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精選6篇)

讀後感3.2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精選6篇)

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1

寒假期間,我隨媽媽去書店買了一本名叫《絕望鍛鍊了我》的書,它的作者是韓國首位女總統——朴槿惠。看完書名和作者,我的好奇心便油然而生:作爲當今韓國的首位女總統,樸女士怎麼會與“絕望”二字聯繫在一起?究竟作者是怎樣成爲韓國首位女總統的呢?她經歷了多少風雨呢?帶着無盡的好奇與疑問,我在假期休息之餘,靜心閱讀了這本書。

讀完此書後,我才體會到這位樸女士就正如書名一樣,他是一個從絕望中成長的人。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溫柔平實的筆觸來記述自己過去的人生以及在政治上自己的主張。

她是前韓國總統朴正熙的女兒。搬去青瓦臺後,所有的人都認爲她擁有的所有東西都與衆不同,但實質上非常普通,除了住的地方住的地方大些,其他與常人家沒什麼兩樣。作爲總統的女兒,政治帶給她的並非是金錢名利榮華富貴,反而是她二十二歲時母親的遇刺身亡;二十七歲時的父親被暗殺。年紀輕輕就成了孤兒,而且還要頑強的存活在這個黑暗世界,當時的她是有多麼絕望啊!

可即使這樣,她也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她坦然的接受上天給她的所有波折。她以超出常人的冷靜面對着生活中的壓力,而這些就足以證明她強大的內心,也爲她將來成爲韓國首位女總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樸女士一路艱辛的成長,以及最後她找到自己真正的生活希望,換句話說,就是絕望才讓樸女士能夠以更堅定的步伐走向回報人民,祖國的路上。

命運會讓我們失去曾經自己認爲最珍貴的東西,那時也許我們會恨它。但是,如果你會像樸女士那樣以坦然接受並冷靜面對這些波折時,你會慢慢發現,寬敞的人生道路上,有更珍貴的東西值得我們去選擇。當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時候,回頭去看看那些自己曾經的經歷,我們又會發現:正是命運的“捉弄”,纔會使我們有動力去戰勝困難,付出的努力到現在得到了回報。

絕望與希望並存,苦難與歡樂並生,也許,這纔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吧。

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是與偉人進行一次靈魂上的交流。對於這兩句曠世名言,我總是深信不疑,並一直爲之去效仿。

暑假前夕,母親帶我來到讀書館,說是爲了陶冶情操,品讀書香。初入館時,便被它的磅礴氣勢所吸引,它很大,放眼望去盡是書籍;閉了眼,仿若置身於十九世紀的歐洲,古典而又豪華。我慢慢地走着看着,許是註定般,一位封面上的女子映入眼簾,我取下書來,書名爲《絕望鍛鍊了我——朴槿惠自傳》封面上的女子並不十分美麗,小眼睛,塌鼻樑,眼角還有幾絲並不顯眼的魚尾紋。

我開始翻閱這本書。初讀時,我便被她的身份感到吃驚——竟不曾知曉她是總統的女兒,其生活必定十分優越。我暗自猜想到。果不其然,父親當上總統後,便立刻從小小的屋子搬到了總統府邸青瓦臺;連上個街也有數名保鏢貼身保護,好一幅公主巡街的氣派,令人好生羨慕。可不知爲何,看到後來,心卻越來越沉重了。

一次短暫的法國之行,竟成了她與母親永遠的分別。當她好不容易走出喪母的陰影,父親卻又不幸遭到暗殺。年紀尚輕,喪失雙親。這將是對她的最大打擊吧?卻不曾想到更可氣的還在後頭!她的父親,她最崇拜的父親,那個曾讓韓國經濟飛躍,創造出“漢江奇蹟”的男人,卻遭到了國民們的責罵。國民罵他專制,說他蠻橫,一時間韓國上下指責聲一片,就連給父親舉行葬禮也不敢公開。“爲什麼,這究竟是爲什麼呀?父親到底做錯了什麼,難道他做的還不夠好嗎?爲什麼你們要譴責他呀?”她該如何是好?她會從此一蹶不起嗎?她會選擇逃離他鄉嗎?她會就此隱居鄉村嗎?帶着一連串的疑問,於是我加快了閱讀的腳步。

