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唐吉訶德》有感800字-小學五年級讀後感

讀後感2.42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唐吉訶德》有感800字-小學五年級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唐吉訶德》有感800字-小學五年級讀後感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假日,我專心致致讀完世界名著《唐。吉訶德》一書,感受頗多。特別是唐。吉訶德的立志打不平,是不能說錯誤的;但在爲誰當英雄,打誰,即倒底站在什麼立場去打,依靠誰去打,用什麼方法打,怎麼打上不能說沒有錯誤。

要當百姓的衛士,人民的英雄。而書中的主人公唐。吉訶德本是一個農村的鄉紳,沉迷於中世紀騎士小說,對王公貴族和騎士深信不已,癡心妄想當個勇敢、正直、榮譽滿堂的遊俠騎士,幻想中打抱不平,獲得衆人追捧,成爲國王。於是,他身披盔甲,一手執盾牌,一手握長槍,領着僕人桑丘,單槍匹馬,四處尋遊,搞出一些把酒袋當巨人,把大風車當怪獸,把牧羊人當壞魔法師,好壞通通都打,以顯自己騎士風格。結果把社會打亂,把民衆打怕,把自己打成個皮包肯,路途中被人誤解,徑常被別人打,挨餓受凍,帶病回家,一事無成,社會依舊黑暗,人事間依然不公不平。

由此,使我們看到,唐。吉訶德錯就錯在:

(一)打抱不平的立場不對。唐。吉訶德只是站在黑暗封建社會的鄉紳立場,而不是勞苦大衆的立場;把現實全部轉換成虛幻的想象,根基不牢,仍然脫離不了舊封建的維護者,舊制度的衛道士,王公貴族的護身人,一己私利的狂劫漢的下場。

(二)打抱不平的目的不對。

他不是爲着勞苦大衆的公利,打公敵,求公益,即打少數的社會腐朽、瘋狂、兇惡勢力,求大衆的利益,當民衆的打虎英雄;而是爲了個人的勇敢、正直、榮譽,追求當國王而呈英豪的霸王,我的`私利。所以,他不問好壞、官民、貧富,以我爲中心,亂打一氣,既亂社會、又害民、還坑己,談不上實際意義的公平正義,打抱不平是假打。

(三)打抱不平的力量不對。他不是依靠、團結、動員、帶領勢如海洋巨浪的勞苦大衆的力量,而是領着僕人桑丘一路單打獨鬥,四處欺壓百姓,弄出許多荒謬搞笑的壞事,激公憤、衆反對、痛打他,怎能聚起打抱不平的社會力量。

(四)依仗的武器不全對。要求得社會的公平正義,既要打文仗,又要打武仗。不光靠劍、槍、盾,更要靠人間正義、法律、道德、善良、民主、武裝,讓正義戰勝邪惡。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愛與恨、公平與正義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主題。前車之轍,後車之鑑。從唐。吉訶德的錯打中,我們應吸取一個深刻教訓:要求得社會公平正義的不斷進步,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場,爲着人民的利益,在領袖人物的堅強正確領導下,團結、依靠、帶領人民,以道德、正義、法律爲武器,人民爲後盾,做跨馬橫刀的勇士,向邪惡、殘暴、欺壓人民的邪惡勢力拼去,平暴安民,求得社會、人間、事事、處處的真正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