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通稿二零零三》讀後感

讀後感1.1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通稿二零零三》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通稿二零零三》讀後感

《通稿二零零三》是韓寒的一本雜文,全書共80頁,不多,但是勝在真實。

韓寒的書都很有個性,很真實。但是此真實非彼真實,其他作家的小說或書是真實的,但卻都是在迎合大衆的前提下寫出的“真實”,每個作家在創作時都應該會考慮到自己的措辭問題,讀者會有什麼想法,自己的文章會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等。顧慮太多,真實的東西也會被虛假包裝。

韓寒寫出來的東西,是最直接的真實。他很直接地寫出了自己的觀點以及想法。不會因爲他人的想法與評價而委曲求全,也不會因爲顧慮太多而不敢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本書的內容大多與中國教育有關。在“序”中,韓寒就坦言:中國的教育是比較失敗的教育。中國人首先就沒有徹底弄明白,學習和上學,教育與教材完全是兩個概念。學習未必要在學校裏學,而在學校裏往往不是在學習。

我認爲這並沒有錯,中國的應試教育確實是失敗的,是一種適用於中國的失敗教育。看似適合中國的應試教育,其實只成就了少部分人。

學生是祖國未來,要想改變中國的現狀,就應該改變現在的教育方式,從小培養、學習有用的東西,以便以後爲國效力。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本書不好,覺得會影響人們對中國教育的看法,但這又怎樣?韓寒只是發表了個人的看法,而且他也沒有非要你看他的'文章。就算看了也應該理性地看待思考他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

我覺得這本書比任何的一本名著都有意義。一本虛無縹緲的名著究竟能帶給人們什麼?我認爲韓寒切身實地地思考了中國的教育問題,並寫成了書,纔是真的有意義。他提醒了人們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讓人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少年強則國強,要想祖國強大,就應該在忙於發展經濟中回頭看看教育的弊端,並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