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香菱學詩》讀後感

讀後感2.9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香菱學詩》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香菱學詩》讀後感

《香菱學詩》讀後感1

香菱學詩是《紅樓夢》中的一個插曲,但聯繫香菱的一生遭際來看,這個插曲的描寫是作者頗具匠心的安排。脂硯齋對此有精闢的分析,說:“細想香菱之爲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致爲側室。且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故欲令入園,終無可入之隙,籌畫再四,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香菱是小說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爲妾;後來正妻夏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爲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後四十回寫她死於難產,並不符合曹雪芹原來的設計。在情榜當中,香菱位居副冊首位,可見是相當重要的人物。作者寫她學詩,也是爲了擡高她的身份,增加讀者對她的好感。這樣,當她被無情的命運折磨致死時,就使悲劇性更爲強烈了。

香菱學詩,大致可分三個步驟。首先是拜黛玉爲師,並在黛玉指導下細細品味王維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於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詩比較幼稚,用語直露,把前人詠月習用的詞藻堆砌起來,湊泊成篇。最大的問題是,全詩沒有表達真情實感,了無新意。詩中所用“月桂”“玉鏡”“冰盤”等,詞藻陳腐,所以黛玉說“被他縛住了”,即不能從前人的套子中跳出來。她的第二首詩就有所進步了,能用“花香”“輕霜”等比喻,又用“人跡”“隔簾”等情景烘托,漸漸放開了手腳。但“玉盤”“玉欄”等詞語仍有陳舊的氣息,而且全詩在詠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題,所以黛玉說“這一首過於穿鑿了”。

《香菱學詩》讀後感2

每當讀了一篇文章,就會有很多的感觸,但有時不知從何說起。

《香菱學詩》給我的啓發很大,我看到了香菱學詩時的那種毅力,學詩的走火入魔,讓我佩服。從小便流落民間的她,只識一點點字,雖識的字不多,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剛入大觀園的香菱,認識了林黛玉。林黛玉出生於,書香門第,是一個懂得作詩的人,香菱便拜了林黛玉爲師,林黛玉給香菱許多值得深思的詩,從易到難,讓香菱自己頓悟,香菱的堅持不懈,對每一首詩都理解透徹。林黛玉便開始讓香菱寫詩。

但香菱學詩卻受了許多打擊,第一首詩,他的措辭不雅,看的詩少,於是,她開始了第兩首詩的創作,但第二首詩也被林黛玉否決,香菱便蹲在樹下摳土,或許有些人就一直放棄,但香菱沒有,她甚至在夢裏想到了第三首詩。她把自己的感情,思念父母的感情全部寄託在這首詩裏,不僅有感情而且把月亮那朦朧的月光,冰涼的感覺寫的很真實。讓衆人覺得很有詩意,紛紛覺得香菱這首詩寫的很好。這便是香菱學詩的不放棄,如寶釵說香菱,學詩學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她堅持不懈的精神使我想起了剛入初中的自己。

剛入初中的我理科很差,數學成績一直不理想,因此,數學老師不止一次的找我談話,我聽從馮老師的安排,一點一點的努力,在學到幾何時,我更加的努力。終於在一次數學測試中,100分的試卷我考了87分,雖然沒有到90分,但對我來說,這樣的分數真的是很好很好的。所以,我開始更加努力,馮老師也誇獎了我。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其實,只要努力,我相信,鐵鏽也可以磨成針,可以刺痛一切。

香菱和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你真正的努力了,雖然當中的過程很辛苦,畢竟先苦後甜啊!甜總是在後面。

《香菱學詩》讀後感3

這個星期我們學習了《紅樓夢》中的故事《香菱學詩》,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其他的三本我全都看完了,我不看《紅樓夢》是因爲我覺得我看不懂,可是當學了這一課我覺的我應該向香菱學習。

說起香菱的身世,實在是可憐,她嫁給了呆頭霸王——薛蟠,而薛蟠並不懂得憐香惜玉,香菱還要照顧薛蟠,有事說不定還會被毒打一頓,一次薛蟠外出做生意,香菱就被寶釵帶進了大觀園,從此香菱的命運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當她在大觀園時,非常羨慕黛玉她們能吟詩作對,所以就讓黛玉叫她寫詩。黛玉先讓她學會讀詩,只有把詩讀好才能寫出詩,香菱第一次做詩給黛玉看,林黛玉說她被措辭不雅,被縛住了,要放開膽子去作詩。

