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集合15篇

讀後感2.9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後感集合1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在以前,人們不像現在一樣有電話可以方便人們來與遠方的家人交流,所以書信,便成爲了一種很好的方式。談起家書,《傅雷家書》這本名著肯定會浮現在腦海間......

書的第一章說了不少作爲父親對自己孩子虐待的道歉話語,從中可以看出來父親對孩子的濃濃愛意。在孩子走後,父母也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捨之情,是啊,那畢竟是自己的骨肉啊,誰能捨得呢!在除夕夜,也只有深深的思念。大人總是比孩子要有經歷的,於是自己便可以告訴孩子各種關於學習的方法,幫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當在深夜,也不能擋住一個父親對兒子訴說的心情,爲孩子成熟而開心,與孩子討論自己的工作......這些不都是一個父母對孩子愛的表現嗎?在這些家書中,每一封都有着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這足以體現對遠在他鄉的孩子的關愛。每每當孩子來信,父母總是會上揚嘴角,熱淚盈眶的讀完那封期盼已久的家書。天下父母心。

想想自己在家裏的表現,對父母的話語有多少厭煩與氣惱,總覺得自己長大了,不用他們管了,可他們卻還是喋喋不休地嘮叨。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愛,只是我們現在還小,不能明白透徹。如果我們像傅聰一樣離開家裏,或許就會懂得父母了。我們平常對家人總是不滿,總是挑剔,卻從不曾注意他們漸漸白去的兩鬢,那是爲我們操勞的結果。家書的內容並沒有侷限在關心兒子身上,更多的是與孩子討論自己的生活、工作、詩人和音樂家,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那些經驗及教育道理。請記住,父母永遠是最愛我們的人。

請從現在開始,對父母好點,理解他們的所有苦心。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傅雷在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之間寫給兒子傅聰的信,內容涉及生活、社會、音樂、婚姻、文學、藝術、宗教、歷史等各個方面。

讀後感:

每當翻開這本書時,腦海裏就會自動播放起許飛的那首《父親寫的散文詩》,不管是這些信還是那些日記,無不包含着父親們平日裏那不輕易說出口的愛。信中的語氣殷殷切切,讀不盡的關懷和恨不能自己衝上前替孩子經受槍林彈雨的熱切。

原來不管他們的身份地位如何,兒女面前,父母總是卑微的,尤其是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他們不斷地小心試探,我親愛的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有空多回復我哪怕是一兩句。即使孩子長大,生活方面,他們擔心的依舊是他們吃飽了沒、加衣沒,有錢花沒、遇到問題會解決沒......彷彿他們還是自己掌心那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當然,這本書能夠收穫的不只是字裏行間流露的愛,更多的是傅雷對兒子在生活處事、文學作品、藝術體味等方面的討論和教誨,比如,學習的時候不要求速度,天下沒有速成的學問。時刻牢記自我批判。“藝術家需兼有獨特的個性和普遍的人性”。智慧使人醒悟,信仰易讓人偏執......

讀的時候只感覺像多了一位拳拳關心問候你的老父親,不僅有滿滿的關愛,還有諄諄的教誨。裏面提到的許多傅聰的問題我也有,許多年輕人也有,比如遇事容易感情用事,不會拒絕別人,對人沒有戒心....傅聰都對傅雷提出了適當的建議。這是一位來自愛子的父親的忠告,自然不會有私心。他只會把他所經歷的、所總結的經驗毫無保留地講給你聽,只爲了你哪怕少走一點點的彎路。讀完以後許多問題豁然明朗。

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當然,初中生往上會更容易讀些。不一樣的年紀讀自然是不一樣的味道,上面是我讀出的東西,你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3

