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秋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讀後感2.05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秋水的讀後感1

讀了莊子的《秋水》,我不禁爲其超凡脫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龐大無涯,遊曳於天地間的清靈灑脫的思想卻極其巧妙地以“個人”爲切入點。我驀地想到了《紅樓夢》裏“空雲潔白”的妙玉最愛讀的也是老莊,自比爲“樫外人”的她是否像莊周一般對人世冷眼旁觀?

《秋水》中“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的,在莊子看來不過是“猶小石小木在大山也。”塵世間功名利祿變得可笑,諸公袞袞像紅塵的醜態嘴臉成爲社會的主體,叫莊周如何不幽憤?但他將對現實的失望化爲木簡上嘲諷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讓文以載道,從社會的泥滓中飛出悠然的蝴蝶,於是濮水曳尾,漆園傲吏,終成了南華如詩的篇章。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莊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當下一些炙手可熱的人的形象,自負狂妄,目中無人;而海若虛懷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對比之下不僅感慨,當時離我們是多麼遠,又是多麼近啊。受現代實用主義價值觀的影響,濮水邊拒絕楚王的莊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進取消極怠慢的自由主義者——可我們是多麼需要自由的心靈世界啊,現實的實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會永遠冷下去。幾千年前,莊子拜見惠施卻反被搜捕,幾千年後,有人證明嫉妒者的本質是恐懼失去;然而莊子早就用鵷鶵棲梧的寓言告訴世人什麼是真正的高貴,不是富貴名利,而是保持自我。濠梁之魚的故事充滿了喜劇的辯證色彩,雖然照唯物論的觀點誰也不能窺探心靈。如果撇開哲學,從詩意一點的角度看,莊周看到魚兒高興,僅僅是因爲天朗氣清,遊目騁懷,河面碧波粼粼,河岸鬱郁芊芊,莊子的心境替外物塗了一層明麗的光輝——魚兒樂不樂不是我能指認的,但我看着它就覺得它很快樂。若干年有個叫王國維的替這種把感情加給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之境”,是耶,非耶,化爲蝴蝶。

《秋水》是莊子哲學思想方面的一篇論述,包括了他尋求個人自由“全性保真”的處世態度,和他辯證的宇宙觀兩個方面。

“濮水釣魚”是莊子自由精神的`直接體現,面對浩瀚的人世,是寂寂漫漫,還是庸庸碌碌。選擇精神的歡樂頌就意味着一種和凡塵的剝離,只因爲戰國是個信仰缺失的時代。即使如此,莊子依然要選擇剝離。拒絕小吏,就是關閉了通向紅塵的大門,紅塵中不止有虛左以待的楚相之位,也有集體的認同,時代價值的體現,然而他關上了通向那些的大門,開啟了另一扇名位“性靈”的窗,窗外,白鷺在湍流中戲水。

秋水的讀後感2

《秋水》中,“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至於北海……望洋向若嘆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尚書》曰:“滿招損,謙得益”人們無論身處何種狀態,面對人或事,都應該本着謙遜的態度。狂妄自大,驕傲自滿,是人性劣根的體現,不宜提倡。

文章開始,河伯驕傲自滿的情緒達到了極至。一個“盡”字充分體現了此時的河伯片面的、絕對的、主觀的看問題、看這繁複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時的河伯只是身處無數江河之一的黃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間裏,以爲“天下之美盡在己”。使河伯過於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無論觀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觀的,發展的觀點。只站在個人主觀的、狹隘的立場上看問題,就會犯河伯那樣的錯誤。我們更不能驕傲自滿。爲自己取得點滴成績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驕傲的人是難以有所作爲的。

河伯至北海,面對無垠的大海,在現實面前慚愧自責。這種勇於糾正自己錯誤,謙虛的態度是可貴的。今天更應提倡。畫家齊白石,當看到明代徐渭的畫作時,佩服得五體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爲青藤門下走狗”其虔誠、謙虛的態度令人敬仰。透過他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爲前無古人的一代國畫宗師。如果河伯沒有改變驕傲的心態,那麼,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類討論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既人類應該如何認識外部事物的認知行爲是無限的。這也是莊子《秋水》留給後人的中心課題。我們應該懷着膜拜的心,謙虛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討發現真理。

我們只有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態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虛心學習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鞏固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果。才能建設好真正的和諧社會。

秋水的讀後感3

讀完《秋水》,明白了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和作爲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文中提到北海若對河伯說:“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此段從不能對井蛙談論海,不能對夏天生死的蟲子談論冰天雪地,不能跟見識淺陋的人談論大道理是因爲它們各自受到了客觀條件的限制,很好的描繪出了人認識的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而受到了很大的侷限。

