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精選9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精選9篇)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1

河水永恆的嗚咽,清風無休止的嘆息,悲劇曾留的記錄,在不經意中開啟--愛斯美拉達、卡西莫多、克洛德·孚羅洛,他們,他們不正是雨果《巴黎聖母院》的主要人物嗎?

說起《巴黎聖母院》我還記得他的大概內容:

1842年,巴黎,愚人節。吉卜賽少女愛斯美拉達和山羊在街頭賣藝,吸引了一個虔誠於宗教,迴避世俗與享受,以禁慾制約自己生活,有着學者風度的教會頭面人物--克洛德·孚羅洛,他懷着“不是佔有她,就是殺死她”的邪念,指使畸形養兒卡西莫多從街頭劫持她,她被弓箭隊隊長腓比斯救出,卡西莫多的被捉。從此她愛上了腓比斯。後來又以妻子的身份救出彼埃爾·格蘭古瓦,在卡西莫多當衆受刑,乞求喝水的時候,她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邊,卡西莫多生來第一次被感動的流下了淚。對於可憐又可愛的愛斯美拉達,克洛德不能佔有,只好殺死她,他刺殺腓比斯,把此事嫁禍於愛斯美拉達,而愛斯美拉達卻屈打成招,被判死刑。在絞架“邊沿”卡西莫多把愛斯美拉達救出,放置在聖母院的頂樓,防範一切對她有害的事物,並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她(雖然他無貌,但他有心)。在再次被捕的混亂中,克洛德利用格蘭古瓦把她劫出聖母院,她拒絕克洛德的淫慾之後,便把他交給了官兵,愛斯美拉達死了。卡西莫多把養父推下樓頂,活活摔死,然後自己自盡在愛斯美拉達身邊,奇形怪狀的卡西莫多也“結婚”了。

這是雨果第一部具有思想力量和藝術魅力的現實主義作品,充滿了人道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小說以15世紀路易十一王朝統治下的馬黎爲背景,以不同尋常的緊張情節,誇張的人物形象,描寫了善良的無辜者在中世紀封建專制制度下,遭受摧殘和迫害的悲劇。

在這樣一部悲劇到底的小說中,也給了我們這些讀者感到她的傻乎乎地好笑。例如,在審理卡西莫多時,預審官弗洛里昂老爺和被指控的卡西莫多都是聾子,預審官問了卡西莫多“叫什麼”“幾歲”“爲什麼進來”,但是卡西莫多卻一言不發,預審官還以爲他什麼都回答了,於是說“很好”,當府伊大人來時,卻問了一些不是經常問的問題,而卡西莫多卻答非所問,報上了姓名、年齡和進來的原因,因爲他的答非所問,使卡西莫多罪加一等......

在這裏還使我看到了美麗的愛斯美拉達那美麗善良的心,她救出了格蘭古瓦是以妻子的身份,她送水到卡西莫多的嘴邊,是以仇人的姿態。對於一切,她毫不在意,她在意的只是她良心的呼喊。而克洛德卻無良心的殺死了她。

悲劇永遠是悲劇,在悲劇中卻給我們這些讀者許多想象,例如:卡西莫多抽泣着從心底發出一聲呼號:“啊!我所愛過的一切!”時心裏的那種矛盾、悔恨、自責都一統表現出來。我猜:他的矛盾因爲他輕鬆地把養父給“殺死了”,畢竟這是養父--恩父,但是爲了他所愛的愛斯美拉達,他只能情不自禁的做了這一切;他的悔恨因爲他認識並愛上了愛斯美拉達,至使他殺了救命之恩的養父;他的自責是因爲他沒能救出愛斯美拉達,只能眼睜睜看她被絞死,他沒能盡舉手之勞,救出養父,只能眼睜睜看他活活被萬丈深淵吞噬。

對於三個主要人物,概括而言:純潔、善良、堅貞不屈、極富同情心、捨己救人的愛斯美拉達;陰險、狠毒、虛僞、沒有人性的克洛德和善良、高尚、疾惡如仇的卡西莫多。

千言萬語,還是那句樸素的話--《巴黎聖母院》不愧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佼佼者,雨果不愧爲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領袖。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2

巴黎聖母院裏的鐘不斷地敲着,咚,咚,咚···沉重地,悽婉地,好像在陳述着一個故事

十九世紀羣星燦爛的法國文壇,雨果可以說是最璀璨的一顆明星。《巴黎聖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它的文學價值和對社會深刻的意義,使它在經歷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之後,還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從而來到我的手中。

