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掩耳盜鈴讀後感

讀後感7.12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掩耳盜鈴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掩耳盜鈴讀後感

掩耳盜鈴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成語故事——《掩耳盜鈴》。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人把自己的耳朵掩住去偷鈴鐺,結果被別人發現了。

故事中偷鈴鐺的那個人,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以爲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會聽不見。我覺得那個人實在太愚蠢了,他這樣做不就是自欺欺人嗎?

生活中像《掩耳盜鈴》這個故事中的人很多。就連我自己也常常是個“掩耳盜鈴”的人。在學校上課時,我有時一道數學題聽了一遍並不是特別懂,老師結束時問同學們懂了沒有,我就會跟着同學們一起回答:懂了。該做作業了,居然是相似的數學題,雖然不是很清楚該怎麼寫,但我還是硬着頭皮亂寫。作業發下來了,全部是最可怕的紅叉叉,還鬧出了一大堆笑話

這樣,我也就像“掩耳盜鈴”中的那個人一樣,自欺欺人,不僅我經常會這樣,就是在生活中,我也經常看到有些成人也是一樣的做“掩耳盜鈴”的人。聽媽媽說,有些叔叔明明不是特別有錢,但是卻裝作很有錢,在外面亂花錢,可是卻又欠了一屁股的債。

我們不應該學習大人們這點。我想:今後不管在學習上、工作中應該懂就懂,不懂就不能裝懂,掩飾自己的缺點,要不然會做出讓人發笑的事情。

掩耳盜鈴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掩耳盜鈴》這篇成語故事以後,感觸很深。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個非常貪財的人看見了一隻大鐘,就想把大鐘揹回家去。可是鐘太大、太笨重了,他一連搬了幾下,都沒能把大鐘搬動。於是,他找來了一隻鐵錘,打算把大鐘給砸碎了,再一塊一塊地拿回家裏去。沒有想到那個人用鐵錘砸鐘的時候,發出了一陣陣洪亮的鐘聲。這一下他可就犯難了:“要是別人也聽見了鐘聲,都來奪鍾怎麼辦?”後來他想出了一個好的辦法: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他認爲:只要自己的耳朵聽不見了,別人的耳朵應該也是同樣聽不見的。於是,他放心大膽地用力去砸大鐘。後來,雨大的鐘聲傳得很遠很遠,官差聞聲趕來,把他抓獲了。看到了這裏,我就不由自主地笑出了聲:那個貪財的人太愚蠢了,真是自欺欺人。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我們不要自作聰明,想欺騙別人,實際上是自己在欺騙自己。在做任何事情前要經過再三考慮以後再做,不能隨便得下結論。如果那樣的話,倒黴的只會是你自己,而不會是別人的。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是屬於你自己的東子,你就不能佔爲己有,無論這個東西你是多麼想得到,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引以爲戒。

掩耳盜鈴讀後感3

今天我和媽媽讀了(掩耳盜鈴)這個成語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說了:一個人看上了一戶人家門上掛着的門鈴,他想偷門上的鈴,可是他左思右想,如果偷這個鈴擔心發響,就遲遲不敢動手。後來,他終於想出一個自認爲比較好的辦法,可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家的鈴,不就聽不到響了嗎?然後,他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那戶人家偷鈴,手剛碰到鈴,鈴就響了,他被主人發現後,給抓住了。

這個人自以爲把自己的耳朵捂住,自己就聽不到響聲,就也以爲,別人聽到聲響,這個人實在是太幼稚,太荒唐了!

所以我從這個故事中知道,這個人自作聰明,又想欺騙別人,又想掩蓋事實的真相。最終呢自己欺騙自己。有些同學跟他一樣,自己欺騙自己。但是,到了真正考試的時候,就不會寫了。雖然,作業做好了,但並沒有真正的掌握知識,最後受欺騙的還是自己。

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決不做掩耳盜鈴的人。

掩耳盜鈴讀後感4

今天天氣十分的晴朗,不過因爲昨天下的一場大雪,風都是刺骨的寒冷。不想出去,所以只好坐在家裏看書。當我讀了《掩耳盜鈴》這個故事後,只覺得故事的主人公太愚蠢了。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很久以前,有個人看見一戶人家的門上掛了一個小鈴鐺,覺得十分的好看,於是想佔爲己有,把它偷回家去。可是這個人知道,手只要一碰鈴鐺,它就會當當的響起來,主人發現就會出來。怎麼辦呢?對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見了。他爲自己的點子而沾沾自喜起來。於是他就捂着耳朵來到鈴鐺的旁邊,伸手去偷鈴鐺。結果他當場被主人抓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一個道理:就是不能自欺欺人。生活中我遇到一些自欺欺人的同學。記得有一次我們數學考試,同桌有好幾題不會寫,看到我已經寫的滿滿的,於是伸長腦袋瞟了幾眼然後把我的答案寫下去。後來發試卷的時候,他考了九十多分,抄襲我的題目全部都對了。因爲他第一次考的這麼好,於是老師大大的表揚了他。他得意的拿着試卷到處炫耀,好像有多了不起似的。後來的考試我留個心眼,把試卷答案遮的嚴嚴實實的,他抄不到了,就只能考到七十多分了。我知道自欺欺人是會害了自己的!

