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論語譯註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譯註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譯註讀書筆記範文(通用5篇)

論語譯註讀書筆記1

我在《論語譯註》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譯註》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譯註讀書筆記2

還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論語是過年的時候媽媽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那時候太小,不知道是《論語》裏的,但是卻馬馬虎虎知道它的意思了,“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媽媽解釋的很簡單就是對遠方朋友的歡迎。自古以來來,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中華五千年文化一直是歷史上的一朵奇異之葩,而中華禮儀文化作爲其中的一份子自然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而我們作爲新時期的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弘揚與傳播發展自然肩負着不可替代的責任與義務。 從小到大,從身邊的很多大事小事,生活裏的習慣的方方面面上可以看得出來,家長、學校、國家都在這種中華傳統文化的普及與灌輸中發揮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顆種子質量再好還是需要水分和營養才能健康成長的,所以,從小我們就被教導着。我們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現在正在上大學,可以說直接接學習,間接理解到的論語知識有很多很多的,而《論語譯註》一本就較好的整合了我們以前學過或者沒見過的論語語錄知識。在閱讀過程中有驚喜,有重逢,有懵懂,有領悟,驚喜其中的奧妙,重逢舊時的“故人”,懵懂於其中的古文言,領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家知道,《論語》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的弟子及其後人對孔子,孔子弟子言論的記載的整合所成。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

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文選·辯命論》注引《傅子》也說:“昔仲尼既歿,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從這兩段話裏,我們得到兩點概念:一是“論語”的“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的“語”是“語言”的意思,“論語”就是把“接聞於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二是關於“論語”命名的意義,後來還有些不同的說法,例如劉熙在《釋名·釋典藝》中說:“《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對於《論語》,我們透過這些瞭解到它最根本的來源,對我們理解和研究它是很有幫助的。讀了《論語譯註》對其中的孔子的許多言論和主張肯定是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的,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孔子這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更多的瞭解。

下面我就說說自己感觸最深的幾則吧,但絕對是不只是這些的。 春秋時代重視“禮”,“禮”包括禮儀、禮制、禮器等,卻很少講“仁”。《左傳》“禮”字被統計一下,一共講了 462次,但講“仁”不過 33次。《論語》講“禮”75次,包括“禮樂”並言的;講“仁”卻 109次。由此看來,孔子批判地繼承春秋時代的思潮,不以禮爲核心,而以仁爲核心。而且認爲沒有仁,也就談不上禮,所以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消極面。另一面是積極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仁”並不是孔子所認爲的更高境界,“聖”纔是更高境界。“聖”的目標是:“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修己以安百姓”。這個目標,孔子認爲堯、舜他們都未必能達到。“孔孟”經常被我們說在一起的,可以說孟子

是對孔子的繼承吧。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援、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透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爲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孔子講究孝道,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我們的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一直以來被許多人傳頌着,孝感動天、、鹿乳奉親、百里負米、蘆衣順母、親嘗湯藥、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涌泉躍鯉、哭竹生筍、臥冰求鯉、嘗糞憂心、棄官尋母等。現在,一系列的新聞報道,關於子女對父母的不贍養越演越烈,這在迫切的要求人們對於孝道的發揚是不可懈怠的。這兒還有一個小故事,是很久以前在某個雜誌上看到的,很具諷刺意味:一對夫妻父母早逝,家中無長,缺憾承膝之歡,妻子便責令丈夫外出尋親。另外一對夫婦,家中有一耄耋老母,口流涎眼生瘡,越看越令人生厭,於是妻子責令丈夫將老人送至野外,盼其“自然”死亡。 從這些故事我們感悟到了什麼呢,大家自己可思考。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據說有一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爲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試問,烏鴉尚會反哺,那麼人呢。

作爲每一個莘莘學子,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一顆不恥下問的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在我們的校園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孔子說:“作爲一個人,卻不講信譽,不知那怎麼可以。譬如大車子沒有安橫木的輗,小車子沒有安橫木的軏,如何能走呢?”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着鬧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着,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對,這就是曾子殺豬的故事,不只是古時候的故事在教育我們誠信的重要性,現代也是的。“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着5個月身孕的妻子託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做了一個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這樣,朱家4口人,除了朱邦月本身一條腿被截肢,後來妻子和兩個兒子都得了絕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吃喝拉撒全靠他照料。爲了一個承諾,他付出了一生。

“仁義禮智信”,這些是對《論語》的'總體內容的總結,不要小看這五個字,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成爲當代和未來都有用的人。

學習《論語》不應侷限於何地、何時、何書,對於《論語》的學習應該是一生的,不應該侷限於任何地方,在這裏我們可以學習歐陽修的“三上”,即“枕上、廁上、馬上”隨地可以學習《論語》、思考《論語》。同時,也不應侷限於任何時間,隨時想起,隨時都可以思考《論語》,學習《論語》。