夜深人靜,我安靜的閱讀這本書,“聆聽”那一段傳奇的故事。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那是些濃烈得化不去,深刻得褪不了的形象:獨眼的敲鐘人伽西莫多,美麗善良的愛斯梅拉達,還有淵博卻邪惡的克洛德副主教。

一開始,伽西莫多的出場彷彿給我投射了一個醜惡的影象。他的獨眼,他的聾啞,他的駝背,他的巨大和醜陋都讓我先入爲主地把他當作了大反派。嬰兒時,他是一個人人見了都想把他燒死的醜小鴨;青年時,他是一個表面風光但人人唾棄的“愚人王”。他的臉彷彿註定了他就是惡魔的化身。到後來,我纔看清他那清澈、崇高的靈魂。他對像使喚奴隸一樣,役使他的克洛德忠心耿耿,這是怎樣的一種單純?他對曾經對他有恩的愛斯梅拉達,用盡全部生命的悉心照料和赴湯蹈火,是怎樣的一種如火一般剛烈的愛情?他受盡了人世間的歧視和欺凌,卻又滿足的,勤勞的當着他的敲鐘人。如此美麗,如此可敬的人性難道在他那醜陋的外表下就一文不值了嗎?

相比而言,如果說伽西莫多的外表醜陋,那麼克洛德的心靈便更加令人鄙視。一開始,良好的背景讓我覺得他是個學識淵博的善良人——他收養了醜陋的伽西莫多,他是人人敬畏的副主教···但是當故事的情節愈演愈烈時,我讀懂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畸形。他不擇手段地“愛”,讓他卑鄙地,變態地劫持愛斯梅拉達,並且因“愛”成恨地要置她於死地。這是一種自私的,低微的,霸道的“愛”,充滿了病態的“愛”,那不算是愛,只是傷害···

而書中最美的筆墨都傾注在了愛斯梅拉達身上:她美麗,因爲她有一張天真清純的臉孔;她善良,因爲她的內心充滿了同情和愛心。她可以爲了儲存甘果瓦的生命而嫁給他,她給飢渴難堪卻無人理睬的敲鐘人送水···她有菩薩一般無人能及的心腸,她有傾國傾城的美貌,她是善與美的化身!

怎麼能不引起我的思考?人性的層層面面是多麼複雜卻簡單:儘管人的精神世界是雙面的,沒有完全的醜,也沒有絕對的美。但是,美就是進步的方向,美就是最原始的目的。就像書中說得那樣:

“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東西。”

當滅燈鐘響徹在巴黎聖母院裏,所有故事都結束了。但那古老的故事將永恆地被傳誦···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3

寒冷的冬天,隨風飄動,這一切使人顯得精神振奮,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夜晚,你一個人,在巴黎聖母院靜靜地看着,經過一千多年的滄桑,仍然屹立不倒,這座高聳的宏偉建築之一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河水旁,突然響起一聲鐘聲,低沉而沉重,清醒,令人震驚,似乎是人們從回憶中回到了現實。我不知道當我在這裏會怎麼想,但是我確定當我站在那兒的一天時,我會閉上眼睛,只是等待,而不是想着可憐可悲的克勞德。更不用說誇西莫多了,他外貌令人恐懼,但讓我思考。不要想到埃斯梅拉達(Esmeralda),他仁慈,無知和可憐,而是要等鐘聲響徹整個河流和整個歷史。我稱它爲不朽的鐘聲。

《巴黎聖母院》是維克多·雨果歷經半年,用心靈創作的偉大鉅著,其中飽含了他的愛與恨,希望與寄託,傾注了他自己最熱忱而真摯的情感,爲我們重現了十五世紀時期,巴黎街頭熙來攘往的城市生活面貌,故事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絲美拉達和由主教代理克洛德·弗羅洛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而展開。在維克多·雨果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小說《巴黎聖母院》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奠定了雨果作爲世界著名小說家的崇高地位。他用自己奇特的想象力勾勒出一個個怪誕但同樣令人深思的場面,美與醜的極致演繹也因此深刻而強烈。

好句摘抄

1、驕傲會使人倒黴,驕傲後面往往緊跟着毀滅和羞辱呢。

2、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絕望,海綿已經吸夠了水,即使大海從它上面流過,也不能再給它增添一滴水了。