另外就是,別人的東西我們是不能去偷得,這可是犯法的事。覺得別人的東西好,自己可以努力一點掙錢自己去買,這樣的東西也是光明正大的,心裏也很坦然的呀。否則就算偷到了,良心也會不安的,晚上睡覺也會睡不着的!

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掩耳盜鈴讀後感5

讀了《掩耳盜鈴》這篇寓言故事之後,我明白了裏面蘊含的一個深刻的道理。

故事講了從前有個人很愛佔便宜,爲了得到別人的東西就去偷。有一天,他路過一家人門前,發現門前掛着一個漂亮的鈴鐺。他很想要那個鈴鐺,可是怎樣才能拿到呢?直接去取,鈴鐺會發出聲響,別人就會發現了。他想了又想,最後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耳朵塞住,這樣不就聽不到鈴聲了嗎?他覺得自己很聰明,想到了這個非常好的辦法。於是當天晚上,他用棉花塞住耳朵,就來取鈴鐺。當他的手一碰到鈴鐺,鈴鐺就響了,主人馬上把他抓了起來。

這種行爲有時也會發生在我們身邊。有一次,在學校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們班上的小萱同學偷偷拿了同桌小穎的草莓形狀的橡皮。她以爲別人都沒發現,但其實後排的小峯和樂樂同學都看見了。小峯和樂樂即刻告訴了老師,老師就問小萱是否有偷別人的東西。小萱一開始不承認,後來,老師叫來了小峯和樂樂,證明小萱偷了小穎的草莓橡皮,小萱纔不得不乖乖地拿出草莓橡皮,還給同桌小穎。同學們都說這和《掩耳盜鈴》的故事很相似。

《掩耳盜鈴》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要貪圖小便宜。有時明明是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辦法去掩蓋,這樣就是自欺欺人。

掩耳盜鈴讀後感6

我讀了《掩耳盜鈴》這個成語故事,明白了:掩耳盜鈴是一個形容自欺欺人的詞語。它敘說的是:從前,有個人想去把鄰居的鈴鐺偷走。他想:鈴鐺的聲音只有耳朵才能聽到,如果把耳朵掩起來不就聽不見了?於是,他就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伸手去偷鈴鐺。誰知手一碰到鈴鐺就發出聲音,結果被人抓住了。

生活中,我也有類似的問題。例如:有時侯做功課遇到有些題目不會做,我也會“掩耳盜鈴”——看後面的答案。這樣看上去都會做了,其實並不是真的會做。既騙了老師又騙了家長。閱讀了這篇寓言故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今後學習中如果遇到困難,都要想辦法把他解決,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不懂的地方要認真地思考,及時地問老師、同學、家長,直到弄懂爲止。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小故事。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常告誡自己:不要犯“掩耳盜鈴”的錯誤,做一個誠實的人,決不做自欺欺人的人。

掩耳盜鈴讀後感7

暑假期間,我在家閱讀了一些課外書籍,其中我特別喜歡《掩耳盜鈴》這個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春秋時期,範氏家族被滅之後,有個小偷想乘機去偷範氏家大門那口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的鐘。可是這口鐘巨大無比,一個人無法搬動。他前思後想的終於想到個辦法——把鐘敲碎之後再帶走。小偷高高興興的找來一把大錘子,對準大鐘就是一錘,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心想:這不是在公開的告訴別人我在偷鍾嘛?索性小偷撲上去抱着鍾,企圖讓鐘聲變小,可是這怎麼可能?小偷越來越慌了,到最後只能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盜鈴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自欺欺人,就算逃得了自己也逃不過別人。生活中,我也有類似的問題。例如:有時侯做功課遇到有些題目做不出,我也會“掩耳盜鈴”——看後面的答案。這樣看上去都會做了,其實還是不會做。既騙了老師又騙了家長。

