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精選10篇)

讀後感2.39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唐吉坷德後有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1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爲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蘊涵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爲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爲過於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書中的主人公原本名叫吉哈納,年過五旬,是一位紳士,雖說是地位顯赫,但家境卻也不寬裕。由於生活的清閒,這位紳士愛上了騎士小說,而且已經走火入魔,到了手不釋卷,廢寢忘食的地步。別人讀小說,都只當消遣,對小說的情節多持笑料態度,而吉哈納紳士則截然不同,他對騎士小說中的的荒唐故事深信不疑,對小說中的騎士佩服得五體投地。漸漸地,他失去了理性,想入非非要去做個遊俠騎士,全副武裝,漫遊世界,去克服一切的困難和險阻,消滅一切邪惡的,殘暴的力量,鋤強扶弱,見義勇爲,名留千古。於是,他從老屋裏找到了一件鏽跡斑斑的祖傳的一套盔甲,並異想天開地用硬紙做了一個面盔。可惜不太結實,他沒辦法,只好用鐵皮條重新做了一個,這纔將這面盔的事情算是完成了,接着,他又找來一匹老馬,然後美其名曰駑馬難得,趁着給馬取名的東風,他又給自己取了個騎士般的名字,唐吉訶德。然後又無比荒唐地請一個客棧老闆爲他受了封,就這樣,他開始了他的遊俠騎士之旅。

堂吉訶德的騎士之旅可謂是滑稽透頂了,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美麗的農家女當成公主,把一家普通的小客店當做被實施了魔法的堡壘。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動彈不得,被馱在驢背上回到村裏;第二次出行最終以被人裝在木牢裏帶回村裏告終;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學士裝扮的騎士打敗後鬱鬱寡歡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終一病不起。

如果說堂吉訶德的存在於他本身是一出悲劇,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沒有鳥。我過去是瘋子,如今頭腦已經清醒;我曾經是臺曼拉的唐吉訶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納。但願我的悔悟和真誠能夠換回諸位從前對我的尊重。……”唐吉訶德的這番話出現在他生命的終點似是所謂的清醒卻更像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淒涼,諷刺與無奈。當唐吉訶德的最後時刻終於到來時,他遺囑的公證人剛好在場,他說,從未在任何一部騎士小說中看到過任何一位遊俠騎士能像唐吉訶德那樣安祥而平靜地死在自己的臥榻之上。然而事實上,他卻是一對矛盾中極大的一個受難者,不平的冤魂。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揭露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感。

我個人在覺得堂吉訶德在滑稽之餘,上文所體的追求夢想的精神,也的確是蘊涵在他的內心當中。對唐吉訶德這個看法,在嘲笑之外卻也帶着一種淡淡的敬佩。畢竟再經受了重重挫折之後還能爲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奮鬥的人的確是百裏挑一的。這種精神,唐吉訶德如果運用得體,不去追尋什麼騎士道,而去專注於其他的事業,我們也很難否定他不是一個成功人士。爲此,笑過之後,卻也爲他深深的惋惜。

本書中一些所謂的`配角也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浪子回頭的費蘭多。費蘭多故事本可以訴說一下,但在這裏爲了節省篇幅,也就不再提及了。還有善良聰明的神父。高明睿智的參孫學士。以及同樣傻但對主人忠誠的騎士侍從桑丘,桑丘算得上是本是中的第二大可憐人了,被堂吉訶德的“花言巧語”騙得了桑丘的信任。使得桑丘答應做了唐吉訶德的侍從。從那以來我們的桑丘就沒少受苦,在客店裏被人用毯子包起來扔來扔去的戲弄,又被大家一起把他矇在鼓裏把他當作一個笑料,但是桑丘卻以驚人的毅力爲了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的所謂堂吉訶德口中的“海島總督”而堅持着。就憑這份堅毅,我們不得不對這個小丑角色投去欽佩的一瞥。桑丘直到最後也被蒙在衆人設計好的圈套裏。他雖如願以償地當上了海島的總督(實際上是一個小鎮),但自始至終,因爲唐吉訶德給他開的騎士玩笑而被迫去做做一件件的荒唐事。

