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範文(通用33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範文(通用33篇)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

傅雷不愧是好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這種力量呢這種偉大的父愛可以說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爲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爲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傅雷作爲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

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爲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爲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自己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纔是真正的父親!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於傅聰的音樂事業也非常的在乎,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

這本《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我太感謝這本書了,真正的父母的愛之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

這個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令我收穫極大。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爲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及榜樣。

我認爲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爲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偉大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說: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爲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爲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援下,有着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說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爲《傅雷家書》是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爲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裏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着擔心讀者。正因爲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僞。《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衆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爲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讀書,讀好書,《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是一本充滿父子之情的好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3

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書》。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充斥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求,洋溢着濃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那樣給人以脫俗的氛圍和無窮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當成了對社會,對祖國的一項光榮的義務和責任。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把教育提升到這種境界,但是對子女的關心愛護,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我的父親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父親把教育我當成首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當親朋讚揚我取得的成績時,總不忘誇誇父親這個“大功臣”,而父親滿是溝壑的蒼老的面容上總會現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從何時起,父親開始在我耳邊“嘮叨”,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處事方法。那時,不明事理的我總覺得不勝其煩,常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聰有沒有排斥過這種“嘮叨”?不過想來是沒有的。他完整的儲存了父親的書信,儲存着這筆精神財富。如今,我逐漸讀懂了父親,也逐漸重視父親的諄諄善誘。雖然父親的說教我無法以書信的形式儲存下來,但是在我心中,那永遠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父親依然忙碌,依然“嘮叨”,依然用期待而嚴厲的目光注視着我。不經意間看見父親頭上有銀光閃過,仔細一看,發現父親頭髮又白了幾根,眼角的皺紋又深了幾分。每當這時,我都想說:“父親,您辛苦了大半輩子,該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終開不了口。

父親,在我心中,您永遠是偉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傳身教下,我會有更大的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長道路。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4

書是人汲取知識的源泉,一本好書可能就因此改變你的一生!從書中我們會發現那作者濃濃的情感!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感受到他對兒子的那分關心與關愛。

《傅雷家書》共記載傅雷寫給在國外學習的傅聰十一通信。對於兒子的發展甚爲關心,想方設法的指導着他。因此,關於兒子的音樂專業也是尤爲關注。哪一樂曲,哪一樂章,哪一字節都談談自己的體會,心得。怪不得有人說;這樣的教育,不成材都難。

讓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身影:因爲我們生病,而徹夜未眠的身影;因爲學習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發怒火的人……對就是他們,這些爲了我們而嘔心瀝血的父母。傅聰傅敏理解了父母,透過自己的努力,一個成爲國內國外知名的鋼琴家,一個也成爲我國傑出的英語導師。而我們又做了什麼?不,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因爲年齡的差異發生的磨擦,而大發脾氣。爲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不顧父母的辛勞,大手大腳花着他們的血汗錢,而不感到愧疚……不,我們應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一個人,如果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後又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那麼他會把這種愛延續下去,繼續傳給其他人,那麼世界上將會處處有愛。

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應該關心別人,體諒別人嗎?好好想想你傷害了多少人去對他們說一聲“對不起”。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5

看傅雷家書,覺得收穫很多。我總想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爲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崇高而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豐富和更加充實的經歷。我現在似乎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

其實愛人不在身邊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的內心空虛。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我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就像傅雷說的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未來生活的無憂無慮,但是它起碼可以帶給我們心靈的充實。我深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爲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傅雷說他要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他還說戀人和愛人之間也是一種親密的朋友關係。只有在互相的鼓勵和互相的支援下,有着最豐富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我覺得讀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大腦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還有音樂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我現在深知這一點。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對於文字的理解多於對於那些更加直觀的東西的理解,當他越是需要人的體會的東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這可能也跟天性有關。在我看來,一切內心地感受都可以透過文字表達出來,而越是心靈相近的人越是能夠深刻理解和體會。

如果心情鬱悶了不妨就寫出來,等年老了再回過頭來讀,發現年輕時的心情真的是很難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時的感受了。真的覺得人生在世能夠得到一個心靈相通的朋友成爲心靈的讀者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其實傅雷在信中寫的,他的性情激烈,然而他的夫人卻能用寬厚和委婉之心體諒,雖然受到了很多的折磨卻可以成爲思想上的伴侶,這也是傅雷的福氣啊!

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6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裏行間的感情,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爲人深深所動容。

於現在而言,傅雷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範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判斷。然而我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着我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於是,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擇淨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脫,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爲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着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着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爲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脫、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爲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爲我們解說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爲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7

《傅雷家書》是將傅雷寫給他兒子的書信匯編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從9年至9年月的8封信件。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親情溢於字裏行間。

傅聰至海外留學,與家裏的聯繫就是書信。《傅雷家書》中寫過郵局將傅聰比賽後的長信遺失,傅雷半個多月的心神不寧。因爲兒子遲遲沒有來信,傅雷甚至疑心:兒子又不信任爸爸了嗎?由此可以看出來,傅雷將對兒子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了家書中。我終於有點明白“家書抵萬金”的意思了。傅雷曾在給傅聰的信中這樣說;“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他要求兒子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曾在家書中寫過這些家書的目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傅雷對兒子的教導不僅僅在藝術上,他曾勸傅聰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約束,又怎麼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者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

《傅雷家書》是一位父親爲兒子苦心孤詣的證明,傅雷對傅聰、傅敏的愛不是普通的噓寒問暖,而是暗藏在他對兒子們的諄諄教導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道德和藝術的嚴格要求中。

《傅雷家書》中的傅雷既像兒子們的朋友,又像兒子們的老師。在爲傅聰和傅敏提出建議與意見。這些不同尋常的家書,拼出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愛,簡單真誠卻又偉大的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8

儘管今日的互聯網高度發達,書信往來已不是重要的通訊方式,但書信的內容深度、情感表達,遠不是其他通訊方式所能企及的。從古至今,書信所言皆出自肺腑之言,動人深切,諸如諸葛亮的《出師表》、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無不是如此。而我所讀的《傅雷家書》,字裏行間洋溢着一位充滿家國情懷的父親,對遠洋之外的兒子的思念與教誨。

《傅雷家書》比起《出師表》《曾國藩家書》等,稱不上晦澀難懂,相比之下顯得簡單樸素,但是,字字句句都鏗鏘有力、斬釘截鐵,包含着傅雷先生對人生的思考、對理想的追求、對愛國情懷的深切感悟,可以說,這是一位父親集畢生智慧所參透的哲理。

“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傅雷先生的書信中,不乏有這樣簡單而充滿愛意的字句,對兒子的思念之情無不充盈着他的每一寸心肝,愛子情深實屬讓人動容,更讓人察覺,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身上也投入了不少精力,直抒胸臆的情感讓人讀起來十分溫暖,彷彿父親就站在面前,孜孜不倦地傾訴着思念。