所以在閱讀了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是隻有自己認真的去對待了它,才能做到問心無愧,這樣即充實了自己的知識,豐富了自己的閱歷。也才真真的回報了家長和老師對我們的教育,關心。作文

掩耳盜鈴讀後感8

今天,我在《小學生之友》裏讀了一個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掩耳盜鈴》。

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看見人家大門上掛着一個鈴鐺,就想把它偷走。但是那個鈴鐺只要用手一碰,就會叮鈴叮鈴地響起來,被人發覺。他想:響聲要用耳朵才能聽見,如果把耳朵掩起來,不就聽不見了嗎?於是,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個鈴鐺。誰知手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覺了。

讀了這個寓言故事,我覺得故事中的那個人很笨,很可笑,他認爲自已的“小聰明”能騙得過別人,但結果卻把自已給騙了。

笑過別人之後,我想到了自己。其實生活中,我也有過類似的情況。課餘時間我學習了琵琶。因爲我們上的是大課,十五六個人坐在一起跟老師學習。所以,我有時會混水摸魚,上課開小差。心裏想:這麼多人一起彈,我一個人彈錯了沒關係的。結果在大家一起彈的時候還可以勉強混過去,但一個個過關檢驗時就露餡了。

透過今天這篇寓言故事的閱讀,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今後學習一定要認真,如果遇到困難,就要想辦法把它解決了,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不懂的地方一定要認真地思考,並及時問老師、家長,直到弄懂爲止,決不做自欺欺人的人。

掩耳盜鈴讀後感9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爲。

掩耳盜鈴讀後感10

爸爸給我買了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由常雲鷹等編《成語故事》這本書。爸爸把這本書作爲生日禮物送給我之後,我就對它一直愛不釋手。一有空,我就會拿出來讀讀。書中一個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吸引着我,啓迪着我。如果你看了讀了,一定也會像我一樣癡迷於這本書的。因爲,這本書能讓我們在開心閱讀的同時,懂得很多很多的道理。

還記得讀了成語故事《掩耳盜鈴》後,我一開始就覺得這個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的人愚蠢得可笑。書中是這樣說的:有個小偷,到一戶富人家偷盜銅鈴鐺,他一邊往外跑,鈴鐺一邊在他懷裏響。小偷便用自己的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爲只要自己聽不見,別人就也聽不見,結果可想而知,他被抓住了。

這個小偷爲什麼以爲只要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己聽不見,別人就都聽不見了呢?我認爲原因有兩條。第一,他用這種自欺欺人的方法尋求心理安慰。小偷偷東西,他也害怕,他也緊張,他也不希望被別人發現。他便抱着僥倖的心理捂住自己的耳朵,只要自己不害怕,不緊張就行了,萬一別人也沒有聽見,鈴鐺不就到手了嗎?第二,說到底,他還是捨不得丟了鈴鐺,貪婪佔了上風。得到這個鈴鐺,他便可以吃喝玩樂,便擁有他認爲的幸福、快樂。鈴鐺響了,可能被別人聽到,他也心甘情願冒這個風險。

希望我們小學生都來讀讀這本書,都從《掩耳盜鈴》等故事裏得到有關的啓發和教育,不能碰的東西不要碰,不能做的事情堅決不要做。讓閱讀充盈業餘生活,讓好書陪伴我們成長!

掩耳盜鈴讀後感11

《掩耳盜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人溜到了一座大廟,看見了一口又漂亮又精緻的大鐘。他想:這麼一口大鐘,必須能賣很多錢,於是他打起了“偷”的主意。他想把大鐘擡走,可是他使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擡不起來。他苦思良久,最終想到了辦法。就是把大鐘打碎,一塊一塊地拿走。他扛來錘子,使勁地砸了一下。“呯!呯!呯!”可震死我的的耳朵了!這樣不就是在告訴廟裏的和尚我在偷鍾嗎?於是他賭住了自我的耳朵,果然聽不到了,可是卻招來了一幫和尚,抓住了他。

看了這個故事,我一邊捧腹大笑一邊想:我和同學們都有過《掩耳盜鈴》的行爲。

比如,我平時看到了一些好聽的詞語,可是不懂它是什麼意思,瞎編了一個解釋,以爲不懂的人聽了就能夠顯得我很有學問。可是明白人聽了必須會哈哈大笑,因爲這個解釋根本“驢脣不對馬嘴”啊!

