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教師《不做教書匠》讀後感

讀後感2.67W

“我有一個信念: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學校,也不可能走的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遠。”翻開管建剛老師寫的《不做教書匠》,這幾行字便印入了我的眼簾。

教師《不做教書匠》讀後感

書中說“教育是朵帶笑的花。”,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就是讓每個學生心中充滿陽光。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教育智慧就是讓學生心中充滿陽光的原動力。

“改變以往粗暴的做法,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溫暖,用愛去修正孩子的行爲,一個眼神、一次撫摸、一點微笑,都會讓學生心中充滿陽光。”

我們班的陽陽上學期上課總是愛亂動,沒事還愛不自覺地站起來,要不就腳踩在椅子上蹲着;玩鉛筆、書包帶...這些我們在低年級課堂經常遇到的情況他都有。看到這樣的情形我的心裏總是有一股無名火,特別想狠狠地教訓他一頓。可是我也知道,他這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批評對他來說根本就是無濟於事,怎麼辦?我邊聽着學生的發言邊不動聲色地走到他的座位旁邊,下意識地用左手摸了摸他的腦袋。小傢伙擡頭看了看我,我微笑着看他,並用眼神示意他把腳放下來,還用手拉着他的小手,示意他放好。孩子一一照做,沒有以往的倔強。看着他如此溫順,我心中的漣漪開始盪漾,是不是還可以給他一點甜頭呢?於是,當那個學生回答完畢時,我故意說:“你說得真好,聲音又響亮,你看陽陽聽得多認真呀。我看誰也能和他一樣坐得端端正正又認真聽呢?”這話還真管用,他得意地笑了,還把身子挺了挺!接下來的時間,我發現他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過我,而且有好幾次把手舉到我身前,一副你不叫我,我決不罷休的架勢。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範。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陽光的心靈需要陽光的.教育,老師們試想一下,當某位同學微低聲發言時我們通常會怎樣做?是把手放在耳旁,伸着頭,做出認真聽狀,然後笑着說:“回答得真好,可惜老師聽不清,你能大聲些,讓大家都聽清嗎?” 還是大喊一聲:“大聲些,你早上沒吃飯吧!”我想肯定會選擇前者。一個有魅力的教師,就應該懂得如何用微笑來感染學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我們不能輕易地踐踏屬於他的自尊,學習上有困難是理所當然的,生命需要陽光,也只有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生命才能健健康康地長大。”

看着一臉疑惑的昊昊,我的心又被揪了起來,已經四次了,可他手中的字母本依然是錯誤的。我真的很想怒問他上課爲什麼沒有認真聽,可我沒有這樣做,只是連做了兩個深呼吸,慢慢地說:“剛纔我和你說的,你還是沒聽明白,對嗎?(他點點頭)所以,我再跟你說一遍,這次你一定要聽仔細,回去才能做出來。(他又點點頭)”當然,接下來的第五次,他終於寫對了。當我在他的字母本上畫上一個大大的勾時,我感覺到了他的如釋重負。於是,我微笑着對他說:“其實寫字母並不難,是你太緊張了,沒看清楚寫法,纔會改錯,對嗎?”孩子看着我,靦腆地笑了,轉過身輕鬆地回到座位上。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何教出陽光、有個性的學生,還需要教師的智慧。智慧來自學習,生命如樹,學習就是生命的根鬚,教師只有讓學習成爲生命的狀態,才能讓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駐。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於內心時常盪漾起一股輕柔充盈的暖流。有了這股暖流,不管是陽光燦爛或是陰霾滿天,我們始終能漾起微笑;有了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個物慾橫流的地方,我們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內心的祥和與平靜;有了這股暖流,我們便能抵擋一切寒冷與飢餓,風再大、浪再猛,我們腰不彎,步不亂,目光穿越喧囂與浮躁,清澈依舊。”願所有老師都能體會到教育的幸福,不做“教書匠”,讓陽光灑滿學生心房,讓我們的學生“陽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