細節在詞典中的意思是瑣碎而不重要的小節,細節看似不重要,但正是這些細節,才體現出我們每個人真實的一面。

傅雷在信中寫道:上封信中,我要你注意,住在華沙必須問明房東的睡眠時間,切勿深夜彈琴的事,望隨時記住。這句話說明傅雷不希望兒子練琴時打擾別人,這也體現出傅雷在日常生活中的隨和、平易近人、關心他人。信中他還提到了很多細節,“有件小事要和你談談,你寫信封爲什麼老是這麼不neat?日常瑣事要做的neat,就像彈琴要講究乾淨是一樣的。”見字如面,傅雷認爲在平常的寫字寫信中,透過字跡頁面的整潔程度等,便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性格,所以他希望兒子無論是寫信還是彈琴,隨時隨地都要保持neat。

郭德綱有句話在網上很火,“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觀人於酒後。”看一個人怎麼樣,怎麼看呢?觀人於臨財,就是要看他在金錢面前,是否見財起意?如何取利、如何駕馭財富等。觀人於臨難,就是要看他在困難面前怎麼做,是消極還是樂觀?觀人於忽略,就是要看他無意中的一些舉動,往往能體現他一個人的性格。觀人於酒後,這一點就很簡單了,我們都知道,酒後吐真言,喝酒以後說的往往都是真話。這些不都是細節體現人品的例子嗎?

我的媽媽就是個很注重細節的人。吃飯時,她經常告訴我,吃飯時不要亂換座位,不要敲碗,不要把筷子插在碗裏。寫作業的時候,她又告訴我,寫作業要快,不要磨蹭,否則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會拖拖拉拉,做事做不乾淨。寫大題時,要把答案從左往右寫,不要都擠在右邊,和做事一樣,要提前把事情趕出去,而不是拖到後邊。這樣的細節要求還有很多很多。

細節決定一切,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爲舉止,注意點點滴滴的細節,能做好小事,又怎會擔心做不好大事呢?這就是我讀《傅雷家書》的收穫。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是馬大哈,做任何事情不拘小節,只把這件事完成了,卻沒有把這件事弄好,最後自己吃了大虧。還有一類人他們心細如髮,任何一個細小的關鍵都能被他們發現。我算是介於這兩種之間的人。

有時很細心,可以發現很多隱藏的資訊,而有時候卻不知爲何就像是選擇性的失明,一遇到關鍵資訊就自動屏蔽,有時弄得我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傅雷家書》中傅雷對於傅聰細節的要求具體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術、生活起居、待人待物,裏面提到了很多我們平時都沒有注意到的細枝末節。譬如:信封要書寫工整,研究學術要嚴謹,對待朋友不能總是一腔熱情.

注重細節,會讓我們從中受益很多,而粗心的人卻要吃虧了。我就是一個粗心的人,我們學校最近進行了生物和地理的考試,考完試之後我覺得自己答得還不錯,反正會的不會的都寫完了,沒有空題。考完試神清氣爽,趕回家,也不想考試的事,開始寫作業。考完試的第二天老師開始對題,拿出試卷,順帶看了一眼,“咦?這個咋問的是半島,我寫的啥來着?好像是大洲。”想到這我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巴掌,這算啥?會的寫錯,太丟人了。越往下對,越認爲自己在考試時是不是眼睛突然出現了故障,大腦也不受我的控制了。這種事兒但凡是在考試時絕對不會缺席,特別準時。現在我還在努力改正,但效果甚微。

在身體方面的細節就更不注意了。我常常不注意地下的坑坑窪窪,人稱“平地摔小公主”,走着走着別人就會看到我,身體一彎,立馬抓着身邊的人,這樣就說明我又崴腳了。

細節決定成敗,不僅僅是學習還是身體上的,多注重細節學習會完成得更加完美,身體也會少受到傷害。

傅雷家書讀後感5

杜甫曾寫過這樣一句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在古代是人們主要的通訊方式之一。而在現在衆多通訊方式中,書信可以很全面的向他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傅雷家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傅雷家書》摘自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於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傅敏的書信。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書。

傅雷是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對如何教育孩子,他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認爲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做人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家書中常常強調的便是如何做人這一問題。

