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刮痧的觀後感

觀後感9.88K

《刮痧》講述一個發生在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聖路易斯的華人家庭的故事,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刮痧的觀後感,供大家閱讀參考。

刮痧的觀後感

篇一:刮痧的觀後感

《刮痧》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它敘述了一個由於中美之間文化差異,道德觀 價值觀差異而引發的虐待兒童案件的一個故事。 電影主人公許大同赴美8年,在遊戲公司任職,參與開發的遊戲獲得年度大獎,與夫人簡寧育有一子丹尼斯,聰明可愛,又從中國接來老父親,事業有成,家庭和睦。許大同本以爲自己已經實現了自己所認爲的美國夢,但一次兒子肚子疼,爺爺因爲看不懂藥瓶上的英文字母而選擇給孫子採取中醫傳統的刮痧治療方法。但後來丹尼斯意外受傷,在醫院就診的時候被醫生髮現背部刮痧留下的傷痕,懷疑許大同涉嫌虐待丹尼斯,並通知兒童福利署,對丹尼斯實行監護。由此也展開了許大同漫長的奪回兒子撫養權的鬥爭。

刮痧這樣一件在國人眼中看來再正常不過的一種治療方法,在那個年代在美國,是完全無法被理解的。中醫講究的的七經八脈,氣血丹田,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在西方人看來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西方是現代醫學的發源地,他們的外科手術,藥物治療等各種方法都要講究科學,都要實實在在的科學依據。中醫這種結合了中國傳統儒家,道家思想的,很多時候都要結合到哲學等方面的治療術,有許多都是目前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在聽證會上,方大同向法官各種解釋什麼叫“刮痧”,但法官包括方大同自己的律師都覺得荒謬。這些不解與誤會不僅僅是文化上的差異,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對東方文化的不瞭解。這也提醒了我們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積極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的迫切性。今天的中國不應再披着神祕的面紗。

篇二:刮痧的觀後感

《刮痧》這部電影在我看來主要是介紹一些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覺得西方人對中國文化了解得太少,他們的教育與法律有點特別,對孩子有特殊的保護,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

片中的男主角梁朝偉(許大同)把父親接來美國同住,兒子丹尼斯卻因背上凸顯爺爺刮痧留下了瘀紅。這些美國人看來觸目驚心的“傷痕”,對中國人來說只是家喻戶曉的一種治療方法。許大同不得不背上虐兒的罪名,不得與兒子相見。可他無法向法庭證明刮痧是一種合法的醫療手段,因爲美國時間和興趣去了解地球另一面的文化根源,他們只按自己的判斷行事。

在與當局要回孩子的訴訟中,一個個矛盾像串鞭炮快速爆炸。比如說,丹尼斯在遊戲中興起打了上司的孩子,大同要求兒子道歉未果,出於教育孩子,也由於在老闆及其家人面前無法下臺,便打了兒子。他認爲這是給老闆面子,是尊重朋友,是教子有方。爺爺見了也很贊同:“當面教子,背後教妻”“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不成材”。而美國人斬釘截鐵的堅持:打孩子的父親是惡魔,爲尊重他人卻要打罵孩子的父親更是不可理喻。

由此可見,中西文化的差異是比較大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觀點,往往帶來認識上的偏差和誤區,該片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場誤會,一場法律糾紛,但實際上所展現的是兩種不同文化所產生的碰撞和糾紛,一種親情至上的中國文化和只相信客觀事實美國法律之間的衝突,然而我們誰都沒有權利去指責是中國錯還是美國不對,這一切都是正常的。每個國家的發展速度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歷史淵源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哲學觀念,宗教信仰,思維方式以及民族傳統習慣,這種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不同文化之間的衝突和碰撞也在所難免了。

所以對於《刮痧》,如果我們不站在文化差異上剖析,而是選擇從親情這一主調來看,其實這部片也有不少溫馨動人的場面的,比如一個父親,當他要舉例證明他有多愛自己兒子時,他有多麼焦躁,那一刻我想我們和他都明白,愛是隻能感受,而難以說出來的。當他載着自己的兒子,雖被好幾輛警車團團圍住,卻依然滿足地笑時,他只是,想用一個遊戲逗兒子開心。當他的父親爲了他家庭的完整而甘願骨肉分離,寫給他的信更希望他們能平平安安而已時,我想他那句"再讓我好好看看你,我不想忘了你長什麼樣子"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心底。

