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雨中的樹觀後感彙總

觀後感3.14W

《雨中的樹》是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的重點影片,該片主要講述“全國優秀 組織工作幹部”李林森身先士卒戰洪魔、扶弱濟困獻愛心、甘於清貧重名節、公正用權不謀私、工作當命抗死神、燃盡生命寫忠誠的感人故事。據瞭解,李林森先進事蹟之所以能在黨員幹部中產生強烈共鳴,是因爲事蹟樸實感人、令人信服,形象讓人親近、可學可比,精神輝映時代、引發共鳴。

雨中的樹觀後感彙總

雨中的樹是人民的公僕李林森同志爲黨和人民做出無私貢獻的背影

範文

影片從中國人熟悉的乒乓球推開啟始,一幕接一幕,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緊湊而不繁瑣,平淡卻不單調,莊重並不矯情,比如,買解放鞋和打摩的時的還價、泡方便麪、在小飯店就餐、追公共汽車、搭輪船、擠火車等,都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這些故事,是每一個基層幹部羣衆都會遇到的。

藝術來源於真實,也高於真實。將這麼多真實的、平凡的、親切的事串連在一起,展現出來的就不再平凡。面對生活境況和工作崗位的不斷變化,李林森能始終保持着心底的崇高和真誠。這在現代社會難能可貴,也註定了李林森的平凡而卓越。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李林森那樣,在紛繁複雜的誘惑和困難面前保持淡定、從容,這個社會就會涌現更多的先進和優秀。如果每一位觀賞過《雨中的樹》的人,都能夠更加慎重地面對自己的尋常,珍惜屬於自己的平凡,整個社會通向美好未來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共產黨人和共產黨的幹部,首先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員,都要爲人子、女,也會爲人父、母,爲人夫、妻,都有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的職責,普通人的樂趣,但作爲黨的幹部,肩負着更大的責任與擔當,有的時候必須在公與私、個人與集體之間作出“二選一”的抉擇。一個優秀的黨的幹部,必然多多少少要減少與家人團聚的樂趣,壓縮本該屬於自己的時間和享受,爲黨和人民的事業義無反顧地無私奉獻。影片中,當洪水來臨時,李林森選擇的是衝鋒在前;當道路塌方時,李林森二話沒說就迎災而上。

正如李林森說的,人生是一條河。在幹部、黨員、人才個人成長中,組織部就是一條船、一把梯,他會在黨的事業需要的時候,把大家送達彼岸、送往高處。但組織部也僅此而已,能走多遠、能飛多高,那全由幹部、黨員、人才自己的表現決定。組織部和組織部長需做的是,既要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也要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照顧的幹部,特別是要避免有缺點但本質尚好的幹部走向歧途、滑向深淵;既要堅持原則、不講情面,儘量讓幹部用當其時、不受委屈,也要讓各類能人有用武之地,讓普通黨員、羣衆有歸屬感,保持對黨的向心力。李林森的思想和精神必定不朽,他詮釋的不僅是組織部長的風範,也濃縮和展現了當代中國黨員幹部的形象。

典型來自身邊,所以真實、可信;典型就在你身邊,只要堅持不懈地履職盡責,人生即使平凡也不會平淡。

範文二

頭頂一個天,腳踏一方土,風雨中你昂起頭,冰雪壓不服。好大一棵樹,任你狂風呼,綠葉中留下多少故事,有樂也有苦。 李林森,宛如一棵風雨中屹立不倒的樹,每一片葉子都講述着他的故事,每一根樹枝都記錄着他的腳步。他的赤誠胸懷如廣袤的天空,他的魚水深情根植民心的沃土。

他是一名鐵骨錚錚的漢子,與自然災害抗爭、與艱苦環境抗爭、與癌症病魔抗爭,他不曾退縮、不曾卻步。從平凡到不平凡,從默默無聞到全民敬仰,他一路走來,風雨無阻,每一個腳步都堅實地印在巴山的土地,也印在每一個人心上。他用自己的思想、膽識和熱忱回報了養育他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他日夜牽掛的人民。他是組工幹部的一面旗幟,他是黨員隊伍的一座豐碑。