香菱聽了連房都不入了,就在池邊、山石上坐着,一會皺着眉,一會又含着笑。香菱學詩真的很認真,早上五更天起牀就去找黛玉,當寶釵到林黛玉那時,看了那首詩,邊說:“這首詩跑題了,不是寫月了寫的而是月色了。”而林黛玉又說她這首詩太穿鑿了,聽了這樣的話讓香菱很難過,但她並沒有抱怨和放棄,只是她覺得很有信心的詩被林黛玉說成這樣覺得很難過。

當晚上時,香菱至三更以後上牀臥下,兩眼鰥鰥,直到五更方纔朦朧睡去了。天亮了,寶釵醒了,聽了一聽,發現香菱已經睡熟了,寶釵想:她作了這麼久應該做好了吧?當她去看香菱的時候,發現香菱嘴裏說着一首詩寶釵連忙找到黛玉,而其他姐妹聽到香菱作出了詩,都連忙去聽。

讀完了這篇課文,教會了我一個道理:做一件事,只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將它做好。

《香菱學詩》讀後感4

《紅樓夢》—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一個人物香菱,真乃一才女。纔在什麼地方呢?

纔在作詩,香菱自幼沒有學得多少知識,還經歷了一段曲折的故事,最終做了四大家族之一的一家的小妾。後因有事就來到賈府住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她向黛玉拜師,學詩。而黛玉僅僅只是交給了她幾本詩詞讓她讀讀。

之後香菱便以“瘋魔”一樣開始學習,廢寢忘食。第二天一亮,便找到黛玉去談談昨晚上的讀書心得。

從這一點,我受益非淺,學習是需要一個認真的態度來對待的。而我對學習沒有做到這一點,使得我成績下滑。

之後的幾天一如即往,賈寶玉等人見到,便來湊個熱鬧,也來論詩。香菱也不惱,也都向他們學習。探春便打趣到,不如讓香菱也來入社吧。香菱聽了便很謙虛的拒絕了。

這一點讓我自愧不如,在與母親交談的過程中,她也會給我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一般幾乎是一個也聽不下去,甚至還有的時候我還會與她頂嘴。真是說來慚愧。

到了後來香菱似乎對自己很有信心便央着黛玉出個題目來給她作作,黛玉便要她以月爲主題來作首詩,香菱便歡喜的回去作詩了。這就更了不得了,一個整夜都在嘟囔着詩詞。寶釵(香菱是她的小姑子)見到便怨向了黛玉,說香菱以前就傻,現在她引得香菱變得更加傻了。經過一夜的摸索,第天一早醒來便找到黛玉去看剛成的詩,黛玉說意思是有了,但措辭不雅,又得另作。於是香菱又連夜作上一首,又交給了黛玉,衆人也來看,黛玉說她這詩寫得有些跑題,怕是又得另作。香菱便自個在那思索去了,衆人讓她閒閒,她卻說了一句讓人啼笑皆非的話:“閒字是十五刪得,你錯了韻了。”衆人怕她累壞了,便拉她去看看畫散散心。……

從此可見,學習之中不要害怕錯物,要多接納別人的見解,還要有“臉皮厚”的精神,還有要把學習當成自己的身邊人,隨時隨地都在身旁。如此這樣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香菱學詩》讀後感5

學過《香菱學詩》後,我知道了香菱爲了學作詩,付出了很多,甚至在夢中香菱也不忘作詩。雖然香菱剛開始作的詩有些問題,有一首詩香菱認爲已經可以了,黛玉老師卻說她有些跑題。香菱不但沒有生氣,還非常虛心的接受了黛玉的指導,在香菱不斷努力下,香菱終於作出好詩。

香菱爲了學詩入了魔,而現在的我們卻連香菱的一半都沒有做到。我們做到了不恥下問嗎?做到了學習入魔嗎?做到了努力學習嗎?沒有,在我看來,大多數人並沒有像香菱一樣愛學,如果我們能和香菱一樣,那我們的分數一定會高很多。就那我自己說吧!

