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教你如何讚賞孩子》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89W

生活中如何鼓勵、讚揚孩子才恰如其分一直是很多父母關心的問題。讚揚得重了,孩子自高自大,效果適得其反;讚揚得輕了,對孩子的觸動不大。另外,如果鼓勵、讚揚方式不對,更容易引起孩子的誤解,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教你如何讚賞孩子》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教你如何讚賞孩子》讀後感範文

《教你如何讚賞孩子》讀後感(一)

我輕輕地合上《教你如何讚賞孩子》這本書的封面,此時賞識教育的痕跡已經印在了我的腦海裏,周弘老師對生命的敬重更讓我感動。

賞識不等於表揚加鼓勵,它是對孩子的無形生命的關注與呵護,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它無處不在,存在於我們的工作中,家庭中,更重要的是它存在於我們的課堂上,它的存在能讓孩子們的生命充滿活力。周婷婷周弘的女兒,她在賞識中快樂成長,在賞識中實現了自己生命的價值,成爲了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賞識不僅適用於孩子,更適用於我們大人,只要我們學會賞識,我們將生活在和諧、幸福的氛圍中。

我喜歡賞識教育,也嘗試賞識教育。無論是對孩子,對自己的親人、朋友,甚至對自己,我都毫不吝嗇的進行賞識,因而我的生活充滿着快樂。但自從讀了周弘的《教你如何賞識孩子》這本書,我更進一步的認識到賞識教育的意義。

賞識的前提是愛,就如維吉爾所言:愛是所向無敵的。在愛中發現,在愛中賞識,能讓我們的孩子拾起生活的自信,看到生命的燦爛,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因此我們賞識孩子要賞識孩子的行爲過程,以強化孩子的行爲;賞識孩子的行爲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與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因此,賞識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但它們都有共同的特點,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勵、寬容、提醒。做到了這些,我們的賞識,才能讓孩子賞識。

讀了這本書我看到了我自己:孩子在成長中的性格反覆性很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缺乏等待的耐心,操之過急,而且我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不靈活,缺乏周桂華老師的智慧與靈性,教育語言也缺乏活力,還停留在空洞的說教上。正如於永正老師所說:“當老師教育學生時,如果學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敗了。”教師語言的智慧,需要思考與磨練,更需要學習。我想我得趕緊讀書,在嘗試中實踐,在實踐中思考,在實踐中積累,在反思中總結,才能讓賞識教育在我的教育課堂上得到賞識。

《教你如何讚賞孩子》讀後感(二)

在《教你如何賞識孩子》這本書中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周弘。他將賞識教育中蘊藏的巨大能量發揮的淋漓盡致,把聾啞女兒周婷婷培養成爲我國第一位聾啞人大學生。

他首次在本書中提出了賞識教育的概念。賞識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運用欣賞、鼓勵的態度去看待、評價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符合生命成長的規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發現和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深受啓發。

回憶我在十多年的求學歷程中,遇到過許多老師他們兢兢業業、講課技術精湛,讓我很佩服很尊重,但說實話他們都不是我最喜歡的老師。我最喜歡的老師是那些最喜歡我的、對我看好、給予我很多讚賞和鼓勵的老師。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不是最拔尖的那一個也不是最踏實的那一個,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特點,也沒有特別高遠的目標,但卻也是在一直進步着的那一個。

所以大多數的老師對我都不是特別在意,甚至有一些老師對我不看好,但有那幾個爲數不多的老師他們能夠發現我的閃光點,對我給予很多關心和鼓勵,會看到我一點點的進步也能看到我內心的火苗。他們都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是我非常感激的人,也是我最喜歡、最難忘的恩師。

今年是我畢業參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真正踏上三尺講臺的第一次經歷,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涯我深知一位老師對於一個學生的`鼓勵、賞識的重要性,於是在教學過程中我便不斷提醒自己,一定一定要多和學生交流,爭取發現每一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多鼓勵、多賞識,每一名學生都是可愛的,都有無限的潛力。

在《教你如何賞識孩子》一書中,有一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周弘老師描述:當他的女兒在七歲剛接觸應用題時,有一次十道題只做對了一道題,他非常激動地對女兒說:“簡直不可思議!你這麼小的年齡做這麼難的題,第一次居然就做對了一道。”女兒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問爸爸:“爸爸,你小時侯會不會做?”爸爸說:“在你這個年齡,這麼難的應用題,爸爸連碰都不敢碰。”女兒頓時信心倍增,對於知識充滿了熱情與信心,僅用三年時間學完了小學六年的課程。如果是有些家長劈頭蓋臉對孩子一頓罵:“你居然才做對了一道題!”,恐怕周婷婷也不會有之後的進步和成功。所以讚賞與賞識孩子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責任。

