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

觀後感1.4W

看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1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回事,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傳承,孔子連同他身後的弟子,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他們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海濤般洶涌澎湃的千軍萬馬,統領着一個時代。

這部電影將孔子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聖人”。孔子亦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慾。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後人留下口實,他是驚豔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昇華爲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周遊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嚐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後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後,孔子一直緊緊地抱住他的屍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裏,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愛顏回甚至比愛他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爲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的大道。

當影片最後皓首霜須的孔子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遊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於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爲《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裏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癥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2

一個懶散的下午,一部經典的電影,一位傳奇老者,半世顛沛,看盡世間疾苦,半世官場,體驗勾心鬥角,一生一世,堅守心中信念。

孔子一位世人皆知的大儒,一位以仁愛人的聖人,一位品德高尚的老者。這便是人們對他的理解。

我們只知他被人們推上儒聖的高度,卻未知其所經歷的艱辛苦難,我們只知他滿身仁義道德,卻未知其所思所想。我們只從古書中瞭解到他所做的偉大的事蹟,卻忘記了即便再偉大他也只是個人,有七情六慾,有所思亦有所想。我們只知其偉大,未知所付出的艱辛。

他是一位知恩圖報的人,在他贏得一些功績後,不曾驕傲自大,想到的是他的恩師,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使得我們深思。

最爲諷刺的,便是他遊歷各國時,向路人詢問渡口方向,路人們卻只是反問道“他不是無所不知的聖人嗎?怎麼連渡口在哪都不知道?”何曾想過他也是個人?

最讓我敬佩與迷惑的是他周遊衛國時,衛國國君給予他極大的支援以及君夫人提出各種豐厚的條件,他都全部拒絕,並選擇離開了衛國。我敬佩他的所作所爲,卻疑惑爲何不接收極大的利益,選擇了帶着衆弟子們遊歷受苦。

最覺得他做法有誤的,是他放下一切,周遊各國,弟子們跟隨他受苦,他考慮過弟子們的想法,關心過他們的安全,但卻未能帶他們過上安定的生活。

最心寒的莫過於他教出的弟子,當他的弟子冉秋信誓旦旦的說要等他回來接回夫子,可最後卻做了把夫子逼出魯國的,家大夫,我不知他最後再見到夫子有何想法。

最令人感動的是他爲了一個家奴,不惜與勢力極大的家族對抗,爲了救回顏回,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顏回的身體,雖然只是改編,但足以見得,哪怕聖人也有人類最基礎的情感。

不論時代如何發展,他還是那個孔夫子,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已無人記得,但他帶給我們的,卻無法忘記。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3

曾經的孔聖人被電影拉下神壇,影片很勵志,他告訴我們聖人也是人,也會顛沛流離,也會挨餓受凍,也有七情六慾。但影片中的孔子還缺少面對生與死的考驗,這一課在影片中讓顏回給完成了,可沒有經歷過死亡,就悟不透活着的快樂,這應該是聖人的必經之路。謙謙君子後爲仁,仁之不厭不倦後爲聖。聖是孔夫子學問中的道德境界,仁是孔夫子學問中的道德準則,仁與不仁其基礎就在於好學不好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尤其體現出孔子學以致用重在行動,也就是說在生活中感受仁的存在。要這樣看我們應該感謝賜給孔子苦難的所有人,正是這十幾年的漂泊生活才讓孔子的理論更加成熟。

