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末代皇帝》觀後感(精選4篇)

觀後感3.26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末代皇帝》觀後感(精選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末代皇帝》觀後感(精選4篇)

《末代皇帝》觀後感1

電影《末代皇帝》,史詩影片,獲得1987年奧斯卡金獎。

聽嘰裏咕嚕的英語述說泛黃的中國故事,有種古怪的感覺。看完末代皇帝,心生淒涼。當然,游魚沒有資格去憐憫末代皇帝。游魚只是從一個皇帝的身上聽到歷史的長嘆,看到命運的惡作劇。

有些評論說爲什麼中國拍不出這樣史詩影片?有人認爲,在講究政治意識形態的中國,所有的導演都是不敢拍末代皇帝的。即使拍出來,也成爲政治的解讀,而不是人性的解剖。

欣賞電影,我們不難發現,導演對溥儀充滿同情,導演的同情是藝術化的,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了解,導演曾經說:“這些人物雖是可憎的,但他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並不諒解他,可他們也是命運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過是歷史的犧牲品。”

溥儀充滿悲劇感的,僅僅末代一詞足以讓人唏噓不止。面對歷史的車輪,即使是皇帝也無法抵制其前進,無法把握歷史奔跑的方向。皇帝貌似威儀天下,手握天下人的生死大權,卻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他和我們一樣,只不過是歷史馬車上的一名可憐乘客。

童年時候,溥儀想做個快樂的孩子,人們卻強迫他坐在皇位上。少年時候,他想做個真正的皇帝,卻被告知自己只是一個符號象徵。青年時候,他想創立一個國家,卻成爲民族的罪人。中年之後,他以爲自己是個罪犯,卻被賦予平民的身份。一次又一次,他被命運戲弄,由不得自己。

命運是不公平的,生旦淨醜,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命運又是絕對公平的,每個人扮演角色時候都是被動的。

後人評價溥儀時候,用得最多的一詞就是“傀儡”。不過,游魚覺得,溥儀更象是個“囚徒”!他是最尊貴的囚徒。

溥儀曾經講過一句話,我這一生啊就是高牆,在宮內,一生下來是王府,三歲就進宮當皇帝,一眼看到的就是高牆,紫禁城的高牆。

但是紫禁城的高牆,僅僅束縛了溥儀的身體自由,可是腐朽的不合時宜的皇權意識卻築起圍困他一生的高牆。正是這種自我圍困,使得溥儀答應日本人去做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成爲民族罪人。這樣的自我圍困,不僅沒有滿足溥儀做皇帝的意淫,更摧毀了溥儀作爲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溥儀的一生,是自我囚徒的一生。

電影最後,溥儀獨自登上太和殿,告訴在故宮門衛的兒子說:“我是中國的皇帝”。爲了證明這一點,他從寶座的座墊下掏出了50年前從陳寶琛那裏取來的蟈蟈籠子。在紅紅的夕照下,一隻蟈蟈從籠子裏爬了出來。

游魚看到這裏,突然覺得,溥儀就是那隻蟈蟈,本該在原野裏,卻被圈養在籠子裏。蟈蟈是人的玩物,而溥儀是歷史的玩物。

在電影中,溥儀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他是難以詮釋的符號,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命運的傀儡,歷史的玩物。

《末代皇帝》觀後感2

他的身份是皇帝,可他沒有他的祖先那樣英勇,也沒有像同時期的其他國家的君主一樣去四處謀求國家的擴張與發展。他只能守着他那小小的紫禁城、那羣代表封建禁錮的太監和老臣老妃和羈絆他的女人們。他曾試圖反抗但沒有用他甚至連他自己都改變不了。他始終是那麼孤獨。

這是在說一個悲劇的朝代的沒落,一個悲劇的人物,一樁悲劇的婚姻 ,一個歷時幾百年的朝代在最後的年頭已是滿目瘡痍,被腐蝕得千瘡百孔。他在外頭天翻地覆的年代裏,在紅色的高牆內苦苦支撐,自我欺騙,自我沉醉。溥儀對這一羣人他們的欺騙,在趕走了他的心愛他之前,對他們的情緒並不太牴觸。可但那羣人一再的去煩他去傷害他,使他無法忍受,他開始反抗,想去掀掉那一切,所以他對外國洋師傅很感興趣。他知道列寧,他會對富蘭克林感興趣。但他是亡國之君,他無能爲力,他希望改變他那小小的宮廷,可當他失去那小小的宮廷時他開始墮落,最後淪爲傀儡。