當然,如若是單純表達思念之情,傅雷先生的家書就談不上深度。我欽佩的是,傅雷先生能夠在書信中暢談人生與理想,思念之餘不忘鼓勵兒子要做個有擔當、有理想、有膽識的人。

傅雷先生是個藝術家,兒子同樣繼承了他的衣鉢,所以,我們在書中所能讀到的是一位老藝術家在向他的兒子灌輸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從人格的尊嚴到國家的榮辱,傅雷先生的見解獨到且深刻。我相信,這也讓傅聰先生明白做一個德藝兼備的藝術家有多麼重要,有多麼可貴。

他教導兒子,待人處事保持謙虛謹慎,理想要選大而實際,在順境中不驕傲,在逆境中不氣餒。我想,這大概就是一位老藝術家經歷人生百般折磨而屹立不倒所領悟出來的深刻思想,同樣也是一位父親對兒子最誠摯的教誨與勸誡。

最讓我動容的是傅雷先生的愛國情懷。他經歷過動盪的戰爭年代,親眼見到過國家在近代史上的衰落,更能體會到建國的不易與艱辛,也更能理解一個人具備愛國的赤子之心是多麼重要。儘管我沒有這些經歷,但從傅雷先生所寫的書信中,我能夠深刻理解到他的愛國情懷—祖國的利益高於個人的利益,要將個人的價值奉獻給國家與社會,傳播真善美。

很少會讀到這種感人深切的書信,但讀完之後,我的心中也儼然有了一股正氣,要有理想,有膽識,也要學會奉獻與熱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9

讀傅雷家書有段時間了,讀了將近一半,讀的很慢,每天睡覺前讀一點,之前有感悟就是在心裏想想就過了,這次卻想寫下來。是因爲傅雷先生在給兒子傅聰的家書中提到,自己的思想一定要及時寫下來,要不日後容易忘記,就形成不了系統。這一點對我觸動還是挺大的,我一直以來都感覺自己掌握的東西很散,每次提到一個點我都懂,但要是系統的講下來對我挑戰就很大,今天似乎追尋到了一個原因,以後是要多動腦,多動筆。

傅雷先生提到學習,生活,工作都要科學化,要有計劃,切不可一段時間只知道工作,一段時間雜亂無章的生活,心情好就多工作會,心情不好就乾脆不工作。看到了這份教誨,就像是自己想象當中的長輩給到自己的教誨一樣。在有孩子以前我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工作的,也不知道什麼叫生活,超負荷的工作就像是拉緊的琴絃,一不小心便會崩掉,多次體會到過山車似的心情。有了孩子以後我又是一個極端,只想陪着孩子,覺得工作的再好那最終還是大部分功勞都給了企業,但是錯過了孩子的陪伴便再也補不回來,這個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受委的活的緊繃的孩子,覺得好像自己不再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誰,就這樣大概到了孩子3歲。家庭的突然變故,讓我思考了很多,也因此換了工作,在這份工作中我開始有了新的變化,我開始去找平衡。平衡這個度是很難拿捏的,我在這段尋找平衡的過程當中有過內心的撕扯,當時感悟到一點如果我還是繼續超負荷工作,這份工作我遍堅持不了多久。我開始學着放鬆,學着去享受生活,當我感受到了工作以外的東西帶給我的快感的時候,我對工作的興趣也越來越大,感覺進去了良性的循環。這正是印證了傅雷先生的話,工作,生活都要科學化,不要走極端。

傅雷先生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教育孩子在習慣,日常細節,做人等等方面。而這些卻都是他親身經歷和感受。所以說教育不在於簡單的日常說教,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才能把細節,感悟講給孩子聽。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0

有那麼一本書,它如山間那潺潺的清溪,如碧空中那舒捲的白雲,如海上那自由翱翔的海鷗,如那無瑕的白璧那透明的結晶體。它的感情是那樣純真,那樣摯樸,那樣深情。沒有半點虛僞,用不着半點裝作勢。它,就是《傅雷家書》。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傅雷個人家庭的範圍。

1966年9月2日深夜,連日遭受批判的傅雷夫婦坦坦蕩蕩地選擇了死亡,選擇了離開。以生命爲代價,來以此捍衛了他們人格的尊嚴,離開了他們最愛的孩子,永遠地告別了這個他們曾經認真生活的世界。在《傅雷家書》中我們看到了傅雷先生對人生、文學、藝術的侃侃而談,也感受到了傅雷先生貫穿一生的獨立自由之人格,體會到了他那嚴厲卻又不失仁慈的父愛。

“赤子之心”是《傅雷家書》貫穿全書的精神,同時也是傅雷先生做人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正如傅雷摯友樓適夷先生所言:“《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先生雖然家教嚴格,但他的教育方式也在時間流逝中不斷地調整,父子關係愈發和諧,他們在對藝術的切磋交流中成了知心朋友,他在孩子面前從沒自恃身份而高高在上。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他的感情總是寓於生活的細節之中。同許多父親一樣,愛子之心猶如大海,澎湃而又深沉。

這一本書是把開啟智慧之門,啓迪心靈之窗的鑰匙。我們不要只限於浮光掠影地瀏覽,而是要去深刻領略這一藝術瑰寶。從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的小說中窺視到法國的舊社會;在羅曼。羅蘭的小說中,學會正視現實、錯誤,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品味陶淵明、李杜的詩詞歌賦;聆聽如大海般寧靜,包容的巴赫作品,欣賞恬淡平和,寂靜幽瀾的肖邦作品,在古典音樂的世界中徜徉;欣賞富有中國風格的山水畫作。若有機會,我們大可不必拘束於書本、家中,可快步走進自然,感受生活之美好……正如傅雷先生所說:“世界上最高的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

現在,當我讀完這本書,我的靈魂進行了一次昇華,它使我驀然間清醒。我想,人還是要有自己的信仰,人還是要對崇高的東西有所追求,人還是要讓自己的心靈乾乾淨淨。人活一場,還是要認真地活過,就像傅雷先生有過的認真一樣……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1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着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啓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爲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治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爲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指尖劃過扉頁,時光流轉千年,合上這本書,那一頁頁的文字講故事述說與你。

傅雷曾在寫給兒子的家書中寫道這樣一句話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才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對平衡,不至於受傷害而已。

這段文字中不難看出傅雷對於平衡生活的見解,這使我深有同感。在我身邊不少的同學認爲平衡生活就是就是平淡生活,也就是聽聽音樂,打打籃球,但筆者認爲必然,所謂平衡,就是蛋糕要放奶油和麪包,而不是隻有奶油或麪包;就是川菜裏面要有姜和蒜,而不是隻有姜或蒜;也正如傅雷先生所說,人生要有低潮和高潮而不能只有一個,但高潮不能使你太緊張,低潮不能使你太頹廢,就像蛋糕不能有太多奶油或麪包,川菜不能有太多的蒜或姜。