是的,她再也承受不起這不公的待遇了,這令人不可理解的指責了;於是,她逃離了,來到一個小村莊裏。在這裏,沒有人會認識她,沒有人會指責她;這兒的人們是多麼的友善,這兒的風景是那麼的美;遠去喧鬧,脫離枷鎖,只享受眼前這份安寧……就在我認爲她會就此定居時,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改變了她的一生,卻是我更加敬佩起她來。

她不甘於安逸,不願再逃離了;於是,她回來了,她重返政壇,以一頭黑馬之勢毅然投身於此。期間有多少艱辛,我不曾知曉;遭遇過多大的困難,我也不知道;也許她也曾哭過,想過放棄,但她依舊堅持了下來。於是,當我再次看到她的時候,她已是東亞第一位民選女總統,讓韓國經濟再次“飛”了起來。

書已經看完了許久,心情卻遠遠不能平復。望着封面上那位女子,一種親切之感油然而生,但內心更多的卻是敬重之情。

也許,我們也曾遭遇挫折;也曾哭過,不理解世界的冷酷;總是,抱怨自己不是公主(王子),不用事事都操心……但我們只要努力;矢志不渝的追求着自己的理念;從不肯向現實妥協;沒準就會有一個不可思議、與衆不同的結果。這大概就是她教給我的東西吧!

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3

《絕望鍛鍊了我》應該是自己讀的第一本人物傳記,完全被朴槿惠總統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從翻開書的第一頁開始便再也放不下了,朴槿惠總統從她的青少年時期接搜父母親的家庭教育開始寫起,如老友坐在對面聊天一般將自己的大半生娓娓道來。

不得不說,家庭教育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之最有當屬父母親的言傳身教。朴槿惠總統的父母親—朴正熙總統與陸英修女士,以身作則,將嚴於律己、勤儉持家和關愛人民的優良品德傳授給自己的兒女。家庭教育在朴槿惠總統後來的生命裏起到了不能忽視的作用。

朴槿惠總統一生的信念便是“要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因爲這份信念的支撐,她頑強的從失去雙親的痛苦中走出來,繼續行走在政治生涯的坎坷路途。她從來沒有退卻過,亦沒有恐懼,因爲“要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這一信念,一直支撐着她,給她力量。爲了這一信念,她堅強的站在政治舞臺上,爲李慧昌候選人助選總統,競選大國家黨黨代表,帶領大國家黨徹改腐敗……信念有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力量,它可以勝過一切挫折,只要你認爲是對的,請堅定不移的去實現它吧,不論多難,不論多辛苦,因爲付出的總會有回報。

不能忘記,在朴槿惠母親被刺後,她去鄉間遊歷以減輕痛苦,一位老奶奶認出她,替她解圍,塞給她零花錢,告訴她要堅強。這種溫暖與感動,是因爲朴槿惠總統及其母親的善良,還有朴正熙總統爲人民的付出。在國際外交舞臺上,朴槿惠總統也憑藉其親和、謙虛的形象爲韓國贏得了衆多國家的好感。而祕訣就在於,真誠。朴槿惠總統認爲,外交併不是人們傳統思想裏那麼冷冰冰的,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並不是這樣,她認爲,外交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那麼,敞開心靈,大家坦誠相見,所有的問題必將有一個更好而結果。

感恩,是我所欣賞和備受感動的朴槿惠總統又一性格特點。因爲曾經幫助或關心過自己而感恩對方,進而拉近了兩國之間的關係。

現在,韓國已從一個貧困落後的小國家活躍在了世界先進國家的舞臺。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韓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歷程,從朴槿惠總統眼中看見不一樣的韓國發展,不一樣的韓國人民,他們奮進、愛國,爲了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正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報效國家。在書中,我門還能站在朴槿惠總統的視角上,看不一樣的國際外交。