在傅雷去波蘭留學,獲得國際大獎,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終關注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並不時給予指點。他常常在信中告誡自己的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到問題不氣餒,獲得大獎不可以驕傲,要對國家和民族有榮辱感……在生活上,傅雷也是進行了有益的引導,比如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不管是在兒子生活工作還是做人方面,傅雷都十分關心,在這一百多封信中,每一封都可以看出傅雷對兒子的愛。

傅雷是優秀的,他在藝術方面很有造詣,而他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擁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傅雷是中國父母的代表,他望子成龍,希望孩子成爲自己理想中那樣的人,而傅雷又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在他的引導下,兩個孩子都十分的成功。

在讀過《傅雷家書》後,我不禁感嘆傅雷對他兒子濃濃的愛,也不禁羨慕起傅聰及傅敏,因爲從小我對父愛的感受並沒有那麼地深刻。有人說過,《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父愛的教子集,我認爲這句話很對,《傅雷家書》告訴了我們在生活中處事的方式方法,是一本寄託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傳送帶。

傅雷家書讀後感6

父愛不像母愛那般溫柔,那般體己,父愛外表裹了層嚴厲的外殼,殼下卻同樣是對孩子的滿心關懷。讀《傅雷家書》,我明白了許多。

傅雷是一位出色的翻譯家,同時也是一位嚴格的父親。傅雷去世後,他的家人把他和兩個兒子的家信輯錄爲《傅雷家書》。這本書凝聚了十二年間傅雷對其兒子的諄諄教誨與關愛,是一部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書中,因爲大兒子傅聰遠在海外學習音樂,傅雷便隔着重洋,用書信指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一封封信裏,傅雷對兒子的藝術學業是十分嚴格的。對於傅聰音樂比賽的排名,傅雷列出一條條對傅聰的問題:傅聰的總分多少?第一二名的總分各多少?第一二名與傅聰比較之下,有何優勢劣?老師對傅聰的評價是怎樣的?等等……這些問題無一不體現出傅雷對傅聰學業的關心,體現出一個望子成龍的父親迫切的心。

傅雷嚴格的家教還體現在對兒子生活的指導中。傅雷經常以自己的經歷教育孩子。他教育孩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苦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對傅聰生活、理財、愛情方面的問題都有悉心指導,提出自己的建議。愛子之情,融於字裏行間。

看完《傅雷家書》,我明白了許多。生活中我常常埋怨父親不像母親一樣細緻入微、善解人意,還總用各種方式讓我去學習。現在我明白了,這些強硬的命令下,是父親想讓孩子過得幸福、取得成功的心。

父愛是不易理解的,不如母愛討人喜歡的。但當我們剝開裹在父愛外表的一層層殼後,就會突然發現,父親的滿腔愛意都藏在外殼下,等着人去發現、瞭解。

《傅雷家書》向我們證明了父愛的偉大,讓千萬中國孩子理解了父親,明白了父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7

愛,是一望無盡的大海,看不到源頭,看不到終止;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流露在在言語中,穿行於行動中。《傅雷家書》中是父親對兒子愛在那字裏行間隱藏。

從1954年開始,一封封家書穿過一道道國境線,送到兒子的手中,那是跨越千山萬水的深情,直到一方的生命戛然而止。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盡的,我讀《傅雷家書》瞭解到父親對兒子的事情認真仔細地,從“努力加餐飯”,“我們很想知道你的飲食起居,住的屋子、寒暖、牀鋪”等等零星事,都是傅雷對傅聰生活點點滴滴的關注,讓我感受到愛的溫暖如春。

