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1200字

開始只是以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對於做個好媽媽會有幫助,多讀幾遍後,沒想到書中很多章節竟然對如何做個好老師也有諸多啓發。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有心無痕的教育,看似簡單,卻貴于堅持;看似容易,卻常常忽視;點滴之間,卻處處體現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光輝。尤其是以下幾方面,我感觸頗深。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1200字

一、愛不是想當然,而要講究質量

實際工作中,老師常常把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足或缺點都看成是愛的教育,教育方式往往隨性而爲,但忽視了不同方式產生的效果千差萬別。而尹建莉老師推薦的“像牛頓一樣的批評方式”無疑是一個好的方法,即讓孩子知道他哪裏錯了,又不損害他的自尊心,還暗含了對他的理解,甚至隱藏着對他某種才能的褒獎。

這一點我認爲其實也就是“四顆糖果”的教育方法,說起來所有老師都知道,但做起來確不是那麼容易,很多老師就因爲所用方法不對導致更加被動,不僅沒有教育效果,而且還起了反作用。所以教師首先要克服急躁的情緒,要對學生有足夠尊重和信任,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給他們一些空間,在不斷地“犯錯誤”中成長。

二、課外閱讀是學習能力的“魔杖”

作者以四個孩子的成長故事爲例,並引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詳細闡述了“魔杖”的神奇力量,即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學習的能力和潛力非常大;反之,課外閱讀少的孩子即使原來學習成績很好,也會慢慢掉隊。這一點我也非常贊同。

結合我自己的教育實踐,我發現:一些成績好的'同學課外閱讀量都比較大,結果成績越來越好;而一些成績差的同學把大量的時間用在應付日常作業上,無暇顧及課外閱讀,從而惡性循環;另外還有一些同學成績中等,總是升不上去,我發現其實主要原因也是課外閱讀量少,而且狹窄,時間大多花在玩遊戲上了,人也因此變得浮躁,表現在學習上則粗心大意,成績也很難上去。爲此,我把這一理念運用到班主任管理中去,跟學生談心,引導學生閱讀的興趣,學會分辨“好閱讀”和“壞閱讀”,同時結合自己原來讀書的情況,向他們推薦一些令他們感興趣的書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

作者把對學生無效或負效果的作業,如:數量大的、懲罰性的、惡意評價的,讓孩子們苦不堪言,破壞學生學習興趣和意志力的作業稱爲“暴力作業”,並一針見血地指出,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

確實,我也發現,在當下,很多老師爲了追求考試成績,看到學生的作業出現錯誤,常常罰學生訂正上百遍,有時我看到一些學生在課間,或者在上副課時就在悶頭抄,試想,這種作業能讓學生有興趣或能保證下次這道題就不再做錯了嗎?其實老師自身也很清楚,效果不好,而且我認爲這對學生的身心是一種摧殘。其實只要教師認真思考,總能找到一些更科學的辦法的。所以作者提出“杜絕不同程度的暴力作業,纔是最重要的減負行爲”。對此,作爲教育工作者的我,也有同感,舉雙手贊成!

四、品格教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本書的作者認爲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而對孩子的品格教育其實都體現在日常生活裏。這一觀點我認爲運用在教育教學中也十分必要。都說什麼樣的班主任帶出什麼樣的班級,這其實就反映了班主任或老師的品格對學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我認爲要“樹人”首先要先“樹己”,老師更應該注重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學生的品格教育,用自身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雖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家庭教育方面的書,但我認爲如果作爲一位教育工作者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能受到許多啓發,掌握更多的教育智慧,思考更多的教育問題,從而不僅成爲好媽媽,而且成爲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