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不做教書匠優秀讀後感1000字

讀後感2.53W

在這次新教師培訓中,有幸拿到《不做教書匠》,這是管建剛老師的一部教育隨筆,是一線青年教師的心靈雞湯,是第一本爲青年教師量身訂作的勵志書籍。翻開書本,我第一眼是被管老師的介紹所吸引,一年大病,兩年養病,三年經商,八年村小,七代務農,八面無書,九九寒冬,十年板凳,第一個感覺就是感到管老師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人一樣,沒有那麼遙不可及,是經歷過很多苦難挫折,他來自鄉間,來自教育一線,他曾經跌倒過迷惘過,但他終於看到了教育的本質和幸福,現在正將他畢生的經驗向我們娓娓道來,讀他的書,就像在聽一位成功長者在娓娓講述他的成長經歷,他的教學、生活心得。他以深入淺出、寓理於事的方式,引導我們青年教師要去做一名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專業感、奮鬥感、親和感以及智慧感的老師,一切都是那麼親切、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翻開這本書的序言,序中有這樣一段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個不愛惜自己、不尊重個性成長、不謀求自主發展和人生幸福的教師,卻居然可以“以學生的發展爲本” 這是不可想象的。我深以爲然,是的,如果一個教師連自己都不關注,怎麼能去關注學生呢?不謀求自主發展的教師,自己的教育生活都談不上幸福,因此無法使自己享受到教育學生的幸福,偏偏我們大部分又無能力從事另一個職業,於是,每天消極地上班教書,變得身心俱疲,教無可趣。所以關注教師自身發展,提高教師素質應該是我們教師努力的方向,簡而言之具體的做法就是——終身學習。爲此,我爲自己定下以下具體目標:1、多讀書,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素養。2、多聽課,多向他人學習。3、多上公開課,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每學期至少開一次公開課。4、多反思,及時總結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學案例和論文

這本書一共有八章,每一章都有自己的主題,記錄的都是教育隨筆及教育問題的思考,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和做一名有奮鬥感的教師。在第四章中寫道"成功的人永遠在找方法,失敗的人永遠在找藉口。"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育不要找藉口。現在想想確實如此, 我們不要去埋怨班級的好壞,因爲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我們要去發現他們的優點,表揚他們,不是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嗎,放寬心,耐心教吧,找藉口只能給自己,別人帶來更多的煩惱,因爲事情總得做下去。因此,我的做法是:從小事做起,不找藉口。教育原本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教育只是一些小事,我們每天做的就是這樣一些小事,例如:1、早上到學校,進班級,看一看學生是否都到齊了,誰沒來,又是什麼原因。2、把回家作業本收上來,誰沒及時交,又是爲什麼。3、如果來得及,馬上批改作業,誰錯了,爲什麼錯了,怎樣輔導他。4、晨讀已經開始,儘管有學生幹部組織,但還是去看一下,如果學生很認真,笑着表揚一句。5、上晨會課了,也許講個故事,也許回顧昨天或上週的班級常規管理的.考覈情況。組織大家一起去做操,跟着同學們一起甩甩胳膊踢踢腿。6、馬上要上課了,準備一些教學用具。7、下課了,利用課間和學生交談幾句,問一問上課開小差的同學有什麼原因,課堂作業有問題的學生,此時也需要點撥一下。等等很小的事情。

同樣的在第五章中寫道:"在挫敗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貶值。"是的,不管我們經受何種失敗,我們都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對於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帶來進步的思索。或許這次評優課我們失敗了,或許這次論文評比我們名落孫山了,或許這堂研討課我們上砸了,或許這學期我們的教學質量不高。但是,我們沒有貶值,在這些磨練中我們是升值的,只是這些價值還沒有適當的方式和機會展露出來,它需要在下一輪的實踐中帶給我們驚喜,我們可以把每一次看似‘失敗’的嘗試當作力量的集聚,就像我一直堅信有‘運氣守恆’原則一樣。因此,我們要有亮出自己的勇氣、有徵服課堂的勇氣、有接受失敗的勇氣、有否定自我的勇氣。

讀着這些文字,我好像在和一位智者娓娓交談。腦海中慢慢浮現出過去的一切,心靈在漸漸舒展。我認同了管老師的觀點,也在這觀點中讓自己再次找到了激勵和做教師的初心。

標籤:讀後感 教書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