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小學生

讀後感3.36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小學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小學生

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小學生1

自從我讀了《西遊記》以後,我最最喜歡的人物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

師徒四人中孫悟空最勇敢,也是最機智的一個,他遇到困難沉着冷靜,師父遇難了,他總是第一個出馬把師父救出來,他從沒想過要退縮,一直忠心耿耿。任何刀山火海、隱洞暗穴,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但他爭強好勝,這也是他致命的弱點。但是他這種不怕危險和困難的精神卻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唐三藏是個肉眼凡胎的和尚,他不會分辨好人還是妖怪,就經常錯怪孫悟空。還給孫悟空念緊箍咒,要麼就把他給扔了,但是唐三藏不辭辛苦去西天取經,這一點,令我非常佩服,我要向他學習。

豬八戒,相信人人都熟悉,貪吃懶惰又好色,就因爲他好色,才被玉皇大帝趕下界地。他在和妖怪打鬥的時候,總是在關鍵時刻逃脫叫別人當替罪羊,自己卻去睡大覺。但他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大無比,爲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

沙僧他有着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孫悟空與唐三藏之間的矛盾都是他來化解的。他和豬八戒、孫悟空都是讓唐三藏安全去西天取經的好幫手。

師徒四個有優點,也有缺點,也正是因爲他們相互幫助、取長補短,才獲得了成功。《西遊記》讓我明白瞭如果人想辦成一件大事,必須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小學生2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精彩的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喜歡這本書裏的正面人物,尤其是孫悟空,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被他師父唐僧趕走了兩次,但是孫悟空沒有怨恨他師父,依舊對他忠心耿耿。假如有一天其他國家又向我國發起了戰爭,如果我們也是軍隊中一員,我們要像孫悟空一樣忠誠,要愛國,捨生忘死地擊退敵人,寧死也不做戰場上的逃兵!

唐僧一行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斬妖除魔、見義勇爲,幫助了路上的許許多多的人,使天下恢復了太平。我們要是想爭當新時代好隊員,必須要像他們一樣助人爲樂,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不能視而不見,要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因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慈善的心,將來就算腰纏萬貫,也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同!

唐僧一行人在取經道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道磨難,但是他們勇氣可嘉,堅持不懈地闖下去,最終成功取得了真經。我們新時代的花朵們,也應該向他們一樣,做任何事要有勇氣和自信,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可以達到勝利的彼岸!

在《三打白骨精精中》,白骨精換了三種不同的模樣,想要把唐僧騙走。但是孫悟空都沒有被矇蔽,一眼就認出了她是個妖怪。生活中,我們也要像孫悟空學習,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能一看到表面現象就下結論,要善於發現內在。所謂“人不可貌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讀完了《西遊記》,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向榜樣看齊!

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小學生3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叫《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巔峯之作,也是一部規模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鉅著。它與《紅樓夢》《水滸傳》《三囯演義》並稱爲“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

《西遊記》是我國最負盛名的神魔小說,全書主要講述了:大唐貞觀年間,高僧玄奘受唐太宗所託前往西天取經,賜號:三藏。在觀音的點化下,唐僧在五行山下救出悟空,收爲徒弟,並帶上了觀音的緊箍兒,只要唐僧一念緊箍咒,悟空就疼痛難忍,以此讓悟空誠心保護唐僧西行。分別收服小白龍爲唐僧的坐騎,豬八戒爲二徒弟,沙和尚爲三徒弟。從此,師徒四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前往西天取經。

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遭遇艱難萬險,妖魔誘惑,鬼怪阻擾,在悟空的帶領下,兩師弟機智勇猛,竭力保護師傅。三打白骨精,除烏雞國王,大戰紅孩兒,三借芭蕉扇,殺死獅子精,除多目怪,收服牛魔王……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行程十萬八千里。成功取回真經回到大唐首都長安。

最後,唐僧被賜封爲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爲“鬥戰勝佛”,豬八戒封號爲“淨壇使者”沙和尚被封爲“金身羅漢”,白龍馬爲“八部天龍”。

看完書,我從它們身上獲得了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我也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寶貴的精神。

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小學生4

“腳踏七彩祥雲跳上雲端,手握金箍棒睜開火眼金睛……”每當看到這些詞句,人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經典大作《西遊記》中的傳奇人物——孫悟空。

放下這本厚厚的《西遊記》,我便若有所思。忠於佛教的唐僧、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等人物一個個倒映在我的腦海,可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那個敢做敢想的孫悟空。他天命不凡,從裂石中蹦出;他要強好勝,被太上老君捉拿還不屈不降;他忠心耿耿,在取經路上遵循唐僧之言。更可貴的還是他那敢做敢想的高貴品質。他在聽了猴老的話後便毫不猶豫地下了東海;在天仙威脅到他,他就自封“齊天大聖”打上南天門;在沒收到蟠桃會的邀請時,他大膽地在桃會上大鬧一番……鬧天宮、闖地獄、下東海、偷蟠桃,讀着讀着,我不禁也熱血沸騰起來,更爲他的敢做敢想而敬佩萬分,這也是《西遊記》的精彩與絕妙之處。

敢做敢想在當今社會上已經是十分少見的品質了。人們常因爲一些死板的規矩而循規蹈矩。因此,許多人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與活力,使我們的內心變得一片死寂與粗俗。如果我們用心去觀察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就能產生許多奇思妙想,甚至不惜代價地去完成它。以往,許多科學家正是因爲有着這顆熱情的心,纔有所成就。這種敢做敢想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也是一個崇高的境界。達到了這種境界,就證明你敢做敢想。而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這一形象,則是達到或超越了這個崇高境界。這也正是許多人非常喜愛孫悟空、嚮往孫悟空的根本原因呀!

孫悟空,是一個傳奇英雄,是一個要強好勝的石猴,更是一個敢做敢想的熱血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範文小學生5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作者先寫了齊天大聖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一壓就是五百年。又寫了觀音菩薩選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半路上收孫悟空做大徒弟,孫悟空一路上除妖降魔,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到了高老莊,又收了二徒弟豬八戒,在流沙河,在木吒的幫助下收了三徒弟沙和尚。他們仨都是經過觀音菩薩的指點保唐僧去西天取經的。他們一路上降妖除魔,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同時自身也全部修成正果。

《西遊記》裏邊妖怪很多,除妖的過程中有許多驚險的情節,讓人既擔心又叫好,我是百看不厭。我現在還記得好多妖怪的名字:如黃風怪、白骨精、牛魔王、蜈蚣精、黃袍怪、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等。其中大戰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故事和借鐵扇公主的芭蕉扇的那一回最讓我開心,尤其是孫悟空竟然鑽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裏把她給降伏了,真是有趣極了。

我喜歡看《西遊記》,喜歡裏邊的孫悟空,他手拿一根如意金箍棒,會七十二變,有一雙火眼金睛,什麼妖怪都逃不出他的眼睛,他嫉惡如仇,眼裏不揉沙子。豬八戒則是個好吃懶做的傢伙,有了他,故事多了好多笑料,有時真讓人忍俊不禁,少了他,《西遊記》恐怕就沒這麼好玩了。沙和尚脖子上掛一串骷髏珠,手使一把降妖寶杖,他的主要任務是背行李,是三個人中最能吃苦耐勞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