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精選

《巴黎聖母院》的大綱起草於一八二八年,完成於一八三一年,再現的是十五世紀後期路易十一時代的巴黎風俗和歷史全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筆記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精選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一: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初二那年,學校裏做了一個讀書漂流的活動,讓每相鄰的四個班買同一本書,然後進行閱讀,等閱讀完之後傳閱給後面四個班,一個年級二十個班,這樣傳閱下來,我們每個人便可以用一本書的價格讀到五本書。其實,這麼勵志加理想的狀態是老師們心願,真正落實到我們這裏的時候,並不然。

這個活動伴隨了我初中兩年時間,如果那時候我乖乖讀書,今天的我可能會是個極爲出色的小才女,然而,時光不能倒退。傳閱的那幾本書我記得有紅巖中勇敢的江姐,悲慘世界裏的冉阿讓,鄉關何處裏作者母親和外婆的故事……不過基本都模糊了,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在我手中的那一本書我還記得,深深地印在腦子裏。可能因爲那是拿到的第一本書,有無限的熱情與新鮮感,可能因爲裏面人物的個性太鮮活,讓我根本無法忘記! 故事發生在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那是一個充滿教會人士的陰險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蠻殘忍,貴族階級的荒淫無恥和王權的專橫暴虐的時代。故事圍繞一個美麗而不幸的賣藝女愛斯梅拉達展開,她天真善良富有同情心,因爲不忍心看到無辜者被處死,她接受甘果瓦爲自己名義上的丈夫。她優美舞姿吸引了成羣的觀衆,她婀娜多姿的身影和森林女仙般輕盈活潑的舞步彷彿在預示着什麼,她那欲飛的腳步最終還是逃不出那個奴役人,壓迫人,從精神上摧殘人的社會。

當醜怪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在烈日下受刑,因口渴而呼號時,當愛斯梅拉達把水送到他的嘴邊時,他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她,尖銳的甚至難以置信的美與醜的對比,是那麼的荒誕可笑。可是那個黑暗的年代下,他那埋藏在心底的苦澀而又甜蜜的,小心翼翼的愛慕之情卻又顯得那麼的如此純潔美麗。 但是愛斯梅拉達愛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們在夜裏幽會,不料弗比斯被人刺傷,她也因此被當做女巫抓了起來。就在她要被處死的時刻,卡西莫多衝進刑場,把她救到聖母院的鐘樓上,因爲那裏是世俗法律無權管轄的地方。爲了她的幸福,卡西莫多去尋找弗比斯,然而弗比斯這個逢場作戲的花花公子,已經丟下她另尋新歡去了。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企圖糾纏她,原來他看起來道貌岸然,其實心底邪惡,早就覬覦愛斯梅拉達的美色。正是他指使卡西莫多劫持了她,又躲在窗外用匕首刺傷了弗比斯。卡西莫多是弗洛羅收養的棄兒,一向對他唯命是從,此時居然能極力保護愛斯梅拉達不受他的凌辱。 克洛德副這個表面上道貌岸然的主教卻有一個病態的靈魂。得不到愛斯梅拉達的愛情他就選擇毀滅,他越是意識到自己失去人間的歡樂,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視一切。他煽動宗教狂熱,迫害波西米亞人。於是一個卑劣渺小的靈魂異化的更加邪惡。 法院決定逮捕愛斯梅拉達,流浪漢們趕來營救,遭到國王軍隊的鎮壓,死傷慘重。克洛德乘混亂之際,用謊言欺騙甘果瓦把她帶出聖母院的後門,逼迫她順從自己,在遭到堅定地拒絕之後,弗洛羅惱羞成怒,把她交給隱修女看管,自己去叫官兵。隱修女認出愛斯梅拉達是自己16年前丟失的女兒,但是眼看着她被官兵抓去而無能爲力,被劊子手推倒致死。 克洛德站在聖母院的頂樓上,看到愛斯梅拉達被吊上絞架,發出了得意的狂笑。卡西莫多終於認清了弗洛羅的猙獰面目,猛撲過去,把他從鐘樓頂上推下來摔死,自己則來到刑場上,抱着愛斯梅拉達的屍體遁入了墓地。幾年後,人們發現了他們擁抱在一起的遺骸。