在七年級的時候,我迷上了美劇,由於我想知道男女主人公在交流的時候,說的是什麼意思,想自己翻譯,而不是看屏幕下面的中午翻譯。所以我在七年級學英語特別積極,對英語特別感興趣。所以,在課堂上我認真聽講,專心記錄筆記。在堅持了一學期後,我的英語有明顯的提高,因爲我發現當我看美劇時,不看已經翻譯好的句子,而是自己試着翻譯一兩句,雖然也會有錯誤,但也算自己翻譯了,所以會有點小驕傲吧!可是驕傲就會讓人有點看不清自己。再一次英語聽寫中,我以爲自己勝券在握,可我卻失誤了,我並沒有像我所想象的那樣,雖然平常沒有全對,但錯的也比較少,所以沒有想過自己會錯這麼多。在訂正錯誤時我發現,有好幾個叉竟然是因爲同一個單詞出錯,我想這個單詞我會一輩子記住,字典一一dictionary。

現在,因爲七年級英語基礎打的比較紮實,所以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我可能感覺不是太累,但是現在我是九年級的學生,我需要更多的衝刺,沒有人回放棄成爲更好的自己的機會。12下一頁

《香菱學詩》讀後感6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香菱學詩這一個故事,文中各種人物表現的都十分活潑形象如果去仔細的回味下,去閱讀它是由許多關於人生的哲學的,這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確實受益無窮。

從香菱學詩中,從中感悟到,學習要不恥下問本書中。香菱學詩中,遇到的學習困難像許多人請教。而我們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現實中要多的多。但是我們卻特別好面子。做不了香菱是那樣的不恥下問比如說我。

我記得去年級當時一次函數學。學的不紮實,學習技術特別不穩定,但是當時礙於面子,一直沒敢去問老師,與後來的學習越來越難,到後來成績一落千丈一點一點的向下調下,但是那樣些當時認爲老師的走狗奸細,的越來越好了,自己,牢牢的拉在身後,很難有一次想去問老師,的問題,可是,心中,老是在想老師會不會因爲我問的問題太過簡單還看清我,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心裏越想越害怕,於是陶一班的,同辦公室中,跑回自己的教室,心裏越想越不敢去問老師了。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吧爺爺奶奶經常教育我們要尊重老師聽老師的說話,是在老家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被老批評怕了,每次見到老師就特別的緊張而且還有一絲害怕,然後,小說什麼都忘了口齒不清。

從香菱學詩中我還懂得了學習自制部件,去學習雖然我們學習做不到相鄰那種廢寢忘食的程度,但是我們一定要,在不斷的堅持不懈地要有資金一行的精神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比古代的?和你要好的多,冬天我們有空調熱毯去哪古人只能埋土苦讀仍在書上抵禦寒冷?而我們現在有這麼幽怨的反應卻做不了那種孜孜不倦的學習。那麼我們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的,學習,現在現在呢,不是很不學習也餓不死,他只能確定我們未來的生活質量,於是有很多人墮落。

爲了我們不平凡的未來,爲了不願意過傷,平庸的生活,我們現在正要向相鄰那樣了支援不見得去學習,說以後美好的生活建築的基礎。

《香菱學詩》讀後感7

香菱,本名英連,小時候出生於有錢人家,卻由於在元宵燈會上被拐賣,淪落爲賈府奴僕。寶釵一副夫子樣的作爲有時難免會煞風景,給人家潑冷水,所以香菱更願意捨近求遠找黛玉學詩,而黛玉則指點她學詩門徑。

這個故事描寫了很多人,但重點描述的還是透過香菱學詩這件事來表現書寶釵和黛玉兩人不同的對待人、事、物的方式。寶釵內心深處並不是真的想教香菱的,她認爲一個奴僕不值得,會顯低她的身份,所以寶釵會偶擺夫子的架子,作者在此次是要體現出寶釵內心性格特徵。而黛玉則不同,她認爲香菱也是人,和大家一樣沒有高低之分,所以她不會嫌香菱不好,很認真的教她,香菱學詩終於成功,從而獲得了大家的稱讚。