又如,同學們在學校裏寫教師留的作業,爲了必免出錯,直接抄答案,來應付教師。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問題,就必須能夠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經過讀《掩耳盜鈴》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待學習,我們應當認認真真、仔仔細細,不要不懂裝懂。僅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掩耳盜鈴讀後感12

《掩耳盜鈴》這則寓言故事名揚中外,今天我也讀了這則寓言故事,讓我大有所悟。

這則故事講了,一個人看到鄰居家門口掛着一個精美別緻的鈴鐺,便想把這個鈴鐺偷回來。正當他要動手時就想到這個鈴鐺一碰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會讓別人聽見。於是他想起了辦法,不到一會他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說:“我怎麼這麼笨呢,想:鈴鐺的聲音只有耳朵才能聽到,如果把耳朵掩起來不就聽不見了?於是,他就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伸手去偷鈴鐺。誰知手一碰到鈴鐺就發出清脆的聲音,結果當場被人抓住了。

讀了這則故事,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自欺欺人,就像媽媽常常教育我的',在學習上不懂就要問,不能不懂裝懂或去看後面答案,這樣看上去都會做了,其實還是不會做。既騙了老師又騙了家長。最後坑害的還是自己。今後學習中如果遇到困難,都要想辦法把他解決,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不懂得地方要認真地思考,及時地問老師、同學、家長,直到弄懂爲止會做爲止。

以後我會經常用這個故事來提醒自己,不做故事裏的“笨蛋”。

掩耳盜鈴讀後感13

最近,我讀了一篇《掩耳盜鈴》的文章,故事的大概是這樣的。晉國有一戶姓範的,家境比較富裕,門口掛着一個門鈴。有個村晨的無賴見後,便想去偷。於是,他把自己的耳朵用東西塞住,感覺自己聽不到聲音了,就去姓範的大戶人家那偷門鈴。門內的人聽見後,就立即出來將這個無賴捉住了。

因爲無賴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自己聽不到聲音,就以爲別人也聽不見聲音,導致他一偷門鈴就被人逮個正着。

讀完《掩耳盜鈴》這個故事後,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以爲只要自己的感覺不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也都不存在的人,是自欺欺人的蠢人。學習也一樣,不能偷懶、馬虎,反正少做一項作業就一項,結果到考試時就傻了眼兒,就這是自欺欺人的後果。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爲了玩電腦遊戲,揹着家人偷工減料地做作業;爲了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故意留一些作業,等看完電視後再做;爲了準時下樓去跟同學玩,隨隨便便地做完後,迫不急待地扔下筆去玩耍……當然,這些自欺欺人的表現,最後的下場全部是——考試時題目不會做,成績開始下滑。所以,我們在做作業、在學習時,一定要集中精力,完成學習任務以後,再開開心心地去玩。

同學們,你們是想做一個自欺欺人的蠢人,還是想做先做完作業再痛痛快快地玩、一個會勞逸結合的人呢?

掩耳盜鈴讀後感14

最近,我讀了一個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掩耳盜鈴》。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看見人家大門上掛着一個精緻的鈴鐺,就想把它偷走。但是那個鈴鐺只要用手一碰,就會叮鈴叮鈴地響起來,被人發覺。他靈機一動,想道:響聲要用耳朵才能聽見,如果我把耳朵掩起來,不就聽不見了嗎?

於是,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個鈴鐺。誰知手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抓住了。讀了這個寓言故事,我覺得故事中的那個人很笨,他認爲他的“小聰明”能騙過別人,但結果卻被別人逮了個正着。其實我也有過類似的情況:週末寫作業的時候,我一會兒看看書,一會兒寫寫作業,一點兒也不抓緊時間,當時我想:下午時間長着呢,等媽媽檢查作業前再寫也不遲。

於是,我一直到媽媽快要檢查的時候才趕緊開始寫作業。時間一長,就造成了我寫字醜而快的壞習慣。。讀了這則寓言我才明白,這種行爲並沒有欺騙別人,而是坑害了我自己。讀了這篇寓言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學習一定要認真,如果遇到困難,就要想辦法把它解決了,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認真思考,並及時理解,決不做掩耳盜鈴的人。

掩耳盜鈴讀後感15

今天我讀了《掩耳盜鈴》的這個故事。故事主要講了春秋時候,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一口大鐘。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己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鐵錘,“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了慌,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得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鐘聲變小,聽不見了!”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下手砸起鍾來,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來把小偷捉住了。

這個故事講得是這個小偷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爲。做壞事了,還不想讓別人知道,於是就想方設法得去掩飾,結果很多時候是會弄巧成拙的。我也懂得了人是不能去做壞事的,儘管當時可能沒人知道,但是總有被發現的那天。我們學生就應該好好學習,其他不良的事情、不好的東西,我們一定得去抵制它們。在學習上更不能像小偷那樣去“掩耳盜鈴”,那樣最後害得還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