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

兒童的發展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爲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它是我們幼教人的枕邊書,是我們翻閱無數次圖書中的一本。

《指南》語言教育建議的篇幅中是這樣表述的: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特別是口語的發展。語言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爲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我們要爲幼兒創造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幼兒主動與成人、同伴進行語言交流。不僅鼓勵幼兒說,還要爲他們多提供閱讀機會和聽的機會,鍛鍊幼兒集中聽的習慣。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發展貫穿於身心發展的各個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着人際交往能力、對交往情境的判斷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等,並透過語言獲取資訊,逐步使學習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

透過對《指南》的學習以及實踐工作的經驗,我感觸較深的是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已呈現較爲明顯的差異。有的孩子愛說、會說,能夠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表述句式完整正確,吐字清晰。有的孩子想說但表達不清楚,或者說詞不達意,教師需要給出較多的引導或者問題才能正確接收表達者的意思。還有的孩子不愛說,基本不主動與人溝通交流,或是不願表達。幼兒所體現的多種差異來自多方面原因:個體發展差異,家庭因素,性格因素等。

但後天因素的影響對幼兒是非常重要的,在實踐與觀察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尤其是父母與孩子,如果經常溝通、聊天,和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些孩子的表達水平基本上在同齡中都屬良好狀態。如果情況相反,父母與孩子很少溝通,基本上都是隔代陪伴,那麼孩子身上的狀態也會有所體現。

在幼兒園中,我們要更務實的遵循《指南》的建議,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的迴應。和幼兒講話時,老師自身的語言要清楚、簡潔。當幼兒因爲急於表達而說不清楚的時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說。同時要耐心傾聽,給予必要的補充,幫助他們理清思路並清晰地說出來。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2

教育是“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健全的教育應該既與社會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也與兒童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既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也能滿足個體的需要。在我們國家,家長普遍存在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平常心態,這種高期待的美好願望與科學理性之間尚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指南》科學地回答了3—6歲兒童“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應該學習什麼(學習內容)、怎樣學習(學習方式)”,以及家長“應該提供怎樣的幫助與指導”等有關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礎性與根本性問題,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家長科學施教的意識與能力,而且也有助於家長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達成基本的共識,從而保持步調一致,結成更穩定的互惠關係,增強“家園共育”的合力。

“注重身邊的教育”。在社會領域解讀中有這麼一段話:“幼兒社會性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透過觀察和模仿學習和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的言行對幼兒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領域的集體教學活動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大人說教得多,幼兒往往被動地灌輸一些社會性規則、意識或品質。教育取材應源於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比如在遊樂園,孩子懂得要排隊玩;買東西,要付好錢才能吃;見到長輩,孩子會學家長一樣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來問好。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鮮活的教育。

逸逸爸爸是個醫生,也愛給逸逸買圖書,他買的圖書最喜歡講的就是科普類圖書。透過平時的互動,我發現逸逸最喜歡聽的是大人也有興趣講的故事。現在益智圖書沒有上萬也有成千,各有特色不一定要評出優劣,但是要讓小孩真正吸收進圖書的教育意義,跟講授的人情緒引導很有關聯。

《肚子裏有個火車站》、《牙齒大街的新鮮事》是逸逸反覆讓她爸爸講的故事,也是她爸爸講起來很有權威感所以很喜歡講的故事。《肚子裏有個火車站》講的是一個叫茱莉婭的小朋友吃得太多太快,飯菜一大塊一大塊地掉進肚子火車站裏,堆得像小山一樣高。這可害慘了肚子裏的小精靈們,他們冒着被砸暈的危險

拼命幹活,把這些食物統統裝上火車,送到隧道里去。可是,還有更大的冰激凌暴風雪在等着他們。小精靈們被激怒了,他們罷工抗議,茱莉婭終於生病了。小精靈們如何渡過這個難關?肚子火車站究竟是個什麼地方?神祕的隧道通向哪裏?這本圖畫書的創意很棒,帶領小朋友參觀自己肚子的構造,以一種極其有趣的方式使孩子瞭解自己的消化系統,幫助孩子自發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當然,健康的習慣要堅持下去,離不開全家人的共同努力,現在我們讓逸逸做家裏的小小監督員,監督一家人的健康飲食。她做得非常起勁。

逸逸喜歡甜食,牙齒質量又差,蛀牙好幾顆,平時罵罵根本不管用。《牙齒大街的新鮮事》講的是兩個叫哈克和迪克的牙蛀蟲如何破壞牙齒,吃什麼東西會幫助他們挖街道,牙刷警察的工作,什麼情況下要拔牙換牙。透過對哈克和迪克命運的講述,牙齒大街恢復往日的平靜,逸逸自己說:我不要讓哈克和迪克在我的嘴巴里幹壞事!而且以前我們拿拔牙嚇過她(這個讓我一直很後悔不該嚇她),現在逸逸也能大致理解拔牙換牙不是我們說的那麼可怕了。從這件事上也讓我這個家長深深領會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多麼重要,粗暴的教育只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恐懼的陰影。