影片在視聽語言的方面可謂是十分精彩。其影片的的主色調隨着劇情的發展開始變化,房子是紅的連整個畫面都是篇紅的,而到了後面莊士敦來後溥儀也長大了畫面開始出現一些諸如綠色、藍色,畫面也沒有開始那麼顯得偏紅。無論是皇宮和人物都不是如開始那樣大紅大紫的。着裝連作爲皇上的溥儀都是一身藍色的素裝出境,那些個老妃也是身着黑衣,只有在那極具中國特色的選妃儀式上才又用上了大紅作爲組色調,而後在太監們放了大火燒了庫房後,就沒有很豔麗的的顏色了。而灰色負責劃分現實與回憶,但最主要的是劃分的是溥儀人生中不同的各個階段。其中最爲明顯的是在甘粕告訴他他的妻子外甘粕遇後·當起身時窗外的夕陽慢慢的黑了下去,這是對人物內心的一種外化,他內心世界對外界的最後的一絲殘陽也熄滅了,劇情下面他做出的事都顯得合理,這是人物內心的真實寫照。

在人物刻畫上影片也是運用得很好。在溥儀受審時進門椅子上有一支粉筆主審,那位極爲臉譜化的人物叫他把他的名字寫出來,那麼溥儀就不得不彎下腰在地上如同臣服一般,本來還板着的臉馬上顯露出了一種小人得志的笑容,加上他那極爲可笑的臺詞“我們不強迫你坦白,我們對你的事一清二楚’’。這句讓人感到可笑的臺詞將當時的人們內心的問題敗露出來。一是 : “我們對你的事一清二楚” 既然一清二楚又何必來坦白?第二點又是在這一句的人稱上一句我們將當時黨內人治色彩極爲濃厚的特點敗露出來一句話可以解讀出那麼多資訊導演也是煞費苦心。而後在溥儀割掉辮子後將其拋在地下,皇后和貴妃將其拾起,貴妃驚呼好重,這其中所蘊含着不僅僅只是辮子的重量,還蘊含這沉重的封建禮教和老舊的迂腐的封建思想,溥儀透過割辮子的這一動作來完成與之的決裂。

該片在回憶與現實的轉場方面運用了鏡頭語言的相似性來轉場有語言的相似性,例如開場的溥儀自殺時敲門聲勾起了他的回憶畫面就切到了1905年這是透過相似動作來轉場。還有一種是透過臺詞來轉場如在在他第一次受審是他說;想改變所有的事。鏡頭緊接着切到他要斷髮的那場戲。而其中有一段也是僅有的一段轉場不是以溥儀來轉場,而是以典獄長讀書來實現轉場的。

皇帝這個稱謂是一種身份,這種身份代表一種榮耀,也是一種地位。一旦被確定也就意味着被限制,有無數的條條框框去告訴他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還有你以後應該或者必須成爲什麼樣的人,他從一出生就要擔負起許多人的責任來甚至都不能做一個正常的人,因爲你本身就要和其他人不一樣。可能一開始的身不由己就是許多繼承人的悲哀 。

《末代皇帝》觀後感3

早聽說了這個電影,但一直沒有看。其實是一直存在着偏見,一個外國導演能有多瞭解中國歷史,就算有所瞭解又能有多深刻。昨晚帶着一點好奇和一點質疑開始看此片。僅看了十幾分鍾就被電影獨特的拍攝視角震撼住了。

電影並沒有太多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的畫面,沒有明顯的歷史立場,敘事平和而從容。電影將重點放在了溥儀的人生經歷,將整個時代的濃縮在了溥儀身上。

溥儀的一生可以說相當的傳奇,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從古代九五之尊的皇帝到近代政治傀儡再到現代共和戰犯。我想沒有哪個皇帝會經歷如此戲劇性的人生。

溥儀還是一個不諧世事的三歲小孩時就被選作皇帝。他完全不懂作爲皇帝的至高無上和尊貴奢華,當然也不懂作爲一個飄搖欲墜的末代皇朝的皇帝將面臨的波折命運。有的只是作爲孩童的天真不邪。一開始,我便對他懷着同情心。