論語譯註讀書筆記3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生命中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當我靜坐書房,捧起《論語譯註》這本書,聽着耳邊沙沙的翻書聲,聞着淡淡的書墨之香,何等愜意,何等舒暢。讀《論語譯註》這一本好書就好像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擺脫幼稚,逐漸成長。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的交流,都是心頭的一次洗禮,都是充滿樂趣的。在閱讀中,我與作者交流,在交流中我幸福着他的幸福,快樂着他的快樂,追逐着他的追逐。

讀了《論語譯註》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讀到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可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這是一件快樂的事。高山,是那樣的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的壯麗無邊,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的點滴之長。

讀了《論語譯註》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宜君子乎",我讀到了:我們要把一切都想得美好一些。它告訴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快樂的。於是,我不敢讓一日閒過,懷抱信念,擁着信心,在快樂中擁抱生活,在充實中感悟人生,在感悟與交流中得到了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昇華。我們不應該懷着任何的怨恨去對待每一件與自己相關的事,去對待每一個傷害虧欠自己的人。生活於我們每個人只是一段客旅,我們只是生命的過客,也許幸福會讓我們停留的腳步久一些,停留的時間長一些,但終究止不住我們前行的步伐,只要我們帶着一顆快樂的心,生活就會充滿快樂,明豔動人的花朵纔會在我們面前盡情開放。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着它笑,它也對着你笑;你對着它哭,它也對着你哭。天地寬廣,道路坎坷,帶着快樂的`心去傾聽花開的聲音吧!

面對着《論語譯註》這本書,我輕輕翻開書頁,與他進行心靈的對話,我彷彿到了一個廣闊無比,奇妙非凡的世界。讀書給我帶來了快樂,這種快樂,像策馬於原野之上,如泛舟於西湖之間,似盡歡於遊戲之中。與《論語譯註》這本書爲伴,讓心靈在一次次的`洗禮中得到昇華。

讓我們記住"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這句忠告,沉醉在《論語譯註》這本書的馨香中,快樂讀書,快樂生活吧!

論語譯註讀書筆記4

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有了些瞭解,還有了些興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學問又有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爲“半部論語治天下”。

都說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歡的莫過於德行優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樣。我喜歡的既不是以德行見長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語見長宰我、自貢,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學家——老挨批評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華了。別看他的筆墨不多,但他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位了。孔子對他的評價是:“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說公西華很善言辭,如果他生活在現代,應該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當上外交部長了。據說他當年白淨的臉上長着有型好看的絡腮鬍子,比現在的電影明星還帥啊。像他這樣儀表堂堂能說會道的男人,即使沒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當時,怎麼着也算得上是特別得體的了吧。

“子華使於齊,冉子爲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從這段故事裏可看出,當年公西華在那個大家庭中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了吧。受歡迎,那是不用說的。不然分米的人怎麼主動要求給他家那麼多米?富貴,那更是顯而易見的。既然他已經到了“乘肥馬,衣輕裘”的程度,在那時還有幾個比他更富的?現在又有多少人開着寶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書上,似乎沒有記載公西華家世的。也就是說,他絕對不是“富二代”。公西華的富貴,應該與他的能力與才幹是分不開的吧。

“自貢問曰:‘鄉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下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是我在這本《論語譯註》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像顏淵那樣,唯唯諾諾,誰都喜歡的弟子雖然缺乏爭議,但是過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華,淋漓盡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華,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何必那樣束縛自己呢?

論語譯註讀書筆記5

關於《論語》的譯註,從古至今有多個版本,流傳最爲廣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論語集註》、清代儒生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還有現代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等等。

最近我在讀《論語》的時候按自己的理解譯了一下,以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爲藍本,加之本人讀論語時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對那些和我一樣想透過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對自己有所裨益的人們有所幫助。

起初我在編譯的時候可以說隻字不敢有違楊先生的想法,原本抄錄。但今天,摘錄到第三天,我有個感悟:這距今數千年的典籍能夠流傳到如今,時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當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儲存,我認爲,正是爲人所用的結果。

但是,朱熹、楊先生,也包括楊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們對於《論語》乃至諸子百家的經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們那年那時的本意了嗎?我說未必。畢竟那個擂鼓震震、戰馬齊鳴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仍去誦讀經史子集,只因爲它能夠爲時代所用,爲人的行爲做嚮導。可見,真理亦或信仰,一定是不受時空侷限的,更不受人們的身份地位所限。雖然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不同人羣對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經典教與大家要仁愛,要寬容,要講孝悌,仍是我們如今的爲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所以,不要拘泥於某種解釋中,按自己覺得舒服合理的解釋去看它們,其實越是典籍離我們就越近,因爲真理應該是最淺顯易懂的,晦澀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說出來的,必定是僞真理。

千人讀《論語》必有千種解釋。不要爲了解釋而解釋,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們的靈魂。否則,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