《堂吉訶德》每一個讀者都會對堂吉訶德騎士的主觀臆想和不切實際而哈哈大笑,然則,堂吉訶德不僅僅具有令人發笑的地方,更有令人敬佩之處,每一個深刻的讀者,都會在這位大名鼎鼎騎士的荒唐行爲裏,看到他的執着而公正的品質。他嫉惡如仇,總是正面向他的“敵人”發起不屈不撓的衝鋒,他從不從背後捅刀子,更不用說用下流的中傷和惡意的誹*來進行戰鬥了。然而,堂吉訶德騎士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蕩然所剩無幾了,尤其是在人類社會一些非公開的場合,這種品質早已無影無蹤,譬如,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網上,我以爲就很難看到堂吉訶德“公正”的品質。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2

今天,我無意中在書櫃裏發現了一本舊書,書的名稱《唐、吉訶德》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以是我就開始看這本書.

故事中的"唐、吉訶德"住在曼查,雖然是位貴族,可是他卻並不富有,吃飯就用去了四分之三的收入.他沒別的愛好,就愛讀騎士小說.他白天沒黑夜地讀,他甚至想入非非,打鬥,戰爭,挑戰,負傷,愛情,暴風雨等等.一天,他突然產生了一個怪念頭,要是我也能像書上描寫的騎士就好了.於是他拿出了曾祖父留下的盔甲,他又有了一匹馬叫駑西難得,這是他的好夥伴.七月的一天,他踏上了征程,可是,走到一半,他被一位商人打了一頓.老天真有眼,走過一個農夫是他的鄰居,農夫發現了他並帶他回家了.在治療好傷勢後,那天深夜,他又騎上駑西難得去探險了….

我們要學習"唐、吉訶德"永不放棄的精神.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3

唐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爲自己終生爲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唐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皁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唐吉訶德,我認爲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蘊涵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爲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爲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塞萬提斯寫唐吉訶德時,爲的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說及其在人們中造成的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爲我們瞭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百科全書。

這就是唐吉訶德,唐吉訶德雖然很好笑,可現實中的其他人呢?所以,我們在看唐吉訶德覺得好笑的同時,我們都應該好好的反省下自己,這就是我看完唐吉訶德後最大的感想了。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4

前後經過26天,讀完了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這是我繼《巨人傳》之後讀的第二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名著。

小說透過窮貴族吉哈諾癡迷於騎士小說,化名唐吉訶德,三次出外“徵險”的經歷,廣泛描寫了16世紀末17世紀初西班牙的社會生活,抨擊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嚴酷。

唐吉訶德嚴守騎士道,立志抑強扶弱,卻耽於幻想,脫離實際,做出許多瘋狂以至於滑稽的舉動,爲書中增添了許多笑料;但只要不涉及騎士道,他又往往能夠頭腦清醒地發表不少真知灼見。由於他的愚蠢舉動,處處挨打受罵,甚至遭到公爵夫婦和安東尼奧紳士挖空心思的戲弄。

唐吉訶德的志向固然是可敬、可佩的,但是他的志向是針對一個虛幻的世界的,這樣的世界既然一定會破滅,建立在這樣世界上的理想怎麼可能不會破滅呢?從這層意義上說,我認爲他的“徵險”是毫無意義的。至於後人把誰誰比作唐吉訶德,那是就志向上的類似性而言,而非這位騎士建立在虛幻基礎上的行動本身,也恐怕不是作者的本意。

他的侍從桑喬·潘沙忠誠、善良,在公爵戲弄他委任他爲巴拉托裏亞島總督時,顯示出了出人意料的才幹;然而桑喬又具有自私、貪財、刁滑、患得患失的品性,體現了一個喜劇式的西班牙農民形象。

小說在唐吉訶德和桑喬的“徵險”過程中,還穿插了諸如卡德尼奧和盧辛達、多羅特亞和費爾南多的愛情故事、“小說插小說”的意大利故事《無謂的猜疑》、德別德馬上尉的俘虜經歷、巴西利奧和基特里亞的愛情故事、摩爾美女安娜·費利克斯一家的遭遇等次要情節。作者似乎受到了《一千零一夜》的深刻影響。總之,《唐吉訶德》不僅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也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書。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5

初讀唐吉訶德這部作品時,認爲他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越來越看不起他,但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問好了某種道理,人們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爲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從書中我們看到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粱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連篇的紳士在實現這一過程中時刻表現出他的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但也由於他的單純,纔會鬧出許多笑話。