平衡的生活更需要一種平衡的心態,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不要氣餒。人生總會有陰霾,天空也不總是晴朗,遇到這些時,我們不能陷入崩潰,我們要堅持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要堅信未來是美好的,光明的。正如普希金所說:“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想等待黎明的來臨,必然要在黑夜裏默默守候,想要看到美麗的彩虹,總是要經歷暴風雨的洗禮。

而當我們處在也許是巔峯的成功之時,周圍充滿鮮花和掌聲時,我們不要過分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古人語“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人生道路很漫長,沒有永遠的平安大道,也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當我們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纔不會讓喜悅衝昏頭腦,任自滿矇蔽雙眼。“三人行,必有我師”,明白這個道理也會讓我們學會謙遜。才能不斷進步,得到更大的上升空間。

可見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平衡的心理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只求心理相對平衡,不至於受傷害而已”,每次讀到這一句話都讓我感謝在少年時代能夠讀到傅雷先生的這一篇文章,讓我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獲益匪淺。

什麼叫愛?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當你翻開《傅雷家書》,聽着書頁翻過的刷刷聲,聽着窗外的鳥叫蟲鳴,你就會從字裏行間發現什麼是真正的愛。

文章從不斷的書信中講述着傅聰的海外留學的成長之路,父母透過書信告誡傅聰要有一顆愛國之心,不論獲得了多大的榮譽都不能自傲,要懂得謙卑,在傅聰失戀時,傅雷鼓勵傅聰應該做到心理平衡,分析原因勇於面對,並且吸取教訓,而在傅聰得獎時從信中表達出了一種激動與欣慰之情,又在日常生活中教會了傅聰如何理財,把全身心投入藝術,正因有了這位嚴厲與溫和的父親理解他,教導他,他才能在國外取得成功,在藝術上卓有成效。

在毎封信中,傅雷在傅聰失戀時,借太陽過於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過猛,也會淹死莊稼,告誡他要愛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達到心理平衡,才能不因回憶而痛苦,

借這種心態才能茁壯成長,在不爲人知的塵世中才能變得堅強,又在信後告訴他倘若認爲這些話是正確的,有作用,當再次遇到痛苦與困難時,拿出信來讀幾遍,每當寫信之時,傅雷都苦心孤詣地教育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只爲兒子能夠理解他的一番苦心,懂得愛父母,理解父母的愛,將父母的愛傳達到心靈深處,在任何時候都能想到他們的教誨,同時在傅聰獲獎後,傅雷與的母親都爲此十分激動,但是誰能想到他成功的原因正是因爲傅雷不斷地教育他要有一顆赤子之心,心懷祖國,因爲祖國是生你養你的地方,正因爲心懷有赤子之心,所以傅聰在外國不斷奮鬥之餘依然想着祖國,在他寄給父親信中,他總向父親訴說他十分喜愛讀詩,尤其是李白杜甫的詩,這些短短小詩隨無多大用處但是這正能體現傅聰熱愛名族文化,這些民族文化在他成功的道路上起着重大的作用。

再回想一下,如今的社會中,人們是否有真正理解愛呢?如今的人們只是懂得情侶之間的一種愛,卻很少有過真正的對祖國,父母,名族文化的愛,似乎他們也不曾理解愛,正因此所以在中國的樂壇中沒有再出現任何名人,如果我們沒有愛,我們就是行屍走肉,在肉體上沒有靈魂。

用愛來溫暖自己讓自己的生活與靈魂變得更加充實,用自己的溫暖傳達愛,溫暖這個世界。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2

每個父母都無比切掛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再身處在何方,他們的身上都會牽繫着父母的心。書的作者傅雷用筆將這“父母心”寫在紙上,讓愛化成家書,一封封寄向遠方的兒子傅聰。

父愛如山,傅雷對傅聰的愛自是如此。高尚,純潔,無私,因在外留學,傅聰的中文越來生疏。作爲父親,傅雷與兒子的書信交往絕大是中文。在家書中,傅雷曾給傅聰指出他的語法和字句的錯誤,一次可能是偶然,但五六次甚至更多次便是有意而爲,讓傅聰知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需要繼承和發揚。

在傅雷嚴格的教育下,傅聰不僅蜚聲樂壇,而且自我反省能力也十分強。出國留學期間,他刻苦勤學,美妙的琴身博得了大多數人的讚譽。但傅聰並沒有過分驕傲,相反在家書中客觀冷靜的分析自己的優缺點,並與父親商討方法加以改正。因此事業上的成功並沒有使傅聰師喪失自知之明。衆人的掌聲和讚美沒有減少他對藝術的謙卑,並且把父母當做最爲信賴的人,時不時向他們在信中彙報自身情況,這便是他對父母的最好回報。

正是這樣,兒子遇到了挫折,父親的一封家書是極大的精神動力。這些諄諄教誨。在必要時將會是最爲有效的強心劑。因爲它很質樸,令我們不斷越過困難險阻,因爲他是親人的期待,令我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悠悠歲月,茫茫大海,家書將遙隔萬里,身處兩地的父子的心緊緊連在一起。一份家書,承載着濃濃的父子情。世界上最真誠,最令人感動的愛就在這一封封家書中了。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3

市面上的名人家書刊行不絕,長銷不衰的只有兩種:《曾國藩家書》和《傅雷家書》。這次,經敘事者平臺推薦,我閱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這本家書系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間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由傅雷次子、傅聰胞弟傅敏選編。

從書中的一封封家書,我感受到的是傅老先生對於長子真真切切的關心,關心孩子的學業、關心孩子的經歷和挫折、關心孩子的心情等,不論是哪個方面傅老先生都攤開心扉和孩子真情訴說。

“父母勝過百個教師”,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乃至是一輩子的。傅老先生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期間,先後寫了近百封信給他的兒子傅聰,擔心遠在異國漂泊的兒子淡忘中華文化。信的內容,小到有爲兒子糾正錯字,大到有把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融入對兒子的敦敦教誨中。《傅雷家書》不僅僅是書信,而是他們父子之間的交流平臺,書中最多的是他們暢談對音樂的見解和感悟,他們是父與子的關係,也同樣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傅聰現有的成就來說,與傅老先生對兒子的教導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影響是巨大的。傅聰在傅老先生的影響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我們班的一個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卻日漸墮落!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在整個學校都是比較有名氣的。爲什麼呢?從六年級以來,這個孩子多次曠課。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自己透過QQ給我發消息請假說生病了,當我給他的父母打電話確認情況的時候,孩子的母親卻表示孩子早上揹着書包出門了,沒有生病。我讓他去找一找孩子,一個小學生不上學在外面還是存在很多危險因素,請家長找到孩子先確認是否生病,如果生病不舒服就先去看醫生,沒有生病的話就把孩子送到學校上課。結果一天過去了家長都沒有回電話,也沒有把孩子送到學校裏面來,下午的時候,我給家長打去電話,家長告訴我她很忙,沒有時間去找,孩子到了晚上自己知道回家的。

孩子母親面對孩子曠課是這樣的態度,可想而知後面的事情。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未來面對一切事情和困難的時候,最大的底氣就是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

好的家風家訓能讓孩子自內而外散發出與衆不同的氣質,從孩子的舉止談吐、行爲習慣就能看出家庭教育的質量。有的家長特別樂觀,希望孩子可以自學成才,成爲優秀的孩子。從來不給孩子正確的思想引導,從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從不把與孩子交流放在自己行程滿滿的“日程表”裏。你憑什麼覺得孩子能自己成爲優秀的人呢?