我覺得也許真的沒有必要很理性地去看待《刮痧》,因爲真實的住美生活我並未經歷,我覺得它就是一部電影,也無需把它放到探求文化衝突那麼高的高度來鑑賞,,它有真摯得打動人心的東西,這就夠了。

如果有時間的話,真的希望大家能好好觀賞一下《刮痧》這部電影,它的確是一部好片。

篇三:刮痧的觀後感

刮痧,一個不能闡述自己想法的單純的6歲孩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已婚女人,一個想要述說卻因爲文化的差異而變的“憤怒”和無力的所謂成功的男人,一個只想爲孩子付出的老人。這樣的一個家庭,用殘酷到近乎殘酷的劇情述說了一段中國文化在美國環境下不能表述的“愛”。

許大同的一個巴掌,開啟了故事,也把兒子打出了自己的身邊。這一個“巴掌”,在中國只是父親教育孩子或者是像他在劇情裏說的那樣,是給自己朋友一份尊重;而在美國卻成爲了虐待兒子,有暴力傾向的表達。劇情突出了許大同對兒子的愛,裏面有一段很讓我感動的獨白,是許大同在聽證會上面的那段:“丹丹是個早產兒,生下來的時候只有四榜,弱小的像只可憐的小猴子,他是我的兒子,是我生命的延續,他會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延續許家的血脈,每當我想到丹尼斯,想到他漫長的人生,變肅然意識到做父親的責任,我很高興承擔這個責任,當丹尼斯睜開天真的眼睛,看着充滿鬥爭的世界時,我要他看到美好的事物,有力量去面對爭取,我要把希望給他……我曾經很高興我兒子出生在美國,我對他的未來有着各種夢想,希望他成爲一個科學家、藝術家,一個百萬富翁 、甚至總統。但現在我不這樣想了,我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希望他幸福、健康、快樂。法官大人,我爲自己是個父親而自豪,像所有的父親一樣,我愛我的兒子勝過一切。”這樣的一段獨白,表述了一個父親在文化差異下的無奈和對自己兒子的那份偉大的愛。用着那些陳述和證據爭取着本就是“自己”的兒子。在這同時,也用一個男人的憤怒,保護這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或許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和我們國家的文化有着差異,但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你放棄原本的文化變成真真正正一個所謂外地人的理由。

隨着劇情的發展,中西文化的差異,更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變得那樣的脆弱。當居中事情告一段落,當許大同夫妻爲了兒子像美國法律低頭,判決以後丹尼斯活動的周圍許大同不能出現後,一個女人對自己的丈夫說:“你是混蛋、臭狗屎,一堆臭狗屎”這麼無力的語言,這麼軟弱的一個女人,卻像一塊石頭一樣砸在了我的心上。所謂的尊嚴在生活在美國的一對中國夫婦,像是一座高山腳下的一根小草,顯的那樣的弱不經風,但卻從不曾消逝。

這是一部我認爲VeryGood的影視作品,用一個普通的家庭把中西方的文化差異,突出的這麼的鮮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規則,中國的文化傳統,美國的民主自由,都沒有錯。不過相對於一個生長在中國的我,我更喜歡中國的文化,劇中那位老先生的講述,更是突出了,中國父親對兒子那種不能描述的愛,記得當許大同的父親爲了不給兒子一家帶來麻煩,放棄了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最想要的天倫之樂回到國內,給許大同寫信,是這樣說的:“同兒,我已經平安到達了,我兒勿念。此行美國,看到你能遠在異國他鄉有所成就,我真是欣慰呀。我在北京買了基本刮痧的書,先給你們寄去,我還聽說一家電視臺正在製作一部刮痧的資料片,我託人去複製了,不久也會寄去,也許對問題的解決會有幫助。我啊,一生坎坷,磋跎成翁,如今別無他求,就是盼着你們一家三口能平平安安的,平平安安……”,這是一位多麼單純的老人,多麼脆弱的父親。

一個家庭的`愛,在他鄉的環境下,在龐大的規則面前顯的這樣的不堪一擊。也正是這樣的一部有點殘酷的電影,把中西文化的差異在我們的眼裏放大了這麼多倍,讓我們更深刻和痛徹的瞭解了中西文化的差異。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不過我想最後如果能把平安夜改爲除夕之夜,我們國內的人會更喜歡。

