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致成長中的你讀書心得

導語:《致成長中的你》是殷健靈寫的,這本書以十五封信的形式,講述了殷健靈對成長的思考。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致成長中的你讀書心得。

致成長中的你讀書心得

致成長中的你讀書心得一

《致成長中的你》是殷健靈寫的,這本書以十五封信的形式,講述了殷健靈對成長的思考。

第一封信是——請從鏡子裏面對自己。“當你從鏡子裏面對自己的時候,我希望你不僅僅悅納自己的容貌,還要悅納自己的心,悅納那一部分並不願意被所有人看見的心。”她這樣對我們說。她在這裏記述了自己四五歲的時候我看見鄰居丹姐姐對着鏡子做各種表情、動作,當她已然是個少女的時候,心中萌生了模仿的衝動。

第二封信是——你擁有很多的愛,爲什麼仍然孤獨。“愛的表達是一種能力,而感覺愛也是一種能力吧。就像對幸福的知覺一樣倘若不懂得發現和有意的感知,那麼不管別人如何愛你,你都無從感知。”在書中,素顏給殷健靈寫信,傾訴了她的孤獨。殷健靈因爲父親在她十歲的時候纔回到自己身邊,把唯一的一張合影撕碎了,最後卻追悔莫及。母親不曾給殷健靈擁抱導致了她在孩提時期愛上了一位女老師……

第三封信是——爲什麼要上學“上學不但是爲了我們長大以後能有一份滿意的工作,更是爲了在與別人相處中發現自己,完成真正的成長。不是一個人成長,而是和別的同伴一起成長。”Hikari進了一個“特別班”,交到了朋友,在交談之中愛上了音樂。

第四封信——受歡迎的人“在人羣中,總會有一些善良和溫暖的人,他們會在你感到孤獨和寒冷時,給你支援與溫度。千萬不要拒絕向你敞開的懷抱。”殷健靈少女時代的同伴谷倍因爲性格孤僻兒自殺。殷健靈去學校演講,被一個小男孩憑直覺認出。

第五封信——生命的旅途,每個階段都有意義“這些青春的日子,無論多麼乖戾、狂亂、惶惑、鬱悶、繁複、單調、枯燥,無論它攤上多少不堪的形容詞,它們都會變成一筆定期儲蓄,等你年老時再來享用。”青春讓殷健靈迷茫而又心驚,還未體會成長的喜悅便跌進了一種尷尬的心境,告訴我們過程永遠比結果美。

第六封信——面對不可理喻的世界“你在長大的路上,一定會盡力很多的惶惑,一定會有絕望、失敗、掙扎,而對抗種種黑暗的,是一顆明亮的心。守定了這顆心,你纔會擁有力量披荊斬棘,一邊與黑暗爭鬥,一邊發現這黑暗的美好。”有一年,w死了,死得讓人驚懼,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

第七封信——溝通的力量“即使身困孤島,你依然要做一個主動求助的人,在孤島上燃起篝火,讓巡邏的人發現你,你要努力尋找靠泊在岸邊的渡船,依靠擺渡人的力量,引渡你到達彼岸。”殷健靈寫了公開的日記,後來藏了起來。

…………

曾經,我也跟你們一樣,覺得父母給予我們是應該的,是個壞脾氣的人,但是如今,我看了《致成長中的你》,我改變了,褪去了青春的幼稚、乖戾,用小時候純真、充滿愛的眼光打量着這個世界,唯一不同的是,你仔細端詳我就會知道,我的眼光中有一抹青春期孩子所沒有的睿智、成熟,儼然成了一個大小孩,現在,我過得很好,曾經令我應接不暇的事情,如今都變得輕而易舉,我的心理素質也強了很多,可以說:我真的比別人堅強。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我喜歡看,我的父母也喜歡看,我的同學也天天問我借來看,希望你們也去看看,它教會了我種種,使我變得不再幼稚,傻傻的幼稚。

致成長中的你讀書心得人二

與殷健靈還是有點緣分的。

認識健靈是本世紀初,當時她在新民晚報做記者,而我們新教育實驗剛剛開始,我在全國發起民間的教育改革,即新教育實驗,纔剛剛開始不久,健靈作爲記者,就非常敏銳發現新教育的美好。她過來採訪我,還問我一個問題:“新教育能夠走多遠?”今天我能回答她:“還活着,而且會越來越好。”當然,那時,我就驚訝她作爲一個記者也作爲一個作家的敏銳,捕捉新事物的敏銳。

後來,我們共同的朋友趙麗宏非常隆重地向我推薦了殷健靈,言辭中掩不住的是他對於健靈的激賞與偏愛。

再後來,又一個我們共同的朋友、出版家顏小酈給我寄來一堆殷健靈的書,告訴我健靈的書很有溫度,值得推薦給孩子們讀。

於是,我開始陸陸續續讀到健靈的書,從《橘子魚》《蜻蜓,蜻蜓》《風中之櫻》到《甜心小米》系列、《愛——外婆和我》《致未來的你——給女孩的十五封信》和《野芒坡》等等。