忘乎自我的奉獻精神。哪裏有李林森的身影,哪裏就有拼命投入的工作熱潮;哪裏有李林森的腳步,哪裏就有視鄉親如爹孃的人民公僕。水火無情,人間有愛。當特大洪災侵襲萬源,危在旦夕之際他衝在了搶險救災最前頭,親臨現場指揮救援,親自揹着受困羣衆脫離危險。災後重建任務艱難,他用單薄的身軀承載起數萬民衆的期盼,他用日夜不眠的操勞給予了受災羣衆重建家園的溫暖。儘管李林森的崗位在變,但是他與羣衆間的深厚情誼卻只增不減。五寶鎮近3公里長的街道,李林森足足走了1個多小時。他飽含熱淚與朝夕相處的父老鄉親一一握手道別,人們依依不捨的眼神既是對他的感恩,又是對他的鞭策。

膽大心細的革新意識。巴山腹地閉塞的環境和落後的面貌並沒有束縛住李林森革新的思想觀念。在基層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厚重的基層履歷,他深知農村幹部老化、基層組織疲軟等現象的癥結所在,但要破除這些積聚多年的弊病,並非易事。然而他並沒有繞開困難,而是迎難而上,深入調研、精選試點村,摸着石頭過河,最終探索出集科學性與可行性於一身的“四評村官”模式,在施行過程中贏得了當地羣衆的讚譽,也得到上級的認可,並在全省、全國推廣。這不僅使基層黨建之樹在萬源開花結果,也使這個沉寂在大山深處的革命老區重新在全國人民的視野中煥發新生。

獨具遠見的前瞻眼光。人才是最有效的生產力,人才是核心競爭力,經濟要長遠發展,引進項目不是關鍵,引進人才纔是關鍵,人才在李林森眼裏是萬源脫貧致富的法寶。古有劉玄德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以示誠懇;今有李林森親發招賢短信以表誠心。“千名大學生進萬源”計劃的實施既是李林森求賢若渴的生動寫照,也爲躊躇滿志的大學生搭建了建功立業的舞臺。士爲知己者死,當一個個大學生在李林森推心置腹的感染下,甘願在萬源紮下根來,有所成就時,相信李林森天堂有知也會常掛微笑。此外,他不讓“老實型”幹部吃虧、不讓“沉默型”幹部受氣的用人導向也讓全體幹部心服口服。

再堅強的鐵漢也有柔情的一面。那一束採自巴山深處的山菊花,飽含了他對妻子濃濃地依戀;那一件件“大點兒”的衣服,凝聚了他對兒子沉沉地父愛;那遲遲隱瞞的病情,滿懷着他對父母深深地歉疚。當他最後一次轉身,凝望萬源的山川河流、草木村落,眼中滿是不捨。那是怎樣的深情一望啊,這堂堂七尺男兒眼中滾燙的淚水,悄然落下,天地動容。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他終如蠟炬,燃到了生命的盡頭。這個羣衆心中的”救命書記“,這個領導眼中的”拼命三郎“,這個幹部口中的“貼心部長”永遠地定格在42歲的短暫英年。他的離去,化作巴山連綿不盡的.冷雨,雨中那棵樹依然堅強屹立。但是他並不是孤單離去,成千上萬的民衆在爲他守望,爲他佇立。他的枝葉已經延伸到蔚藍天空的每一個角落,而他的根依然在羣衆的心中越扎越深,深入心底。

巴山的草木啊,請你鐫刻他的話語;巴山的河流啊,請你傳頌他的事蹟;巴山的山川啊,請你定格他的背影;巴山的子民啊,請你銘記他的名字——李林森。

範文三

《雨中的樹》是一部主旋律電影,甚至是一部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的重點影片。但是,《雨中的樹》與之前大多數展現先進典型人物的事蹟的主旋律影片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同類題材電影,主角堪稱“高大全”,簡直跟神差不多,無意間疏遠了與觀衆心靈的距離。而《雨中的樹》則不同,李林森並沒有展現領導的派頭,更多的則是普通人的形象——把這樣一個先進典型還原成在現實生活中和我們一樣的人,一樣有七情六慾,一樣有吃喝拉撒,一樣有兒女情長,一樣有慾望剋制,也一樣有對正義和良知的丈量,使人物和故事情節更有真實感,更有感染力。