現在逸逸雖然有時候還是會亂吃東西,但是稍微提示一下,她就會說保護小精靈、趕走牙蛀蟲。鮮活的教育讓孩子自發培養了自控能力,這是大人用錯誤教育方式無法收穫的效果。教育和學習的目的是讓孩子自身對知識產生興趣,我們要珍視孩子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努力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美好童年。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3

假期間,在學校的要求下,我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進行了自學。在教學活動中同事們選擇性地、挑重點地對《指南》的背景和內容也進行了詳細的研討,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指南》是一批幼教專家經歷四年多的時間,對全國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後,吸取國內外先進理念依據我國幼兒特點起草擬定的。《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

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由此,我們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教育建議則給我們一線教師在環境創設、活動內容、幼兒養成習慣、情緒情感的表達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這對我們今後實現以上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和引領作用,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教師的滯後或理念落後的教育行爲,從而促使幼兒更好地得以發展,同時爲一線教師更清楚地瞭解對各年齡段幼兒大致的發展水平提供了參考。

當今社會,許多家長都抱着“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拼命讓孩子“超前學習”,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在各種興趣班、輔導班之間穿梭。等到了三年級、10歲左右的年紀,孩子們已經是“久經沙場”的寫作業“老手”了。但是在生活習慣上,孩子們還是普遍滯後的,家長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們將這種希翼轉嫁到小學教育、中學教育、甚至是學前教育。在這種心理促使下,他們在選擇幼兒園時,有相當多的家長會選擇一些以傳授知識、技能爲主的幼兒園。

如4、5歲教授幼兒算加減法,5、6歲寫漢字,背九九乘法口訣,入小學前能識上千個字。這樣的幼兒園成爲家長優先選擇的對象。他們認爲孩子的潛力大得很,只要教得會,何必要等待?教與不教就是不一樣,孩子的的知識和技能大大超過了沒有被訓練的孩子。在幼兒園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許多幼兒園爲了迎合家長的心態,也不得不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更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更注重教育的即時效應。這種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日趨嚴重,讓我們覺得我們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開花,結果。

《指南》告訴我們幼兒教育的功能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着眼於未來的奠基工程,具有潛在效應和長遠效應,爲此,必須改變人們對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兒園教育應着眼於兒童發展的長遠目標,要特別注重那些對兒童一生產生影響的品質,爲其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就是發展的可持續性原則。所以,面對家長的不正確地認識與要求,作爲幼兒園不應處於一種被動盲從的地位,而應充分發揮我們在幼兒教育中的專業主導地位。

因爲作爲幼兒園,專業的幼兒教育機構;以及幼兒教師,專業的教育人員,我們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淺,不能只看到現在,而更應着眼於兒童的未來。明確了這一教育思路,那麼在具體的實施中,怎樣與家長達成共識,讓家長能主動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而不是盲從於家長不正確的選擇?我認爲,要想在育兒觀念上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共識,必須首先找準與家長合作的基點與分歧點。我們合作的基點是:我們與家長的教育初衷和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培養孩子成材,但在具體的教育理念與方式上存在着較大的分歧。基於此,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充分發揮我們專業教育機構的權威性,帶領家長走出教育的誤區。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4

在前一段時間我粗淺了看了這本書,但後來我爲了考編認真地翻閱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使我影響深刻的就是《指南》中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在後面的教育建議部分針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在從前學習《綱要》時,讓我對幼兒在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有了深刻清楚的認識,現在透過《指南》的閱讀,讓我更加明確了在不同時期我所教授的'不同年齡段孩子一般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而爲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可以根據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些內容對於我今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並且可以較好地防止對幼兒產生一些滯後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爲,違背幼兒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

在初淺的翻看了《指南》的內容以後,根據《指南》的內容和精神,我不由自主地開始反思幼兒的一日活動,其實要求各個環節都應該是有教無痕的,從晨間活動、晨間談話、教學活動、生活活動、戶內外遊戲活動、離園活動等每一個活動環節的設計與組織都應該以幼兒學習和發展目標爲依據,在合理的期望下進行適宜引導,這樣才能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發展。還讓我更加清楚了一點: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中更詳細的標準劃分,教師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詳細的瞭解,對教師的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讓教師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讓我知道了原來隨性的教育時時都在,它根據幼兒的特點提出了很多更細緻的方面,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到更細緻更全面。兒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兒童早期學習標準的積極價值:對兒童“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形成基本共識;有利於早期教育課程的設計,使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從而改善兒童的學習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內容體系,並與基礎教育階段的標準相聯繫,爲有效銜接和兒童的入學準備提供了基礎和依據;有利於規範機構教育活動,從而保證了高質量的學前教育;關注教育弱勢羣體,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

以上是翻閱《指南》以後的一點心得,透過對《指南》的學習讓我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今後的幼兒園教育工作對我們的要求更嚴格了。爲了能更好的實施《指南》,我得努力的學習與幼教相關的專業知識注重技能提高和自己的專業素養。還要拓寬學習的內容,從各方面開闊視野積累知識,用我的愛心、耐心、責任心給我們的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我們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