傅雷對傅聰的教育很是專注,就像我的父母那樣,當我的成長軌跡偏離軌道時,父母都會給我加以改正,在無言的愛裏默默關注我的成長。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遠方用功,努力,我心裏說不盡的歡喜。別了,孩子,我在心中擁抱你!”、“睡眠務須充足,一切總以身體爲重,這是最基本的本錢!”傅雷對傅聰總是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關注身體狀況,天下的父母應該都是這般囉嗦,哪怕讓我們做好防護感冒,返校時父母總會多提幾句:“要注意保暖,多喝水,照顧好自己。”

“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更要戰戰兢兢,不負國人對你的期望。你對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動來表現纔算是真正的感激!”這正是傅聰苦惱時,向父親傾訴,父親對傅聰說的話,在語句中體現了傅雷對傅聰思想上的疏通,也側面表現出傅聰把父親當做朋友、知己那樣信賴,更體現了傅雷向傅聰的期望。

“你的動作、語言代表你是否對人尊重”。傅雷在這方面從未對傅聰疏忽,在《傅雷家書》中“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說話時要垂直,人要立直。你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多麼睿智理性的語言,傅雷從這些細節都是在爲傅聰以後的成長鋪路。

一沓家書是來自遠方的父愛,傅雷對兒子的愛如山如火,是那麼厚重,是那麼濃烈,讓我們從生活的點滴中去發現父母對我們的愛吧!愛無盡頭!

傅雷家書讀後感8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著名的詩人杜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意思是:書讀多了,下筆的時候就像有神在幫助一樣,這句話我深有體會。

我特別喜歡讀書,我的宗旨是:多讀書、讀好書、讀透書,在我讀過的書中,《傅雷家書》給我的感觸最深,這本書寫的是一位慈祥的父親,給出國留學的兒子寫的家書,全書通俗易懂,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思念以及父愛。

正所謂父愛都藏在每一個細節中,這本書充分體現了出來,如: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在會有系統,日子久了,也就放過去了,甚至於忘了,豈不可惜,就爲這個緣故,我常常逼你多寫信,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認識的訓練。我屢次要你生活正規化,學習規範化,不正規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績?如何能鞏固已有的成績?而且作品的瞭解與掌握,就需要長期的慢慢消化、咀嚼、吸收…

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經歷爲例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愛子之情溢於言表。

著名的文學家施蟄曾對這本書這麼評價過: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他的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相當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這本書作者透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悉心的指導,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循循善誘,感情真摯,父愛流淌在文字背後,深沉而溫暖……

傅雷家書讀後感9

拿起這本也許並不太重的書,卻覺得沉沉的。

瞭解過傅雷,爲他的含冤自殺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學術上是一位學者,在家裏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這些家書,有三層內容,第一層是傅雷作爲一位普通父親對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表達四年、關懷之情;第二層是傅雷與兒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傾心地交談,討論藝術;第三層就是傅雷作爲一名品德高尚、學識豐富的知識分子,認真引導兒子要具備高尚人格和藝德,啓發兒子的愛國情、民族情。

《傅雷家書》可以使我們更好的提升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在風雲暗涌的年代裏,傅雷透過書信親子愛子,傳達出一種高尚的品質。

愛子之情本是人間常情,而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藝術造詣高深,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展,又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徵,並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可能如傅雷那樣,對我們有着一顆期盼之心,希望我們成人成才,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愛心,我們就會努力學習、成人成才。

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

認真品味這本好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親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態。

《傅雷家書》不可多得的文學之作。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如果別人問起我對《傅雷家書》的看法,我總是會打趣說,如果我爸爸是傅雷,我一定會發瘋的!因爲他實在是太囉嗦了!

的確,翻開每一封信,我們都能看到傅雷對傅聰長篇大論的說教。可是仔細一想,這不正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竭盡畢生所學之力、之能的愛嗎?

整個暑假,我和我的爸爸發生了不少衝突,我覺得他開始變得不可理喻、無法溝通。但如果仔細想一想其中的緣由,恐怕沒有一個人會站在我這一邊吧。爸爸總是希望我的學習能更上一層樓,所以幾乎每天都跟我說要好好學習,不要荒廢時間,我卻總是嫌他煩,爭端由此開始。

但轉念一想,如果他不是我爸爸,跟我沒有血濃於水的親情,他還會管我是否優秀嗎?

