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

讀後感1.42W

其實,生活於我無意義,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最爲重要。應該說,這種感受得益於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一書。作爲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學貫中西,著述頗豐。他的文字舒緩而有靈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滿深情,淺顯而深藏着哲思。

《生活的藝術》讀後感

他懷着一顆仁慈之心引領着我們從迷茫中走出來,以曠達的態度去面對現實,以淡漠之心去對待名利,以火熱般的情感去擁抱生活。他是文學家,是哲學家,是思想家,也是一個會生活的人;他從哲學和藝術的高度俯視生活,以平常之心體悟生活。在他看來,人一旦追尋生活的意義,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會失去生活的快樂。他說:"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尋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整我們的人生,是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的忍耐,幸福的生活。"這是否要我們放棄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見,理想和追求必須是基於現實生活的快樂原則的,換言之,理想與追求必須是在"好玩之心"的驅使下,順其自然地一步步實現的。何謂"好玩之心"呢?樂於做一件事,樂於讀一本書,樂於交一個朋友,樂於吃一種食品,以至忘我的程度,則可稱之"好玩之心"。這種樂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像一首流行歌中唱到的."莫明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顯而易見,快樂是對個人而言的一種感受,如影隨形的常常是痛苦。痛苦的根源就來自於過度地追求名利,來自於完美而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理想,來自於以有限的生命去窮究那無窮的未知,來自於爲生活而生活的忙碌,來自於太多的理智,。。既然我們知道快樂和痛苦是難以分開的,我們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也應該以曠達的態度對待痛苦,更主要的是應該聰明地避開和放棄痛苦。在這個意義上,放棄往往比佔有更重要。放棄是智者的選擇。放棄也是最艱難的選擇。樹木放棄了枯黃的葉子纔有來年的新綠,這是大自然的放棄;古人"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這是聖人對利慾的放棄;莊子說:"處其實,不居其華","爲善,不近名",這是大智慧者的放棄。從古至今"絕利易,絕名心難",對此,林先生感嘆到:"有修養的人士也只能避免利的誘惑,只有最偉大的人物才能逃避名的誘惑。"

那麼,放棄了虛名浮利就能得到快樂麼?蘇東坡認爲"浮名浮利,虛苦勞神"。所謂虛名浮利是指超出人生活必須之外的表面之物,俗話說,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在林先生看來,快樂生活應該是一種悠閒的生活,過度地追求名利,只會爲名利所累。他說:"有錢的人不一定能真正領略悠閒生活的樂趣,那些輕視錢財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樂趣。他須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生活的愛好,對於生財之道不大在心,這樣的人,纔有資格享受悠閒的生活。"我們不是智者,我們無法放棄我們已經得到的一切,但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我們應該放棄的,譬如:一文不值的面子,討厭的人情事故,沒有愛的婚姻,對子女過分的關愛,不想讀的名著,不想吃的食品,不想交往的朋友,不想去的宴會。等等。放棄了生活中的一切羈畔和痛苦,我們纔有自由可言,纔有悠閒可言,而在自由和悠閒中能感受到快樂的是我們的情感。依林先生的觀點:人類一切快樂都發自動物性的快樂,即屬於感覺的快樂。這種感覺源自於我們能否儘可能地少些理智多些情感,即率性而爲,真情流露。不難想象,如果這世界沒有情和愛,即便我們擁有財富,即便我們享受着自由和陽光,悠閒的生活着,我們也不可能感受到快樂,因爲這個世界只會是一個毫無生氣的,死寂的世界。因此,林先生說:"情是生命的靈魂,星辰的光輝,音樂詩歌的韻律,花草的歡欣,飛禽的羽毛,女人的豔色,學問的生命。。這種東西給我們以內心的溫暖和活力,使我們能懷戀地去對付人生。"我們只有將心靈深處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毫無阻礙地盡情釋放出來,去擁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愛我們身邊的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一件事,去讀喜歡讀的一本書,去品味愛吃的美食。,毫無疑問,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有人會說,我們整天在"爲稻樑謀",除了煩惱,何來這種閒情逸致呢?在林先生看來,這種閒情逸致恰恰更多地爲窮人所擁有,他說:享受悠閒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要便宜得多。只要我們丟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舊思想,不要效法"進亦憂,退亦憂"的先賢,過好今天,不想明天,快樂將會隨之而來。

林先生《生活的藝術》是一本指引我們走向健康人生,引導我們快樂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書。閱讀此書能使我們被塵世的塵沙所遮蔽的心靈走向澄明,能使我們曾經自暴自棄的卑微的靈魂走向高貴,能使我們從庸俗走向優雅,從理智走向情感;在苦難中找到快樂,在忙碌中找到閒適;對於消弭名利紛爭,走向社會和諧不無現實意義。

標籤:讀後感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