健靈是我見到的最勤奮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如果看看她的作品年表,我們會發現,這幾年是她的爆發期。而這兩年出版的《愛——外婆和我》與《野芒坡》也是我最喜歡的兩部作品。

我看到很多作家,代表作出來後,就沒能再寫出超越自己代表作的作品。殷健靈則不斷地超越自己,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有的偉大作品,總是關注心靈的,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產生震撼心靈的力量。我知道,殷健靈和另一位著名作家畢淑敏一樣,都有心理諮詢師證書。所以,能夠看得出她們的作品對心靈特別關照。不過,畢淑敏更多的關注成年人的心靈世界,而殷健靈則更多地關注少年兒童的心靈世界。以至於殷健靈被許多媒體稱爲少年兒童和父母的“心靈知己”與“成長擺渡人”。

其實,我自己曾經也是一位心理諮詢師。我是中國大陸的第一本《諮詢心理學》的主要作者,也是最早在城市和大學建立心理諮詢中心的心理學家之一。我的第一本個人專著,就是《學校心理諮詢》。我們都有心理學的背景,這也算是一個緣分。

與健靈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緣分。2015年,我們同時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信體的散文集。她的書是寫給孩子們的,即《致成長中的你——十五封青春書簡》。我的書是寫給老師們的,是《致教師》。兩本書都很受歡迎。《致教師》一年時間銷售超過20萬冊,剛剛出版了精裝紀念版,下個月,也要在北京舉行一個小型出版座談會。

《致成長中的你:十五封青春書簡》出版後,健靈第一時間寄給我,我就在我的微博裏寫了推薦,將它推薦給關注我的.朋友和家長、學生:“這是寫給青春期男孩女孩的一本心靈成長書,作者殷健靈以寫信的方式與青少年親切交流,平等對話。從‘爲什麼上學’到如何成爲受人歡迎的人,從‘溝通的力量’到如何對待身體裏的‘小獸’,娓娓道來,寫得用心、細膩、真實、親切、受用。”我很喜歡健靈的這本書。不僅因爲與健靈的這麼多緣分,不僅因爲健靈是我的朋友而愛屋及鳥,更因爲這本書本身的魅力。

顧名思義,這本書是由十五封書信組成的。每封信圍繞一個青少年成長中的關鍵問題展開。如第一封信“請從鏡子裏面對自己”,說的是青少年的自我悅納。健靈告訴他們,一個人接納自己,是從接納自己的身體外形和麪部特徵開始的,“與其去追尋不斷變化的美的標準,不如守定自己的一顆心——一顆完全能悅納自己 的心靈”。第二封信“你擁有許多愛,爲什麼仍然孤獨”,說的是青少年常常出現的孤獨感。健靈從一封初三學生如泣如訴的來信說起,講述了自己與父親之間、老師之間的故事,告訴人們:孤獨其實也是一直高貴的體驗,要學會與孤獨和解,用欣賞的心情去享受孤獨。再如第三封信“受歡迎的人”,說的是青少年的友情與陪伴。健靈告訴大家,不受歡迎的人有兩種主要特點:一是渾身帶刺,總是將人扎到;二是自我封閉,對周圍的世界鎖閉心門。所以,一方面要學會敞開心扉,學會溫暖他人。在第九封信“‘喜歡’與‘愛情’”中,健靈則詳細地爲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分析了愛情與喜歡的聯繫與區別,她告訴大家,人生第一次的“愛情”會到來許多美妙與歡欣,但也會到來許多不安、迷茫、不確定和痛苦,所以這種伴隨着生命的潮汐一起來臨的“愛情”,往往比較青澀、單蠢、脆弱和懵懂。“真正的好的愛情,需要以生命與時間去等待與培育”。其他各篇,諸如“生命旅途,每個階段都有意義”“面對不可理喻的世界”“溝通的力量”“不斷敞開的未來:沒有絕望”“有一種愛與生俱來”“從文學中尋找答案”“發現詩意之美”“身體裏那支蟄伏的小獸”“惻隱之心和虔誠之心”“太陽在選擇中上升”等,則分別討論了青少年經常面對的閱讀、交往、溝通、修養、抉擇等重要問題。

殷健靈善於講故事,她的小說寫得很好,而在這本《致成長中的你:十五封青春書簡》中,她把自己在採訪當中遇到的一些現實的故事都很好地化用在了書中,她在信中寫了自身的故事,這些故事真實、親切。殷健靈記者以及作家的雙重身份,使她善於駕馭多種文體,作爲記者她曾經寫過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作爲作家她寫了大量的小說、散文,而且她的第一本書是詩集,《致成長中的你:十五封青春書簡》每一封信前面用一首詩來匯入,這是創新,也是全書的點睛之筆。

不論是新聞稿還是小說、詩歌,殷健靈始終都在傳遞美好。《致成長中的你:十五封青春書簡》中,殷健靈用詩意的心情與文字來向小讀者們傳達對青春的認知,只求能夠慰藉少年成長中的心靈,佔用少年成長的某一短暫時光,陪伴他們的成長歲月,這真正是如春風化雨般用心良苦。

衷心祝願這本書能夠讓成長多一分充滿詩意,讓更多青少年享受詩意的成長。

標籤:讀書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