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物種起源的讀後感

讀後感2.72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種起源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物種起源的讀後感

物種起源的讀後感1

這是一場關於地球物種進化發展的革命,是人類對自身價值探索的進步,是沖走封建愚昧一道洶涌的洪水。

從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人類那特有的沖刷一切非真理事實的勇敢,那對科學的追求與奉獻與那顆熾熱的心。也許,人們對他的褒美之詞繁多到無法計算,而我對他再一次的讚美是想說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真理是永恆不變的。而真理,依舊在那遙遠的邊際散發着誘人的光芒,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目光,併爲之不懈奮鬥與追求。

從浩瀚無際的遠古走來,便會發現人類只不過是地球物種進化的一小部分。從產生到現在,地球歷經了50多億年的滄桑。而人類的形成到現在僅僅只有300萬年左右。而從人類對自己的解釋來看,人“是地球生物中處於進化最高階段的動物”似乎是有些勉強的。但從某些角度來說,人類的形成的確是地球物種進化的一個奇蹟。因爲,很多事物不是看它存在的時間長短,而在於它的深度。我們擁有非同低等生物一般的思想。人類世界因有了思想而大同。

有了思想,我們便不會終止追求真理的腳步。

螞蟻遇火,懂得抱成球,委曲求全,保卒一個種族生命的延續;紅鼠缺食,便會一個接一個的跳入海中自殺,同樣是爲了種族的延續。人亦然。人類從生成思想到現在,看似是爲了自己的生存與發展而忙碌,實則卻是爲了整個世界發展的需要。

也許,很多年以後的一天,人類會如同恐龍一樣在世界上消失。也許,我們經過幾百萬年的演變成就的思想與科學會伴隨着人類的消失而一同消失。可人類,存在過,生存過,反抗過。任何事物的存在也必定有着它的價值。小若螻蟻,大同宇宙。艾青曾說“活着就要鬥爭,在鬥爭中前進。當死亡沒有來臨,把能量發揮乾淨。”人類既然存在着,便有着自己的價值。而我們的價值便在於不斷髮展自我,追求真理。達爾文與他的物種起源在追求着,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着。我們只有遵循真理,才能更好地不斷超越自我,造就人類的未來。

追求真理要求我們崇仰科學,而有時相對於此的便是迷信與宗教。宗教這東西,自古以來便有之。按照歷史書上的話來看,宗教只是統治者便於統治的工具,亦或遠古人們在自然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對自然的解釋。我卻從不這麼認爲。正如上文所提,任何事物的存在便有它的價值,宗教的形成與發展也是人類對於真理不懈追求的過程。它代表了人類恆久不變的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之心。可以說,沒有宗教便沒有了自然科學。只是其正如物種進化的淘汰方一樣,終將因爲不適應環境而被淡化。而真理是不會有人告訴你它存在於哪裏的,如同自然選擇,我們的思想不斷分化出新的觀點與想法,而錯誤的便會被淘汰。

我們生活的過程便是在追求真理。每天,我們都要學習、工作,在其中我們不斷得到發展與改進,從而獲得真理。沒有誰是一副乳牙長到老的。而有些人便會想當然地認爲,自己整天無所事事、泡吧、唱KTV是追求真理的因爲自己也在其中不斷變化。可惜的是他們發展而得到的是變化,而不是真理。而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的環境中,產生不利於社會發展變化的人如果不改掉自己的不利因素,便會被社會“改掉”。因爲物種的發展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人類社會亦然。所以學會正確的追求真理是我們謀求自己生存空間的前提。

我們應從一點一滴做起,學會做正確的事,如睡前看一篇文章,再如走到那裏學到哪裏。不要妄想自己哪天會集中精神來做某件有意義的事,因爲自然給我們追求真理的時間是有限的。

物種起源的讀後感2

《物種起源》是生物進化論的奠基者達爾文論述生物進化的重要著作,該書可以說是19世紀最具爭議的著作,其中的觀點大多數爲當今的科學界普遍接受。在該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達爾文在1831年參加了英國派遣的貝格爾號環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學考察,在動植物和地質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後,經過綜合探討,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本書語言平實,採用了敘述性的、論證舉例性的口吻,沒有文學語言的那種誇張與華麗,更多的是自然科學所必備的精準與嚴謹,以清晰的脈絡向讀者講述作者心中關於“物種起源”的一切。

達爾文自己把《物種起源》稱爲“一部長篇爭辯”,它論證了兩個問題:第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第二,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作者利用古生物學、地質學、地理學、比較解剖學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他在環球旅行和研究家養動植物時獲得大量第一手材料,論證了現存各種各樣的生物是由一個或幾個原始類型逐漸進化而來的,揭示出各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係,證明了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真正動因。自然選擇的主要內容是變異和遺傳、生存競爭和選擇等。變異是選擇的原材料,在生存競爭中,不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趨於絕滅,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則被選擇保留下來。有利變異在種內經過一代代選擇的長期積累形成新的物種,生物就是這樣透過自然選擇逐漸進化的。

雖然達爾文在完成《物種起源》時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這並沒有影響他要完成該書的決心。不過,如果達爾文知道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的實驗,就不會在遺傳問題上陷入絕境了。孟德爾在1865年就已經發現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獨立分配定律。生物遺傳並不融合,而是以基因爲單位分離地傳遞,隨機地組合。因此,只要羣體足夠大,在沒有外來因素的影響時,一個遺傳性狀就不會消失。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一個優良的基因能夠增加其在羣體中的頻率,並逐漸擴散到整個羣體。很顯然,孟德爾主義正是達爾文所需要的遺傳理論。可惜,孟德爾的發現被當時的科學界完全忽視了。儘管進化論還是存在許多的缺陷,但仍然不能掩蓋其所具有的巨大意義:

