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大秦帝國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2.43W

今年三月有幸到西北大學學習了《周秦漢唐文明》,對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產生了濃厚興趣,作爲現在的秦人,瞭解自己祖先奮鬥的歷史、生活的足跡、經過的苦難、輝煌的成績等,都是件理所應當的事情,而就這理所應當的事在知天命的時候纔想到,是不是有點不敬祖先了,是不是有點忘本了,無論怎樣,我還是想到了,並且行動了,還來得及。借局機關開展的讀書活動,我選擇了由孫皓暉先生歷經十六年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讀後感範文

《大秦帝國》從公元前362年開始到公元前207年,歷時156年,經過七位秦王的不懈努力,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朝,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先河。雖然秦朝只存在了十五年,但對中國文明的貢獻,對中國社會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不可質疑的意義。

看《大秦帝國》,前五部給人的感覺是心潮澎湃、起伏跌宕、扣人心絃,無意中對祖先的奮鬥史抱以無比的崇敬和驕傲,戰國時期七國,唯有秦國統一了天下,就是用現在的歷史價值觀來評判,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誰願自己的祖國四分五裂,誰不願自己的祖國領土完整,同屬中華民族,長期的內鬥,只能是國弱民窮,那有幸福生活可言,所以民族的統一、領土的完整、國強民富,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每個中華民族兒女的心願。但看到第六部時,就使人心裏滴血了,秦人用無數生命和鮮血造就的帝國,在秦二世短短的三年中就毀滅了,在秦法森嚴的國度裏,一個太監趙高、一個白癡的胡亥皇帝,就將泱泱的大秦帝國葬送了,怎能不令人惋惜呢?雖然從以前的歷史知識中已經知道了結果,但還是忍不住可惜的心情,看到最後真的有點看不下去,那種氣憤、惋惜、鄙視、無可奈何的心情,很是折磨人,但還是想看下去,也許是替古人擔憂吧。

可以說《大秦帝國》是一部歷史鉅著,作者孫皓暉先生蒐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用必要的情節將事件連慣起來,使枯燥的歷史知識有了靈性,更難能可貴的是敢於挑戰已成爲歷史定論的"暴秦"論,並對秦帝國滅亡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將歷史問題的爭論能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這是需要勇氣的。總之,這部作品是值得讀的,特別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秦人,需要了解五千年中華文明歷史正源的人們。

關於秦政,我在上學的時候也看過有關的書籍,總之感覺秦政是殘酷的,苛捐雜稅太多,人民生活太苦等等,都是說些不好的,特別是焚書坑儒事件,更將秦始皇描寫成殘暴的皇帝。今天看了《大秦帝國》後,好像將原來的'記憶推翻了,原來商鞅變法的意義那麼偉大,它開創中國歷史上依法治國的先河,一切以法律爲依據,而不是依人的意志爲轉移。透過變法,使弱小的秦國在戰國七國中居於強國。戰國時,列國對秦國的看法是:民風是三代同居,男女同室,寒食惡飲,好逸惡勞;民治是悍勇好鬥,不通禮法;民智是鈍蠻憨愚,不知詩書。這就是秦孝公與商鞅變法的背景,弱小貧窮就要捱打,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這就是"求變圖存",不變就要滅國,可以說是逼出來。透過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不但雪恥,而且還擴充了疆土,最終一統天下。對秦政無論有何種看法,但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其一商鞅變法在秦國實行了141年,國家強大,人民生活富裕,成爲其它列國眼中的"虎狼";其二秦政在中國延續了二千多年。

這裏就有一個問題是:爲什麼繼承了秦政,反而又要批判它呢?特別是西漢時期,基本上延用了秦政,作者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歷史的實踐與歷史意識的最初分裂",並作了詳細的分析研究,這裏就不再累贅。一個政權要推翻另一個政權,必須要找出其推翻的正當理由,那麼秦政就成了這個理由的犧牲品,而大多數攻訐秦政的著作出自儒家之手,儒家與秦國的矛盾衆所周知,儒家在中國歷史上地位是顯赫的,也是公衆對其言可信度很高的,明白了這點,也就不難理解歷史上對秦政的攻訐之詞了。