在對於孩子們科學課的教學中,我認爲這種賞識更是非常必要與珍貴的。在問一年級小朋友長大要做什麼的時候,會有很多孩子回答:“科學家!”就像我們小時候說的一樣。這說明他們對科學是非常有興趣的,也認爲科學是非常神祕的,做一名科學家是非常偉大和值得驕傲的,所以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的意義。在我帶的一年級與四年級學生中,實驗課是最能吸引學生、放飛學生思維、爲學生插上科學的翅膀的,所以我尤爲重視。

每一次實驗課學生的學習氛圍、課堂參與度都要比平常高很多,這個時候學生的思維也是最活躍的,他們的小腦袋裏會冒出許許多多的爲什麼,他們在你拋出一個問題後會爭先恐後地說出五花八門的答案,這個時候我對於他們的回答絕大多數都是給予肯定的,並且對於很多同學新奇的想法、結合科學知識的回答以及聯繫日常生活舉出的生動的例子都會給予大大的表揚,讚賞他們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善於學習和總結科學知識、能夠將科學聯繫、運用於生活等等。

對於回答可能不那麼好,或者出現偏差、出現問題的學生,我也會給予適當肯定,哪怕是回答錯了也要感謝他幫大家把這些容易混淆、容易理解錯的問題指出來。我希望在我的課堂上每一個孩子都是能夠積極參與的、不怕出錯的孩子,並且鼓勵他們說出不一樣的觀點、更新奇的想法。

在這本書中我還明白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孩子熱愛生命,熱愛生命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孩子快樂地成長”。因此不論是在課堂知識的設定還是實驗操作的講解中,我都非常注重課堂的趣味性,會找一些誇張的、震撼的圖片做成課件,加深孩子的印象與理解,也會找一些非常有趣的科學視頻爲孩子們補充課外知識。

記得有一次實驗課時,要教孩子們使用酒精燈的操作,其實酒精燈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危險的,因此一定要讓他們牢記酒精燈的規範操作。我首先播放了一個可愛的動畫視頻來講解酒精燈的操作要領,在視頻中會有一些誇張的場面,例如:小朋友用一個已經點燃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個酒精燈,這個時候發生了嚴重的爆炸將小朋友炸飛,每一次看到這裏孩子們都會鬨堂大笑,但是每一個人也都記住了不可以這樣點燃酒精燈也明白了不當操作會帶來的危險後果。

接下來我還會請同學上臺來講解或示範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的問題,如酒精應該裝多少、酒精燈如何點燃、如何加熱、如何熄滅等等,並且讓大家來發現並指出做的規範的和不規範的地方。此外,在實驗過程中我也會關注孩子們的實驗操作,在課堂總結時對於操作規範的孩子提出表揚。可能有的孩子他們的反應能力比較慢,思維不夠敏捷,可是他們會認真聽老師講並且規範操作,這就是他們身上非常閃光和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這些孩子閃光點我都不想錯過。

讀完這本書後我還明白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從小培養他能堅持的品行,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上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大約只有二十分鐘,他們在做實驗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麻煩,會有一部分人堅持不下來,實驗做了一半就放棄了、實驗做完了卻不好好寫實驗報告、實驗失敗一次後就不想再做了而是隨便編一個實驗結果交差等等。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格外關注這些孩子,可以給他們講愛迪生爲什麼能成功,九百九十九次的失敗才換來了成功;可以在同學中給他們尋找榜樣;也要在這些孩子做實驗的過程中不斷鼓勵他們:“你已經成功了一半了!很厲害!再堅持一下就成功了!”“你這次的實驗雖然失敗了,但這只是第一次實驗,你能做成這樣已經很好了,況且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小步出現了偏差,不要放棄,再細心一點你一定可以成功”。當孩子的潛意識已經具備了“堅持,再堅持”這一思想的時候,他的一生必然是輝煌的。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後,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斷的激勵,要抓住了孩子渴望被關注、被重視的心理,讓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這辦法真妙!”“我真爲你驕傲!”的感覺中走向成功。同時也要防止走入誤區,不能把賞識的目標定位於狹隘的成功,如第一名、考重點大學等,而要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有愛心,充滿自信,全面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