曹雪芹在此處是明寫香菱學詩,暗寫寶釵和黛玉這兩人的人物性格。和前面一樣,曹雪芹除了明面上的意思外,還有很多是從暗處着手的,如後面寫到的史湘雲見寶玉,黛玉在窗下聆聽,除了在明處設線了人物對話,又暗處着筆些了幾人的內心想法。這也體現出了曹雪芹寫作的高明之處。

香菱學詩,並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故事,從中甚至可以延伸出作者對於當時社會的一些感想或者說是期望。詩詞要求的是創新,倘若有了“新”,那麼詩詞的格式等束縛,也就成爲了空殼,可有可無,重要的是內涵,而非格式。

學詩的過程中,香菱找了寶釵、黛玉來指點,寶釵雖認定“女子無才便是得”,但還是給了香菱些許指點。但與黛玉則有了很大區別。黛玉雖生性好靜,喜散不喜聚,可還是很大度地給了香菱不少指點。也讓她成了香菱學詩成功的重要人物。文中還出現了探春、寶玉等人,也起到了不小的陪襯作用,似乎是在爲香菱的學習而讚歎,又似乎是作者在爲後文寫伏筆。

循序漸進的文字,流水般俊秀的詩詞,終於還是爲香菱所寫。

矢志的獲得,便是如此。

《香菱學詩》讀後感8

香菱學詩這個情節想必大家都曾閱讀過,不知裏情節怎麼樣,她不恥下問,聰明能幹,不能把事情弄明白,不罷休的這種心態,使我受益匪淺。

我,其實很懶惰,但我喜歡做飯,我從這個做飯,改掉了很多毛病,我最喜做魚,特別是燙,我很喜歡;第一次,媽媽告訴我怎麼做,我就做,結果吃時,差點兒沒把我腥死,魚腥味還全在。

“媽,你說你怎麼做的這麼好吃,能告訴我唄。”“我不都已經告訴你了嘛,這要靠你的領悟了。”我沒想到這還有什麼悟性。

我第二次做魚,我又按照媽媽的方法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可在做時,就沒放料酒,就不好吃了;我氣急敗壞,把碗摔了一個(媽媽不在家),我又把魚偷偷地倒掉,又趕忙跑回去,刷鍋、拾碗,怎麼也準備再來做一次。

我第三次嘗試,已經是打破媽媽平常的做法,加入我的“新創意”。我把魚一整條放在鍋裏煎,然後放上油,讓表皮黃了就好,平常媽媽煎時什麼都不放,我把蒜末和辣椒粉一起放在魚肚裏,撒上鹽煎,最後兌上水在鍋裏煮。媽媽不喜歡除料酒以外的東西,我偏不放料酒,我放啤酒,而且還放一些雞精,提一下鮮味兒,媽媽平時做的時候,都切大塊大塊蔥花兒在上面,而我把蔥切的跟末差不多,最後好了,放一點兒豬油,把那蔥末放在湯上面,一道“水煮黃鯉魚”就成了。媽媽竟然也誇我這一次比上兩次做得好,打破了他的一些做法,沒想到味道還是不錯的,還可以。

難道大家就沒對我爲什麼要去做魚乾什麼,因爲魚這道菜它代表着我奶奶,因爲奶奶最喜歡吃魚,這樣我就完全可以到奶奶家做魚給奶奶吃,這樣她老人家一定會十分高興——從小給燒到達給我吃的一個孫子,沒想到也會做飯了!