只有良好的家風、家教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必須引起重視,細心呵護、辛勤澆灌纔會開出最燦爛的花朵!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4

當我看完《傅雷家書》,難道“家書才抵萬金”?傅雷先生是怎樣現身說法教導孩子,每一封裏,凝聚着一位父親對祖國,孩子深厚的愛。

在那麼多封家書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父親對兒子傅聰的教導,還有是傅雷先生在藝術,音樂方面的造詣很深。幾乎,每一封信中都向孩子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而不僅僅是希望孩子一天天沒有節制的訓練,而是講究技巧,從事物中領悟情感,才能不做它們的奴隸,用心書寫自己的創作。在家書中,不管是聰去波蘭留學,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還不時寄給中國古典的文學名著及藝術方面的畫,書籍。在傅雷先生教導孩子中,還有是怎樣叫孩子面對壓力,如何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能看出傅雷先生望子成龍的心更多在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所遇的困阻,同時細心的給出自己以往的經驗,拳拳愛子之心,更是溢於言表。

讀完《傅雷家書》,感動於傅雷先生言傳身教,怎樣高度負責餓精神與心力對社會,祖國及人類世界盡到自己的責任。

可以想象當傅聰從萬里歸來時,迎接他的不是雙親欣喜的笑顏,而是兩盒殘忍的寒灰。心中又是何等的苦痛。

傅雷夫婦所表現對孩子的諄諄教誨,真誠交流,每一次都另人感動。這樣一對夫婦是中國夫婦的典範,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雙雙憤而棄世。即使生者已不在,可是他們的精神卻會伴隨着我們,用新的勇氣和信心來面對更加美好的明天。慘痛的教訓的背後,人們一定會清醒,一定會用正義的力量來阻擋魔鬼般瘋狂的黑暗,爲光明的中國繼續奮鬥!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5

父愛是溫柔的印刻在血脈中的守護——題記

兩地之間,一封封真情的家書,一張張泛黃紙頁,一畫畫用心的筆墨勾勒出了無窮無盡的父愛。

在1954年的家書中,他說:“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地擁抱你才能表現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父親對於孩子總是深沉的,在中國傳統的家庭中,父親往往在童年中是那個嚴厲而讓人望而生畏的角色,顯得不易近人,他們的愛不常表現,但卻異常申請,傅雷爲自己從小對兒子的過分嚴苛道歉,三聲真摯的呼喚是一個父親在跨越父子之間的鴻溝。

“你現在的琴是租的還是買的?多少錢?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要多少錢……?”父親如山這個比喻似乎再恰當不過,父親寬闊的背,厚實的肩,讓我們肆無忌憚的靠着,他們總是十分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生活狀況,儘管我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去照顧自己,但是在父親的眼裏,我們永遠都是讓人擔心的長不大的小孩,儘管嘴上說着不耐煩,還是給予我們無盡的關懷。

父親的愛,往往會帶給兒子傲骨與氣概。“身在國外,靠藝術謀生,而不能奔走於權貴之門……”傅雷告訴傅聰做人不驕傲,但面對權貴,卻得有傲骨,傅聰“不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做法,秉持了藝術家的尊嚴,傅雷看到了兒子的傲骨,滿是欣慰與讚賞。

父愛如山的含義,也許是這樣,若山上沒有了繁花似錦,綠樹成蔭,也沒有垂流千尺的瀑布和溫和寧靜的小溪,但就是那春似裸露的山巒,卻也依然不動的可以爲孩子遮風擋雨。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6

合上書,細細回味那一封封充滿愛的深情的家書中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讓人感慨。

“人愛其子,勝於一切。”而傅雷對其子傅聰的愛更是如此,高尚,純潔,無私。爲了讓在外留學的傅聰,中文不會太生疏,傅雷與兒子的書信交往大部分都是中文,而在書中傅雷教育傅聰如何做人,如何讓兒子努力成爲一個堅強,嚴於律己的人。傅聰在傅雷的眼裏,即是長不大的孩子,也是可以討論學術的對象,甚至爲知己知音。在海外留學時,傅雷不斷的給孩子寫信,讓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好像父母還在其身邊,時時刻刻的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使傅聰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力,踏上正當的成長道路。書信在父子的手中來回穿梭着,這一邊父親簡述着家庭瑣事,那一邊兒子敘述着自身經歷。書信長了,是父親對兒子不忘的叮嚀與自己對一些遭遇的敘述;書信短了,是父親對兒子遲遲不來的信的期盼和對兒子的擔憂。可無奈的是,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書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帶殼的果實,剝開了,便是一顆盼兒,憂兒的父親的心。

父愛不同於母愛,溫暖細膩,父愛更像那雄偉的高山,深遠而寬廣,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最強勁的力量。諄諄人生語,悠悠父子情,父愛如山高,爲子撐天地。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7

《傅雷家書》這本書是傅雷寫給自己孩子的信爲主要內容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對孩子的關心與囑咐,從而突出傅雷作爲父親的偉大形象。這本書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但我還是覺得書中大部分細節都來自於傅雷告訴自己孩子該如何一個人生活。

對於《傅雷家書》,這本書我最喜歡傅雷對兒子讀書求學的一些建議,人這一生過得很快,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也要懂得珍惜時間,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保證自己的生命安然無恙的情況下去求知,去學習。人們常說一生不停的學習,其實這句話很真實,真熱愛學習的人,他對新知的渴望與解疑後的開朗是一般人體會不到的。

同時,作者傅雷也告訴自己的孩子,藝術的重要性,讓孩子進一步瞭解藝術,去體會它的美,去喜歡藝術。而且這本書一提到藝術大部分都舉一些藝術家的例子,比如貝多芬莫扎特,肖邦與舒伯特等等。作者舉這些例子,還是爲了讓孩子結合他們的人生經歷,多一分感受,多一分經驗。然後傅雷又重點提了一下態度,態度決定一切,無論做什麼事情態度是最主要的。態度要端正,大家都會來讓你做事,因爲你一直有這個積極向上的態度,所以大家都願意讓你去做。

勤學好問也是一種傳統美德,要善於向身邊的人發問,從而來解開自己很多,對自己來說的疑惑,還有助於自身的進步,所以傅雷真是十分用心,把學習方面該注意的地方都提到了,說明傅雷對兒子期望很大,希望他變得更加優秀。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8

