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刮痧》的觀後感

觀後感2.27W

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看完後感覺與第一次截然不同。第一次純粹是當作故事來看的,看完感動一下就沒了。而這次,它給我的感觸很大,儘管已是十年前的電影了,它反應出的問題還是讓人深思。它講述的是一種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法律起到衝突時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老師讓我們用馬克思基本原理分析中外文化交流的相互影響,這讓我表示壓力很大。 事物具有聯繫和發展的普遍性。首先,大同爲了給朋友面子大了自己的兒子,在中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在他們美國,卻成了虐待孩子的罪證,由文化引起的法律衝突讓人百口莫辯,尤其當美國的法律不承認中國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技藝時,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是長期積澱下來的,不可能讓其他國家一下子就接受,也不可能讓他們全盤認可,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刮痧》的觀後感

中國人的慣常思維是,遇到麻煩總是先看看熟人能不能幫上忙,認爲熟人幫忙比較容易解決問題。事實上,解決問題是要看對象的,就想影片中不能找一個版權法律師去接兒童的案子,儘管大同認爲兒子是他生的,他就有兒子的“版權”。朋友沒有幫上忙,最後反而因爲做證人讓大同的案子陷入僵局。事情的發展具有一點戲劇性的。

在認爲孩子收到虐待時,由組織接管在他們看來是再正確不過的事了。但是他們一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僅僅按照自己的判斷。即使法律一再強調要有證據,但難免會有不足的地方。法律的空白有時候需要用道德的評判去彌補。

當孫悟空被律師描述成充滿暴力,不受約束的反派人物時,我想任何一箇中國人都會憤怒的。我們心中的正義與英雄形象遭到扭曲與誤解,我們的文化受到別人的抨擊。中西文化在此出現了溝壑。馬克思主義一條基本原理是,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也許,中外的文化現在或今後很長一段世界都是對立的很難融合的,但最後文化的交流會更加密切。 我們也可看到,大同爲了讓父親在飛機場與孩子見面,有意識的觸犯法律,搶走孩子。這與前面無意識的打了孩子形成對比。在中國人看來,這兩次都是無可厚非的。

大同撒謊說刮痧是他做的爲的是父親能在美國拿到綠卡,體現出中華美德——孝。作爲一箇中國人在美國打拼多年,內心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大同對家人真摯而深沉的愛,如果美國人辦事沒有那麼過於理性的話,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的鬧劇。在中外文化的差異下,大同不免成了它的犧牲品。

對於故事的結尾,老給人感覺不對勁。朋友親自跑去中國瞭解刮痧的事情。結果證實了這的確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的治療方法。然後法官輕而易舉的判大同無罪。我想,也許這部電影想給中國的觀衆一個交代吧,畢竟以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結束會讓觀衆好受點。電影反應的實質問題可能在國外屢見不鮮,但像這部電影的美滿結局可能也不是很多吧。

世界是一體的,不管各個國家的法律是怎樣的,有什麼衝突,其根本目的都是維護人民的利益,只有我們的文化不斷交流,相互包含,融合,最終定會實現世界的統一。

標籤:觀後感 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