唐吉訶德這個任務已經成爲世界爲學中的一個著名典型,他的性格是複雜的,他一方面脫離現實,老是耽於幻想,對自己的力量又取法祖國的估計,屢遭失敗。但在另一方面他的動機純真善良,他立志剷除世間的惡魔,反對壓迫,鋤強扶弱,充滿了無私無畏的精神,對於騎士歪的問題,他的議論總是情形而深刻,明確而富有哲理

唐吉訶德這本書中出現了近700個人物,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16實際初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我想也正是這個願意促使這部作品深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以至於被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名作家推選爲最優秀的經典文學名著。

這就是唐吉訶德這本書的魅力,而我也被唐吉訶德這本書深深的吸引着,不厭其煩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而每次看完後我都會有許多的讀後感。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6

開頭的唐吉訶德讓我感覺十分的無聊,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讓人愉悅的笑話,不過是一個瘋癲貴族的瘋癲行爲,倒是感覺作者的文筆非常的老道,描寫刻畫十分簡練,一些荒唐的.事情轉折起來讓人感覺非常的自然真實。其實回頭想想不過是自己迷失了眼睛不能發現美而已。

斷斷續續的看了一些章節,無聊的時候都會看看,雖然不能吸引你讀下去的感覺,卻也不會讓你感覺不想看的意思,一直到清明那段時間吧,去了一趟老丈人家把懷孕的老婆接回來了,之後就到處借錢,籌備小天使的降臨,唐吉訶德看的非常的慢,偶爾纔看二三十頁,大部分時間都是放在書櫃裏面最好拿的地方。七月初提車,七月底我的小天使就來到了我的身邊,一方面我非常的開心,一方面有很多讓我心亂的事情發生,應該是小天使給我了信心,一步步走過了最艱苦的七月,也非常感激身邊的朋友支援,如果不是這樣我真不知道落魄成什麼樣子,收了老婆家的禮金還了很多債務,日子突然開始往好的方向流轉,之後父母幫照看我的天使,我突然擁有一些寧靜的感覺,重新翻閱着唐吉訶德的時候,裏面的唐吉訶德和桑喬變的非常的有趣了,時間也過的飛快,不知不覺我已經讀完了唐吉訶德的上卷,我不在注重於唐吉訶德的瘋癲,而開始發現唐吉訶德的心地善良,無私無畏,在看國外讀物的時候,裏面的主角或許能讓我感覺到真實,但是隻有唐吉訶德能讓我感覺到離我很近,當唐吉訶德在做一些瘋癲的事情的時候我在同情,當唐吉訶德誤打誤撞幫助了很多人的時候我感覺到了欣慰。

讀完上卷的我迫不及待的讀下卷,唐吉訶德的再次出發。下卷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十分的好,下卷中唐吉訶德出名了,發生的很多更加瘋癲的事情,但是都是被別人抓弄的,這讓我心裏非常不舒服。好在瘋癲的唐吉訶德做了許多好事,而生活中的我事業陷入低潮期,我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我認爲我能行的時候,我也認爲全世界的人都行,我付出很大的代價,公司陷入了人去債高的陰雲籠罩,我意識到的時候,就開始努力維持着公司,好在只要意識到了錯誤去改正都是有用的,年前終於解決一些事物,雖然公司已經是人去債高了,但是這個年也能過去。不管公爵和公爵夫人如何戲耍,唐吉訶德和桑喬最終都回到了家裏。[由整理]

我認爲我做的到的時候,不要認爲其他人都做得到,我認爲自己做不到,做不好的時候,也不要認爲別人都做不好。這是我工作一年最大的感觸。而唐吉訶德有兩句話讓我映像非常深刻,一句是桑喬說的:“肚子吃飽,痛苦減少!”這讓我以後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心態會更好一些,另外一句是唐吉訶德說的:"歧路盡通坦,正道滿荊刺",這句話讓我反思自己這幾年來選擇的道路,也讓我在以後的選擇中更有勇氣,也更自信。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7

暑假裏,我再次細細品味了一遍《唐吉訶德》。

這本書作者透過瘋瘋癲癲的唐吉訶德的可憐遭遇給遊俠騎士畫了一幅漫畫像。你看,那明明是磨坊的風車,他卻認爲是三頭六臂的巨人,於是,便催馬提矛捨命衝去,結果被掀倒在地不能動彈。即使這樣,當侍從桑丘跑來再一次告訴他這不是巨人而是風車時,他還是辯解說這是魔法師把巨人變成了風車。類似的行動不計其數,十分搞笑,使讀者一次次爆笑不已。作者透過一次次的搞笑,把對社會各階層人物的描寫同對社會現實的描繪結合起來,逼真的再現出貴族紳士的專橫跋扈和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