在讀完《傅雷家書》不禁感到震撼,傅雷的教子之路是關乎着傅聰的一代又一代,在傅聰六七歲時開始接觸鋼琴,但總是貪玩,一向謹慎的傅雷,決定讓傅聰走向音樂生涯,並支援傅聰參加波蘭比賽,使他的視野更加開闊,進一步學習,在此同時,他還總會以書信的形式,無時無刻的提醒着傅聰的生活,以及職業生涯,他希望傅聰成爲一個謙虛謹慎,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並在信中給予了許多關心以及建議,大道職業素養,小到生活瑣事,在前期他提醒傅聰的交友之道,要謹慎交友,並被受到邀請時敢於拒絕,在比賽時又會提醒勞逸結合,將事物提前做好準備,但在信中,傅聰得到了成就,卻不會很誇大的誇獎他,而是時刻提醒他做人要謙虛謹慎,目光也要長遠,不能因一時的成就就驕傲自大,在後期又對傅聰提起了建議,人生伴侶的情感之道,她提醒兒子,要以事業爲重,但更要多關注自己的妻子,在傅聰結婚後,傅雷將書信的內容轉變爲兩個人,不僅說道傅聰,也說道他的妻子,生子後也會對自己的孫子無微關懷,告訴他們教育孩子的技巧,以及知識方法,傅雷的做法很像,他在書中說自己像是兒子的“忠實鏡子”,即使身處兩國,但依舊像鏡子一般形影不離的教導、提醒、建議,可以說他的教子之道,細膩的母愛般柔滑在書中,他最常提到的就是交友之道,總是會提醒兒子要慎重的交友。雖然傅雷沒能陪付聰走完他的一生,但他的教子之道,卻永遠地留在了傅聰心中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9

談起父愛,我們總是覺得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於父親幾乎沒有用言語對我們表達過愛,熟悉於父親總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在背後默默支援、呵護。《傅雷家書》中,“孩子,我在心裏擁抱你!”,“孩子,

孩子,孩子,我要怎麼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會悔恨於熱愛呢!”這樣的話體現了父愛無言,但隱書信。

“爲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爲‘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書中這一句話使我感受頗多。這句話充滿哲理,是傅雷教育兒子如何讀書求學,體現了傅雷學識淵博,人生經驗豐富。讓我感受到不僅爲學如此,爲人也是如此。

傅雷對兒子的感情處理也很是注重。“我一生任何時期。鬧戀愛最熱烈的時候,也沒有忘卻對學問的忠誠。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爲止沒有變過的原則。”傅雷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對待戀愛的原則告誡兒子,戀愛要有分寸,不要過度沉迷於戀愛。

“你將來不時有人請吃飯,請吃飯也得送點小禮,便是半打花也行。”“行前必須把帶去的衣服什物記在‘小手冊’上,把留京及寄滬的東西寫一清賬。”傅雷對兒子的愛還流露在許多生活小細節中。

在我們現代生活中,手機微信聊天已經代替了傳統書信。父親不會用言語表達過多,但每到自己工作之餘閒時,總會發幾句微信。“吃飯了嗎?”“零花錢夠花嗎?”“要不要給你轉點?”平時父親的嚴父形象瞬間變得溫柔可愛,雖然是在手機微信裏。

父愛無言,但隱書信。《傅雷家書》爲我們開啟了一扇理解父親、通往父愛深處的大門。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0

每一次的閱讀都讓我更上一層樓,書裏的知識讓我收穫滿滿。不知道讀了多少本書,但有一本書讓我感受到父愛之深和愛國之深。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傅雷家書》,裏面有個善良的父親叫傅雷。傅雷很愛自己的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傅聰,小兒子叫傅敏。因爲在他出生時的年代,是一個處於複雜混亂的時期,他們倆一直在混亂中長大,父母決定把傅聰送到波蘭去留學。

傅聰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學習了藝術,他也一直把藝術作爲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直努力的他從小就拿了很多藝術獎,有了自己的目標。在波蘭生活,他與家人一直以書信的方式來了解彼此。每次的獲獎與愉悅、難過的事情,傅聰父母就寫一封家書。記得傅聰拿了一個鋼琴的優秀獎,父親就在書信中寫道:“藝術雖好,但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品質、素養和愛國之情,你雖在異國他鄉,但你的人格更能表現你的愛國之情。”這段話讓我感受到了父母的偉大。

記得我小的時候,有一次感冒了,父母爲我操了不少心,每天起早貪黑,忙前忙後地讓我心疼和難過,因爲我不想讓父母變得比以前更累,有時我會因爲一些小事與父母爭吵,但我知道父母一直是爲我們好,就像傅雷對傅聰一樣,不是真正的責備,因爲在責備當中,父母比我們還要難過。我們不能怪父母。要愛父母,要爲他們分擔家務,讓我們的家像傅聰家一樣充滿和諧與溫暖。

母親孕育了我們的生命,父親爲我們撐起了家,讓家充滿幸福和愛,同時引導我們走正確的道路,我們要感恩國家,感恩父母。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1

讀《傅雷家書》時,很是爲傅雷與傅聰那種亦父子亦師生亦朋友般的感情所感動。家書的內容大致可分爲三個方面,一是傅雷作爲一名父親,對遠在他鄉的兒子的勸慰和鼓勵;二是傅雷與兒子互相探討藝術真諦和自我修養;三是傅雷作爲精神導師,對兒子進行爲人處世、德行素養的指導。正如傅聰所言:《傅雷家書》只不過是用文字概括了我從小在父親身邊所感受到的一切。傅雷在家書中,談做人、談藝術、談生活、談婚姻、談讀書,展示了傅家門風,真實生動。

這本書之所以有着無與倫比的魅力,是因爲它可以有無數種開啟方式:作爲一份歷史存照、供世人窺探精神貴族之精神風貌;作爲古典樂知識的一份父子對談;作爲一本有關修養做人的指引;一份親情的見證……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纔是鋼琴家。”傅雷在傅聰1954年出國留學臨行時的叮囑久久縈繞在我的耳邊……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2

讀完《傅雷家書》,傅雷對傅聰的嚴格教育與音樂上的交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雷曾說“藝術若是比較美的花朵,生活就是開花的樹木”,那麼我想說“傅聰的修養若是比較美的花朵,傅雷的教育就是開花的樹木”。在事業上,傅雷盡力助兒子一臂之力;在生活上,傅雷周到地考慮到了兒子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思想上,父子完全結合成了一體,即使相隔千里.傅雷,他用他的行動,點亮了傅聰傅敏心靈的燈。

在這偉大的父愛背後,在一封封信的千言萬語背後,其實也隱藏着至關重要的線索——故事的背景。在比較開始,傅聰爲追求自己的夢想奔赴外國求學時,傅雷和妻子用溫和貼切的口吻,彷彿近在咫尺地在與孩子聊天,字裏行間透露着他們對傅聰的思念,還時而不經意暴露出傅雷因對傅聰的生活和學業太過緊張而顯得焦急的口吻。