推薦這本書,能引發人很多的思考,不僅我上面寫的這些。

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4

不要爲不值得的人,浪費你寶貴的眼淚。要爲愛你的人,保留你最好的微笑。

“寫下這本書,感覺就像重新活過一樣。”朴槿惠這樣說。是啊,要寫《絕望鍛鍊了我》這本自傳,就意味着要重新回顧自己的前半生,何嘗容易?從父母遭到暗殺,到衆叛親離,再到人人質疑。這些曾經經歷過的一幕幕,在筆下重新輪迴,何其煎熬。但她從不懼怕,一個真正的強者,無懼回眸過去,更無懼直面未來。在零落成泥又重新蛻變的過程中,完成一個強者的心路歷程。再用平實質樸的文字,深入淺出地描畫。所有的苦與淚,只有她自己知道。所有的痛與血,盡付不言中。

在青瓦臺的日子,卻也不是她人生中最美的時光。身爲總統的女兒,父母總是希望她健康平凡地長大,而不是備受矚目的特殊存在。這個身份,無疑加重了她身上的負擔。這個本該無上榮耀的位置,卻毫不留情的在兩聲槍響中奪去了她的父母,也碾碎了這個26歲花季女孩的青春。她便這樣挑起了重擔,承受着衆叛親離的痛楚。她說:“多年來我忍受了無數的出賣,簡直像站在山崖邊般岌岌可危。被曾經信賴的人背叛,讓我看清了人類對於慾望和權力的執着。那是一段非常苦澀的經驗,但也是人生最昂貴的'教訓。”是什麼隔閡了他們,難道是身份和地位嗎?是如冰般嚴寒的人心吧。

真的很心疼這個正值青春韶華的少女,即使是得知父親中槍身亡的瞬間,脫口而出的也只是“前線怎麼樣?”她的身份是總統朴正熙的女兒,而早已不是她自己。

她說2006年5月20日後的生活,是她重新開始的第二段人生。她說上天既沒有在這場劫難中將她的生命奪走,想必還有她未完成的事情。絕望磨練了她的意志,更塑造了她的堅毅。以至於她在臉上被劃出11釐米的傷口時,想到的還是繼續演講。我始終認爲,縱使她如今身陷囹圄,也不失爲一位令人尊敬的偉大女性。

書的扉頁刊登着她的大幅照片,笑得燦爛。眼中似有星辰大海。捲起滔滔波瀾。她做了人間的強者,更活出了英雄的本真。

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5

韓國首位女總統用“心信之旅”開啓了訪華的一扇大門,她親筆撰寫的自傳《絕望鍛鍊了我》也漸漸開始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她是青瓦臺公主,父親是在韓國執政長達十八年的前總統朴正熙。她也曾向其他女孩一樣幻想過美好的生活,成爲像自己母親一樣的人,擁有美好的家庭,然而命運卻將她推向了一條她從未想象到的艱辛之路:二十二歲時母親遇刺身亡,二十七歲時父親被暗殺,她作爲長女開始擔負起家庭的全部,五十四歲時自身遭遇突襲,與死神擦肩而過。正是這些經歷,讓朴槿惠開始用一種觀看前世的方式審視自己前一生。整部書用十分平實的語言記述着朴槿惠少女以來的心路歷程,不是一部權力的爭奪史,也不是一部鋒芒畢露的奮鬥史。在這本自傳中,字裏行間更多的是透着堅毅與果敢,透着對生活的感恩。朴槿惠散發出的亞洲女性特有的謙遜與內斂使得她在男權政治環境下散發出一絲“柔情”。

對人民的感恩

對於朴槿惠來說,政治不意味着權力,而是她出離人生低谷之後回報國民的恩情。在書中,她記述了在雙親相繼遇刺時,那些“轉身離去的人”,那些原來最親近朴槿惠一家的人也開始變得冷漠,反而一些未曾謀面的羣衆給予了她莫大的鼓勵。“使我能默默熬過這一切並最終站起來的,正是在鄉村中、在集市上遇到的那些質樸的人們,他們用溫暖的雙手給了我勇氣和力量,正是這份無名的愛讓我度過了那段黑暗時光。”朴槿惠在書中記述了一段這樣一段經歷:當她獨自一人走遍韓國知名的大山和遺蹟,走在鄉村小路上,遇到的許許多多淳樸善良的村民,他們好客淳樸的笑容使得朴槿惠心中的苦悶與孤寂一掃而空。那些農村婦女用最簡單、樸素的一碗麪條卸下了她肩上的所用重擔。當有一位大娘認出了她時,還偷偷將揉成一團的幾張鈔票塞到她的手裏,對她說“振作點,往後的日子還長呢。”正是這種溫情與感恩之心才讓她從絕望中掙脫出來,爲了回報人民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我們的人生中,會經歷許許多多的挫折與苦痛,我們會遇到幫助我們的人、落井下石的人。身懷感恩之心去回報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身懷感恩之心去對待那些落井下石的人,正是這些不好的經歷使得我們更加堅強與篤定,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戰勝困難,既使日後再有類似的挫折也能安然處之。