3、嚴酷只能嚇唬人們的心,凜冽的北風颳不掉行人的外衣,太陽的光輝照到行人身上,卻能使人漸漸熱起來,自動把外衣脫掉。

4、一個獨眼人和完全的瞎子比起來缺點更嚴重,因爲他知道缺什麼。

5、不幸的人往往如此。他珍惜生命,卻看見地獄就在他的背後。

6、醜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醜怪藏在崇高背後,美與醜並存,光明與黑暗相共。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4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愛斯梅拉達,她是一個集美貌的容貌與美麗的心靈於一身的善良的女人。當伽加西莫多因綁架愛斯梅拉達被綁在廣場慘遭鞭打、口渴難耐時,她將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邊,使伽加西莫多感到了溫暖。愛斯梅拉達曾經愛上了過救她的弗比斯,把自己的幸福託付給了他,但是弗比斯卻淡忘了她,但在愛斯梅拉達被誣受刑時甚至還幻想着弗比斯還能來救她,弗比斯卻因個人利益而不管愛斯梅達拉。

愛斯梅拉達還有着堅貞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當她被捕入獄時,一直愛着她的克洛斯告訴她,如果她答應嫁給他,自己就會放了愛斯梅達拉,可是愛斯梅拉達就算是死,也寧死不屈,到臨死的時候,都沒有答應他,她用生命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不願苟且偷生,更不願意嫁給一個虛僞、兇殘的壞人,副主教克洛德。

整本書演繹了一場浪漫的愛情故事,揭露了在十五世紀路易十一統治下的巴黎社會王權與教會勾結起來壓迫百姓的殘酷現實,告誡今天的人們要吸取教訓,不要讓悲劇重演!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5

巴黎聖母院,我讀懂了什麼?

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於是我果不其然買的就是盜版書(默默在心裏嘻笑一下下咯)。這本《巴黎聖母院》是買的特價書,選它是因爲賊便宜,宣說絕對正版。心中基本認定不實,就想買了看看,結果真就是個李鬼。呵呵,價格,真的就是一個硬碰硬的槓桿。只好自嘲,嗯,紙質不錯,印刷不錯,雖然缺少了名著的厚重感,可“名家名譯”“原汁原味讀原著”的詞條,在封面上還是蠻晃眼的,多少讓我心裏有些許的安慰。

其實,巴黎聖母院這本書所描寫的歷史背景,是我不喜歡的。沒有原因,純屬個人喜好。它的故事情節,也還一直停留在第一次讀它的記憶裏,一個美麗少女和醜陋敲鐘人的形象這輩子都在心底打上了烙印,對了,還有那隻貌似有些不可思議的小山羊……努力想了想,已經記不得什麼時候看過這本書,以前看書只注重情節,理解不了太深,現在重新選它,讀它,因爲它是名著,因爲我需要更寬泛的知識面來充實自己,需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爲即將擁有大把個人時間培養心理習慣。

關於人性的思考,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不管身處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不得不佩服,生活在19世紀的作者雨果,能把15世紀的歷史、人文、宗教、階級等社會問題,領悟的如此透徹,描繪的如此準確,從而赤裸裸地揭示了每個階級代表人物的人性本質。長相醜陋而善良淳樸的敲鐘人,美麗動人而真誠熱情的吉普賽少女,道貌岸然而邪惡殘忍的教士,英俊風流而虛僞卑鄙的衛隊長,生活落魄而追求功名的詩人,丟失女兒磨難一生的隱修女…且不說對文中主要人物細緻的刻畫,就連遊手好閒的大學生磨坊約翰、習慣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的乞丐國王、煞有介事荒唐審案的聾子法官、一味追求鍊金術的檢察官,以及去看望隱修女的三位婦人、視吉普賽姑娘爲情敵的名門閨秀百合花等,每個人物都鮮活生動,詮釋着美與醜、善與惡的悲歌,喚起人們對追求真善美的渴望!

不得不說,這部小說之所以能成爲百年不衰的經典之作,是作者自身的高深學識、文學修養以及對歷史的深入研究所決定的。

這不由得讓我對當下網絡文學有了對比。生逢高科技網絡時代,我們是幸運的,僅從文學作品來說,多到一輩子都看不完的內容。不能說現在的網絡寫手沒有才,精品大作時而有之,甚至十幾二十歲娃娃寫出來的東西,文風獨特,用詞奢華,極富聯想,有了令耳朵倍感清新的耽美、穿越、玄幻等文學作品分類。雖然我對這些作品向來敬而遠之,偶爾隨手翻閱一些,卻時常有自愧不如的感慨,無論怎樣自己都是想不到、理不清、寫不出的哦。……可是,看的時候驚豔了眼球,細細品味下,卻多隻是停留在表象上,缺乏時代精神和目標導向,更缺少文學作品的凝聚力和厚重感,正如我們說90後、00後越來越缺失的責任心,自我任性而隨心所欲。