唐吉訶德是一個小鄉紳,由於整天讀騎士小說而入了迷,自己模仿古代騎士,出外遊俠冒險,幹了許多荒唐可笑的事。別看他瘋瘋癲癲的,但他痛恨專橫殘暴,反對壓迫。你看,有次,他的馬被一羣搬運工給打傷了,他不顧對方有二十多個人,毅然與對方展開搏鬥,最後被打倒在地。如果換做我,看到二十多個漢子手拿木棍,我肯定大氣也不敢出,要麼自認倒黴,要麼撒腿就跑。而唐吉訶德在明知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還是爲正義戰到底,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學習。唐吉訶德還十分慈善,同情弱者,維護正義。有次,他捉到一個被冤枉的犯人,爲了放了他,他和解差打了一次,雖然最後使很多犯人跑掉了。

唐吉訶德是個複雜而又矛盾的人。他還有幾個壞毛病,自以爲是,不聽別人勸告。桑丘勸他不要去砍風車,他就是不聽,最後被風車托起來,摔傷了。他又神經質,他見到一個人向他走來,便以爲對方要和他決鬥,便一刀把對方劈死了。

第一遍讀《唐吉訶德》想笑,爲唐吉訶德干的荒唐可笑的事。第二遍讀想哭,爲貴族紳士的專橫跋扈和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第三遍就會自然而然地從這些哭和笑中思考起來。那麼,你從中讀到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吧!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8

《唐吉訶德》一書是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的經典之作,自從出書之後,就贏得了廣大民衆的一直好評,流傳至今。現在,準備升初中的我,這是必讀書目。媽媽也給我買了一本,讀了一般之後,我還是不太清楚它講的是什麼鬼,到底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假“騎士”,還是人?

主人公唐吉訶德是一個十分熱衷於古代騎士科幻小說的中年人。也因此,他患上了一種旁人認爲是古怪的瘋病。大家也不知道怎麼治,只好三番五次地把他誘騙回家鄉,然後再實施治療。但是也因病的不輕,所以每次他都會偷偷摸摸地從家鄉里逃出來,然後瘋瘋癲癲地去當自己的氣勢,做一些“伸張正義”的事情。也許他是真的好心,但別人只當這事瘋人瘋事,並沒有理睬,甚至有些還會衝上去揍他一頓。但是他都沒有氣餒,每當他被打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他總是認爲這是值得的,並沒有在意其他事情,而是一心一意地去幹他的好事。

在他的眼中,一切都富有魔幻的色彩。比如說:在他眼中,破舊的客棧也許是一座座雄偉的城堡,那些想要誘騙他回家想的人全是邪惡的巫師,被繩子困住的時候就是被巫師施了魔法,動彈不得……但是面對大家一再地“挑戰”,唐吉可德終歸沒有忍無可忍,依然是做自己的遊俠騎士。而他的僕人桑丘 潘沙也是個狡猾的人,他外表忠臣,可實際上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跟唐吉可德一樣是個“瘋子”,他在暗地裏爲了表示忠臣,卻又不敢明目張膽地拒絕唐吉可德的要求,於是在背地裏幹了很多偷工減料的活兒,並且立了假的誓言,好趕緊打發走唐吉可德。但在文中,他爲什麼要這麼跟着唐吉可德耗下去,大概是他真的認爲唐吉可德有能力給他當上一個海島總督吧……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9

一直想讀一讀這本傳世名著——上學的時候就想看,但總是失之交臂,沒看成。今天讀完了,卻有一點點的失望。真不知道塞萬提斯爲什麼要塑造這樣一個“瘋子”的形象。

堂吉訶德本是一名沒落貴族,因沉迷於騎士小說走火入魔,翻箱倒櫃找出一副鎧甲,騎上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開始自己想象中的行俠仗義、遊走江湖之旅。他單純執拗,完全生活在幻想當中,是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或者說,完全就是一個執迷不悟的瘋子。他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羊羣當成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還把一個普通的村婦當成自己的公主。屢屢碰壁、常常頭破血流卻矢志不渝、癡心不改。倒是他的僕人桑丘雖然矮胖膽小,愛貪個小便宜,但到底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他會利用主人的瘋狂和偏執,耍點小聰明,不失時機的爲自己增加一些利益。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活人。就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活寶,一對匪夷所思的主僕,爲我們上演了一幕幕搞笑的鬧劇。最爲忍俊不禁的一個鏡頭就是在漆黑的夜裏桑丘因爲害怕一直抱着主人的大腿不敢撒手,但又急於出恭的描寫,真是活靈活現,入木三分。