這時的故事背景一切都安好,感情也是那麼純真。可是讀到1961年5月23日的那封信時,我總會感覺哪裏怪怪的,細心摸索了一下便發現傅雷的口吻變了,雖然表面上是一封再簡單不過的信,但是在寫這封信時的背景是這樣的——傅雷被污衊且被錯誤批評,還要進行“思想改造”(其實就相當於坐牢)。

傅雷當時的心境一定是複雜、混亂的,所以這封信也顯得迷茫和硬板,傅雷好像另有所思。可惜的是,以傅聰從波蘭出走英國爲轉折點,政治的包袱日重一日,傅雷和妻子朱馥梅比較後選擇的結局,總讓我心有所戚。

家書中,充分體現了傅雷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對兒子無私關愛,爲人坦蕩、秉性剛毅的形象;也充分體現了傅聰孝敬父母,熱愛音樂,心懷祖國的人物形象;傅聰的母親朱馥梅在我眼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傅聰還小的時候,她就像家庭的潤滑劑,承擔着傅雷的衝動怒火。

傅聰大了,在海外留學,作爲愛子情深的母親,端莊賢淑、溫厚善良的慈母形象躍然紙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傅雷家書》以真摯的感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傅聰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感人至深。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3

俗話說的好:“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讀完了《傅雷家書》本書後,我充分感受到了父母對兒女的愛。信中的傅雷流露出對兒子的深情,同時也不乏有着不可抗拒的威嚴。信中的父子,似乎已成了朋友。他們談論着藝術、生活、學習、做人修養等。一封封的書信,一次次的愛,作爲父親的傅雷用父愛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爲傅聰以後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會了他如何在這世上生存。

在信中,傅雷傳輸給兒子這樣的道理:一、父子也是朋友,重大的事要與朋友商量,對音樂的理解也該與朋友分享、交流、討論,這樣纔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二、寫信可以促使傅聰加強對自己文筆的訓練,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從而激發藝術的才智。正是由於傅雷要求兒子一直寫信。這本《傅雷家書》以日常之事見教育之偉大。這使我想起了當前的許多父母的家長制的作風是多麼得不明智,沒有與孩子朋友相待,以誠相見,怎麼能換來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呢?

《傅雷家書》中的每一篇,都經過歷史文化的積澱。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4

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題記

古鏡以銅爲材,製作精良,但無法較完整反映事物。現鏡以玻璃爲材,反映事物非常清晰。但要論最好的鏡子,那就莫過於傅雷。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最重要是做一面忠實的“鏡子”。而事實上傅雷確實做到這一點。

他先透過對自己的寫信習慣與傅聰的,讓傅聰理解僅僅一件小事,一點細節在生活中是不可忽略的。

不僅僅在生活,在人際交往,在讀書求學,甚至在感情處理上,傅聰都會從傅雷那得到許多,也會以傅雷的所作所爲與自己對比,發現許多需改進之處。傅雷這面忠實的鏡子名副其實。

對某種事物熟悉久了,便有特殊的情感,傅雷這面“鏡子”也不例外。他對兒子的情感,卻始終把舔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把做人和藝術永遠擺在首位。每封家書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做人的問題,傅雷以自己爲例,教導傅聰: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不氣餒,獲獎不驕傲……

傅雷不但拿自己當例子,還列舉其它各種名人,如莫扎特,蕭邦,巴爾扎克等藝術家,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談藝藝修養,不管是傅聰去波蘭留學,獲得國際大獎大獎,還是後來赴各地演出,傅雷如終關注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

無論從什麼角度出發,從什麼事件上看,傅雷這面鏡都盡職盡責,在傅聰的路上,傅爲他打好了基礎,並在其身後時時刻刻注視着他。

以傅雷爲鑑,可正傅聰之衣冠。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5

海鷗依海而生,但也要展翅飛翔;大海隨海鷗而廣,只爲護它一生。——題記

穿越回那個屬於傅雷的50年代,一封家書足以跨越鴻溝,撫平遊子心中成麻的萬千思慮。家書似一把開啟相隔兩方空間之門的鑰匙,見字如面間,親人間的溫暖,父母對孩子在外打拼的擔憂、不捨,對傅聰的種種關心問候,從字裏行間中不經意的流露出來,飄進心中。

《傅雷家書》裏更多的是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母親的信似白月光般的溫柔,卻又不敢完全給予你愛的光明。她總怕愛孩子愛的深沉,她的孩子會陷入愛的沼澤裏,從而失去了展翅飛翔的能力。

父親的信卻似烈陽般凜冽,不似母親般的白月光溫柔長情。傅雷先生對他的孩子從來都是有一說一,但他的深邃背後也有溫情的一面。傅雷先生曾對他的孩子說過:“我做父親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又要不讓你對這個影子厭煩。”父親是矛盾的,他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飛得不高,卻更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得遍體鱗傷的模樣。

或許有一天你也會飛向藍天,你的父母就像大海,當你跌落谷底時,你的父母不會責怪你飛得太高,而是爲什麼自己沒有更廣的海岸。

海鷗與海會永遠相伴,直到時間的盡頭。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6

市場麥曾經評價過傅雷的《家書》:是藝術學徒的好讀物,也是一篇充滿父愛的苦心造紙、苦心教學的文章。

《傅雷家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傅雷以朋友的身份真誠地與兒子交流。我清楚地記得,是傅雷指出他的兒子傅聰說話太直白,在他的.生活中不夠成熟。他說我自己也經常製造這些矛盾,希望大家分享一下。傅雷和兒子平等地交流和交談,沒有居高臨下的語氣。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傅雷結合自己的感受,分析問題,讓兒子更好的接受建議。由此可見,傅雷對教育有着獨特的見解。

另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傅雷,他在孩子抑鬱的時候給了建議。他建議兒子因爲抑鬱症要冷靜,保持心理平衡。他要時刻保持冷靜,客觀分析,競爭。雖然我們的父親在我們抑鬱的時候會給我們同樣的建議,但大多數父親都是從長輩的角度與孩子溝通,而不是像傅雷那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真的能夠心平氣和,站在平等的角度與孩子溝通,有多少父親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待問題,思考問題?

所以我覺得傅雷作爲一個父親,不僅可以用獨特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可以讓人們虛心接受。

傅雷在與孩子的通信中並沒有直接說明他有多愛孩子,但從他對孩子的勸誡,以及對孩子的忠告中可以看出,他對孩子的愛從未減少。我覺得傅雷是羣衆心中的陰影。他們對孩子的愛不會被直接暴露,反而會被刺耳的話語和嚴格的要求所取代。他們把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難道不是父愛嗎?