在故事情節中,有幾處印象深刻:五寶鎮發洪水時,身爲黨委書記的李林森,揹着老大爺渡過洪水、怒斥下屬救災不力、率領衝鋒舟施救被困人員;李林森擔任組織部長時,與程世新狹路相逢,並提出提拔程世新,因爲組織部的宗旨就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父親被車撞倒,他和兄弟姐妹送父親去醫院,醫院工作人員告訴林森上四樓,可是發現電梯壞了,於是虛弱的他揹着父親上樓,忍着疼痛,氣喘吁吁,正好其他親屬趕到,替林森背父親,而林森看到父親“上樓”後,失去重心,從樓梯上摔下......

而最讓我感覺印象深刻的,則是李林森與劉二奎在飯店的對話。李林森說,“空氣可以不乾淨,水可以不乾淨,可是人心不行。”可以說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劉二奎懸崖勒馬,不要繼續胡作非爲。也許是說到了心痛處,也許是想將李林森一軍,劉二奎向李林森喊道:“誰是什麼東西做的,誰心裏最清楚。我知道,我們血管裏流的是血,是紅的熱的乾淨的,可是腸子裏流的什麼玩意兒,你總不會不知道吧!有種的把肚子拉開讓我聞聞,誰也別他媽嘴硬!我就不信,聞不出一點點腥味兒!”可是,李林森不卑不亢,拿出劉二奎硬塞給他的兩盒茶葉(實際上茶葉盒裏是錢),放在他手裏,說聲“回去沏壺釅茶,好好涮涮腸子”,並在門口嚴厲地說:“下回你以後再喝酒過來,這輩子就別想登我的門!”——這體現了李林森的清廉正氣,也體現了他希望給劉二奎教訓的同時,也給他個臺階下。而劉二奎,雖然還嘴硬“他瞧不起我”,但是當林森病重時,劉二奎前來看望,因爲劉二奎知道,林森救了他。

可以體會,面對劉二奎的質問,李林森內心深處的糾結。他糾結的,不是正義和真理的淪陷,而是感嘆,誰都活得不容易,可是誰又能守得住寂寞,不被利益所牽引,仍記得最初的責任和承諾呢?作爲組織部長,他喜歡說別人的優點,迴避別人的缺點,並不是說他是個老好人,因爲他知道,每個平凡的人都有閃光點,而我們理應看到和認可閃光點的價值,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有閃光點,比光批評要好得多。

很難想象,王志飛塑造的李林森,根本不是常見的某些官員耀武揚威、正襟危坐的幹部形象,卻是一個親近百姓、親近自然、親近生活的實實在在的人:來五寶鎮當書記時,李林森硬是坐客車和小船“抄近道”赴任,目的就是爲了避開歡迎隊伍,讓鎮政府少破費;爲了買一雙鞋、坐一次“摩的‘,林森還和賣鞋的人、司機討價還價;發洪水時,作爲黨委書記,沒有高坐廟堂指揮救災,而是以身作則,親身參與救援;與程世新惺惺相惜,乒乓球檯上棋逢對手;在萬源市積極分子聯歡會上,李林森拖着病重的身軀,還辦成聖誕老人爲年輕人發禮物......可以說,《雨中的樹》的李林森,算是徹底顛覆了羣衆對領導的固有印象——這,不就是挺平凡的人嘛!