這些已經不是我輩常人所能思慮的話題了,所以,多讀喜歡的書吧,對自己說,沒有成名成家的奢想,起碼也讓自己有個心理寄託的生活方式!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6

公元二零一九年四月的一個平凡美好的春日,在巴黎的街頭漫步的遊客們正享受着傍晚的安閒,欣賞着教堂神聖莊嚴的美。天空是如此湛藍,如此平靜,彷彿是聖母的眼睛正凝視着這座美麗的城市。然而,誰都沒有想到,當太陽的光芒漸漸變得柔和的時候,耀眼的火焰如一條巨大的紅蛇,從古老的瓦礫間爬出,竄上高聳入雲的尖頂。可怕的濃煙滾滾地漫向天空,鮮紅金黃的烈火舔卷着人們的聖地。在人們絕望的注視下,耗費了一片森林的尖頂被火焰的獠牙攔腰咬斷,美麗的教堂已化爲一片火海。

等這場可怕的大火徹底熄滅,新的一天的陽光已經冰冷地灑在淒涼的廢墟上了。透過哀傷的淚水,人們發現,聖母的殿堂並沒有徹底的死去,她還帶着渾身的傷痛,無聲地望着人們。兩座鐘樓依舊默默地立在那裏,彷彿是兩個虔誠的靈魂,守護着受傷的聖地。

在廢墟中,人們又彷彿聽到了迴盪了幾個世紀的鐘聲,還有一段段刻骨銘心的命運悲歌。望着這座殘破的聖地,人們的思緒回到了很遠的過去——這座大教堂的靈魂誕生的時候。

一個多世紀以前,一位失落的作家來到了這座神聖的教堂。當他走進教堂的鐘樓時,他無意間在一個陰暗的角落裏發現手刻的希臘文——“ANARKH”,命運。漫長的歲月中,刻下這些字母的人肉體和姓名都早已在歷史的河流中消逝,唯有這些字母深深陷入石壁中,神祕而憂傷。在詩人的世界中,它開始無聲地訴說,彷彿在講述一個宿命的故事。於是,在落魄的詩人純潔的幻想中,一個愛與恨、美與醜、純潔與污穢的故事悄然誕生。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1482年,一段最爲黑暗的、人們毫無惻隱之心可言的歲月。在狂歡節尋歡作樂的格雷夫廣場上,故事的兩位主角不約而同地出現——在瘋狂的人羣中,奇醜無比的怪物卡西莫多被錫紙、木棒裝扮成可笑的醜八怪之王;而幾乎在同一時刻,天使般美麗的女孩愛斯梅拉達正和她心愛的小山羊一起翩翩起舞。就在這一天,命運的悲歌開始唱響。

美麗的女孩像是一把火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就連一向遠離物質享受副主教弗羅洛,內心陰險的慾望在這位美人的面前再也壓抑不住了,他一心想要得到她,或是毀滅他以保全自己的名譽。他命令他的奴僕卡西莫多去綁架這位美麗的女孩,然而女孩卻被一位英俊的隊長腓比斯救下。腓比斯英俊的外表與騎士一般的行爲深深俘獲了女孩的心,女孩至死都沒有看見他光鮮的外表下醜惡的靈魂。險惡的副主教嫉妒腓比斯,趁着他們幽會之際海誓山盟,用匕首刺向了腓比斯,然後逃之夭夭。可憐的女孩被當做是殺死腓比斯的兇手,是玩弄巫術的妖女,在重刑之下屈打成招,被判處絞刑。

當女孩被送上絞刑架時,已經痊癒的腓比斯坐在姑媽的院子裏冷眼旁觀,真正的兇手面對瀕死的少女也冷漠無情,唯有卡西莫多衝上刑場,將女孩從死神的鐮刀下救出,把她安放在教堂的鐘樓裏。然而,這位醜陋的敲鐘人的保護並沒有奏效:女孩被副主教從鐘樓中騙出。當喪心病狂的副主教讓她在他與絞架臺之間選擇時,堅貞不屈的女孩選擇了死亡。於是副主教叫來了軍隊,女孩在太陽升起時將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冰冷的絞架上。