而作爲21世紀的我們,也經常能夠感受到知識的有限和能力的有限。現在的家長從幼托班就開始給自己的孩子尋找最好的學校,爲的就是想要好的教育和教學設施。而同時這些又受着經濟的影響。每個孩子從幼托班到小學,再由小學到中學直至大學畢業,期間接觸了5個學校。而這5個學校中又能接觸到多少老師跟同學,這期間的差異又能直接影響孩子的知識面。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學校的教學條件與師資力量直接影響着這個學校的教育質量,同時也影響了學生所接受到的知識量;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就算同屬一個學校,不同教師的教育方法及教師自身的素質修養也對學生的知識理解掌握程度有所限制;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智力,興趣愛好不同也均能影響到一個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掌握情況;從家庭環境來說,父母是自己的啓蒙老師,也是孩子的道德的學習楷模和引導者,父母的興趣愛好,行爲皆能影響孩子的發育成長……影響孩子所學所思有着太多的客觀、主觀因素,我們應該坦然的去接受。

秋水的讀後感4

莊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中主張道家學派思想的代表之一。他寫的文章比較浪漫,也非常大氣。下面我就談一談學習了他其中一篇著作《秋水》後的一些感悟。

文中的涵義主要是在說明我們人應該以何種心態去處事的道理,即作爲人不能懷有“自高自傲”、“貢高我慢”不利的心態。

在《秋水》中也有很多句子可以和現在生活中我們人與人之間關係做對比。例如:“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善爲盡在已”。這句話的含義即:河伯一向以爲他所在的黃河是天下最大的,水勢很大,以爲天下所有的水全都是流向黃河的,於是自己就非常得意,而導致河伯產生傲慢之心。 其實,這就與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情況相同,也是我們常常碰到的事。當一個人成就了一點事業,或得了一些什麼小名利,就會認爲自己很了不起,誇大自己的功勞,一自我爲中心,然而輕視他人,這正是因爲他還沒有在外界碰見比自己更厲害的人,所以纔會在界內自高自傲。

假如哪天讓他到外界去出差或辯論問答,遇見比自己更高一層的人,這個時候就會認爲自己還不如他人,所以說我們人,在還沒有親自接觸到界外之事時,就不能以爲自己很偉大。因爲你一旦看見別人比你更厲害、比你更強大時。你就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我們應該保持“中道”,不能被名利之事所牽引,否則你將會被比你更有見識的人譏笑輕視。我們只有在“中道”的界線上,才能獲得更好的學修。同樣的道理,我們作爲一個佛教僧,對於一個邪知邪見深的人,我們不能急於馬上給他講佛法之奧妙,因爲這種正知正見可能會令他不但不能接受,反而會認爲我們也是魔,令他生氣毀謗,這隻能等他的因緣成熟了,能夠接受真理的時候,我們再去引導他也不遲,這也就是說,當我們要去引導一個人的時候,首先必須觀察對方的根機是深、是淺,並且要看他對我們所說的法是否應機,這樣纔能有所收穫。

莊子的《秋水》讓我看到了大智大美,道理與思想的引發,也使我的人生能夠漸漸趨向一種更高更美的境界。

秋水的讀後感5

《秋水》是由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寫的。莊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影響甚大。我讀了《莊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觸。

本文以河神見海神爲喻,說明學問是無止境的,因爲宇宙是無窮大的,人在宇宙中顯得很渺小,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它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本文用寓言形式設喻闡述深刻哲理。文中虛構了河伯與北海若這兩個人物的對話,北海若代表莊子思想,河伯則代表莊子思想的對立面,透過兩人的對話展開故事,引領全篇,構思相當巧妙。

本文在表達上具有強烈的文學色彩。如文章一開頭,作者用“秋水時至……不辨牛馬”寥寥二十二個字,就把漲水時那種洶涌澎湃、氣象萬千而又浩淼無邊的壯闊景象毫不費力地描繪了出來,給讀者以不盡的韻味。文章的語言十分生動,寫黃河,則浩浩蕩蕩,奔騰澎湃,氣魄雄偉;寫北海,則渺茫空曠,無邊無際,意境開闊;寫河神,則有喜有嘆,逼真傳神,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從古至今,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們在做成功一件事後,應該記住如何成功的經驗,不可以輕視比你差的人,也許有一天他會跟上你,甚至超過你。還要向比你更優秀的人學習,在他們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們要學無止境。做到了這些,那麼你纔會取得豐碩的成果,才能成爲一個知識淵博、懂得大道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