書讀到最後,我是很心痛的,我看到的是社會的醜惡,人性的醜惡,但更心痛的卻是卡西莫多的善良、純潔,被當時的黑暗遮得一點不剩,他的純真像白雪一般,卻與髒兮兮的污水混在一起,我替他感到悲哀。他的情感渺小卻不卑微,他的愛包容卻不後退。我想,他的勇敢、執着、奮不顧身,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獨樹一幟的標榜,卻只能成爲回憶。 當時我們完成閱讀之後放了巴黎聖母院的電影,一部很久遠的片子,很老了,但我看得極其入迷。我不願意相信,當兩個人終於明白彼此純真的內心世界之後,將面臨的是悲慘的結局。當卡西莫多在愛斯梅拉達身邊躺下去的那一瞬間,我彷彿聽到了有一陣美妙的歌聲,這時候我覺得,眼前的纔是最好的安排。不用再面臨社會的壓迫,黑暗的宗教,醜惡的人性,死亡便是最大的解脫。我願意相信,這是最浪漫的結尾。

之後寫讀書筆記和做交流展示的時候,我用席慕容的一句話作爲了結束語:我相信愛的本質一如生命的單純與溫柔。我非常喜歡這句話,而這句話應該是對於卡西莫多最好的詮釋,他的愛,真的是那般單純溫柔,像鹽巴,不好吃,不起眼,但沒有它,真的不可能。什麼是醜陋的'人?卡西莫多的外表在所有人眼裏都是醜陋的,那他就是個醜陋的人嗎?不敢苟同。其實內心醜陋纔是最可怕的!

深究這本書,會有很多很多的點去挖掘,但如果不去了解這個黑暗的背景,單純得去品味卡西莫多這個人物形象,帶給我的感觸還是很大的。以前我很在意外表,這個人長得怎麼樣,品味怎麼樣等等。不僅對別人,對自己也會在意很多外在上的東西。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遇到的人多了,碰到的事雜了,所有問題都不再是我能用自己的想法單純解決的了,我發現,原來多麼重要的外在,現在來看也就是像風一樣,可以飄走。真正靠得住的,是真心。交朋友是這樣,做事情也是這樣,任何都用心去做,我相信會有那個懂得的人來回復我這顆真心。

有的人,擁有一顆純潔的內心,但可能並不怎麼起眼;有的人,擁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但可能裝着一顆醜惡的心。那純潔的像卡西莫多一樣的人或許就像是鹽巴一樣,可能你觸碰他,會被他的外殼所刺激到,太鹹,但他確實是那樣,無暇。我總願意相信:愛的本質一如生命的單純與溫柔。真誠以待,發現內心的美好。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二:

合上書時,窗外已是一片黑暗,只有對面宿舍樓零零星星幾點微弱的燈光。寧靜的夜晚,我的心卻無法平靜,因爲卡西莫多,因爲愛斯梅拉達,因爲腓比斯,因爲克洛德。

閉上雙眼,他們便一個個跳入腦海,書中的一幕幕如同電影畫面在腦海中閃現。耳聾的卡西莫多總能聽到愛斯梅拉達的哨聲,醜陋的卡西莫多總是藉着黑夜的遮掩爲愛斯梅拉達換上新鮮的食物;美豔照人的愛斯梅拉達,單純脆弱卻又無比堅決,她愛腓比斯,愛的執迷不悟,愛的捨棄自己;外表華麗俊朗的腓比斯卻選擇了另一條路,辜負,辜負愛斯梅拉達,辜負愛情。愛斯梅拉達接受絞刑時,人海之外的他正與自己的未婚妻調情;而克洛德,這個可憐的人,被他所崇尚的道德、教義以及遇到愛斯梅拉達之後產生的肉慾苦苦折磨,也許死對這個扭曲的靈魂來說其實是一種解脫。

