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教師人文素養》讀後感(通用5篇)

讀後感2.44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人文素養》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人文素養》讀後感(通用5篇)

《教師人文素養》讀後感1

教師有沒有人緣,有沒有感染力,有沒有吸引力,能不能讓學生佩服、仿效,從中得益?教師的一項不易被人看中的但是又是十分重要的素質——人文素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被日益呼喚着。

教師被大家譽爲“靈魂工程師”,承擔着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作爲一個傳其道、解其惑的“精神導師”他本身必須具備美好的情趣,廣泛的愛好。琴棋書畫,賦詩吟詞等不說是無所不精,但起碼要成爲自己的所能。要使自己在廣泛的興趣愛好中陶冶情操。並且只有教師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他纔會注意培養和保護學生的興趣愛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爲了提高人的素質,促使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提高人的生存質量。

人文素養是人的重要素養之一,對一個教師來說有着重要的意義。人文素養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人文素養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人文素養是人在言行中表現出的以人爲對象、以人爲中心、對人無限關愛的思想傾向,是對人類生存意義的終極關懷的一種人文精神。加強教育的人文性就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爲主要目的。這應當包括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審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質、積極的人生態度、高尚的道德修養、博大的愛國情懷、豐富的精神世界。具體地說教師必須具備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教師必須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不斷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師必須具備開闊的視野,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有着豐厚的人文素養積澱的人,性格開朗,樂觀向上,感情豐富,多才多藝。對於涉世未深,求知若渴的青少年學生,這樣的教師是偶像,是榜樣,更是學生羨慕、學習、效仿、超越的對象。在這樣的教師面前,學生不會消沉,因爲教師面對生活的態度可以給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與力量;在這樣的教師面前,學生不會死氣沉沉,因爲教師的幽默風趣可以隨時隨地給學生帶來輕鬆活躍的氣氛;在這樣的教師面前,學生不會是別無長物,因爲教師的多才多藝會引發學生對才藝的愛好與獲取。

用不着給教師的人文素質過多的定義解釋,我們只要回顧一下我們自己求學時代的經歷,是什麼樣的老師能夠長遠地駐留在我們的記憶磁盤上。必定是那些才情並茂,技高一籌的教師。那籃球場上奔跑跳躍的瀟灑動作,那音樂會上引吭高歌的美妙歌喉,那茶餘飯後的說古論今,那縹絹白宣上飄香的丹青筆墨,那明月清風下的管絃絲竹。所有這一切,不是語言的最好言語,不是說教的最好教育,對學生的引導教育鑽髓入骨,終身難忘。

教師的人文素養就是教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師在日常活動中體現出來的思想、道德、心理、性格和思維模式等方面的氣質和修養。它表現爲教師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對學生的尊重和對學生成長的關心,表現爲教書育人的強烈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透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教師人文素養》讀後感2

《教師人文素養》一書提出,教師的人文素養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對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那教師的人文素養是什麼,在新課程背景下,作爲我們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怎樣的教育素養呢?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受益匪淺,就此我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教師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

關愛他人是人文精神內容之一,教師應處處關愛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用心熱愛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時刻把學生的冷暖、喜怒哀樂放在心中。如學生生病或有困難時,教師應主動出現在學生的身旁,這更能顯示教師的素養。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是學生最爲關注的,也是談的最多的話題之一。一個好的教師,對學生應當做到關心體貼、平等相待、寬容大度、不粗暴,特別是對後進生,應不鄙視、不諷刺、不放棄等。

二、.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

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的`能力不夠,經驗不足,知識缺乏。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這就不僅要求我們的教師做好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去讀書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拓寬知識的視野,懂得那些課堂上並不學習的東西,以及那些跟教材沒有直接聯繫的知識。教師不僅是按新課程實施課程計劃,按照教科書把每一課要講授的東西準備好,甚至把講述的內容和邏輯順序都記住。必須知道所教的不是內容的本身,而是學生,是學生的腦力勞動,是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生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那麼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具備一定專業技能。對照新課標,研究教材,對所教知識有深刻的理解。把所教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和知識心靈。讓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活動,自主探索,發現規律,掌握知識,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以上是自己較粗淺的感受,有待於進一步攻讀《教師人文素養的新修煉》一書,使自己能儘快地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成爲一名優秀的新型教師。

《教師人文素養》讀後感3

學習了《教師人文素養》一書,我對教師師德以及教師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現在我就談一談自己的學習感受。