人們都說父愛如山,因爲父親不如母親細膩、會表達。父親只會用實際行動顯示他的愛。我的爸爸是,傅聰的爸爸也是。縱觀這幾十封信,雖然並沒有多少字是直接表達父親對兒子的愛的,但傅雷的每個提醒、每個關照都是一份愛,一份偉大的父愛。傅雷對傅聰的愛是那樣沉默、堅毅。他把這份愛融到了對兒子的循循善誘和殷切期望之中。

我們總是沒有真正體會過父母的心情,他們爲了我們付出了太多,但我們卻不明白。大多數的父母不會表達,不會像傅雷那樣給兒子有見地的意見。但父母爲我們竭盡全力是不容否認的。而傅聰了解,他不僅是傅雷的兒子,受到傅雷的教育,也是傅雷的知音,與他共同探討學術上的問題。

雖然我們很少能與父母做到想傅雷父子那樣的知音,但我們應該做到像傅聰那樣瞭解傅雷的苦心。我們是否忽視了這些呢?我們真正的體會過父母的心情嗎?

當我真正沉下心想到這些時,不免爲之動容。在人世間,也只有父母的愛是一定的、真正無私而偉大的。然而我們見過太多歌頌母愛的贊文,聽過太多讚美母愛的歌曲,也讀了太多太多偉大而又平凡的母親。而《傅雷家書》以這幾十封信中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悉心教導體現了這位父親、也是天下的父親對兒女竭盡全力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關於怎麼教育孩子從古至今一向是個經久不變的論題,也永久是個永存的論題。

大凡有所作爲的人,必定有一個異乎尋常的爸爸媽媽或一個異乎尋常的幼年。傅雷與兒子傅聰13年的通訊。就每封信都記載編號,且筆跡潔淨、鉅細得當這一點而言就體現了傅雷作爲父親本身嚴於律己的精力。

咱們大多數人往往不知道或裝做不知道,在對孩子提出要求的一起,也是在對自己提要求。有時爸爸媽媽都做不到,怎麼會得到孩子從口到心的服氣呢。最簡略的比如:咱們常常要求孩子少看電視或電腦,而自己卻在電視和電腦前一坐便是幾個小時。

傅雷與兒子像朋友相同無話不談,這很可貴。這也正是許多爸爸媽媽苦惱的問題。許多爸爸媽媽總是訴苦孩子和自己沒話說,卻從不檢討自己,爲什麼會呈現這種情況。把孩子當作朋友,勇於供認自己的過錯,纔會得到真摯的溝通。

現在的孩子和傅雷的兒子的那代人,比較管束是否更難些。應該供認:要難許多。現在外面的國際引誘太大。網絡是年代的前進,也會使人誤入歧途。西方一些敞開的思維,像空氣相同到處在改動孩子的呼吸方法。暴力、色情無處不在。真不知怎麼對應。要讓孩子瞭解社會的陰暗面,一起更多的是充溢陽光的新鮮國際是多麼的不容易。人不可能永久做一個裝在套子裏的人。怎樣教孩子用過濾的方法呼吸呢。

管束,這兩個字但從字面瞭解,辦理和教育要一起進行,缺一不可。但是當爸爸媽媽的怎麼能適可而止的掌握分寸哪。也一向在考慮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一個異乎尋常的幼年。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最近看了一本讓我非常難忘的書,它不是長篇小說,也不是深奧難懂的文學書,它只是一本由家信編成的,通俗易懂的書。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爲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它就是《傅雷家書》。

衆所周知,傅雷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文學翻譯家,還是一個熱愛祖國,在政治上力求上進的愛國人士。而這本書所記錄的書信就是他跟他孩子的書信。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更不能不使人去想那一次令人痛心的_,二十多年來給數以萬計的祖國優秀兒女所造成的慘運,是多麼的驚人,而今天終於普遍得到改正、昭雪,又是一個多麼得人心的政治措施。