但在這裏我不尋找電影的不足,因爲任何一部作品都存在遺憾,同時也可能是我境界的不到位導致的理解缺失,所以我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問題。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我不知自己算不算君子但我明白自己絕不是小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我欣賞他們在困難面前表現出對生活的態度,在面對苦難時的團結。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資生活所累,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與祥和。我欣賞他們在極端的情況下也沒有忘記對理想的追求,這正體現出:“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最後談談情感。孔子愛家人,愛弟子,他正是以個人的道德風範形成的非權力影響力來影響大家,其結果就是後面都是心悅誠服的追隨者。影片中提到的南子,是位美麗多情又很有才幹的女子,是一位敢愛敢恨的巾幗英雄,他們的交流讓彼此產生了共鳴,找到了知音。對於她孔子不能說不動心、不動情,但爲着心中的理想,不得不放下很多東西。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是孔子在情感交織時警示自己的話,也是找到知音的一種感慨,同時也是對南子的一種肯定。南子也有同感,在南子被毒箭射中之後,腦海中想到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孔子這位初識的知音,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南子死的很幸福,她的人生沒有遺憾。因爲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4

昨天,我聽媽媽說銀谷影城正在熱播電影《孔子》,我立即手舞足蹈起來。媽媽見我這麼興高采烈,便答應帶我去看這個電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出生於公元前五世紀。他學問淵博,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整個電影講述的是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孔子在周遊列國時先後去過衛國、蔡國、齊國、鄭國等國家。

孔子本來在他的家鄉魯國享有很高的官職—司寇,他倡導用禮儀治國,讓國家富強,不同意連綿的戰亂,耗費錢糧,這樣才能使天下太平,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但是他這種理念當時並沒有被魯國國君採納。即使這樣,孔子還是在魯國廢除了一種不文明的行爲——“殉葬”。古代,每個有錢的主人,手下都會有一些奴隸,而主人去世後,他的奴隸就會一個不剩的拉去陪葬,看見這殘忍的`一幕,令人心驚膽顫。有一次,一個大臣的父親死了,他的一個小奴逃到了孔子的家中,哆哆嗦嗦地說了實情。第二天上朝,孔子帶來了了這個小奴,國君憤憤地說:“你怎麼能不告知我,私自收下這個小奴呢?”這時,一位朝中大臣對孔子說:“奴隸陪葬是一種禮節,你是不能收留的。”孔子不慌不忙地說:“死去的人也是你最要好的朋友,那你爲什麼不去陪葬呢?”一下子說得這位大臣啞口無言。但孔子最後還是被魯君趕出了魯國。

孔子離開魯國後,先後周遊了許多的國家,都沒有得到重用。這時,魯君派人請孔子回國,孔子經三思後同意了。但在返程的路上,令人感動的一幕發生了。當他們的馬車行駛在冰凍的河面上時,冰面突然崩裂了,書簡掉到了河水裏,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知道這些書簡是孔子的全部心血,因此不顧自身安危跳進冰水,救出了這些書,而他卻被冰冷的河水凍死了。看見這時,我差點眼淚奪眶而出。

孔子周遊列國14年,終於在68歲時回到了魯國,專心講學,最終在73歲時因病去世。孔子的精神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他那不因艱難而退縮的的品格深受人們敬佩,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懷念他,時時刻刻學習他。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5

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處處不得志,一腔報國熱血付諸東流;他飽嘗憂患遭受了太多非議和世人的誤解,也承擔了太多責任,但精神從未磨滅……這位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這一生處處碰壁,歷經滄桑,一路失去也一路擁有,不斷昇華。

開篇時,他用巧妙的語言和他的機智將漆思弓救下,運用計謀與他國抗衡,展現出他的智慧和過人的本領。卻也因此受害,從此開始周遊列國。孔子依舊堅持以禮治國的信念。他十分執着。

在雨中離開,歷經風霜雨露,卻又仰天大笑。顏回等其他弟子的忠心跟隨令他感動不已;在列國間傳播思想卻也天不隨人意;弟子不斷離開選擇從政,顏回的是逝去使他痛心不已……十幾年的漂泊之旅,顛沛流離,嚐遍人情冷暖,事態世態,使孔子明白更多。正如南子所說:“世人也許很容易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從始至終,他一直堅持着自己的理念,這令我感觸頗深。是什麼樣的一種力量支撐着他的精神世界?我明白了,是信仰!他從未放棄。我們所缺乏的正是此般精神,對於信念搖晃不已,經受不住磨難,沒有耐心。孔子的精神感染了我,每個人都應不忘初心。

“告訴我,我做錯了什麼?”