《香菱學詩》讀後感9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香菱之所以想學詩,興趣是她最先的出發點。黛玉吩咐香菱要多讀,於是香菱便在燈下一首一首的讀,寶釵連催香菱數次睡覺,她也不睡,繼續鑽研黛玉給她勾畫的詩詞。讀書,不僅用眼更要用腦,邊看邊思,纔能有所得。倘若所有的學生可以像香菱那樣勤奮好學,學到廢寢忘食,學到對詩如癡如迷境界,學到忘我的境界。那麼即便是一隻再笨的馬,也總有會先跑的一天。

其實香菱學詩,可以學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好,可以學的像黛玉所說的“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香菱是個好學生,即使黛玉是個在好的老師,香菱不學那也是無用功。香菱對學詩到了一個癡迷的境界,即使她每次寫的很不好,她也不氣餒,不放棄,她用功到連晚上做夢也在寫詩,她嘔心瀝血,費盡心思。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香菱苦志學詩終於終有所成,在夢中得到了八句詩。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歷昏天黑地,怎能見風和日麗。她這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想要學好知識不僅需要一個好老師,但更需要一個好學生。一個像香菱一樣的好學生,這樣即使是笨鳥也總有一天可以學會先飛。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香菱學詩》讀後感10

叔本華曾說過:“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爲怕扎手,就此舍之,那麼你永遠也得不到玫瑰的芬芳。”紅樓夢中香菱學詩就很好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採花莫怕刺。這對於我們中學生的學習是個很好榜樣。

興趣是的老師。香菱之所以想學詩,興趣是她最先的出發點,平時,她也愛看些詩集,加上賈府在這個特殊環境裏,文學氛圍濃厚,更是增加了對詩的興趣。表面上看,人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但真正做到的卻寥寥無幾,你不見那草草學子被師大脅迫着學這種特長,那種特長,而他們真正的興趣所在卻在早早的扼殺。最後,少數人站在了人生的領獎臺上,而更多的人卻成爲人們慘痛的教訓,正所謂“吃草的駱駝莫喂肉。”

香菱爲了採花,在滿是刺的玫瑰花叢中勇敢前行,黛玉吩咐她要多讀,於是向燈下一道道的讀,寶釵連催她數次睡覺,她也不睡,中學生若能如此勤奮,即便是笨鳥,也有先飛的一天,讀書,不僅用眼更要用腦,邊看邊思,纔能有所得,香菱讀詩便是例證,她讀詩後對詩的感悟,寶玉也稱讚,並說:“可知‘三昧’你已得了”,對於一個初學者,能有這麼快的進步,不能不讓人讚歎。

香菱開始寫詩人,可那“玫瑰的芬芳”還遠遠的躲着她,留給她的的仍是那成片的刺心。但她不氣餒,因爲她知道跌倒了,只有爬起來,被紮了,只有重整向前纔有成功的可能。於是,在前兩首詩都不透過之後,便繼續努力:“她便要思索起來了,各自散後,香菱滿心中還是愁詩,香菱夢中笑道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最終,她的詩博得了衆人的好評,都爭着要詩看。

人生的路很多,平坦的卻沒有幾條,更多的是荊棘叢生,懸崖峭壁,如果因爲害怕被刺扎,害怕摔倒,就不想去採取前路芬芳的玫瑰,那就是懦夫,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人生的輝煌的點,但我仍要說,只要經歷過,你總會比別人多一條通向成功的路。

願菱荇花香飄滿在你我的征途,促人奮進,最終到達那美麗的玫瑰園,盡情的採摘。記住:採花莫怕刺。

《香菱學詩》讀後感11

香菱刻苦學詩終於夢裏得到了一首好詩最後成功的因素不僅僅只有香菱對於詩歌的癡迷,更在於香菱周圍的人對於香菱十分的支援,因此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支援也是必不可少的。

天生好動的我在幼時哭鬧着要去學舞蹈,在我眼中,舞蹈演員的一顰一笑都能把我迷得不知東南西北,有如蝴蝶在風中迎風飛翔一般美麗。我也如願以償的去學習了我一生中最愛的事情——舞蹈;剛開學的第一節課,老師就誇我不僅先天條件好,更有舞蹈的天賦,因而我對於舞蹈這門令我癡迷的藝術更加瘋狂了,對着鏡子不斷地練習,摔跤、拉傷都不算什麼。

事與願違,我對於舞蹈的癡迷並未被家人認可,因爲我進入了快節奏的初中生活,輕快的拉丁舞應該被放置一邊,我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考上一個好高中;爲此我不知與家人廢了多少口舌卻仍沒有起到多大作用,我只能逆來順受,從學習中尋找自我,可這並未讓我對於舞蹈的熱情有絲毫的減少,在家人看不到的地方我仍在爲其努力着。