在這麼多封書信中,每一篇我都能看到一個父親對自已孩子的愛和思念。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令我傷感和感動的父親之言“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等到過得差不多的時候,又要離開世界了”、“我從來沒愛你像現在這樣愛得深切,而正在這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還有一些來自父親的學習建議“一開頭必須從容不迫,位與格必須要記憶,像應付考試般臨時強記是沒用的”。更有一些是傅雷對練琴和樂理研究的建議,並且對兒子未來出國後情況的預想。這些都體現一個父親的愛,讓我無比感動。

看完這本書,讓我感觸很大,突然很想自已的父親。我相信每個父親都是如此偉大,都是深愛着自已的孩子的。我也希望身爲兒女的我們能夠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我們生在和平年代,更應該懂得父母對自已孩子的依戀。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身邊一向有人給我引薦這本書,但我一向沒有去了解。今天一看,確是讓我形象深入。

讓我得到這樣感觸的原因——傅雷先生有着異樣的品格魅力。

“真實的光亮絕不是永沒有漆黑的時刻,僅僅永不被漆黑所掩蔽算了。真實的英豪絕沒有卑賤的情趣,僅僅永不被卑賤的情趣所服氣算了。”這是傅雷先生對咱們品格上的鼓舞,言外之意流露出他品格的尊貴。就好如他批評八股文,以爲八股文是使人思維懶散,感覺麻木,遇事不認真負責的產品。

而這種共同的品格魅力不只體現在文學方面,還在於藝術和人生。他從前說過:“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終做鋼琴家。”他將層次講的很清楚,也說明晰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沒件事都是要一步一步做起的,而這全部的根底便是做好人。

也正因如此,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脫不開品格,乃至是着重於品格。這種教育方法令我入神,我以爲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這讓我知曉成果並不是處於榜首位的,品格纔是。只要具有傑出的人品,纔會讓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提高,才能使一個人獲得更加優異的成果,纔會懂得什麼是感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我期望每個家庭都能懂得這個,我期望他們不會再一味地尋求孩子的好成果,而忽視對他們品格的培養,我期望那些因一些瑣細小事而引發的弒親事情不會再呈現在人們的視界中,期望當今的社會越來越潔淨.

我信任這個社會會越來越陽光,每個家長教育也會更加明麗。我也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學習,真實做到從我開端,爲子孫做好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翻開頁頁泛黃的書信,散發着淡淡的墨香,眼前彷彿是父親殷切的期盼,母親欣慰的笑容。正所謂“潤物細無聲”,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在波蘭留學兒子的教誨,更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無聲的愛。

一封封家書寄託了傅雷對兒子藝術上的告誡,精神上的勉勵。《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從一紙紙泛黃的家書中,我看出傅雷與傅聰已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爲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在散發縷縷墨香的家書中,不僅是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讀罷,我深受啓發。

我從小就有一個學醫的夢想。由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看到了醫務工作者的家國情懷,醫者仁心,這使我更加堅定這一夢想,夢想終歸是停留在腦子裏的幻想,如若不付諸行動,永遠不會變成現實,學醫的第一步是學好生物,但偏偏這門學科,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我想努力,但每次都被藉口打敗。當讀到“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時,我憣然醒悟,一味地責備自己,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唯有用行動才能證明你心之所向,我決定用行動證明一切,不讓夢想成爲空談,不被藉口打敗,而是打敗藉口。

從這本書中,我讀出了父子之情,讀出藝術修養,更讀出了人生哲理。這對於傅聰,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筆可貴的財富。

感謝在這個假期遇到“傅雷家書”,我還想再次走入那張張泛黃家書的背後,去探尋更多的人生哲理。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當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

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爲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纔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

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

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啓發。

當然,我不認爲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爲一體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