一、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對生物學的一次偉大綜合。

二、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以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爲基礎,有力地證明了造物主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從根本上推翻了長期統治生物學思想的各種唯心的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使人類在思想上發生了飛躍。第三,進化論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重大的科學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說取代地心說,否定了人類位於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結;

第二次就是進化論,把人類拉到了與普通生物同樣的`層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與人類有了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並徹底打破了人類自高自大,一神之下,衆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進化論轟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啓發和教育人們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下解放出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所體現的認真精神同樣值得欽佩。當他談論到一些問題時,由於篇幅的限制,無法進行更多更詳細的論述,雖然書中提到的事例已足以證實他的觀點,但他仍告訴讀者,他在其他的文章中已有或將有對此問題更深入的論證。對問題能夠不敷衍,充分體現了達爾文對科學認真、嚴謹的態度。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的主導思想,即“自然選擇”,一定會被當做科學上的確定真理而爲人們所接受。因爲它有一切偉大的自然科學真理所具有的特徵,變模糊爲清晰,化複雜爲簡單,並且在舊有的知識上添加了很多新的東西。

《物種起源》中不僅僅是生物進化論值得我們學習,其中還有更多的觀點,如遺傳變異,過度繁殖,適者生存,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研究,對我們的學習與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與啓發。

其中讓我觸動最深的,恐怕要數“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主旨句了,這句話在現在看來,還是擁有相當深遠的意義。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該如何尋找屬於自己的正確的位置,這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應該可以算是最好的答案。這個社會就好比是自然社會,也許環境會比較惡劣,但我們也不需要太過不知所措,在自己的興趣與能力範圍內去適應它,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相信我們總會在“物競天擇”的社會裏做到“適者生存”的。

《物種起源》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科學的進步,思想的解放,還有關於生存發展的啓發,讓我們能夠在書海中有所得益,在經典中領悟人生。

物種起源的讀後感3

是誰擊破神創論的天空,將世界從上帝的手中掙開;是誰以銳利的雙眼,看穿時空的陰霾,尋找物種間的聯繫與存在;是誰以一句“物競天擇”的吶喊,喚起整個大崛起的時代。也許<<物種起源>>隨着時代日顯其不足,但傳承給後人的,並讓後人撫卷感嘆的始終是那瀰漫在字裏行間的對科學的嚴謹與熱愛。

少年頑劣,浪子回頭。達爾文年輕時用他父親的話說“除打獵、養狗、抓老鼠以外,無所事事”相對他的兄弟姐妹來講或者用中國父母常講“別人家的孩子”來說達爾文可算是一事無成的敗家子。可是就是這個常人眼中的敗家子卻成爲英國偉大的科學家、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參加“貝格爾號”艦的全球遠航,成爲流傳後世的的偉大人物,我不禁感嘆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決定的。

大巧若拙,埋頭著書。在達爾文那個時代,人們普遍都接受創造論,相信上帝創造世界、並一次就創造出所有的生物,同時上帝也賦予每種生物各自的角色,而每個物種的設計都非常完美,所以物種是永恆固定不變的。這種錯誤的觀點在宗教的神環下成爲人們精神的枷鎖,於是<<物種起源>>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了。

本書中討論過的生存鬥爭,對於變異究竟怎樣發生作用呢?在人類手裏發生巨大作用的選擇原理,能夠應用於自然界嗎?我想我們將會看到,它是能夠極其有效地發生作用的。讓我們記住,家養生物有無數輕微變異和個體差異,自然狀況下的生物也有程度較差的無數輕微變異和個體差異;同時也要記住遺傳傾向的力量。在家養狀況下,可以確切他說,生物的整個體制在某種程度上變爲可塑性的了。正如<<物種起源>>所講人類用有計劃的和無意識的選擇方法,能夠產生出而且的確已經產生了偉大的結果。

暗夜磨劍,終露鋒芒。達尓文的<<物種起源>>有如一場席捲世界的海嘯,狠狠地撞擊在“神創論”的壁壘上,將千百年來的宗教臉上神祕而高貴的面紗狠狠地撕下。從而聯接起一個偉大而充滿理性的時代,這是隻屬於人的時代,神的榮耀開始寂滅於塵埃。正是因爲《物種起源》出版,人類才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理論,而生物普遍進化的思想以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機制成爲學術界、思想界的公論。

改變世界,真理永恆。科學永遠是真理與實踐的孩子,而非強權與臆測的玩物,“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希臘先哲早在千百年前就有這振聾發聵的話了。當達爾文面對教會的刁難,面對無知者的嘲笑,面強權的脅迫。他沒有低頭,也不會低頭,他以一種“真的勇士”的姿態,艱難的前行,昂揚的前行。他用自己並不堅實肩膀扛了這個世界的明天,孤身一人站到了諸神的對立面。這纔是真正科學,真正讓人類社會進步的科學。

反觀當下中國,應試教育大行其道,論文互抄,研究成果互竊,科學研究充滿了權錢交易與利益制衡,大學不再是象牙塔,科研院成了官場,沒有學會做人便作學問的人比比皆是,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沒有一種敢向權威與不合理存在挑戰的精神,都沒有靜下心來,埋頭作學問的毅力,那麼何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何談雄踞世界民族之林。

真的科學是容不是一點雜質的,而真正愛科學的人也不會讓它有一點雜質的,所以各位年輕的朋友行動起來吧!用信念與毅力去譜寫一首壯麗的科學之歌,爲我們祖國正在發展科研事業貢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