但是,支援李林森從平凡走向卓越的,不僅在於他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忠誠、擁有一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火熱的心,還在於他面對命運、面對困難的“不願服輸”。他本可以像劉二奎一樣隨波逐流、能撈就撈,也應該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裏多陪陪父親、妻子和孩子。可他沒有,因爲他不相信,也不甘心這輩子就這樣結束了——他並不是不想做合格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但是他知道,如果他不能爲老百姓多做點事情,那麼他餘下的生命也毫無價值。所以,面對命運的殘酷,他沒有選擇屈從命運的安排,而是選擇與命運抗爭。他要證明給命運看,人必有一死,但是永不磨滅的理想和永不言敗的信念,誰也無法征服——當東陽和父親林森“對話”時,林森總說“我太累了,累死了,讓我歇一會兒”,可是話音剛落,林森就會站起來,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丁柳元扮演的李林森妻子尚琪,是一位擁有大愛的女性。作爲妻子,她從來不問丈夫的工作,卻時刻爲丈夫的健康擔心,可見她對丈夫的愛如此深厚。在火車、醫院樓梯和病牀上,她與丈夫緊緊相擁。她痛苦,卻不讓愛人看到痛苦,想着如何讓丈夫快樂走過餘下的時光;她嫺靜,說話很溫柔,從來不發脾氣,總是把最美好的一面給丈夫和孩子看,可是她所承受的壓力和痛苦,卻是常人很難體會的。當李林森去世時,尚琪終於忍不住了,與孩子一起失聲痛哭。在這部電影裏,尚琪的角色塑造和李林森的角色塑造一樣成功,可以看出丁柳元這些年演技的提升,她也是一個擁有愛和善良的人。

丁柳元在演繹這個角色時,曾經問過李林森的妻子,爲什麼您會把您這一輩子,託付給李林森呢?她回答:因爲我是李林森的妻子。

接下來這一部分,說說影片其他成功的地方。在拍攝手法上,影片採取了突出人物身邊場景和虛實結合的表現形式。所謂突出人物身邊場景,就是主要人物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鏡頭會轉向人物身邊的人與事,揭示事件發生的背景和氛圍,進一步拉近與觀衆的感受距離,甚至有時這些旁觀者的行動可能會對劇情接下來的發展產生影響;所謂虛實結合,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東陽和父親的“對話”,起到豐富劇情、使人物性格進一步得到體現、深化影片的感情基調和主題的作用。

在影片上映方面,雖然影片製作方已經確定了全國上映的日期是2012年9月19日,但事實上,《雨中的樹》選擇了分地區、分時段的上映的做法:分地區,也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分時段以分地區爲基礎。這樣一來,既保證了票房的可控制性,又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電影——每到一個地方,不僅影院會放映,黨政機關幹部和學生也會組織觀看。

最後,《雨中的樹》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主題——“獻給所有平凡而卓越的人”。因爲影片不僅成功塑造了李林森這樣平凡和卓越的人,還把更多的視角轉向了那些平凡而爲生活、爲夢想、爲未來而奮鬥、拼搏的人:有面館的老闆和老闆娘、在農村當了十五年的書記程世新、一心想爲家鄉出力卻缺乏自信的年輕人隋向毅、幹了幾十年,卻未能連任,輸給年輕人的老村長吳行安等。他們和李林森一樣,在平凡的崗位上耕耘着,他們對生活和未來也有着美好的追求。如果非要和李林森比,他們確實沒有李林森平凡,但是他們知道,只要有一顆想做事情的心,任何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的生活中邪惡和陰暗會更少一些,正義和溫暖會更多一些;只要我們有愛,我們就永遠不會感到孤獨、感到冷漠,相反我們會迎接夢想、迎接希望、迎接陽光,用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力量,共同創造屬於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卓越的明天。

當然,《雨中的樹》還有很多不足,主要就是沒有完全突破過去主旋律題材的窠臼,一些細節感覺也不太真實。比如,拒絕下館子、生病還要堅持工作(既然生病了,組織爲什麼還要讓他繼續工作呢)、爲忙工作而忽視了家庭等,這些倒成了這類影片的固定套路,而在《雨中的樹》中也幾乎全部體現;還有李林森坐火車的情節,一個縣級市委的組織部長,居然還要和普通乘客擠火車,似乎還買了一張山寨票:一開始李林森找個座位坐下,有個乘客立刻說這是他的座位,林森只好讓座,結果到車廂門口坐了半天......想想看,現在還有哪個領導幹部坐火車,還是個站票呢?最後,簡單批評一下王成陽扮演的李東陽,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應該是希望而不是絕望,然而,李東陽的表情讓我們心靈的沉重,又增添一層。