也許大人永遠不明白舞蹈對於我的重要性。

被繁重的功課與考試壓得喘不過來氣,但是我的成績在呈二次函數圖像一樣一步一步往上升,不懈的努力換來了自己的成功,第一次質量檢測我的文化課在班級排名第四,加上了體育分進了全校前五十名;媽媽對我的成績十分滿意,願意給我一次嘗試的機會。

可是我忘了,二次函數也有下降的趨勢。

這一次的質量檢測我並沒有像上一次一樣創造傳奇,我倒下降的很厲害,媽媽對我失望至極,她決定剝奪我最後的機會,我無言以對,只覺得十分委屈。

若是我周圍的人能如黛玉一般,憑藉我對舞蹈的熱愛,何嘗不可成爲一位專業舞蹈教師?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我也堅信自己會成功的,終有一天我會爬起來,佔據一席之地。

《香菱學詩》讀後感12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戲。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蘭。

懂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詩。在《紅樓夢》中,香菱學詩算的上是一個插曲,但是聯繫香菱在《紅樓夢》中的悲慘遭遇,作者寫"香菱學詩"也是頗具匠心的安排。

在《紅樓夢》中,香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筆下,香菱的一生頗具悲劇性,作者之所以寫她學詩,也是爲了擡高她的身份,增加讀者對她的好感,並且這樣寫也使得當香菱被無情的命運折磨致死時,悲劇性更爲強烈。

迴歸到"香菱學詩"上,其過程大致可分三個步驟。首先是拜林黛玉爲師,在黛玉的指導下細品王維的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的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於成功。香菱所作的三首詩中,第一首較爲幼稚,全詩只是前人詠月時所用的詞藻放在一起,其中沒有任何真情實感,但她的第二首詩便有所進步,漸漸有了作詩的感覺,第三首詩中,香菱用詞典雅含蓄,設意新奇別緻,看似句句都非寫月,實際上卻是句句與月相關,借月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從其所作的第三首詩中可以看出香菱自己本人的聰明與優雅素質,另一方面也使得香菱住在大觀園裏更爲名正言順,這全都是曹雪芹的精心安排。

另外,在《香菱學詩》中,香菱所拜的師傅是林黛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點:雖是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但也熱情大度,並且林黛玉指導香菱時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這也是香菱能在短時間內作出如此成功的詩的一個重要原因。林黛玉的這種表現,同時也是作者對她性格刻畫的另一側面的反映。

細細品味,曹雪芹借寫香菱學詩,爲後文香菱的悲劇性結局作了一定的鋪墊,爲黛玉的性格刻畫作了一個很好的側面描寫,可謂是"一舉兩得"。

《香菱學詩》讀後感13

《紅樓夢》是一本百科全書,《紅樓夢》也是值得用心去閱讀的一本書,你可以從中獲得許多人生的感悟和真諦。

其中的《香菱學詩》告訴了我們學習想要成功的必要因素。香菱是一個苦命的女孩,她本是出生書香世家,可是被人販子拐賣,最後嫁給了薛蟠做妾,因此她停止了學習的腳步。

可是自從她遇到了林黛玉,她想要學習,在林黛玉的指導下,一開始是意思對,但措辭不雅。可是她並沒有氣餒,而是繼續學習。第二次,林黛玉說她寫跑題,她還是沒有氣餒。她竟然在夢裏都想着做詩,最後終於做成了一首好詩。

她的成功經歷告訴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需要做出些努力。當然她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她付出的努力,這是無可厚非的,還有林黛玉耐心、正確的指導和香菱的天資聰穎等。

而和自己的學習態度對比,真是天壤之別。她不恥下問,而我沉默如金;她鍥而不捨,而我半途而廢;她廢寢忘食,而我悠閒自得。

香菱是我學習的榜樣,是很多人的學習榜樣,我應該向她學習。回首我的過去,感覺以前都白活了。當我領到一張又一張不及格的數學試卷時,看看比及格分分差了多少,然後就是唉聲嘆氣,除了唉聲嘆氣,只剩下唉聲嘆氣。我從來都沒有放在心上,沒有仔細看錯誤的題,也沒有分析爲什麼會錯,唉聲嘆氣後就把試卷一把塞進書包裏,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可算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決定以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要爲自己立一個目標,我可是要發奮學習,毫不誇張地說,是香菱的故事感動了我,她想學習,她喜歡學習。我也認識到了知識改變命運。

發奮學習吧!

