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通用8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專著讀書筆記(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通用8篇)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1

剛拿到這本書,透過目錄我瞭解到孩子最愛聽的100句話,我發現其中有很多話,我也經常對孩子說,可是效果並不明顯,細細讀來,我發現,雖然是同樣的一句話,當你的表達方式和時機不一樣,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很早就借閱了《孩子最愛聽的100句話》這本書,由於我看書超級慢,到現在纔看了一大半,但其中有一些章節對我觸動過還是很大的。下面與大家分享的是其中的一篇《太好了》。

首先應該明確在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當孩子很認真地在做事或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要及時鼓勵他說:“太好了!”

作爲老師和家長,我們也要學會用這句話來激勵孩子。表揚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哪些行爲是好的,以增強孩子好的行爲。所以表揚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針對孩子對某一件事情付出努力取得的效果,而不要針對孩子的性格和本人。如在孩子把玩過的玩具整理好後,我們若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這樣孩子可能弄不清家長是表揚他玩具收拾得好,還是讚揚他不再玩玩具了。而家長若說:“你把玩具收拾得這麼得當,真是太好了”這樣孩子就會明白這種行爲是好的,以後還要這樣做,並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年輕的父母常常有這樣的苦惱:自己的小孩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每天回家時常常把衣服亂扔亂甩,還常常把與乾淨的衣服放在一起。對此,說教、打罵都不管用。

其實,解決這種問題是需要策略的。不妨去超市買一個顏色漂亮的盛衣服的籃子,因爲小朋友都喜歡漂亮新奇的東西,然後就可以告訴孩子將髒衣服放在籃子裏。可以提醒孩子,當一件衣服脫下來,要麼放在衣櫥裏,要麼放在籃子裏。當孩子初步養成愛秩序放衣服的習慣後,你應該說:“太好了,我們的寶貝兒現在養成好習慣了!”“太好了”這句話,對於有些馬虎的孩子來說,更具有鼓勵孩子繼續堅持養成一種良好習慣的作用。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2

《教育的奇蹟》這本書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爲什麼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這讓我從中悟到對每個學生都要充滿愛,賞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此激勵他們。對教師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爲,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智能綜合形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語言的、邏輯的、數學的、空間的、音樂的、身體的和內省的。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學習風格,有些人對視覺反應極敏銳有些人對語言比較敏感,有些人則敏於觸覺。由此可見,每個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他們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賦,因此,多加觀察孩子,從中發現孩子的智能結構特點,進行適當、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使每個孩子的天賦潛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樂的眼光,賞識每一個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地成長;或許我們真誠的愛會創造教育的奇蹟呢!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3

讀了《有效教學方法》一書,書中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幾種關鍵行爲讓我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1、清晰授課:能使要點易於理解;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口齒清楚不含糊。在看清晰授課這部分內容前,我想當然的認爲這絕非難事,應該容易做到。看過書之後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課自己還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於對教材的熟悉程度還存在欠缺,那麼在授課的過程中重點和難點並不突出,對此講解的還不夠充分,而且對於教學中所採用的教學手段過於單調,沒有很好地運用比如舉例、圖解、示範等方法;另一方面,沒有很好地去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這樣使得所提出的問題缺乏足夠的針對性。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規律性的檢查作業在弄清學生是否掌握了與任務相關的先前知識方面做的都不夠好

2、多樣化教學:豐富教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問問題。老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能夠區分出問題的類型。包括課堂里老師安排的活動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樣化。

3、任務導向。有研究表明,老師用於教授待定課題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如果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集中於思維內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麼這個課堂上的學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我覺得以任務爲導向的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開始上課時,教師三言兩語,簡潔而準確地揭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疑等等。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

5、確保學生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

讀過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書中的第11條"思考新教材是上課的一個階段"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條實際是說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思考,學生才能把知識理解透,掌握好。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4

最近讀了《和諧師生關係的心理構建》,從這本書中,我領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現在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面對難教難管的學生,我們教師往往是抱怨,發牢騷,比如有的學生上課時做一些無關的事情。我們往往容易對這羣學生失去信心,產生厭惡情緒。可以說,當前職業學校的師生關係比較緊張,教師不愛學生,學生也不太尊敬教師。

我認爲,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保證。那麼如何改善師生關係,從而促進職業學校教學朝着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呢?我覺得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1.民主地對待學生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態度,真誠地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踐證明,教師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進,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2.全面關愛學生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愛學生。”教師都喜愛成績好的學生,而愛表現不佳的學生卻是不容易的。對於表現不佳的學生,教師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責、批評,而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關心。雖然這種愛有時毫不起眼,但它有助於師生間理解橋樑的建立和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