“您錯就錯在過於將自己的理想寄託在魯君系身上。”

“如果改變不了世界,那麼就應當改變自己的內心。”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終於回到故土魯國。他鬚髮皆白,當他跪在故國國門前吶喊:“魯國,我的父母之邦,我終於回來了。”我聽到了,那是來自顫抖的靈魂內心的呼喊。這聲呼喊使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孔子這十幾年的痛苦。從此不再過問政事,致力於整理文獻、從事教育。他這一生揹負太多,坎坷磨難無一不施加,縱使遭受世人誤解唾棄,依舊初心不改。他希望透過教化影響人們。他是偉大的。

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孔子逝。弟子遍天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6

被熱炒了很久的《孔子》終於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中,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我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冗長的百家講壇,而且很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能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

據觀察,影院裏《孔子》的人氣還算不錯,影迷們對電影如何展現孔聖人的一生更感興趣,也不乏慕發哥之名來觀影的粉絲。我想從散場之後大家的反應來看,《孔子》這部電影給了懷揣這兩大期待的觀衆一個交代,但是,沒人想到,過程卻是如此枯燥沉悶。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開啟電視看電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開啟電影看電視則更爲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週遊列國的路途。

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複雜的內容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衆們便在電影院裏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透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和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衆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爲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後半段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爲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爲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

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衆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我想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爲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7

週六下午同妻女一起去觀看了電影《孔子》,故事情節基本符合史實且連貫流暢,畫面富有美感,拖沓鏡頭和廢話頗少,無論從史學美學角度還是教育意義來說,都是一部上乘之作。我將點滴感想記述如下。

之一,體會並非領悟之境界。當孔子主張隳三都失敗遭魯國君臣冷落而顛沛流離周遊列國時,我們可以體會到其與弟子們的艱難處境,但要領悟孔子渴望實現理想、傳授仁義道法之境界就難了。人與人之間難的就是領悟啊!

之二,心正者必相正。每遇伸張正義、扶弱濟貧、維護國威乃至痛失弟子時,孔子的眼神必定是沉穩而睿智的,如果漂移而油滑,小人之相暴露無遺。無言相,而非像。

之三,好色之徒絕非好德之人。當孔子受到衛國王后美色引誘時,可以看出其介於痛苦與逃避之間的表情,而且他預感到衛國將天下大亂。這是莫大的考驗。如今一些男人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挪不動腳了,眼睛發綠,更有甚者動手動腳或口出穢言佔小便宜,卻滿嘴仁義道德而不臉紅,好色者怎會好德呢?實乃道貌岸然,惡俗之極。

之四,真愛必自然流露而非造作或刻意在小處表白。當孔子被驅逐出魯國時,與相濡以沫的妻子及疼愛的子女離別時的內心掙扎,當他失去最鍾愛的弟子顏回時的痛苦憐惜,當他與相依爲命的弟子們分享一碗羊肉湯時的愧疚……孔子的言語和表情都非常自然地流露,而非矯揉。

之五,堅持爲善者必識大體。孔子儘管遭誤解冷落而被迫周遊列國,歷經磨難,但最後魯國迎請他回國時,他還是非常樂意地帶弟子們回國傳授正道,僅提出不要以政擾他,他只想教書育人,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識大體是由內而外散發的,是由他堅持爲善的積澱造就的。現在有些人受點小委屈、吃點小苦就怨天尤人甚至惡言相向,更有“扔紗帽”的荒唐之舉。實乃狹隘。

之六,樂觀可以戰勝暫時的困難。孔子奔波在春秋列國,生活堪爲艱辛。特別是當他們到達陳蔡交界處時,已無丁點糧食,弟子飢餓難忍,孔子撫琴鼓氣,展現了一個樂觀堅毅的孔子,渴望用內心戰勝一切的孔子。