命運有時是不公的、無情的:純潔的愛斯梅拉達含冤而死,卡西莫多善良的靈魂寄居在一個奇醜無比的外殼之下;庸俗低劣的腓比斯冠冕堂皇,憑着英俊的外表與高高在上的地位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原本刻苦勤奮、博學多識的`弗羅洛在苛刻的禁慾生活中逐漸變得陰暗、深沉。命運將美好的事物撕碎,使光明蒙上灰土,人們在黑暗中逐漸喪失了自己的靈魂。

在那個遙遠的年代,處於黑暗中的人們無法看見華麗的外表下險惡的靈魂,愚昧與偏見矇蔽住了人們的眼;在雨果生活的年代,光明與黑暗交織,絕望與希望並存,人們在生存與毀滅中艱難前行;一直到今天,人們雖然已經迎來了和平與希望的曙光,戰爭與貧困的陰雲仍盤踞在世界的角落;人們一方面沐浴着天堂的光芒,一方面受着地獄烈火的煎熬。

各個時代都有悲劇與不公的命運。

於是,雨果透過詩人敏銳又朦朧的眼睛,在匆忙的人生中,潛心觀察;他思考,他質疑,用他詩一般的語言,講述了這樣一個悲劇,引導人們思考命運這一永恆不變的話題。在流亡的日子裏,他寫下了他對世俗與命運的宣戰書——拋掉古老的騎士愛情,撕掉容貌、金錢、慾望這些外皮,袒露出愛情純粹的靈魂——守護與無私;他歌頌了人性的可貴,讚美了高尚的靈魂;他讓醜陋的卡西莫多衝破美醜與生死,緊緊地摟住死去的少女,兩人在陰暗骯髒的地窖中漸漸地腐爛。我們彷彿可以看見,在美麗的曙光下,兩人純淨的靈魂緩緩升入天堂,命運的歌聲響徹雲霄。

這個發生在神聖的教堂的悲劇深深地走進了人們心裏,儼然成了教堂的靈魂,故事中一幕幕愛恨情仇,都已滲透進教堂的角落。故事與建築的本身,已經融爲一體,人們再也無法將它們區分開來。

一場火災過後,卡西莫多心愛的鐘樓依舊屹立在巴黎美麗的土地上,多麼像是這個敲鐘人高尚又雋永的靈魂!古老的建築依舊在凝視着大地,在革命的烈焰、兩次世界大漲炮火與硝煙的洗禮之後,她欣喜地看見,人們在廢墟中重建家園,在命運的齒輪下堅強地活着。

命運的鐘聲依舊在世界上回蕩,永遠也不會消逝;我們在命運的河流中,逆流而上,含着淚水微笑着唱響命運之歌。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7

偉大的作品的偉大之處是在於揭露了人性,反映了特定時代的社會的黑暗與現實,以及描繪出了純粹美好的愛情。

法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創作至今已經有兩個世紀了,可是依然不斷被人們傳頌,一次次的出版,文學思想的光輝跨越了時空流傳至今。這本書在許多年前已經讀過了,至今仍然在我腦海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善良美麗的艾絲美拉達,鐘樓怪人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神父羅德。本書也是圍繞着三個人展開了故事。

愛斯梅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爲生。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因爲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接受詩人甘果瓦做自己名義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見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會同情憐憫,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鐘人的脣 邊。這樣一個心地高貴的女孩,竟被教會、法庭誣衊爲“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作者把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 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至於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鐘人伽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過着清苦禁慾的修行生活,而內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伽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裏,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外表 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託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可以爲她赴湯蹈火,可以爲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如此強烈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一部高貴偉大的作品不僅僅只是向世人講述了一個故事。更加激起了人們思想的火花。毫不留情的透過一個強烈對比的故事諷刺了封建教會的黑暗和腐敗,毫不留情的鞭撻了迂腐和愚昧。又描繪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們衣衫襤褸、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文明的世界裏的人的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和捨己爲人的美德。