商鞅變法的思想原則,對我們現在也是很有啓發的。像"法以愛民"的立法思想;"去強弱民"的立法目標原則;"使法必行"的司法原則;反對"濫仁"的司法原則;"刑無等級"的公平執法理念;"使民明知而用之"的普法思想。與"王道"形成鮮明的對比,那種"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的法則,在古老的秦帝國就已經拋棄了,但這個問題至今我們還在討論着,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法治還是人治爭論,這個問題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已經解決了,面對如此問題,我們不覺得臉紅嗎?依法治國,關鍵是執法,而執法的關鍵是國家的權力機關,是不是依法辦事,其一是示範引領作用,對太子贏駟犯法的處理;其二是取信於民,徙木立信。只要做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就會爲老百姓認可和接受的。用商鞅變法的思想和原則來反思我們現在依法治國中存在問題,不難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界真正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國曆史上的許多學派都是在這個時代產生的,像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有些成爲一門學派可能要晚些,但其基本思想已經在春秋戰國時產生了,有這麼多的學派,爲什麼秦國變法只用法家呢?秦孝公時,秦國處在戰國時代,天下大勢是齊、楚、燕、趙、韓、魏、秦七國並列,東周的王朝在洛陽,但對其它七個諸候國已經失去了約束力,每個諸候國只有靠自己國家實力而生存,如果你弱小,隨時都有亡國的可能,而此時秦國是七國中最弱小的國家,經常受到來自魏國、楚國的侵犯,就關中華山以東的大片土地,被魏國長期霸佔,在這樣的大爭之勢下,怎樣使秦國立足於戰國之列,是擺在秦孝公前面必須面對的問題,唯有一條路"求變圖存",因爲魏國、韓國的變法在前,已經指引了明確的方向,而且都用法家進行變法,這爲秦孝公選擇商鞅變法提供了參考;其二,每一種思想的運用都要與所處的時代相符,在戰國時的大爭之勢下,怎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國家達到國強民富,立於不敗之地,這是統治者優先的選擇。基於以上兩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秦孝公選擇商鞅變法。

當然,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都是自成體系的,都閃耀着燦爛的中華民族文明成果,就拿儒家思想來說,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對孔子的尊重是前所未有的,()因爲當統治階級奪取天下後,需要的是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而此背景正適合於儒家的思想治理天下,因爲儒家是盛世安邦之學,是修身齊家之學,是克已正身之學,要求天下庶民遵紀守法,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同樣在這樣的天下大勢下,也推崇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講求的是個體的修煉,與儒家的治國理念相近。所以講,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批判的繼承,就是要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真正做到"古爲今用"也是需要講求方法的,隨着時代的發展,在治國理念上更需要創新,這是政治家的事情了。

戰國時期,有三對人物也想說說。第一對是龐涓與孫臏,同師同門,學的都是兵法,同效力於魏國,到頭來卻成爲死敵;第二對是李斯與韓非子,也是同師同門,在韓非子還沒來得及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的時候,就爲李斯所害,小說中對韓非子的死歸於本人的愚腐,寧可將自己的著作奉獻於秦始皇,而不願效力於秦國,以表示對自己國家的忠誠,但歷史真的是這樣嗎?在我看來,還是李斯所害,就是按照小說的故事情節推理,李斯還是有可能救下韓非子的。歸根結底還是應了洵子所說的"人性本惡"論,人一旦自私起來,什麼事情都能幹出來,而這種自私隨着個人慾望的大小不斷升級,最後達到毀滅人性的地步,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個人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自己的自私,是自己的慾望,那麼能否既可成全自己的理想而不去傷害與自己有同樣理想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第三對蘇秦與張儀,也是同師同門,都是縱橫家,蘇秦效力於六國,合縱對抗秦國,張儀效力於秦國,連橫破解六國的合縱,服務的主子不同,但並未影響兩人的個人感情,這就是個人的品德,以才服人,以德服人,尊重對方的選擇,而不影響各自才能的發揮,這何樂而不爲呢?前人的教訓應該爲後世人吸取。