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教養的證據讀後感

讀後感6.99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養的證據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養的證據讀後感

教養的證據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語文報裏的一篇文章《教養的證據》,深有感觸。

作者在文章中這樣寫到:教育和財富一樣,是需要證據的,講了幾個方面的內容:熱愛大自然、目標遠大、對歷史的瞭解、尊重自己以及他人、有優秀的品質、意志力堅強。真是是讓我大開眼界,使我發覺其內在的新穎之處。

當我讀到熱愛大自然也就是說教育和綠色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時,我就想到了,我們剛學的《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地球就是我們的母親,也是生命的搖籃,但是原本可以再生的資源,卻讓我們隨意破壞,導致地球資源不能再生。霎時,我眼前馬上浮現出了這一幕:那天在公園裏,一個戴眼鏡的青年竟然肆意的攀折桂花,還蠻橫無理地和管理人員爭吵。如果我早一點看到這篇短文,我會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批判他這個人太沒有教養了。公園裏的一花一草是大自然的風景桂花香飄千里,讓人聞了沁入心脾,也是供人欣賞的。如果周圍的人大多數像他那樣,那麼大自然的風景就是所剩無幾了。所以說一個有教養的人是要保護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那麼我們的世界會變得越來越美麗。

這篇短文中最有價值的一句話:教養是可以遺失也是可以撿起來的。多麼的富有深意啊。是的,教養是細水長流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平凡的世界裏,更要做一個不平凡的人,例如目光遠大的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等等,學習他們我們更不應該丟棄教養這兩個字,在車廂我們要尊老愛幼,在學習上與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在生活上要互相關心,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伸出友誼之手,學會捨己救人;如果身邊的人都有着良好的教養,我們的祖國也會變得越來越富強的。

今天的這篇短文的確使我受益匪淺。

教養的證據讀後感2

什麼是教養?詞典上說:“教養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這樣的解釋過於專業,讓我不得要領。讀了《教養的證據》這篇文章後,他平直的闡述讓我豁然開朗。

作者在文章的開頭便點出了自己對教養的理解:“因教育而養成的良好品質”。作者認爲,教養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出來的。這個教是廣義的教,除了入學經師,也包括家長的言傳身教,還有環境的耳濡目染。

教養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褒揚個人身價的標誌。一個人的教養是不是由自己隨意標榜的'嗎。

作者給出了明確的回答,那就是教養是要有證據的。

接着作者細述了教養的七個證據:有教養的人,要懂得與自然協調,要愛好動物,植物和自己的同類;有教養的人能夠自如的運用公共語言表達內心和他人交流,並能夠妥帖的付諸文字;有教養的人要對歷史有恰如其分的瞭解;有教養的人會不由自主的擁有遠大的目標;有教養的人對人類的種種優秀品質要充滿敬畏敬仰之心;有教養的人,能夠明瞭自己的侷限,知道世上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有教養的人,要對自己無法企及的高度永遠保持尊重。

誦讀之後,文中第四第五點闡述在我心中也很強的共鳴,那就是,人可以被暫時的困難打到,對結果失望,但有修養的人絕對不會絕望,短暫的失望不會沖淡心中的遠大目標。有修養的人會堅信這樣一句話:“試一試,可能我們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不去試,成功的希望則是零。”有修養的人不會停止努力。

對作者的第五證據,我也深有感悟,那就是,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定會知恥,對於自己尚未企及的高尚品質要心之嚮往,不會安於現狀,更不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也正因爲對優秀品德的敬仰之心纔會促使他成爲令人敬仰的人。我們從報道中獲悉,有一個登三輪的走進復旦校園成爲文學博士,也有洗衣女工成爲文學碩士。但我也看到這樣的景象:一些身強力壯的後生混雜在老弱病殘的乞丐堆中,嚶嚶切切的向路人乞討。說不定他們乞討的收入比施捨的人還多。他們缺少了人的知恥,不管後來如何富有了,他也成不了有修養的人。

就如作者所說,教養不是一天養成的,它是潛移默化得來的,也是要自身個體努力才能得來的。

如果你還不是大自然的簇擁者,快試着感受身邊的植物,動物吧,到大自然的懷抱中體驗天人合一的感覺吧。

如果你遊離在人羣之外,你也不妨敞開胸懷,盡情吐露吧,你會發現心胸中流通的真情實意會變成你口中的蓮花。

假如你業已心滿意足,去回顧一下你兒時的夢想,讓遠大的志向給你插上遠行的翅膀。

去見賢思齊吧,說不定那一天你也成了心目中有修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