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教育智慧從哪裏來》初中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23W

假期裏,讀了王曉春的《教育智慧從哪裏來》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和思考。尤其是第一部分,教師問題。文中的一篇篇案例就好像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是我們每天工作的寫照。讀過這本書後,我最大的體會和收穫就是,教師除了要有“愛的能力”之外,還要有學習和研究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教育智慧從哪裏來》初中讀後感範文

很長一段時間,社會呼籲我們教育羣體要愛學生。尤其是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現象一出現,對學生造成傷害以後,媒體的報道更是讓社會質疑教育者的愛心。我們每一位做教師的,捫心自問,沒有誰會覺得自己對不起孩子,我們都是真心真意地愛着我們的學生。但是爲什麼還會對教育者有質疑的聲音呢?在讀了這本書之後,似乎找到了答案。我們的教育中並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愛的方法”。所以,我們愛的很累。總覺得對學生付出了那麼多,卻沒有什麼回報,卻不見學生有明顯的進步。因此,我們的愛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細細反思我們的教育,有時候我們認爲自己已經瞭解了所教學科的課程標準,已經掌握了很好的教學方法,對教材把握的也比較準確,能較好地組織課堂教學,還能全心全意地愛學生,以爲這樣就能做一名好老師了。其實不然。怎樣才能讓智慧與愛並存,讓我們的教育生動而有意義呢?我想,我們要學習和研究的內容其實還有很多。因爲我們面對的`兒童,他們每天都在身體上、心理上和思想上發生着各種各樣的變化。所以,我們只靠自己積累的那些“經驗”,現在看來,已經遠遠不夠了。那麼,我們就要不斷地充實自己,讓自己學會智慧的愛。那麼教育智慧來自於哪裏呢?我想這種智慧應該來自於淵博的學識,來自於對教育和課程的理解,來自於嫺熟的教學技能,來自於對學生的瞭解程度等等多個方面。當下的教育,所謂的“經驗”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我認爲要從多方面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纔是最爲重要的。那樣我們才能成長爲一名名符其實,高素質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