對於我們來說,可能不會像朴槿惠一樣體會到如此的大起大落,也沒有感受過在絕望之時羣衆帶來的溫暖。但是,我們可能都經歷過貧窮、感受過身在農村的祖輩們最樸實、深沉的愛、感受過自己在茫茫人海中的渺小與無助。這些經歷都能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過去的“我們”,幫助那些與我們一樣還在經歷着貧窮、無助的人。只有這種“感恩”之心才能帶動社會的良性循環,重新建立起社會的“良心“。

對權力與慾望的掌控

“我發現用對的方式活下去纔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人生中重要的不是金錢、名譽或權力,那些只不過是一瞬間就會失去的海市蜃樓”。《絕望鍛鍊了我》中,朴槿惠在字裏行間都透露出父母對她的影響。當她們剛剛搬進青瓦臺時,母親就教導她要像她的其他同學一樣學習、生活,不能動用特權,甚至在下雨時也堅持讓朴槿惠自己打着雨傘上學,而不用車接送。這種克儉克勤的作風也爲朴槿惠以後的個人品格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父親的影響下,朴槿惠開始喜歡閱讀歷史題材的小說。父親送給她的《三國志》使得他開始接觸中國文化,從歷史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她失意時,她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閱讀習慣。《法句經》、《金剛經》等佛教典籍、《論語》、《貞觀政要》、《明心寶鑑》等哲學書籍都是她在那個時期閱讀的。正如她日後所說的“權力是把刀,當權力越大時,這把刀也越鋒利,輕輕一動就會傷及他人。因此權力使人懼怕,但真正需要懼怕權勢的反而是手持那把刀的人。若不是有着篤定的哲學信念及修養並受到上天的護佑,任何人都無法正確地運用那強大的權力。”在那個時期,她透過不斷閱讀與思考開始認識到權力的真正含義,不斷警醒自己以最平凡的視角看待權力,爲人民造福而不是爲己私利。

在我們的人生中,可能會擁有權力去主宰他人的生活軌跡。如何用好權力必須用堅定的意志力來掌控好、實現好。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金錢觀關鍵是放低自己,用一個“隱士”的態度生活,用“出仕”的態度爲人民服務,用正直、尊嚴澆灌手中的權力之花,才能獲得盛夏的絢爛。

如何面對絕望

高考失利、投資失敗、被競爭對手打敗、失戀、失去親人都會讓人的生活失去平衡,彷彿眼睛被濃霧遮蔽着看不到未來的風景。其實,並不是生活把我們逼向絕望的境地,而是我們自己。當你發現自己已經站在懸崖邊緣時,有的人會因爲恐懼和絕望而踏出人生最後的一步,而有的人則爲自己還活着感到慶幸。這就是絕望帶給我們的選擇——逃避現實或是堅毅、樂觀的走下去。

在《絕望鍛鍊了我》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朴槿惠如何從絕望、孤寂、無助中走出,真正找到自己生活的希望,也正是絕望讓她能夠以更堅定的步伐走向回報人民的道路上。有時,命運會給我們開一個玩笑,讓我們失去曾經最珍貴的東西。其實,命運想要告訴我們還有更寬敞的路值得我們去選擇。可能在一切已然平靜,當我們回過頭來看,會感激那一段痛苦的歲月。