篇四:刮痧的觀後感

電影《刮痧》是一部反映中美文化衝突的影片,由梁家輝和蔣雯麗主演。梁家輝主演的許大同在美國打拼了八年,終於擁有了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他把在北京生活的老父親接到美國同住。一次,許大同六歲的兒子丹尼爾肚子痛,老爺子就用中國傳統的療法給孫子刮痧。結果,丹尼爾意外受了點外傷,在醫院接受檢查時,醫護人員看到他背上的痧痕,懷疑這孩子在家裏長期受到虐待,於是聯繫了美國兒童保護中心,從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官司。

許大同雖然在美國生活了八年,卻沒有練就出“美國式”的思維,這使得他在這次官司中處處碰壁。在爲他舉辦的頒獎式上,他的兒子打了上司的兒子,他要求兒子向對方道歉,兒子不從,他當着衆人出手打了兒子,老爺子指出他這是“當面教子背後教妻呀”。後來,因爲刮痧的事情他被指控“虐待兒子”,聽證後上對方律師請來他那位上司證明他是否真的動手打過兒子,這位上司不敢對法官撒謊只能回答“yes”,許大同據此認爲上司出賣了他而提出辭職,上司認爲他所謂的因爲尊重上司而打自己的兒子是不可理喻的“中國邏輯”時,許大同用漢語脫口而出“道不同不相與謀。”聽證會上對方請的另一個證人是當年給他兒子接產的護士,這位護士指出他在危急時刻曾經說過“保大人不管小孩”,他又一次用漢語脫口而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見他在說出滿口純正英語的時候,骨子裏根深蒂固的還是“中國式”思維。

美國人不瞭解中國的刮痧,法律上也不承認其合法性,許大同在聽證會上很激動地講着“人體的七經八脈像無數小溪流向江河又奔向大海,氣發自丹田又回到丹田……”,沒有一個法官或是律師能夠聽懂,他們要求找醫學權威來證明,可是這樣的權威在美國根本就沒有,於是案情的發展越來越讓人揪心甚至憤慨:兒子丹尼爾只能被放在福利院,和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以至於他認爲父母是要拋棄自己;許大同這邊的辯護卻一次次失利……

影片在後半部分卻有不少感人的鏡頭,老爺子找到許大同的朋友——一個做版權辯護的律師約翰,連比劃帶畫圖告訴他不是許大同給丹尼爾刮的痧,而是他刮的。約翰問許大同的妻子——蔣雯麗扮演的簡寧“爲什麼他在法庭上要說是他做的?”簡寧回答“因爲他是中國人”。這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答案!大同和他的父親、大同和他的兒子、老爺子和孫子之間發生的故事,皆因爲他們是中國人,在中國司空見慣的事情與道理,到了美國卻說不清楚了,一個深愛兒子的父親被指控“虐待孩子”,卻沒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無辜。

故事的轉折是從律師約翰這裏開始的。約翰自己找了一箇中醫去體驗刮痧,這位中醫一邊用英語給他介紹刮痧的原理,一邊在他後背上刮出了深深地痧痕,然後讓他用鏡子看自己的後背,問他是否感覺這是“虐待”,約翰終於明白了一切。聖誕節的夜晚,約翰去找原告方,告訴對方他有一個“兩千年的理由”。而另一邊,大同和妻子協商了分居,這樣兒子好歹可以和媽媽在一起,而爸爸則不允許靠近。聖誕節的夜晚,這位癡情的父親因爲被保安拒絕回到自己家裏而選擇了爬窗戶,他扮演成聖誕老人從一層爬到了自家九層的窗戶上,整個過程有驚無險,一家人終於團聚,約翰和原本起訴他們的勞瑞娜一起來告訴他們:法官已經撤回了禁令。”

這真的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與衝突是主題,然而影片也從很多方面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尤其是其中表現親情的情節,幾次使我落淚。在人物對白上,有中國式的含蓄與深情,也有美國式的簡潔與幽默。中國方面的幾個主演都是演技派的,自然不必多說。我這一段時間也去影院看了幾部影片,都懶得寫點感受,看來這部電影真的是“打動我心”了。

標籤:觀後感 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