四個人爲愛糾纏,四個人都未曾嘗過幸福的滋味,四個人都走向了毀滅。愛斯梅拉達被推上了絞刑架,帶着遺憾,帶着不甘,帶着對愛情的執着,離開了這個冷漠的世界。閉上雙眼的她,看不到卡西莫多是怎樣將她從絞刑架上奪下,看不到英勇如戰士的卡西莫多是如何帶着她衝出重圍,她再也感受不到卡西莫多溫暖的懷抱,再也體會不到卡西莫多膽怯而真摯的愛了。而克洛德,當縱身摔下的那一刻也許他得到的正是解脫,再沒有古板的教義來束縛他,再沒有嫉妒的愛情來煩擾他,他的心,終於得以“放下”。唯一活下來的腓比斯,卻走進了他最畏懼最牴觸的那道圍城------婚姻。他有了未婚妻,他將要與未婚妻結婚,一段沒有愛情的婚姻,一段逢場作戲的故事,我彷彿看見了若干年以後依舊流連於酒肆,浪蕩人生的腓比斯以及那個死守婚姻的婦女。

幸福的故事大多相似,而不幸的人們卻各有各的不幸。我希望的結局並不是這樣,我希望悲劇能扭轉爲喜劇,愛斯梅拉達學會了放下,不再執着,回頭看看身後那個膽怯的身影,對他微微一笑便能給予他莫大的勇氣,卡西莫多最終得到了自己的愛情。腓比斯一改往日的浪蕩氣息,用真心對待身邊的人,終能發現她的好。克洛德不再糾結於他的教義以及他的人性,放慢腳步,散漫心靈,世界也會美好。

的確,正如雨果的描寫,卡西莫多的的確確是醜的,細緻的文字描寫足以讓人不忍想象,可是醜陋的皮囊下包裹着的是他美好的心靈,他悲慘的身世、奇怪的相貌讓他在畸形的環境中成長,他因此而漸漸自卑,變得兇殘,行爲也越發怪癖,然而那顆心卻依然是光明而善良的。他爲愛斯梅拉達放置了兩個花瓶,一個是精美的水晶卻有裂縫不能滋育花朵,一個是粗糙的陶罐,卻使花朵芬芳清香。這是加西莫多對愛斯梅拉達的心靈展示,這樣的精心設計,將卡西莫多內心的痛苦、深情、理想與希望展現的淋漓盡致。那顆純淨而深情的心牽引着我的心起起伏伏。讓我至今回想着他的行爲,他從絞刑架上搶過愛斯梅拉達後興奮狂喜的在鐘樓上慶祝凱旋的吼叫,他一個人用種種殘忍血腥的手段擊潰幾千流浪漢圍攻鐘樓的堅毅,他望着自己心愛的姑娘絞死在廣場上的瘋狂,那種無尚的愛打破他二十年來對養父的忠誠感恩,化作仇恨悲憤的衝動。這一切誇張近乎瘋狂的行爲都是那顆純淨的心靈對愛對美最好的詮釋,最美的愛情正是這個醜陋的敲鐘人的愛情。

卡西莫多用最真誠的愛情去對待他的愛人,他對愛斯梅拉達所付出的感情,是我認爲最美好的愛情。全心全意的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只要她快樂,只要她幸福,只要可以看到她的笑臉。這纔是愛情該有的模樣,而不是腓比斯徘徊與花草叢中,流連忘返,逢場作戲;更不是克洛德的佔有、自私、陰謀詭計。真正的愛情,是卡西莫多的愛情,一切只希望她好。

我爲卡西莫多而感動,爲卡西莫多真摯的情感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