書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唐吉訶德的幾位好朋友,他們對老唐不離不棄,一定要想方設法把他的瘋病治好。他們使用過暴力手段——把老唐裝進籠子裏武裝押運回家;使用過焚書“坑”儒的手段——把老唐家裏的騎士小說全部燒掉甚至把書房也封了;他們使用過瞞天過海的手段——假扮成騎士、假扮成落難公主等等,都是爲了把老唐從幻想中拉回到現實裏。他們對朋友真是夠意思,尤其是對待這樣一位“病入膏肓”的瘋子朋友,他們沒有放棄,甚至於被老唐誤傷、誤打也一直不離不棄。人生能有這樣的幾個朋友,足矣!

就是不太瞭解時代背景,不知道些桑丘作了幾天小島總督,乾淨利落、公正的處理了好幾起案子,最後卻被迫辭官,這一段插曲有什麼用意。

讀唐吉坷德後有感10

總的來說,《唐吉訶德》這本書的可讀性還是很強的,裏面的故事情節讀來都十分有趣,也將唐吉訶德的那股瘋勁以及桑喬的憨厚淳樸表現的淋淋盡致,《唐吉訶德》讀後感250字。像看完電影之後喜歡去看看影評一樣,看完《唐吉訶德》後,我也跑到網上去搜了看看別人對這本書的評價。其中對朱光潛先生的評價印象比較深刻,在朱光潛先生看來,唐吉訶德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代表,但是卻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而他的僕人桑喬則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現實主義的代表,心裏想的永遠是主人承諾的島嶼及總督能不能實現的問題。不過有些書評也寫的很差,比如動不動就說反映了西班牙勞動人民的悲催命運等諸如此類的千篇一律的書評,看着就讓人覺得很假,因爲我看完之後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相比之下,我覺得朱老先生的評價還是說的非常的好。因爲,總體來說,我也有類似的感覺。

在看《唐吉訶德》的過程中,一直吸引我看下去的是唐吉訶德那些令人捧腹的搞笑故事,以及他與桑喬之間,那一唱一合的對白,看着看着就會讓人開懷一笑,讀後感《《唐吉訶德》讀後感250字》。但是等看到最後,唐吉訶德由於被白月騎士打敗鬱鬱而終之後,心中難免有些落寞及傷感。不知道是慢慢喜歡上了這個角色,還是一些其他的原因。時不時的腦海中也會浮現出這樣一種場景,唐吉訶德騎着羅西南多威風凜凜的站在那兒,朝着對面過往的路人高聲的喊着一些讓人不知所云的話。唐吉訶德一直在維護着騎士道精神,讓人覺得固執而瘋狂,但是我們想想那些鏟強扶弱、劫富濟貧、保護婦孺的精神本身卻並沒有什麼錯,難道一個人一直堅持一種對的東西只是做法上與旁人格格不入的時候就應該被化爲另類,且不斷的被人取笑麼?在這點上,我是真的不贊同,因爲如果是那樣的話,那當今現實中的很多名人比如馬雲,羅永浩等這些著名的人物或許也就永遠沒有翻身的日子,也自然不會取得像現在一樣的成就。我記得馬雲曾經說過,自己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創業的時候,以前也經常被人說是騙子、瘋子等等,但是他卻一直在堅持着自己認爲是正確的理想,現在馬雲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企業家,他成功了。但是,我怎麼看,就怎麼覺得在他的身上有唐吉訶德的影子。理想、堅持、自我,這些都跟唐吉訶德一模一樣,但是書中的唐吉訶德最後鬱鬱而終,而現實中的馬雲卻春風得意。

想到這些,我覺得更應該向唐吉訶德學習,而不是像很多書評說的那樣諷刺唐吉訶德是一箇舊勢力的衛道夫,我覺得這都說得很片面。因爲,沒有人會去說,唐吉訶德所維護的那些精神是不合理的,既然如此,爲什麼就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