父愛偉大無私。

父愛溫暖而深沉。

父愛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7

有人說,英雄是你永遠遇不上的人,但如果你足夠幸運,他們會是你的家人。

——題記

親情在教育、批評、讚賞中一一體現;夢想在堅持,奮進,挫折中一一實現。

一、親情

在《傅雷家書》中體現了父親和母親不同愛的表現形式。

父親的愛是深沉的。在傅雷寫給兒子的家書中,我很少讀到傅雷對兒子寫一些抒情的話。多的是傅雷對兒子在海外獨自一人生活的嚮導,指明兒子的方向,指出兒子在彈奏中的不足與短缺,爲兒子提一些值得運用的技巧。在我看來,傅雷在兒子的生活中充當的不僅僅是父親這一角色,更是兒子生活上的朋友、藝術上的知己。在傅雷的書信中,我看見了傅雷對兒子的期盼,關愛以及深沉無言的支援。那是一個父親深沉的愛。

母親的愛,是細膩的愛。在書本,會出現由家母寫的信。梅馥作爲母親,她在信中與傅雷的內容截然相反。她用真摯細膩表達了一位母親對遠在他鄉的孩子的牽腸掛肚。母親在信裏多的是對傅聰家常的嘮叨,問問孩子生活的怎麼樣,飯吃了嗎,衣服會洗嗎,維他命B有吃嗎。這是一位平凡的母親的操心,卻體現了母親對孩子的牽掛與擔憂,那是一個母親細膩的愛。

一種深沉,一種細膩都是親情的最美體現。雖然愛的方式不同,但對孩子的關心愛護卻是相同的,不變的,永恆的。

書中的一句話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也許很平凡,卻讓我想起了我剛上初中那會兒。第一回離開爸媽獨立生活,第一回晚上睡覺沒有爸媽聽到的晚安,第一回早上起牀沒有老媽獅吼。那時候,每天晚上睡覺都會想爸媽,有時候還悄悄哭鼻子。我一直以爲是我離不開爸媽,結果有一週回家看到老媽寫的一首詩,老爸悄悄跟我說,我剛去學校那會,我媽天天唸叨我,有時沒事就到我房間幫我收拾東西,晚上睡覺想我就跑到我房間去睡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不止我離不開爸媽,爸媽其實也離不開我。無論我長到多大,在爸媽眼中,我依舊是那個不愛收拾房間、愛丟三落四、不喜歡洗碗的孩子,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也許這就是親情,永遠不會過期,保質期是一輩子。

父母在他人眼中可能不是什麼偉大的人,但在孩子們眼裏,他們是最偉大的父母,是這世上的所有美好。

二、夢想

在書裏,我好似看見了一個風塵僕僕的少年,在夢想的路上艱難地踽踽獨行,但他無所畏懼。因爲他知道,時光的另一頭,有夢在待他歸來。

傅聰從八歲半開始學鋼琴,鋼琴對傅聰來說是追求,是老朋友,更是夢想。在1954年他赴波蘭留學,學習鋼琴。那時的他面對着語言不通、生活需自理、技術不頂尖這一系列的困難,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我不知道他在這種種困難面前,有沒有想到要放棄。我只知道,最後的他堅持下來了,獲得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後來還獲得了鋼琴詩人之美名。我不知道他的過程有多痛苦,但我知道他的夢想最後是美好的。

夢想,會讓你堅持不懈,堅不可摧。

我記得傅聰在信裏提到了他在留學時的困難,高難度的節奏,嚴苛的教授,曲子裏困難的八度和雙全音符。這一切都讓我感同身愛,想起幾年前暑假裏鋼琴七級考試,因爲當時面臨着時間不夠的處境,我一天至少在琴行泡八到九小時,每天練着枯燥卻又高難度的曲子,不停加速卻達不到目標,要在三天內背下來的九頁曲子。那樣的日子,我也有過放棄的念頭。可我努力地撥開黑暗裏的迷霧,想讓陽光順着間隙流進黑暗,咬着牙走完了那段日子。在收到考級證書的那天,我高興得哭了,因爲努力,讓一切都值得。

傅聰比賽贏了那刻,他看到了聽衆的淚水、發亮的眼睛、漲紅的臉他的心頓時和他們的心交融了。在夢想面前,傅聰熠熠生輝。

夢想本不會發光,發光的是追逐夢想的人。

願所有逐夢者,帶着家長的支援和自己的勇氣,在陽光下追逐青春夢想!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8

寒假時,我隨手翻了一下《傅雷家書》,感覺應該是本比較純樸、體貼、有家常味的書。

確實,傅雷在整本書和兒子的對話中,有時表達一下目送兒子遠走他鄉的不捨;有時給陷入愛河的兒子提一點建議和提醒;有時和兒子談談藝術及中國音樂的發展;有時期望兒子的凱旋歸來……傅雷的信中無不體現着“對兒子的關心”和“教子有方”。他不光是父親,他還是兒子親密的朋友,嚴格的導師。

但在班級研討大會之後,我又讀了一遍這本書,卻明顯感到了這本書的細思極恐之處。一個故事在我腦海裏一閃而過——《狼王夢》!完全是相同的“作案方式”啊!

想想傅雷希望的是什麼?是他的兒子成爲頂級的鋼琴家?恐怕不止,他希望的是讓他的兒子開闢中國音樂的新紀元。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對於兒子來說,這不就相當於強迫嗎?傅雷眼中的音樂家彷彿有兩個極端:要麼是大師,要麼就是放棄去教書吧。他的兩個兒子就說明了這個觀點,傅聰從小就被當成音樂家調養,傅敏想學小提琴都不行,兩人的結果顯而易見:傅聰成了大師,傅敏成了英語老師……(傅雷還批討一個蘇聯鋼琴家說不如去教書)還有傅雷愛的方式,他家暴過兒時的傅聰,卻給長大後的傅聰無微不至的關愛,這可能是他彌補的方式,但爲時已晚。他經常隔了七八天,又開始思念兒子,又開始靈魂拷問兒子爲什麼不寫信——我已經想得頭皮發麻了,有這樣的父母我可會原地爆炸——這世界上有那麼放不開子女的人嗎?這怕不是溺愛吧,反正,我只能說這愛,令人窒息。

《狼王夢》就相對悲慘了。母狼紫嵐爲了完成丈夫的遺願,把狼王夢都寄託在子女身上。她盡力地培養每一隻狼仔,但是都失敗了——大狼仔死於鷹爪下,二狼仔死於獵人的陷阱,小狼仔死於長期的懦弱。最後她的女兒給她生了兩隻狼孫,故事結束了,誰知道會不會重蹈覆轍……這個故事,既有淒涼,也有掩藏不了的殘酷。

我不禁思索,狼王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嗎?