也許你會問了,怎樣才能做到從平凡到卓越呢?影片中,“聖誕老人”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們每個人,來歷不同、性別不同、學歷不同,長得也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我們都追求美好的人生。你的眼裏當然要裝着自己,但也你必須看得見別人;我們並不否認我們擁有善良,也不否認我們擁有七情六慾,但是我們要學會,用善良的繮繩,勒住七情六慾這匹野馬;你的時間再多,也會有終結的那一天,時間永遠不夠用,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抓緊青春多做事情,做好事,做好人,做善良的人,做清清白白的人,做說話算數的人,做埋頭苦幹的人,做愛父母、愛妻子、愛老公、愛孩子的人。

也許你還會說,辛辛苦苦做事情有什麼用?向李林森這樣的好乾部現在還有嗎?社會這麼黑暗,我又無權無勢,我怎麼成功,怎麼實現卓越?可是你應該想想,社會黑暗,你自己有沒有責任呢?你沒有成功,沒有實現卓越,是不是因爲你浮躁、投機取巧,不願意埋頭苦幹,只寄希望於天上掉下個餡餅,成功便唾手可得?說好聽點,這是逃避、不負責任,說不好聽的,這樣意味着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真正能笑到最後的,絕不是那些“富二代”、“官二代”和“乾女兒”,而是那些真正一步一步走來,並心懷理想、心囊抱負、心繫天下的平凡人。這些人,到了卓越那一天,也不會褪去平凡,他們還會和我們站在一起。這,更是難得可貴。

李林森說劉二奎這人“不狡詐”。這或許是在說,我們這個社會,良心未泯,還是有希望的。只不過,有的時候會想,這樣的美學,難免會漏洞百出,因爲在一個出了問題的世界中裝高尚裝嚴肅裝正經,就是最大的荒誕。

謹以此文,獻給李林森,獻給《雨中的樹》,獻給所有平凡而卓越的人,包括,你,我,他(她)。

 範文四

“沒有語言,卻是本讀不完的書;不是音樂,卻擁有動人的音符;風雨中洗滌出藍天的情愫;生命把根脈深植在腳下的熱土。雨中的樹,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雨中的樹,把人間最美的畫卷頌讀。” 這是電影《雨中的樹》的主題曲,很簡單的幾句話,卻描繪出雨中樹的平凡、感性、堅持與挺拔。

李林森,雨中的樹。影片場景中以雨居多,雨---寓意了基層工作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而雨中的樹---則是一再經歷了風風雨雨後的堅韌與不拔。

那雨、那山、那樹、那人、那情、那景、那笑聲、那喊聲……讓人有太多的感動。

老李----小我者,凡人也。李林森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生活中有很多一般市民的習慣和追求,考慮問題會比較自我,比如他很摳門,買鞋、打車跟人家砍價砍得焦頭爛額……他有跌倒時的悲涼,有憤怒時的咆哮,有樸實無華的愛情,有怎麼教育孩子的煩惱,有一大家子親人爲生計奔波的痛苦。這樣的“老李”藏在很多生活細節中,很多人的衣襟下,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常常冒出來,給我們的生活增加多彩顏色。

李部長----大我者,團隊中的自己也。李林森部長是從李老師、李科長、李書記、李縣長、李市長一步步走過來的,隨着李林森位置越高、責任越大,面對的問題和局面就越來越多。李林森對待工作是典型的團隊中心主義者,常常身先士卒鞠躬盡瘁,把自己溶入到團隊中去,分析處理問題能從大局出發,從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知大義,善協調,勇於擔當,寵辱不驚。平凡的人之所以能偉大,就是他能在關鍵的時刻爲人之所不能爲。李林森就是這樣如風雨中的大樹,不屈的向上,爲當地百姓和黨員幹部撐起一片充滿生機的天空。