唯一不足的是影片沒有一處交待孔子有什麼不足,此與今世塑造高大全典型的套路頗爲相似。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8

昨天,我聽母親說銀谷影城正在熱播影片《孔子》,我立刻手舞足蹈起來。母親見我這麼興高采烈,便答應帶我去看這個影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出生於公元前五世紀。他學問淵博,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整個影片講述的是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孔子在周遊列國時先後去過衛國、蔡國、齊國、鄭國等國家。

孔子本來在他的家鄉魯國享有很高的官職—司寇,他倡導用禮儀治國,讓國家富強,不同意連綿的戰亂,耗費錢糧,這樣才能使天下太平,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可是他這種理念當時並沒有被魯國國君採納。雖然這樣,孔子還是在魯國廢除了一種不文明的行爲——“殉葬”。古代,每個有錢的主人,手下都會有一些奴隸,而主人去世後,他的奴隸就會一個不剩的拉去陪葬,看到這殘忍的一幕,令人心驚膽顫。有一次,一個大臣的父親死了,他的一個小奴逃到了孔子的家中,哆哆嗦嗦地說了實情。第二天上朝,孔子帶來了了這個小奴,國君憤憤地說:“你怎麼能不告知我,私自收下這個小奴呢?”這時,一位朝中大臣對孔子說:“奴隸陪葬是一種禮節,你是不能收留的。”孔子不慌不忙地說:“死去的人也是你最要好的朋友,那你爲什麼不去陪葬呢?”一下子說得這位大臣啞口無言。但孔子最後還是被魯君趕出了魯國。

孔子離開魯國後,先後周遊了很多國家,都沒有得到重用。這時,魯君派人請孔子回國,孔子經三思後同意了。但在返程的路上,令人感動的一幕發生了。當他們的馬車行駛在冰凍的河面上時,冰面突然崩裂了,書簡掉到了河水裏,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知道這些書簡是孔子的全部心血,所以不顧自身安危跳進冰水,救出了這些書,而他卻被冰冷的河水凍死了。看到這時,我差點眼淚奪眶而出。

孔子周遊列國14年,終於在68歲時回到了魯國,專心講學,最終在73歲時因病去世。孔子的精神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他那不因艱難而退縮的的品格深受人們敬佩,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懷念他,時時刻刻學習他。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9

電影導演胡玫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回事,他自己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傳承。孔子連同他自己身後的弟子,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他自己們給人的感覺確實如海濤般洶涌澎湃的千軍萬馬,統領着一個時代。

這部電影將孔子拉下神壇,從一個凡人的角度去詮釋這個“聖人”。孔子亦是一個普通人,他自己也有缺點,也有七情六慾。不經意見了南子給後人留下口實,他自己是驚豔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自己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斬斷了即將昇華爲曖昧的一種情愫。簡單的人物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卻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耐人尋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樂,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愛國家而不能報其君,戀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懷理想而不能償其志。孔子周遊列國十四載,受盡風霜之苦離別之痛,嚐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依然堅守禮儀仁和,堅持在求索,這樣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萬世的思想,是奠定中華文化兩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後人受益匪淺的精神之髓。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決淡定,禮儀之說娓娓道來。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在電影中,顏回死後,孔子一直緊緊地抱住他自己的屍體,始終一語不發,呆坐在那裏,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愛顏回甚至比愛他自己的兒子還要多一些,因爲兒子只能傳承血脈,顏回卻可以傳他自己的大道。

當影片最後皓首霜須的孔子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國之時,跌落塵埃痛哭失聲,既符合一個受盡顛沛之苦的遊子應有的情懷,也凸顯了這個於平凡之中孕育偉大的生命個體的不同凡響之處,同樣地這一手也深深撥動了我內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爲《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裏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電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癥結點,讓我有悲傷又有感動。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慍,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

《孔子》電影觀後感10篇10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爲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因爲我覺得作爲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所以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裏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爲戰士壯威,接着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說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裏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和老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臺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臺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和一羣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着:“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儘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是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裏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