角色和角色之間的對比,社會階層與社會階層之間的反差。正是處於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和封建教會舊勢力和世俗權力相互抗爭的十五世紀的現狀。除了廣泛意義上的對比,我更加鍾情於認爲這是一個愛情的故事。我並不認爲艾思美拉達愛着卡西莫多,但是我卻可以很肯定的說卡西莫多是純粹的愛着這位吉普賽姑娘的。當艾思美拉達將水送到在烈日下處刑的鐘樓怪人的嘴巴里時,從小被人歧視被人毆打的卡西莫多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性的愛和美。對於卡西莫多來說這位吉普賽姑娘就是他的生命,能夠爲她了她的幸福燃燒自己的生命。在行刑時卡西莫多救艾絲美拉達到巴黎聖母院,在看到因處死艾絲美拉達時發狂笑着的神父羅德時毫不猶豫的推他下樓,最後抱着美麗的姑娘一起進入墳地殉情。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偉大的愛情呢,在毫無外貌美感可言的卡西莫多身上,這樣的愛情顯得更加純粹,沒有性,沒有暴力,只是愛着那位能歌善舞美麗善良的姑娘。這樣的感情對於我來說比起抨擊了黑暗的社會,更令人爲之動容。一部的作品可以有多種解讀,一部好的作品可以讓人沉思,我在這本書裏看到了人性的善惡美醜,看到了愛情,那麼你又在這本書裏看到了什麼呢?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8

《巴黎聖母院》以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大量的對比手法描繪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它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真實歷史,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爲奸壓迫人民羣衆,人民羣衆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鬥爭。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僞,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爲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在本書中,有大量的對比手法來闡述了善與惡、美與醜。好似仙女的Esmeralda和麪容醜陋的殘疾人Quasimodo形成的容貌對比;兩人那心靈善良、行爲勇敢的高尚品德與外表道貌岸然,內心卑鄙齷齪的副主教Claude形成的本性對比;Quasimodo一旦愛上Esmeralda就真誠相待、忠貞不渝,最後抱着姑娘屍體而自盡;而外貌英武、風度翩翩的Phoebus隊長,不僅拋棄了Esmeralda而和另一貴族小姐結婚,而且成爲帶兵搜捕她的兇手——兩者形成的行爲對比……這些對比極力體現了當時封建王朝上層社會人士的醜惡和下層平民的高尚品德。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說現在的社會。首先聲明,我並不是上帝,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我沒有理由去評判大衆的所作所爲,只是發發牢騷而已。也許我做不到我所說的,但是我心裏不能接受——這只是個現實。

我們崇尚的是“講文明懂禮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要求人人擁有“真”“善”“美”的價值,這個思想是非常正確的,但真正做到還是要靠人們。但真的能完全做到“真善美”嗎?這是不可能的。我聽過一句話說:“凡是有光明存在的地方必有黑暗。”光和暗是分不開的兄弟。那麼借一步話說,有“真善美”的地方必有“假惡醜”。既然如此,那麼當然是“真善美”多,社會就會變得越來越好了,只是在現在發展的社會,要實行很不容易啊。

我們經常會處在善惡交接的細縫中痛苦。當你在想善心幫助別人時,旁人卻說這是做作;當你再想幫助別人時,又不敢下手,怕再次被別人嘲諷——這就是現實。前次有新聞不是報道了嗎?有一位外國小夥子幫助了老太太卻被旁人說,這不就是扭曲了事實嗎?而有些人就利用了善良的人而去變成乞丐乞討,這纔是假“善”。

城市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爲城市發展得過快,而人心被扭曲了,只爲自己而想,但是它又爲人民提供了便利。有的時候我卻在想,如果回到以前多好。也許住在平房,過着貧窮的日子有多麼痛苦,但是我覺得那是快樂的。鄰里關係的和睦,村民之間的交流與信任比現在要強一百倍。樓房的小隔間隔絕了人們的交流,路上行人匆匆的腳步加快了社會的進程,而文化的落後,使得縫隙越來越大,造就了現在的局面。有的時候,也許只有百姓間還流傳着那種最真摯的最傳統的感情吧。

我已不知道要說什麼了。但我還是和他們一樣,我也期盼着有一天這個社會有更多的“真善美”,有更多的擁有高尚品德的出現在社會上,少一份醜惡。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9

《巴黎聖母院》算是拜讀過了一遍,而我也是充分領略了雨果描寫細膩的文風了。雨果藉着發生在巴黎聖母院的這個故事,諷刺了宗教的虛僞,禁慾生活的終結,將自己對宗教的不滿透過這個渠道一吐爲快!而雨果對下層人民友愛、善良、團結的欽佩與歌頌也是瀰漫在整本書中。

在本書中,作者是懷着極大的同情描寫下層人民的。他們雖然舉止比上層人來說略顯粗俗,可是他們的心靈卻較那些上層人物高尚得多。巴黎乞丐們圍攻聖母院救愛斯梅拉達的場面之激烈叫人熱血沸騰,“狗牙咬住狼肉”,不正是他們團結、善良精神的最好體現嗎?讀完本書,我對身處社會下層的人民更加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