慈禧臨死的那段讓我感到恐怖。整個宮殿顯得陰森詭異,衰老蒼白的慈禧躺在高高的牀上,喝着“神龜湯”。那鍋湯讓我感到噁心。神龜是長壽的象徵,但正如同行將就木的慈禧,清王朝即將滅亡,那鍋湯實則諷刺。面對森嚴的宮廷和高高在上的慈禧,三歲的溥儀沒有一絲恐懼,而是用兒童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周圍的一切。慈禧口含黑珍珠死去,溥儀被宣告成爲皇帝,那一刻我感到一點點痛惜,一個如此天真爛漫的小孩就此被推向歷史的浪潮。溥儀登基那天,身着短小華麗的龍袍,他完全不知道那天的意義,不知道皇帝的意義,更不知道那套龍袍的意義。龍袍象徵着至高無上的權力和無人可比的尊貴,但穿在只要三歲的溥儀身上,我也只覺得那是一套可愛的童裝,本質上他僅是兒童,面對文武百官的跪拜和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告,他眼裏只有那隻蟋蟀。

即使是三歲的小孩,也會在制度和環境中慢慢明白權力的意義。剛登上王位的時他經常問身邊的太監是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得到肯定的答案後變得狂妄。但他的狂妄也只能是對身邊的太監宮女的恣肆妄爲。他的童年有着最充裕的物質享受,但也是最蒼白最孤獨的。沒有家庭沒有玩伴。紫禁城是隻華麗的牢籠。雖然身邊是一羣唯唯諾諾的大臣、太監、宮女,但他終究是一個傀儡。對國家對時代,他做不了任何決定和改變,反而被歷史操縱着。

少年的溥儀和他弟弟趴在圍牆上看到袁世凱登基的場面才意識到紫禁城竟成了歷史的一個廢棄的舞臺,沒有了觀衆,演員卻還在繼續演戲。十三歲的溥儀深感喪母之痛,想要走出皇宮看母親最後一面。被侍衛攔住時大喊道:“Open the door!”這句話在電影中出現了兩次,第二次是在滿洲國的總督府裏,當染上毒癮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總督府的時候,溥儀絕望地看着那扇門,那句憤怒悲痛的吶喊“Open the door!”如同第一次那樣無情地拒絕。溥儀的一生都被一道門禁錮着,既想掙脫又充滿了依賴。那些牢籠既是束縛他的圍城也是給他保護的外殼。正如他透過宮門看到紫禁城外面的老百姓的真實生活情景,貧民、乞丐、雜亂、骯髒,他自知無法適應那種生活,但又想擺脫被那種被囚禁的生活。溥儀自從當上了皇帝就不再自由,甚至是成了傀儡囚犯,後來住進監獄裏只是讓他看起來更像是囚犯而已。他的精神世界早就被一點一點的侵蝕着,從無知到狂妄,再從狂妄再到無知。正如他的老師莊斯頓說的:圍繞皇帝而設的這種高度失真的生活一定會有害於他的健康、體魄、智能和精神世界。對於溥儀,我是懷着極大的同情心的,一個從童年開始便走向孤獨、囚禁的生活的人,即使有坐擁金山銀山,又有何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呢?

當得知慈禧的陵墓被流氓軍閥孫殿英所盜,慈禧太后的屍首被肢解成幾塊,身上戴的黑珍珠項鍊成了蔣中正的結婚禮物時,溥儀滿懷憤恨。帶着復仇的心願和對君王生活的貪戀,溥儀在日本的扶持下在東北建立“滿洲國”,企圖分裂中國。他說:中國背叛了我。但他不曾識破日本的狼子野心,他終究還是一個傀儡,一直被日本人玩弄於鼓掌之中,充當日本侵華的工具,連出“帝”宮等權力都沒有,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掌握在監視他的日本中將吉岡安直的掌控之中。如果說之前的帝皇生活是一種被動,但這次是他自己選擇的道路,可以說是罪大惡極。

最後的戰犯生活,可以說是溥儀的覺悟期。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變成了受人棒喝的囚犯,不僅對生理對心理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囚犯生活也算是徹底改造了他。最後他成爲一名花匠,過着平靜的生活。褪去君王的虛幻浮華,重獲精神之自由,扯斷木偶線,做回真自我。真是人生的美好收關。當看到溥儀侍弄花草的畫面時,我極感動,那正我向往的生活,閒適自由,與世無爭。

