考試對學生在學習和教師在教學過教學評價要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教學的結果,更要對教學的過程,對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評價。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加以數量化,給學生的學習結果賦以數值的過程。

還認識到:教學評價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發揮着許多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的結果爲改進教學與檢驗教師提供依據;教學評價的結果爲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情況提供反饋;評價作爲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的一種工具,用於查明在達到一整套教學目標時,可供選擇的程序是否同樣有效;利於實現教學過程的科學化,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於端正教學思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這樣的學習,會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自己專業化水平的發展。

教學設計活動心得體會4

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着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爲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佔比例明顯降低。因爲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於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於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說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

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並要求教師“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修訂稿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修訂稿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對任務型教學把握不好,以及過於強調用某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應該領悟到:語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測試評估的一個內容。因爲“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則系統,它是詞的構成規則、變化規則、組合規則的總和。沒有語法,語言就是一盤雜亂而毫無章法的散沙。”英語教學在我國是外語教學,我們要快捷、準確的學好這門語言,一定要學好語法。

因此,我想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調整教學策略:

1、重視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不能輕視語言知識教學;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語法,使語法教學將形式與意義、結構與功能、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爲一體;

3、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4、測試評價中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例。

選擇以下幾種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中學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時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單元常規教學模式

“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應每遇到一個新的語法項目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根據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每單元花費一定時問,採用“觀察——發現——歸納”的方法,專項突破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

2、語法專項複習模式

“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進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學段複習時,教師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透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則,並加以鞏固和運用。同時,注意設計語法練習時,應儘可能讓學生在語篇中完成,避免學生死扣語法規則、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倡導學生探究——發現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堅持爲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中感受語言規則的存在,再透過對語法規則的觀察、發現、瞭解、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後學會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一些具體事情,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