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一隻馬蜂讀後感

讀後感1.97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隻馬蜂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隻馬蜂讀後感

一隻馬蜂讀後感1

《一隻馬蜂》主要人物是吉老太太、吉先生、餘小姐三人,圍繞着家長催婚與相親而展開,戲劇衝突較爲輕鬆,語言詼諧,情節精巧。

《一隻馬蜂》由丁西林於1923年創作,此時,新文化運動的開展使民主自由的思想在青年間傳播,婚姻戀愛自由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新青年們反對家長的包辦婚姻,追求戀愛婚姻自由。劇中的吉先生正是新青年的代表,他抗拒母親的相親安排,並且遲遲未結婚。而吉老太太則是舊家長的代表,她關心着兒子的婚姻狀況,渴望家族的延續和天倫之樂。故事在新舊觀念的碰撞中展開,描寫了兩個矛盾。首先是對於妻子與女性的理解,新文化運動後,女性意識漸漸覺醒。做飯還是做文章,成了新舊女性的界定標準之一,傳統的母親與新式的兒子針對着不同的擇偶標準產生了分歧。其次是婚姻觀念的矛盾,母親惦念着兒孫環繞,兒子追求着自由,新舊婚戀觀大相徑庭。母與子,新與舊,個人與社會,戲劇衝突就此展開。

把時間的刻度撥回1923年,吉母與吉先生的正是當時的青年與家長的縮影。吉先生深受新思想的影響,新式的婚戀觀衝擊着傳統舊式觀念,面對歐風美雨的強烈碰撞,青年一方面接受着民主自由的西方思想,另一方面又同時受到來自長輩的壓力。傳統文化與西方思想的激烈鬥爭,導致社會上對於東西方思想有着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一味的偏信造成了思想的混沌與偏激,出於對自由的渴望,新青年們打破傳統的桎梏,衝出舊思想的藩籬。吉先生寫出了五四覺醒後新青年的反抗與掙扎,而吉老太太和餘小姐則刻畫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吉老太太作爲舊式賢妻良母的代表,對於妻子的認知是傳統的,而徐小姐和吉先生則有着新興觀念。關於女性的認知與標準也在這場新文化運動中佔有一定席位,被壓迫着的女性意識漸漸覺醒,對於當時的社會思潮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一隻馬蜂》雖然寫於近100年前,但對於現實社會仍然有着啓迪作用。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在21世紀的今天,長輩的催婚依舊存在,催婚所體現的實際上是兩代人婚姻觀的矛盾。血緣親情和獨立自我、個人選擇和社會輿論都在同時撕扯着年輕一代的觀念。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社會時鐘和輿論方向也在適應着時代潮流,新時期的思想變革不會如一個世紀前那般猛烈激盪,但對於舊觀念的改變起着很大作用,適應現代社會的婚戀觀正在形成。另一方面,女性意識的覺醒與鬥爭熱度不減,文中所提及的做飯與做文章,映射到今天就是家庭和工作。但我認爲家庭與工作不能簡單地成爲判斷獨立新女性的標準,真正的尊重是女性擁有選擇的權力,且選擇不會被社會和他人所累與指責,掌握屬於自己而不爲外人談論的人生。

一隻馬蜂讀後感2

昆蟲會爲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不顧死活地攻擊。

《捅馬蜂窩》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爺爺家的後院有一個馬蜂窩,使得爺爺不能夠開窗,生怕其中有一隻馬蜂闖進屋來,後來,奶奶和我一致要求捅下這個馬蜂窩。中午時分,我將兩根竹竿接綁起來,將馬蜂窩捅了下來,一隻馬蜂向我襲來,誰知躲在屋內的妹妹竟因害怕鎖住了門,將我關在外邊,馬蜂在我眉心蜇了一個包。後來七八天才恢復。一次我又來到院子裏,爺爺告訴我前幾天蜇我的那隻馬蜂已經死了,我問爺爺那它爲什麼還要蜇我,爺爺說:“因爲你破壞了它的家園。”我感到很慚愧。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去破壞其他生物安安穩穩的.生活,反而要保護它們,使他們過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就像天上自由飛翔的鳥兒們一樣快樂。任何生命只要被你惱火了,他們就會不顧一切甚至丟棄性命地拼命向你攻擊,無論你是大象還是猛虎或是狼。我們不能做傷害旁人的事,無論是一隻甲蟲還是小螞蟻,它們團結的力量比一條鯨還厲害,所以我們傷害它們就是在傷害自己。

這一篇文章是我在上網時看見的。文章主要內容是作者小時候捅爺爺後院馬蜂窩。下面我帶你們去欣賞一下吧!

爺爺的後院小,很少有人去那,但卻是鳥蟲們的快樂天地,也是我兒時的一片樂土。在那裏最壯觀的是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好像一個倒垂的大蓮蓬,無數的馬蜂爬進爬出。奶奶總是爲這個蜂窩而煩惱,可是這捅也不行,不捅也不行,這件事情一直讓爺爺左右爲難。

後來,我和妹妹約定好,在爺爺睡覺時我倆去把馬蜂窩給捅下來。後來我將馬蜂窩捅來捅去,可誰料妹妹因爲膽子小,所以將我關在了門外面。最後,一隻馬蜂徑直而兇猛的朝我撲來,我只顧擋臉,可眉心只覺得像被針扎似的劇烈的一疼。

當夜,我就發起了高燒,家裏人輪番用醋、酒、黃醬……爲我忙進忙出。後來過了一段日子,我的病好了,可我消腫後的幾天裏都不敢到通往後院的小走廊去了。

後來幾天,爺爺告訴我,馬蜂窩已經不見了,但是發現地上有一隻死掉的馬蜂,爺爺說那就是蟄我的馬蜂,馬蜂就是這樣,你不惹他,它不蟄你,它要是哲你,自己也就死了。我好奇的問爺爺:“那它爲什麼要蟄我?”“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爺爺說。聽了這些話我心裏暗暗吃驚。一隻小蟲竟然有這樣的激情和勇氣,我面對這壯烈犧牲的小飛蟲的屍體,似乎有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心上。心裏在想,那一羣無家可歸的馬蜂,它們還會不會回來重建家園呢?

透過這一則故事,讓我深刻認識到人應該與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處,不要做傷害它們的事情。

標籤:讀後感 馬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