中華民族有着獨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諸如儒家的.仁愛、節儉、謙讓,墨家的重實踐、任人唯賢等,得以綿延至今。我們如今所說的人文素養,即是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它是悠久歷史的深厚積澱的結果。現如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與人文素養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爲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動、心理素質爲宗旨的基礎教育。它主張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人的求知慾、興趣等各個方面的優勢,來填補教學過程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爲本。

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爲規範,而且還是作用於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係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透過暑期的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爲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爲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爲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我們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透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教師人文素養》讀後感4

近期,我認真翻閱了《教師人文素養》這本書,其中有很多內容給了我深刻的啓發與思考。

所謂人文素養,主要是指人類文明在個體身上表現出的深層次的內在結構,是受人類優秀文化薰染而反映出來的人的精神風貌和內在氣質,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綜合表現。教師的人文素養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對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自身素養的高低,對於學生素養的養成起着關鍵作用。作爲我們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怎樣的素養呢?就此談談自己的想法。

對教師來說,真正展現人文素養,並不是在口頭上和文字上空談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而應該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最大限度地體現和落實這一素養。

師愛,是教師道德人格魅力的靈魂,是成爲人師的根本。一方面教師對本職工作要熱愛,教師首先應做到樂業敬業,具有積極的專業精神和良好的品德修養,同時還必須具備藝術精神、生命意識、審美意識等,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在工作中能善於與他人合作,努力探究教學的藝術。一名好的教師對待工作應兢兢業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在教學方面做到治學嚴謹、寬嚴有度、有奉獻精神等。

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要熱愛,教師應處處關愛孩子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用心熱愛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時刻把孩子的冷暖、喜怒哀樂放在心中。一個好的教師,對孩子應當做到關心體貼、平等相待、寬容大度、不粗暴,特別是對後進生,不鄙視、不諷刺、不放棄等。

本人認爲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親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要設計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能力。開展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課外活動,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始終把“一切爲了學生”作爲標準,明白學生到底喜歡聽哪一類型的課程。現在的孩子知識面廣,接受知識的渠道多,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敢於向老師質疑。這就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有更加廣博的知識和教育技巧,作爲教師要不斷的創新,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業和考試不增加學生作業負擔,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開發其求知的慾望,得到最有效的教學效果。

教師自身素養的高低,對於孩子的素養起着關鍵作用。人文素養處在教師整體素養的核心位置,決定着教師職業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讓學生的每一天都有新的進步和體驗。爲此,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好好讀一讀《教師人文素養》這本書,努力提高、修煉自己的人文素養,熱愛教育事業,關心熱愛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者。

《教師人文素養》讀後感5

人文素養讀本,作者宋德福。張丙辰局長的導讀這樣寫道:“面對一個多誘惑的年代,一些人越長越大,卻越長越不知,也越來越不會做人了。因此,自身修養的關鍵是如何做人。

最近在網上的師德培訓,讓我對自身修養的提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學習之餘,重讀這篇文章,卻是別有收穫: 現在的社會充滿誘惑,面對這樣的現狀,作爲教師需要一顆淡然的平常心,記得有一篇課文《釣魚的啓示》,講述了一個男孩和父親去釣魚,可去的早了,還沒到開放釣魚的時間,可孩子卻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讓孩子放回了魚,孩子極不情願,因爲那條鱸魚太大了,孩子想:也許以後會釣到魚,可不會有那麼大的了,可父親說:“還沒到開放的時間,要守規矩。”於是孩子雖極不情願,但還是放回了鱸魚。對於孩子來說,那大鱸魚是一種極大的誘惑,面對誘惑,文中的父親教給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道德準則,幾十年後,孩子感激父親,因爲一生中經歷了許多像鱸魚一樣的誘惑,而孩子都做出了正確的抉擇。

作爲教師,面對誘惑,能如一個孩子般遵守規則,淡然處之嗎?當然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力量,更需要有好的道德修養。我認爲要提高自身修養,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要自強不息。只有自信、自強纔會有人格尊嚴。二、要有骨氣,但不是清高。當做的即使困難再大也要堅持,不當做的堅持不做。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三、要有肚量,有寬容、感恩之心,與人爲善。愛心無價啊!四、持有淡泊之心態,但雖淡泊寧靜,卻不隨波逐流。

其實,教師就是葉的事業,默默無聞,既然選擇了葉的事業,那就無私奉獻吧!正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一樣,雖玫瑰予人,但香味仍會存留於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