《末代皇帝》觀後感4

一部由法國,意大利,中國,英國,香港四國合拍的電影,導演是意大利人貝託魯奇,令人驚奇的是它是首部在大陸獲得拍攝的電影,是政府允許的,創建於1987年。

那時作者還未出生,而中國大陸的文革結束於1976年,片中主要人物,主角溥儀在現實逝世於1967年,出版過着作《我的前半生》。片中全片採用英文對白,那麼由此可想劇本當然是由導演的國外團隊編寫。片中也有日本人,中國人使用本國語言。不過不都涉及在影片重要的角色之上,那麼這樣來說劇本也會涉及到別國的文學影響,只不過不太重要。它是一部很綜合的電影,由西方人主導,歷史戲劇觀的角度拍攝並且製作的。並不是中國人,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講述,而是第三者他人對這段歷史的看法。

相對來說是比前者客觀,公正的,有說服力,也會有他國的政治思想觀念,對待人物的觀念,簡化了中國對於皇室,對於政治事實主觀的描述,對正視人物的歪曲的糾正有着很重要的影響。那麼這樣來說片中的溥儀是很普通人的視角,淡化了很複雜的因政治缺乏的人性感,人性觀。是有着正常普通人的喜怒哀樂道德價值取向等觀念,由一個複雜的.歷史政治人物,因他國的介入由此簡化了實在一個普通人的人物命運,對於事實事物的選擇,更能的凸顯一個因上時代的變化,因家庭出身等等原因產生的個人的不幸,而對於共同歷史來說又是萬幸的,由於他的下臺,結束了長達208年滿清專制的統治,由於他的離開結束了長達5000年中國封建的社會制度,而由此走向了現代化。

令作者影響之深的是導演背景的音樂與鏡頭的運用十分的打動人,經典的片中臺詞“Open the door”一共出現了3次以上,實在讓人聯想起由當時慈禧太后統治的舊時代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而極具諷刺的是溥儀的家人死於吸食藥物。科技思想的落後終於促使我們“Open the door”了。不在固步自封,自以爲是,就像片中經典的段落溥儀趴在古老的故宮地磚上,聽到陳舊的厚實的城牆外,喊殺打的聲音,彷彿那時的舊中國被厚厚的城牆所隔離,與外部世界斷開了聯繫了,外界發生的任何事物與我們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英法等西方國家已經經過過工業革命,文藝復興,不斷的推翻重來推翻重來,而這邊中國還在置辦慈禧的六十大壽而大費國力……實在讓人啼笑皆非。等待被日本人,英法國人的大艦大炮兵臨城下時才猛然醒來。溥儀1908年接手慈禧,他父親是清光緒弟,於1927年正式下臺。而於後一直生活在紫禁城故宮,後被民國軍隊趕出此地……

總之這部電影很讓人再次想起那段不堪的歷史,片中溥儀提到的臺詞“他們就好像唱戲一樣,在戲臺一樣,我也不知道怎麼會成這樣,”這是對他老師說道的,他看到那些他的僕人,後解放後溥儀成戰犯,關押10年釋放後回到北京,他遇見了關押他的所長,他的同胞弟弟,被當時的文革批判,打倒,指控關押。讓人可笑的是那時的紅衛兵,唸叨的“什麼造反有理”還有那些片中女戰士在跳舞歌頌“新中國,革命”等等,讓作者實在是不得不想起溥儀的臺詞“他們好像是唱戲一樣,戲班子的”對於現實的描述,對於封建的遺留!讓人可怕,憎恨。那時不尊重任何人,不尊重任何事物,……憲法有用嗎?就像溥儀最後的那段他走到那個上面,把別人送給他的那個小盒子交到那個帶着紅領巾的少年手中一樣,小少年在看守着這一切,如同“新的中國”一樣年輕,無畏,不顧道德法。

在看完這部電影后,再也對國內,或是其他講訴民國的電影再次索然無味了……它實在是太優秀了,本片獲得了奧斯卡9項獎項。很值得我們去關注它!那時的西方文化與傳統中國文化之間的對立,矛盾,讓人不得不想起今天的種種的來源,今天世界中國文化的產生,未來歷史,科技思想的進步……改變不再只是割掉隔斷那個陳舊的長長的讓人恥辱的辮子,還有心中的辮子什麼時候才能斷開呢?是要對於愚昧無知的完全摒棄……對於今時今日,世界的,智慧的,先進的。要加於重視!盲目愚昧封建讓人可怕,陳舊落後讓人心酸退避。當有一天明白這一切時,任何人都是不得不嘆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