李林森----無我者,人類中的先賢也。“工作就是他的藥,愛人民者人民愛”,“李林森同志總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把下屬、把羣衆始終裝在心裏最重的位置。”很多同事和親人都這樣評價他。可天妒英才,時不我待,李林森同志終究遠離我們,他留下的大愛如一顆雨中樹永存人間,潤澤心田。

影片結尾,聖誕晚會上,他對青年朋友們的寄語“在年輕時多做事……,首先要做人,做善良的人,做清清白白的人……”一句句樸實的言語,展現了他清白樸實的一生,寄託着他對後輩真誠的希望。

作爲一名黨員教師,深有感觸。做事首先要把做人放在首位。學生們正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教育他們學着怎樣做人,怎樣做事 ,怎樣學習,引導他們確立正確的信仰和價值取向 ,對他們以後的成長會有一定的幫助。

“空氣可以不乾淨,水可以不乾淨,但人心不行”,深深烙刻在我的心裏,成爲我工作,學習,生活的永恆要求。

 範文五

作爲黨的十八大獻禮的重點影片之一的《雨中的樹》,看過了影片之後讓我和同事們感觸良多。

該片主要講述“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幹部”李林森身先士卒戰洪魔、扶弱濟困獻愛心、甘於清貧重名節、公正用權不謀私、工作當命抗死神、燃盡生命寫忠誠的感人故事。

故事是從李東陽——李林森的兒子去父親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追尋父親的足跡之路開始講起,那些父親曾經走過的路,那些父親曾經生活、工作過的地方,那些父親曾經交往過的人物,那些父親的鏗鏘言語,一一呈現在李東陽的面前。他跋山涉水,不僅經歷了一次生理的考驗,更 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成長。雖然父親去世的事實無法改變,但父親的真誠與善良、父親對生命意義的不懈追求,卻在李東陽的心中留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烙印。

李林森買了一些膠鞋,十五元一雙,他就是帶着這些鞋子去的萬源。他走遍了整個山區,都是靠着這些廉價的鞋子。萬源地域寬廣,鄉鎮村分佈稀散,加之山高路險林密,下一次鄉需要很長時間。李林森馬不停蹄,在較短的時間內跑遍了全市,他有一本專門記錄的小本子,許多幹部姓甚名誰,有什麼長處,缺點是什麼,他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家裏的妹妹想在公交公司裏謀個位置,妹夫懇請李林森幫忙去打招呼,但是他沒有,作爲黨的兒女,他廉潔奉公,他牢記着黨的使命,他不謀權,他跟妹妹說,每年都有考試,要不你考試吧,妹妹理解了他,他們一家人都理解了。這是一名黨教育出來的好兒子。

透過影片,也讓我們意識到做爲一名共產黨員,要像李林森同志學習,要學習他艱苦樸素,奉獻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精神。

 範文六

觀影已經過去好多天了,但許多感人的畫面仍歷歷在目,讓我久久不能忘記:忘不了,牽着水牛、幾次把鞋子脫給逃命的災民,風雨中背起80歲的老人,與暴雨搏擊與死亡抗爭的救命書記;忘不了,一手打吊針,一手掏手機詢問災情,靠在牀上組織會議,即便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心裏裝的還是工作的倔強病人;忘不了,面對妻子心有遺憾,捧着孩子照片,眼淚肆意流淌,用顫抖的手給孩子寫下箴言的柔情父親……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聖誕晚會上,他對青年朋友們幽默而樸實的語言:“抓緊你們的青春多做事,但要做事,首先要做人,做善良的人,做清清白白的人……”一句樸實無華的話語,道盡了他爲組織鞠躬盡瘁的一生,寄託着他對後輩真誠殷切的希望,承載下他與百姓甘苦與共的歲月。

作爲一名青年黨員,一名人民教師,要以廣闊的視野與心胸,牢牢把握時代脈搏,身在校園,心繫時代;熱愛人民、忠於理想,光明磊落,一身正氣。首先要把做學生放在首位,要有一顆愛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要有一顆恆心去對待我們的工作。工作中勤奮努力,樂於奉獻,加強師德修養,紮實專業知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爭取像李林森一樣,成爲一棵“雨中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