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飢餓藝術家》的讀後感

讀後感1.21W

在讀小說文字的時候,我的大腦幾乎始終處於混沌的狀態,因爲我無法理清頭緒。藝術家透過在籠子裏進行飢餓表演,全城人都絡繹不絕地進行觀看,作者描寫這麼個荒誕的行爲想要表達什麼?

《飢餓藝術家》的讀後感

直到最後奄奄一息的藝術家貼近看管人的耳根說出最後的幾句話:因爲我找不到適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這樣的食物,請相信我,我不會招人蔘觀,惹人顯眼,並像你,像大夥一樣,吃得飽飽的。突然明白了:藝術家選擇死亡,是緣於無法尋求到一種認同,一種被世人被世界甚至是一種被自己的認同;也是一種絕望,一種在荒誕的現實中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找不到自我存在的絕望。

他在籠子裏表演的時候,負責值夜班的看守故意離得遠遠的,躲在某個角落裏玩牌,給藝術家提供一個進食的機會。可是每當遇到這類的看守,藝術家情緒便是最低落,最痛不堪言的。因爲他所追求的是飢餓的藝術,是藝術本身,所以他不覺得飢餓是痛苦的,是難以忍受的,可以說,他要的就是這種飢餓,因爲恰恰是飢餓才能展現他的藝術,才能夠成就他。

可是沒有人會真正理解,真正相信,所以看守故意給他創造機會進食的時候,他認爲是對他的一種玷污。而觀衆,也只是把他當作籠子裏動物一樣,只是當作生活的調料博取一笑而已,懷着同情或許是譏笑的心態。他想向人們證實,飢餓表演其實很簡單,但是人們死活不相信。直到表演期限的四十天終止時,他的表演藝術依然沒有得到觀衆的認同,而他也無法再找到一種能證明自己表演藝術的方法。

數年之後,沒有人再對這種飢餓表演感興趣了,好像人們私下達成了某種默契,到處都籠罩着厭惡飢餓表演的氣氛。儘管肯定有一天,飢餓表演定會再次紅火起來,但這對於活着的人毫無慰藉。可是眼下,藝術家能做些什麼呢?

最終他不得不受聘於馬戲團,在馬戲團,他依然燃起希望:向世人證明,他的飢餓藝術不減當年,他要真正地撼動世界,達到前所未有的轟動。可是激動的藝術家,忘了當今的形勢,所以他的話只能引起懂行人的付之一笑。在世人眼裏,他遠遠不如那馬戲團的獸更能吸引人的眼球,調起人的胃口,激起人的.興奮。

最後,他連同腐草一起被埋掉了,然而,從他那瞳孔已經放大的眼睛裏還流露出一種不再是自豪而是堅定的信念:他還要繼續餓下去。卡夫卡自己說過:倘若心中沒有對某種不可摧毀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對藝術家而言,飢餓是一種象徵,一種精神追求的象徵,即卡夫卡所言一種不可摧毀之物的信念,可是在芸芸衆生的物質世界裏,鮮有他靈魂依託的歸宿。作者用藝術家至死不渝的這種執念這種追求,表達了人的現實生存的困境,表達了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靈魂與肉體的無法達到和諧統一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