《香菱學詩》讀後感14

香菱學詩,她經歷了四個階段:呆、瘋、魔、仙;在生活中的我們,誰能把一件事做到‘仙’的境界呢?千里挑一吧;而因爲一首作得不好,所以香菱苦思冥想,就連答話都是不搭邊!香菱在實踐中,經過幾次挫折,但她終於掌握了詩的精髓,第三首就寫的不一樣了;從旁人的角度看,香菱的行爲確實有點“癡”。但是,作爲學生的我們,學習就應該有這樣的鑽勁兒,有一股執着,癡迷的勁頭兒。可是……

在初中、高中等等,考試寫篇好作文,是你語文得高分的關鍵。初一,我也有幸得過50分的作文,那一次,比班內的學霸考得還高,哎呀,也終於能可以好好地得瑟一回了!可是,慢慢的學習態度開始下滑,到了現在,終於掉了溝了,無論怎樣想辦法撈起我,都無濟於事……

誰都想成爲學霸,誰都想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讚賞,誰都想當別人問你成績時,非常有底氣地說道:“我是我班的學霸!”可是,有那麼簡單麼?我口頭對家長和老師承諾過,我會好好學習,可是卻沒有實際行動。讓家長是操碎了心;打架、上課不聽課,總給老師惹麻煩,這完全不就是一個“壞孩子”麼!我好好學習了麼?我有像香菱學詩那樣的持之以恆的精神嗎?我也想好好學習,更想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是總控制不了自己,玩心不散。

我羨慕香菱學詩的精神,想一想,我從沒有過問老師一些自己不會的題目,呵呵,那是因爲自己都是抄作業;我嫉妒那些被班主任寵護同學,成績不好的學生,與成績好的學生髮生矛盾,班主任的第一反應便是“壞學生”先惹事兒的;我恨我自己,恨我爲什麼就不能好好學習,恨我爲什麼那麼讓父母操心,恨我爲什麼那麼不懂事…

初三了,還來得及嗎?

《香菱學詩》讀後感15

香菱,一個苦命的女子。來到大觀園後,潛心學詩,可謂如癡如醉。林黛玉悉心指導,看似輕巧的幾句話,卻句句點出寫詩的要旨:重在立意,輕在形式。

寫作文又何嘗不是一樣呢?不論寫哪種題材的文章,都不能在形式上過分深究,最重要的是文章的立意。立得意正確了,文章就對了一大半。寫作要有主題,整篇文章要圍繞這個中心寫,將自己融入其中,樂學,苦學,善學,好學。要持之以恆,像香菱一樣“精血誠聚”“兩眼鰥鰥”,一心一意,做夢都在作詩,可見她是如何專心啊!“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詩讀一百遍……

肚子裏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不愁不是詩翁了!”林黛玉提出要先多讀打好底子。我們寫作文也得多品讀名家名篇,優秀作文,學習他們的寫作手法,好詞好句,擴大我們的閱讀面,讓腦海中留有印象,當自己寫時,便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有一句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香菱作的第一首詩措辭不雅,第二首詩過於穿鑿,第三首詩才“此乃妙絕”。寫作文也要學會善於修改,錘鍊詞句,經過一次次修改,才能煉出最好的文章。形式要靈活,不能被縛住,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寫親情,想到的就是冒雨接孩子,夜間織毛衣等,寫景物,就寫乾巴巴的景:連綿的青山,碧綠的湖水等,寫人,就是大大的眼睛,白皙的面板等,沒有新意。

縱使天下的父母都冒雨接孩子,青山都是連綿的,人的眼睛都是大大的,看是它們總有自己的特點,它們的存在都是獨一無二的。同學們,所以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要學會在文章裏找到你能學習的地方,相信對寫作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