我想這不光和父母的哺育有關。它要感受,它要學習,生活將教會它更加萬變的道理和經驗,它才能成爲與衆不同的——狼王。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9

信一直都是我們交流的一種方式,每一封信都承載着一種深情,《傅雷家書》是傅雷和兒子傅聰之間的書信集,是一位父親對遠在歐洲的兒子的諄諄教誨。

傅雷,字怒安,號怒庵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他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開啟書,序幕就說到:“做人第一,其次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再是做音樂家,最後纔是做鋼琴家。”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裏,作爲我的人生格言。

讀了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一位嚴厲父親對待自己兒子的深厚的愛。儘管傅聰遠在千里,但傅雷的心一直在他身邊。寫信對我們來說也就是小事兒,傅雷爲了詳細的瞭解到兒子的生活情況,就在信中就寫到:“來信潦草不妨只求詳細些,望你能拿着我的信,在回信時一個一個照着寫。”一個簡簡單單的寫信,態度就這麼認真。在想想我們之間糊弄寫作業的樣子,真是有所羞愧。我相信世界上每一個父親都對自己的孩子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全方面的教育。他即使再忙再勞累,也都不忘給傅聰寫信。每當聽到傅聰的演奏時,他就會發自心腹感到無比的驕傲。

讀了這本書我也學會了調控“空”和“忙”均勻,把這個方法用在學習上,會發現學習變得更加有效率,不出現加班加點的情況。

每當自己在學校疲憊時就會想到傅雷說的話:“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perfect一天,人生也沒有perfect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們日以繼夜,終生的追求,苦練;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膩了。”一想到這兒,我彷彿打了雞血。身體又充滿了一股熱勁。

另外,最讓我感動的是傅雷夫婦的品行。到最後讀到他們的遺書時,不禁紅潤了眼眶,他們的遺書中都是關乎他人的事情,即使在自己離世的前幾天也不忘記別人囑託的事情,安頓好自己去世後給別人帶來的影響。

孩子們在父母愛的包圍下成長者,在父母似春雨般的諄諄教誨之下才能由小樹苗長成挺直的參天大樹。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30

當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很難寫出一些實用的感想。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讀該書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

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纔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啓發。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爲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31

讀完《傅雷家書》,不禁被書中展現的濃濃的父子情所打動,同時也看出了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傅聰,一個叫傅敏。而這本家書中記載的大多是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書中不僅提及關於兒子事業方面的的建議,也給予兒子生活上的關心和感情上的指引。

傅聰在七歲半時便開始學鋼琴,這並不僅僅是因爲笑父親的期望,更是源於他內心對音樂的熱愛。傅聰對鋼琴的學很有天賦,卻總是貪玩。直到傅聰十七歲時,傅雷才肯定傅聰可以專攻音樂,足以看出傅雷的謹填。之後,傅聰去波蘭參加比賽,進一步學習。傅聰在出國後,傅雷一直以書信的形式引導,使傅聰成爲一位人格卓越的人。傅雷在家書中常常向傅聰提出音樂方面的建議。他建議兒子每天至少花六七個小時練琴,對於朋友的邀約要慎重決定,敢於拒絕。在比賽之前要熟悉比賽時要用的琴,爲比賽做好準備。在比賽臨近時要保持身體健康,勞逸結合。在心理上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凡事盡力而爲就好。在兒子取得好成績時,傅雷也不過度表揚兒子,而是提醒兒子未來的路還長,需放眼長遠,爲未來着想。

在情感及生活中的小事方面,傅雷也會關心自已的兒子。在傅聰年輕時,傅雷叫傅聰要經得起誘惑,以事業爲重,後來便提醒傅聰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一定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在交友方面,傅雷總是調待朋友要真誠,藝術家總有很強的情感,但仍要用理智控制配自己。

雖然傅雷早已返去,但他的教子之道永遠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32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的溝通也越來越少,感情也逐漸淡化。

在傅雷家書中,傅雷經常與其兒子傅聰以書信的形式交談,每一次交談都那麼的親切,字裏行間無不流露着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在前幾章父親總是懊悔自己之前對兒子那樣不好,使得兒子的母親也日漸消瘦,剛剛醒悟之時,離別也來臨了,他曾說“我從來沒有愛你,像現在這樣愛得深切,而正在這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親情是世界上最難以割捨的情感,是多少時間與距離都無法沖淡和阻隔的情感,這裏麪包含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濃濃的愛。

傅雷想要盡力的補償自己的兒子,他知道,儘管他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這是一個嚴厲的父親對自己的自省,流露出他對兒子愧疚之情,後面也能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日趨豐滿,既不忍心打擾兒子工作,又想和兒子交談的那種矛盾的心情,立然紙上,這是多麼的符合實際呀!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懂得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藝術,什麼是一個真正有有有文化,有教養的人,我彷彿可以看到傅雷博大開闊的胸襟,善良溫厚的精神。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33

《傅雷家書》一直被中國的家長們認爲是教育的寶典,簡直是親子關係的《聖經》。隨着時代的變遷,萬事萬物都在變,但不變的其實只有中國式的教育和中國式的家長。

傅雷的願望是讓他的兒子傅聰成爲一名出色的藝術家——要超脫鋼琴家的境界,成爲藝術家。而傅聰本人的願望,我們就無從得知了,畢竟書裏並沒有收錄傅聰的回信。從傅雷比關心傅聰本人身體條件還要關心他的演出情況和在鋼琴學習方面的情況,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傅聰並不想成爲鋼琴家:起初只是他的興趣,或者乾脆是完全被逼迫的。而從傅雷一封接着一封(我的版本是按信件類型編排的,體現得不明顯)的書信和每次有意無意地提起“要給我們多寫信啊”的叮囑中可以看出傅雷完全是一個自私的父親,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如果傅聰不喜歡寫信呢?如果他太忙而沒有時間寫信呢?如果是因爲他病倒了,纔沒有時間寫信呢?可見傅雷並沒有深入思考這個問題的本質,而是像復讀機一樣催促。

傅雷說老舍的《四世同堂》寫的不好,“發覺文字的毛病很多,不但修辭不好,上下文語氣不接的地方也很多。還有是硬拉硬扯,囉裏囉嗦,裝腔作勢,……現在竟發現他毛病百出。”請問您就寫得比他好?我覺得您的家書纔是“硬拉硬扯,囉裏囉嗦,裝腔作勢”,還多一個“又臭又長”。看過《紅星照耀中國》的文化人都知道斯諾在開頭那一段一長串問題是想吊起讀者的胃口,但疑問過多過長,效果適得其反。傅雷也運用了大量如是的疑問段,經常一寫就是幾百字。我在看那些問號時,我甚至在想傅雷是不是一個被翻譯耽誤的哲學家——估計蘇格拉底都沒有那麼多問題要問。

但是也並不能說《傅雷家書》就全是壞的。那種設身處地與兒子共勉的精神值得學習。不過有時候會有點過,幫兒子做決定和打着“過來人”名號的道德綁架我實在是看不下去。傅聰的未來是傅聰自己的,他的腦子、他的心也只是他的,父母只是充當一個把他接來世上的角色罷了,只有傅聰自己纔會做出不會令他後悔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