在絕望中,我們能更好的認清自己,看到自己從前的不足,能夠用懺悔、自省的姿態洗滌心靈的污垢;在絕望中,我們能看到許多從前忽視掉的風景,能夠用欣賞、感恩的情懷對待一切的美好。絕望與希望並存、苦難與歡樂並生,這纔是人生,用堅強與自信坦然地面對命運,用拼搏與抗爭樂觀地對抗命運終究實現最終的希望。

絕望鍛鍊了我讀後感6

近日,讀了一本書,書名是《絕望鍛鍊了我》。抓人眼球的除了書名,還有這本書的作者。書的作者不是中國人,不是美國人,而是一位韓國人,而且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韓國女人——現任總統朴槿惠女士。

書名之所以用"絕望"一詞,主要是因爲特殊的家庭背景造就了她特殊的人生經歷。看到樸總統失去母親這段,我百感交集淚水情不自禁地就溼潤了眼眶。感慨萬續,不知從何說起。我也在捫心自問,是什麼感動了我?似乎是許久許久都沒有這樣被感動了?是我的生活中或者是我們的生活中缺少了什麼?讓我們許久都沒了這份最樸實、最真實、最感人的情感。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一分值得仰望的精神、一份值得驕傲的事業,這些和物質、和金錢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反而是那種崇高的精神、溫暖人心的情感、樸實的生活才能啓發人心,喚醒精神,推動世界。

看到樸總統筆下描述自己母親的形象,不由感慨這是一位非常崇高而又偉大的母親。對於自己的丈夫,她溫柔、體貼並且犧牲自己去成全自己愛人的事業,並也投身自己愛人從事的事業,輔佐他的同時也成全了自己。對待孩子,她更是傾注了自己的時間,愛他們但不驕縱她們。讓我影響最深刻的是她對孩子的教育,特別是做人方面的教育,不僅身體力行,而且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樸總統這樣說她母親對自己的教育,"母親要求我們不可以向別人炫耀你所擁有的東西;成績好壞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每時每刻都要心術正直;對人關懷,對人禮儀;自愛自足;善待他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些只是一部分,更可貴的是母親的自己的踐行影響孩子是最重要的部分。樸總統在回憶自己的母親在青瓦臺的生活,並不是別人眼中的王后安逸的生活狀態,樸總統本身的生活也並不是小夥伴心裏公主華麗的生活狀態。他們的肩上和心裏更多地承受着不自由和拘束。她們時刻提醒自己的言行舉止會影響一個國家。母親每天早上會收聽早間新聞和時事節目,每天會把寄到青瓦臺的信親手拆封,瞭解百姓的憂愁和苦惱,並且想總統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幫組更多國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從來都不會從自己的私慾出發去考慮事情。每日都有寫日記的習慣,再忙也要讀書和練字。這樣一個優秀的母親對樸總統的影響是深刻的,對樸總統今後的人生的影響也是必然的。

從這位優秀的母親身上,讓我反思如何做好一個母親的問題,對比我自己給孩子教育,真的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個社會充滿這各式各樣的誘惑,這些誘惑也經常披戴這華麗的外衣,蠱惑的皮囊,讓人懷疑自己的過去和接受的正統教育。這些都應該值得我們警醒!

這本書之所以會引人關注,不在於書名,不在於作者,重要的還在於書的內容。這本朴槿惠自己用心血淚寫成的自傳,非同一般,感人至深,凝聚了她半個多世紀的苦難、孤獨和堅韌,是她成長、成才、成功的生動寫照。用她本人的話說,"寫完這本書,感覺就像重新活過一次","這本書是我的過去也是現在,更是我對未來不變的承諾","到了寒冬纔會懂得松樹的綠"。她以堅強之心在困境中生活,以純粹之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和值得幫助的人。

就像人生的智慧並不是一天就能累積一樣,幸福也不會自己找上門來,平常有準備有努力的人才能嚐到幸福的果實。生活質量應該提高,但是優質的品質和精神的追求不能鬆懈。生活方式可以改變,但是基本的做人原則和優秀的傳統品質不能放棄。時代需要進步,但是內心需要同時充實,牢記歷史才能擁有更好的今天展望更好的明天。

樸總統描述的母親對我觸動很大,值得我去學習和踐行。不僅爲了自己,更是爲了我的家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