3.改革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唱主角、少數學生當配角和一問一答式爲主要課堂教學形式。大多數學生是被動的聽課,“死讀書,讀死書”。新課改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圍繞學生來進行。

4.豐富教學內容

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改革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認爲要想真正激課堂教學,單純在方式上下功夫是不夠的,必須在教學的內容方面有所作爲。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5

這本書第一次讓我知道了蘇霍姆林斯基這位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很多的教育觀點。比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發展,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現深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財富。共產主義教育的明智,就在於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自己。”其中更有充滿了“人”的魅力的題目:《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的幾點建議》等等。

《給教師的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爲中小學教師而寫的。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課題。帶着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6

假期,學校佈置了讀書談體會,粗略瀏覽推薦書目,專心閱讀教育專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育的55個細節》、《愛的教育》等,邊看邊與平時教育相比較,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教師

海納百川,纔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教師,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爲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學生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

面對我們的學生,面對他們突然冒出的新花樣、新想法,我們常常會發出感嘆:現在的學生啊,我們常常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你的腦海裏應敲響警鐘:你已經落後於你的學生了。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麼》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着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

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麼,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透過假期靜心讀書使我受益不淺,並體會到作爲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願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7

一段時間以來,我認真拜讀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專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爲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爲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啓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啓發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兩段名言:

1、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

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爲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爲中心的教科書。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科書與以往傳統教科書有很大改變,多以學生生活、活動爲主,但是每個學校每個年級的學生認知情況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選用上也不同。教材內容是死的,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情況來創新教材,自主創新活教材,以實現創新教育。

2、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學生的頭腦,就是要鼓勵學生敢想、善想,敢於動腦,善於動腦;二是解放學生的雙手,就是要鼓勵學生敢幹、善幹,敢於動手,善於動手;三是解放學生的眼睛,就是鼓勵學生敢於觀察、善於觀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學生的嘴巴,就是鼓勵學生敢說、善說,敢於提問、善於提問;五是解放學生的空間,就是要擴大學生的活動領域,不把他們侷限在狹小的課堂裏,也不侷限在學校中;六是解放學生的時間,就是要保證學生有時間去獨立學習、活動和創造,不要把課程排得滿滿的,也不要讓課外作業多得做不完。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它仍歷久彌新。他的思想與我們今天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觀點可謂不謀而合陶先生說: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纔可以儘量及揮出來。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創造意識,實施創新教育。徹底的解放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創造能力。讓我們的學生走上創造之路,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素質教育才不會是一句空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謂極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極大的指導意義。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8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可能是每一位家長和教師都關心的話題。帶着這樣的疑問,我開啟了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張平主編的《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一書。什麼纔是最好的教育?書的序言部分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無爲”的教育:它不爲感知、卻又深深影響着人心靈的教育。所謂“無爲”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隱蔽教育意圖的教育情境的薰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範等爲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衝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在以自身爲主體的自我教育中達到精神的昇華和認識的飛躍的教育。

“無爲”教育需要我們教師關注,並從教育的細節入手身體力行。書中從四個部分: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有效關注教育的66個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爲出色的人民教師。

有位哲人說:“人的一生只在做兩件事----做事與做人。”其實,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爲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實質也就是做人。因此,書中的四個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學生只有具備了做人的各項品質才能更好地學習、做事,也才能與周圍的

人和諧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然後纔是傳授知識。

編者將教師最需關注的66個細節一一闡述,而在闡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論述,在闡述一個品質細節前,編者都引用了兩句名人名言來概括該品質的重要意義,緊接着運用一些鮮活的真人實例來具體論述,最後,編者提出培養這些良好品質的方法和建議,使這本理論性很強的書增加了不少的文學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讀者的興趣。

書中講述的教師最需關注的教育細節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貴的,給我的印象最深。我們如何理解健康的含義: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說過:“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可見身心健康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從小就跟着酷愛體育運動的父親走村串戶,穿林渡水。4歲時,他從父親那得到一支打獵用的槍,之後開始獨立活動,開始了釣魚、打獵和探險的生活,而年幼時的這些經歷成了《老人與海》的寫作素材。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對廣大的教師有很強的學習和借鑑意義,作爲教師我將細細品味書中提及的每一個教育細節,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貫徹這些教育思想,使我們的學生成爲一個健全品格的人。有一句話說得好:有時候,不是我們的學生教不好,而是我們的教育沒有做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